編輯推薦 從現在開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時刻保持優雅從容的姿態。
6種壞脾氣檢測,看看你是一座情緒化的活火山嗎?
32個消消氣小竅門,讓你思緒轉個彎,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專業心理谘詢師結閤自己的從業經驗,通過實踐案例,有針對性地總結齣如何避免妒忌、生悶氣、焦慮等負麵情緒的産生,從而幫助讀者學會放寬心,即刻擺脫壞情緒的睏擾。
內容簡介 學會與負麵情緒共處,我的情緒,我自己決定!
沒有過不去的事,隻有過不去的心情;
生氣,隻是拿情緒摺磨自己;
學會放寬心,從現在開始,甩開壞情緒;
從今天起,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天天都是艷陽天,每天都有好心情!
6種壞脾氣檢測,看看你是情緒化的活火山嗎?
32張消消氣Tips,思緒轉個彎,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作者簡介 黃德惠
心理谘詢師,畢業於颱灣立政治大學心理係,獲得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精神分析研究學院碩士學位。曾擔任精神專科醫院臨床心理師、社區心理谘詢師,臨床經驗豐富。專長領域是生命意義與價值觀探索、情感關係、危機谘詢、身心靈整閤治療等。常受邀至各大專院校和各大企業做心理分析講座。同時在多傢雜誌開設專欄,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著有《不管怎樣,彆小看自己!》《不完美,纔能看見真幸福》等。
目 錄 目錄:
第章 都是自己氣自己,沒事不要自尋煩惱 001
性格透視★你是一座情緒化的活火山嗎 002
聚焦興趣,除愛抱怨的壞習慣 004
嫉妒彆人,不能幫你解決問題 010
好情商能逆轉運氣 016
你的度量,決定人生的悲喜 021
擺脫焦慮的雪球,彆為小事而抓狂 027
第二章 提高抗壓性,彆讓壞脾氣傷人又傷己 033
性格透視★你的抗壓性強不強 034
厘清情緒之源,澆熄憤怒之火 036
境隨心轉,彆用他人的錯懲罰自己 041
今日的沉潛,是為瞭明日的躍起 045
一動怒,就先輸給自己瞭 050
忍下第句爭辯,默默去做更能說服人 055
第三章 戰勝愛比較的心魔,掙脫欲望的掌控 061
性格透視★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 062
放下物欲的包袱,把擁有的當成好的 064
當你擁有更多,就會害怕失去更多 070
人比人氣死人,拒當虛榮心的俘虜 075
分享所有,忘卻占有 079
幸福隻要“剛剛好”就好 084
第四章 打開心胸,寬恕彆人就是放過自己 089
性格透視★你的度量有多大 090
人非聖賢孰無過,用寬恕取代發怒 092
原諒彆人,就是善待自己 098
勿讓仇恨鋪滿路,既往不咎貴人來 106
不怒不爭非懦弱,而是心態更成熟 111
寬容非縱容,贏得人心和尊重 116
第五章 順其自然輕得失,該放下時且放下 121
性格透視★你有多愛記仇 122
得意之時坦然,失意之時淡然 124
禍福相依,破除好運的障眼法 130
彆人的缺陷,就是自己的陰暗麵 136
彆苛求自己,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140
不計前嫌,人生纔能重新開始 145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提起 149
第六章 常懷感恩心,消除嗔恨心 155
性格透視★你有一顆感恩的心嗎 156
幸福的關鍵字就是“珍惜” 158
即使置身陰暗,也要活齣陽光 163
心無怨懟,生命不受限 169
療愈傷口,改寫傷痛的意義 175
心因知足而滿足,人因滿足而富足 180
感謝曾經摺磨你的人 186 前 言 熄滅生活中的怒火
我有一位好友在生氣的時候常說:“讓我發泄一下就好瞭!”但是,根據我的觀察,在抱怨完之後,她往往會變得更加憤怒。雖然,我每次都會傾聽她的怨言,安撫她的情緒,並剖析事情的本質,讓她明白那些隻是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的瑣事,但是,看她常常為小事感到不滿,我不免有些擔心她的情緒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
某次聚餐時,我問她:“你每次發泄情緒之後,會感覺好一些嗎?”她想瞭想,認為自己其實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舒坦。但是,每次一遇到不順心的情況,她就控製不瞭自己的情緒,往往都在發瞭火之後,纔後悔之前不該為此動怒。
我們都知道生氣的壞處,也不想成為一個愛發脾氣的人,但是,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很容易忘記自己已知的道理。其實,生活中難免會麵臨讓自己不滿的情況。在這種時刻,要知道生氣並不能解決問題,有的時候,隻要你能轉換一下念頭,用另外一種心境去麵對,或許就不會生氣瞭。
上述說起來似乎很簡單,真正做起來卻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時間的纍積。但是,既然我們都不喜歡被憤怒主導情緒,也不願意自己在無意中傷害到自己重視的人,不妨試著改變心態,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愉快。
接觸過眾多與情緒控管相關的案例後,我發現生氣的原因往往源於自己的內心。比方說,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都有不可退讓的原則,就很容易為瞭小事動怒。當然,有原則不是不好,隻是,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框架,就很容易為瞭這些而煩惱。再加上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你的性格,他人就可能在無意中跨越你能忍受的界綫。
如果各位讀者也常常踩不住憤怒的刹車,並已經厭倦這樣的自己,不妨在生活中,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則,就不會受到怒火的摺磨,也不會在無意中傷害那些真正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
法國文豪雨果曾說:“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澆灌瞭乾涸的心靈;寬容就像溫暖的壁爐,溫暖瞭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不熄的火把,點燃瞭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寬容就像一隻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寬容是釋放情緒的第把鑰匙,本書中還談及許多轉化情緒的觀念、應用的方式,等著你去領悟。一旦我們拋開情緒的拖油瓶,生活就會更加輕鬆愜意,從此將會告彆怒氣高漲的壞心情,迎接高情商的自己與和諧的人際關係!
免費在綫讀 嫉妒彆人, 不能幫你解決問題
凡是受過教育的人,終都會發現,嫉妒是一種無知的錶現。
——美國詩人愛默生
美國脫口秀主持人賴瑞·金曾問過前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嫉妒史蒂夫·喬布斯嗎?”這時颱下的觀眾都在等著比爾·蓋茨露齣尷尬的錶情,但他卻鎮靜地迴應:“史蒂夫絕頂聰明,做過很多很棒的事。以前一起共事時,譬如在 Apple II的時代,我們很享受對打的滋味。我們擁有不同的強項,但我們都熱愛這個産業。”短短的幾句話,道齣瞭他對喬布斯的欣賞,也展現瞭他開闊的胸襟。或許,正是基於如此開闊的心胸、視野,他纔能建立今日微軟帝國的雄偉格局。
所以,下次當你為公司衝鋒陷陣卻發現後升職的是彆人時,先不要氣憤難平。雖然公司晉升彆的同事,但並不代錶老闆沒有看到你的努力。如果此時的你心生嫉妒,爭一時之氣,將工作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對你沒有實質幫助的負麵情緒上,我想,很快,你連原先的戰功也將付諸流水,隻能在“懷纔不遇”的職位上原地踏步。
翻臉不如翻身,生氣不如爭氣。與其抱怨彆人前進的速度,不如將差距化為動力,把欣羨作為追逐的目標,積極地充實自我,等待超的機會。當你提升瞭自我的高度,那些曾經的阻礙也就不足為懼瞭。
你的嫉妒無損彆人的成就
德國哲學傢黑格爾說過:“有嫉妒心的人,是因為自己不能完成偉大的事業,就去貶抑他人,使之與自己相齊。”
過分的比較像是一種可怕的疾病,會濛蔽你的雙眼,使你一味地挑剔彆人,失去判斷優劣的公正心。就算你原先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也會因此失去理智,陷入苦惱的仇視情結中。
聰明的人,會選擇埋葬這種極端的心理狀態,讓它成為自己生命的養分,而不是整天鬍思亂想,害怕彆人的優秀奪走自己的未來。因為每個人都是一顆獨無二的鑽石,無論他人如何優秀,永遠都不可能取代你的存在,更不可能遮蓋住屬於你的光芒。
彆陷入“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結中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和諸葛亮鬥智的過程讓後人傳唱至今,其中“草船藉箭”的情節,就是因比較而賠上人生的佳警世教材。
氣量狹小的周瑜知道諸葛亮很聰明,就心生嫉妒,想要找個機會除掉他。
這天,周瑜將諸葛亮請到吳營,對諸葛亮說:“周某久聞先生纔智過人,想請您用三天時間為將士們打造十萬支箭,您可願意?”諸葛亮知道周瑜是故意刁難自己,卻不動聲色,笑著接受瞭這個艱巨的任務。
第天,諸葛亮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第二天仍然沒有動靜,到瞭第三天,趁著大霧遮蔽視綫,他命士兵將載著韆餘個草人的數十艘小船開到駐紮在江邊的曹營附近。因為諸葛亮瞭解曹操生性多疑、過於謹慎,不敢貿然進攻,定會下令放箭。過瞭一個時辰,草人被密密麻麻地射滿瞭箭,諸葛亮率領士兵們迴營,十萬支箭就這麼到手瞭。
但是,周瑜並未因此接納諸葛亮,反而三番兩次地算計他,都被諸葛亮巧妙地應付過去瞭,而周瑜終也因自己的狹小器量而吐血身亡。
當你心生嫉妒之時,就是在與他人比較。在成長的曆程中,我們都被教導要去和彆人爭名次、爭勝負,所以我們都養成瞭比較的壞習慣,並用這種不健康的想法荼毒自己的心靈。
就像周瑜對諸葛亮比他聰明耿耿於懷一樣,我們也常常受製於這種情緒,例如,鄰桌的同學總是穿名牌的服飾、鞋子,同事的老公結婚紀念日送太太一顆很大的鑽石等。自己陷於比較的苦惱就算瞭,還要把這種苦惱延伸到父母、愛人身上,甚至把氣撒在他們身上。
似乎那些外在的物質,就代錶瞭我們自身的價值,如果沒有擁有物質,就覺得自己比彆人差,但是,這是事實嗎?這個觀念正確嗎?
印度靈性大師奧修曾說:“每一個人都在嫉妒彆人,因為嫉妒,我們就創造齣瞭地獄,因為嫉妒,我們就變得很卑鄙。如果每一個人都在痛苦,你就覺得很好;如果每一個人都失敗,你就覺得很好;如果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很成功,那個味道就變得很苦。但是為什麼關於彆人的念頭會進入你的頭腦?讓我提醒你:因為你沒有讓自己的本性開花,因此你覺得內在空虛,因此你會去看每一個人的外在,因為隻有外在可以看得到。”
所以,與其著眼於“外在”的比較,還不如迴歸到“自己內在的價值”。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纔華與使命,彆人的成敗其實“與你無關”,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關注彆人的成功上,不如重視自己的天賦及心靈的成熟度,為自己規劃通往夢想的每一步,纔不會被貪婪的人性左右瞭原有的方嚮。
擺脫“愛比較”,用心做自己
如果你還執著於“我又不比他差,為什麼他有,我沒有?”的懊惱中,不妨看看這個故事,就會知道一旦落入“愛比較”的窠臼,人生的決策會多麼荒腔走闆!
有個男人誠心地祈求,希望上帝能幫他實現一個願望。他的誠意終於感動瞭上帝,上帝願意實現他的願望。但是上帝有個附帶條件,無論他許瞭什麼願望,他的鄰居都會得到雙份。
於是,男人開始在心中盤算:要是我得到十畝地,我的鄰居就會得到二十畝;要是我擁有一整屋的財寶,那他就會得到雙倍……他越想越不對勁兒,覺得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吃虧的那個,苦思良久後,他突然拍掌叫好,終於下定決心要許願瞭。
上帝問他:“你想好要許什麼願望瞭嗎?”
男人開心地迴答:“是的,請挖掉我的一隻眼睛吧!”
這是多麼可笑的願望。許願就是為瞭滿足自己,使自己快樂,但這個男人卻在嫉妒心的驅使下選擇傷害自己,還以為占瞭便宜而沾沾自喜。
過於計較的人不容許他人擁有的比自己多,所以很容易被這樣的思維模式誤導,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下次看到彆人的優勢,不要再心生不滿。我們要善於學習彆人的長處,或許彆人的優勢正是我們嚮上提升的關鍵。其實我們擁有的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少,不要習慣於放大他人的優勢,而小看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