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

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勤,曲阜贵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曝光
  • 摄影技巧
  • 摄影原理
  • 光圈
  • 快门
  • ISO
  • 摄影实践
  • 数码摄影
  • 摄影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6409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911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陈勤老师多次荣获教育部颁发的教材大奖,出版过多本摄影教材,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行业影响力;
  2.本书采用多幅摄影专家的名作和经典的摄影作品为例,结合摄影理论进行生动讲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高等学校摄影、摄像、数字影像、动画、多媒体技术等专业课程主导教材,也可作为艺术设计、文秘旅游、建筑装潢、传媒策划、计算机信息等专业基础教材。
  本教材集中了有关摄影曝光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法,并结合影像专业教学的实践成果来著写。教材内容主要有摄影曝光概论、测光器材及操作、曝光控制技巧方法、人像、风光和花卉等实用曝光案例等,从基本原理到曝光思路、从测光数据到曝光实拍,从前期拍摄到后期调整等,都有简明精彩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国内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继续教育院校、职业中专学校的电影摄影、平面摄影、视频摄像、动画、数字影像等专业课程教材,也是影像爱好者用以自学和参考的重要书籍。

目录

第 1 章 关于摄影曝光 8
1.1 经验曝光阶段 10
1.2 科学曝光阶段 12
1.3 实时曝光阶段 14
第 2 章 基础知识 16
2.1 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18
2.1.1 光的吸收 18
2.1.2 光的反射 18
2.1.3 光的透射 19
2.2 照度与亮度 19
2.2.1 照度 19
2.2.2 亮度 20
2.3 感光成像原理 20
2.3.1 人眼与照相机的异同 21
2.3.2 银盐胶片(传统相机)与图像传感器(数码相机)22
第 3 章 曝光原理与条件 24
3.1 曝光原理与目的 26
3.1.1 什么是摄影曝光 26
3.1.2 曝光与影像品质 27
3.2 决定曝光的主、客观条件 29
3.2.1 光照条件 30
3.2.2 感光元件 30
3.3 感光特性 33
3.3.1 感光度 33
3.3.2 宽容度 37
3.3.3 反差 38
3.3.4 颗粒性 40
3.3.5 分辨率 41
3.3.6 感色性与色彩表现 41
3.4 照相机曝光装置 43
3.4.1 光圈 43
3.4.2 快门 44
3.5 曝光 45
3.5.1 EV值与曝光组合 45
3.5.2 曝光三角关系 46
3.5.3 等量曝光组合 47
3.5.4 直方图(柱状图) 47
第 4 章 测光与曝光 48
4.1 物体反光率 50
4.2 测光原理与测光装置 50
4.2.1 光的吸收 50
4.2.2 照相机测光 56
4.2.3 独立测光表 58
4.2.4 测光方法与站位 59
4.2.5 照相机曝光模式 61
4.3 曝光方法 61
4.3.1 平均曝光法 61
4.3.2 区域曝光法 64
4.3.3 高调曝光法 67
4.3.4 低调曝光法 68
4.3.5 包围曝光法 69
4.3.6 多次曝光法 69
第 5 章 曝光要点与案例解析 72
5.1 曝光实操要点 74
5.2 正确曝光与合适曝光 80
5.3 真实案例解析 82
5.3.1 《那一棵树》 82
5.3.2 商业人像 89
5.3.3 《梦境》 93
5.3.4 《宝宝百天》 101
5.3.5 《桃源隔仙凡》 106
光影的秘密:探索视觉语言的奥秘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摄影曝光技巧的书籍,它将带你踏上一段深入探索视觉语言核心的旅程,理解图像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意义,以及艺术家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媒介来构建和传递情感与思想。我们将从最基础的视觉元素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文化解读,旨在培养读者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独立的审美判断力。 第一章:视觉的基石——元素与构成 在进入摄影曝光的具体操作之前,我们必须理解构成图像的最基本语言。本章将详细剖析视觉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纹理、光影(此处并非指曝光,而是指画面中自然形成或人为安排的光影关系,如明暗对比、阴影的形状等)和空间。我们将探讨这些元素各自的视觉力量,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组合和排列,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线条的语言: 从直线、曲线到折线,每一种线条都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直线可以传达稳定、力量或方向感;曲线则可能暗示柔美、流动或神秘;折线则常常带来动感或不安。我们将研究艺术家如何运用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构建画面的节奏,甚至表达抽象的概念。 形状的魔力: 几何形状的精确与有机形状的自然,各具魅力。方块的稳重、圆形的和谐、三角形的张力,以及不规则形状所带来的自由感,都将在本章被细致审视。我们还将探讨形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相似性、对比性以及它们在画面中所占据的空间比例,如何影响整体的视觉平衡。 色彩的奏鸣曲: 色彩是视觉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本章将深入研究色彩的心理学效应,如暖色调的温暖与活力,冷色调的宁静与疏离。我们将探讨色彩的对比(互补色、邻近色)、和谐以及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如何影响图像的情感基调。此外,文化背景下色彩的象征意义也将得到阐述。 纹理的触感: 尽管我们无法用眼睛“触摸”图像,但艺术家可以通过视觉语言来模拟和表现纹理。粗糙、光滑、细腻、毛糙,这些不同的质感不仅丰富了画面的细节,更能唤起观者身体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我们将分析艺术家如何通过笔触、材料或光影的运用,来创造令人信服的纹理感。 光影的描绘: 在本章中,“光影”指的是画面中自然光或人工光源投射在物体上形成的明暗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阴影。我们将探讨不同方向、不同强度和不同性质的光线如何塑造物体的形态,营造空间的深度,以及如何运用光影来突出主体、制造戏剧性或营造氛围。这与摄影曝光的技术操作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空间的构建: 空间感是图像能否具有真实感或立体感的重要因素。我们将分析二维平面如何通过透视(线性透视、空气透视)、重叠、大小对比和色彩的远近感来营造出三维空间的幻觉。我们将探讨画面中“实”与“虚”的空间处理,以及负空间(留白)在引导观众注意力、平衡画面中的作用。 第二章:秩序与动态——构图的智慧 在掌握了基本的视觉元素后,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将这些元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创造出既有吸引力又富有意义的画面。构图是视觉语言的语法,它决定了信息的传达效率和观众的情感体验。 平衡与对称: 从严格的对称到不对称的视觉平衡,我们将探讨不同的平衡策略如何影响画面的稳定感、和谐感或动感。对称构图常带来庄重、秩序之美,而不对称构图则能制造视觉张力和活力。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这些经典的构图法则并非僵化的规定,而是基于人眼观察习惯和视觉美学原则的经验总结。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法则的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在实践中被灵活运用,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节奏。 引导线与视觉流: 画面中的线条、形状或色彩的排列,都可以成为引导观众视线的“引导线”。本章将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从一点引向另一点,从而引导他们理解画面的叙事或感受其核心信息。 焦点与主体突出: 如何在画面中确立明确的焦点,并将其有效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是构图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多种突出主体的方法,包括大小对比、色彩对比、光影聚焦、景深控制(此处指画面本身的景深效果,而非曝光技术)等。 节奏与韵律: 画面中的重复元素、大小变化、疏密对比等,能够形成视觉的节奏和韵律,使画面充满生机和动感,避免呆板。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构图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音乐”。 第三章:叙事的力量——图像的故事性 优秀的图像不仅仅是元素的堆砌,更是能够讲述故事、传递情感的媒介。本章将探讨图像的叙事性,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画面来构建故事、唤起观众的联想和共鸣。 静态中的动态: 即使是静止的画面,也能通过人物的姿态、表情、环境的暗示,以及画面元素的张力,来传达故事的发生或即将发生。我们将分析如何捕捉和表现“瞬间”中的故事感。 象征与隐喻: 图像中的物体、色彩、甚至光影,都可以承载象征意义,从而丰富画面的解读维度。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图像中的象征符号,以及艺术家如何运用隐喻来传达更深层的含义。 叙事结构与时间: 序列图像(如漫画、连环画)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图像,能够更直接地构建叙事。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画面的顺序、视角的变化、以及元素之间的联系,来表现时间流逝、因果关系和情节发展。 情绪的传达: 图像是如何让我们产生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情绪的?本章将深入研究表情、姿态、色彩、光影等视觉元素在情绪表达中的作用,以及艺术家如何精准地操控这些元素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多义性与开放式解读: 并非所有图像都拥有单一、明确的意义。许多优秀的作品鼓励观众进行主动的、个性化的解读。我们将探讨图像的多义性如何增强其艺术价值,以及如何通过画面留白、模糊处理等手法,来激发观众的想象空间。 第四章:解读的维度——文化与语境 图像的意义并非孤立存在,它深深地植根于文化、历史和个人经验之中。本章将拓展我们的视野,探讨如何从更广阔的语境来解读图像。 历史的印记: 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和社会背景,都会深刻地影响图像的创作和解读。我们将回顾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和流派,分析它们如何塑造了当时的视觉语言。 文化的滤镜: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赋予相同的视觉元素不同的含义。例如,某种颜色在一种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可能代表着哀悼。我们将探讨文化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对图像的感知和理解。 个人经验的投射: 观众自身的经历、知识和情感,都会成为解读图像的“滤镜”。我们将认识到,对同一幅图像,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而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社会与意识形态: 图像不仅是艺术表达,也常常承载着社会和意识形态的信息。我们将探讨图像如何被用来塑造公众舆论、传播价值观,以及如何识别和批判图像中的说服性策略。 跨媒介的对话: 现代社会中,视觉语言的传播无处不在,从绘画、雕塑到电影、广告、网络图像。本章将鼓励读者思考不同媒介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我们当代的视觉文化。 第五章:视觉的训练——敏锐与洞察 理解了视觉语言的原理和解读的维度,最后的章节将回归到实践层面,强调持续的观察和训练对于提升视觉素养的重要性。 主动观察的艺术: 我们将学习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视觉的细节,如何有意识地去“看”而非仅仅“瞥”。这包括对光影变化、色彩搭配、物体形态的细致捕捉。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面对海量的图像信息,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轻易接受表象,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意图、逻辑和潜在影响。 分析与描述的技巧: 学习如何清晰、准确地用语言来描述和分析图像的视觉元素、构成、叙事和象征意义,这是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自我创作的启迪: 鼓励读者尝试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视觉创作,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视觉语言的奥秘。即使不涉及摄影曝光,任何形式的视觉实践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图像的构成与传达。 持续学习的动力: 视觉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持续地学习和探索,是我们提升视觉素养的永恒动力。 本书的目标并非教授你如何精确控制快门和光圈,而是希望在你手中,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创作出的图像,都能蕴含更深邃的意义,触动更丰富的情感,并与观看者建立起更有力量的连接。它是一本关于如何“看见”的书,关于如何用视觉来思考、来表达、来与世界对话的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摄影新手,到如今能够自信地应对各种光线条件,《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这本书功不可没。我当初购买这本书,是被它“原理与实践应用”的字样所吸引,我希望能够不仅仅是了解曝光的基本概念,更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拍摄中。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从最最基础的“三要素”——光圈、快门、ISO开始,一点一点地剖析,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他不仅仅是告诉你它们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以及“怎么用”。例如,关于光圈,书里详细解释了它不仅影响景深,还影响进光量,并提供了大量图示,让你能直观地看到不同光圈下景深的变化。关于快门,不仅说了它决定了进光时间,还强调了它在“凝固”或“虚化”运动中的关键作用。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关于“测光表”的原理以及不同测光模式的讲解,我之前总是凭感觉来判断,导致拍出来的照片要么太亮要么太暗。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测光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拍摄不同场景时,应该选择哪种测光模式才能获得最准确的曝光。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战演练”,让你可以在阅读理论的同时,就动手去尝试,这种边学边练的方式,让知识更容易被吸收和内化。

评分

这本书《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的价值,远超其价格本身。我一直觉得,摄影中的“曝光”就像是画家手中的调色板,掌握了它,你就能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世界。这本书正是将这块“调色板”的秘密一一揭开。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将相机设置到“自动”或者“半自动”模式,而是让你真正理解“曝光”背后的逻辑。我之前在拍摄夜景时,总是拍得一片模糊,要么噪点多得无法忍受,要么就是画面死黑一片,根本看不清细节。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在夜景拍摄中,慢快门是关键,而高ISO则需要谨慎使用,同时还要学会后期降噪。书中关于“长时间曝光”的讲解,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三脚架,以及如何在安全快门速度下,去捕捉城市夜景的璀璨灯火和车流的光轨。而且,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RAW格式”进行拍摄,以及如何在后期软件中,利用“曝光度”、“对比度”、“高光”、“阴影”等工具,对曝光进行精细的调整,这让我的夜景照片焕发新生。这本书让我彻底摆脱了对“技术”的恐惧,将摄影变成了一件充满乐趣的创作过程。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摄影的光影构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无法将其精妙地运用到实际拍摄中,《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雪中送炭。书中对于“曝光”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明暗控制,而是上升到了对光线质感、氛围营造的高度。作者在开篇就强调了“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并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确的曝光来捕捉和塑造光线。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高调摄影”和“低调摄影”的详细阐述,作者不仅解释了它们的定义和美学风格,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指导,包括如何利用柔和的光线和充足的曝光来营造高调画面的纯净与明亮,以及如何利用硬质光线和精确的曝光来塑造低调画面的神秘与戏剧性。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局部曝光”的技巧,比如在拍摄人像时,如何精准地控制面部的高光与阴影,突出人物的立体感和神韵;在拍摄静物时,如何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曝光,展现物品的质感和光泽。我还从书中学习到了如何利用“判读直方图”来辅助曝光决策,这比单纯依靠液晶屏幕的直观判断要准确得多,尤其是在明亮环境下,直方图能够帮助我避免因为屏幕亮度而产生的误判。这本书真正地教会了我如何“看见光”,并用曝光来“画出光”。

评分

《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这本书,绝对是市面上少有的能够将摄影的“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著作。我是一名有几年摄影经验的爱好者,自认为对曝光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表层。书中关于“曝光模式”的讲解,让我对自动模式、程序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以及手动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不仅解释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分析了每种模式在不同拍摄场景下的优劣势,并给出了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切换和运用的建议。例如,在拍摄运动题材时,如何选择快门优先模式,并结合曝光补偿来确保主体清晰;在拍摄风光大景时,如何选择光圈优先模式,并合理控制景深,同时还要兼顾整体的曝光平衡。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曝光的创意运用”的章节,它打破了我对曝光的固有思维,让我意识到曝光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张“正确”的照片,更是为了表达摄影师的意图和情感。书中分享的“创意曝光”案例,例如利用“二次曝光”来营造梦幻的视觉效果,或者利用“长曝光”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动态的轨迹,都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掌握了曝光,就掌握了控制光影的主动权。

评分

刚拿到《摄影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这本书,就被它扎实的专业性和极强的实践指导性深深吸引。我是一名热爱风光摄影的爱好者,过去在面对大光比的场景时,总是力不从心,不是天空曝光过度,就是地面一片死黑,即便后期尝试堆栈,效果也常常不尽如人意。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在讲解理论,更是将理论与实际拍摄紧密结合,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技巧。例如,在关于“曝光补偿”的部分,书中不仅解释了其基本原理,还详细列举了在逆光、顺光、侧光等不同光线条件下,如何根据主体和背景的亮度关系,准确地进行曝光补偿,并且提供了许多实拍样张进行对比,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补偿值对画面细节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包围曝光”的章节,作者深入剖析了包围曝光在后期合成中的巨大潜力,并给出了如何设置包围曝光的参数,以及在不同拍摄题材下,例如建筑、人像、夜景等,如何利用包围曝光来获得更丰富的细节和动态范围。此外,书中对于“曝光锁定”的讲解也非常实用,在某些需要精确控制曝光的场景,例如使用闪光灯补光或者在反差极大的环境下拍摄,学会如何锁定曝光值,能够大大提高拍摄的成功率。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严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让我能够逐步理解并掌握复杂的曝光概念。

评分

我一直认为,摄影的魅力在于捕捉那一瞬间的光影,《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这本书,就像是一把打开光影秘密的钥匙。这本书的讲解非常系统和深入,它不仅解释了“曝光铁三角”这三个基本要素,还深入剖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它们来达到不同的画面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景深控制”的讲解,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清晰地展示了光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让我能够根据拍摄的需要,精准地控制背景的虚实。同时,书中还强调了快门速度在“凝固”或“虚化”运动中的作用,这对于拍摄运动题材的摄影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之前在拍摄瀑布时,总是拍得像“混凝土”,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是通过慢快门和三脚架,才能拍出如丝般柔滑的瀑布效果。此外,书中关于“直方图”的应用讲解,更是让我如虎添翼。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准确地解读直方图,如何通过观察直方图来判断画面曝光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了拍出“死白”或者“死黑”的照片。这本书让我对曝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创作。

评分

这本书《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真的是让我对摄影曝光有了脱胎换骨的认识。我以前总是觉得曝光是一个非常枯燥的技术性问题,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它其实是连接摄影师的“想法”与“画面”之间的桥梁。作者在书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去思考,去“看见”光线。他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参数,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了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摄影师应该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选择,最终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测光”的部分,以前我只是知道有几种测光模式,但这本书详细地讲解了每种模式的工作原理,以及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哪种模式最能帮助我们获得想要的曝光。比如,在拍摄人像时,如果背景比人脸亮很多,使用评价测光可能会导致人脸欠曝,这时就需要学会使用“点测光”或者“中心重点测光”,并结合曝光补偿来精确控制人脸的曝光。书中还有专门的章节讲解了“包围曝光”的应用,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后期做一些合成处理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能够获得更丰富的细节,为后期创作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画面质感要求很高的摄影爱好者,《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这本书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一直觉得,一张照片的灵魂在于其对光影的细腻捕捉和表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曝光的精准控制。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书中不仅仅停留于“拍得清楚”的层面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曝光来“塑造”光线,从而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高光”与“阴影”处理的章节,作者强调了在保留高光细节的同时,也要注意阴影部分的层次感,并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如何利用渐变灰滤镜来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比,以获得曝光均匀的画面。书中还详细讲解了“直方图”的解读方法,我之前对直方图只是有模糊的概念,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观察直方图来判断曝光是否准确,以及如何根据直方图来调整曝光,从而获得更佳的画面效果。此外,作者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创意曝光”的案例,例如如何利用“负曝光补偿”来表现夜晚的霓虹灯,或者如何利用“正曝光补偿”来突出画面中的白色物体,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曝光的无限可能性。

评分

《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这本书,是我摄影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为我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曝光方面的困惑。作为一名对人像摄影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常常纠结于如何让模特的皮肤呈现出细腻的光泽,同时又能保留背景的细节。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书中对于“曝光补偿”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如何根据模特的肤色和背景的亮度来调整曝光,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高调人像”和“低调人像”的拍摄技巧,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调整曝光和用光,来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例如,拍摄高调人像时,需要使用柔和的光线,并将曝光稍微提高,以获得干净明亮的画面;而拍摄低调人像时,则需要利用硬质光线,并精确控制曝光,以突出模特的轮廓和神情。此外,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眼神光”和“唇部细节”的曝光技巧,这对于提升人像作品的质感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曝光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

评分

这次新购入的《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实在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宝藏。我一直对摄影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常常在实际拍摄中被曝光问题困扰,不是过曝就是欠曝,细节丢失严重,画面死白一片或者漆黑一片,尤其是面对复杂光线环境时,更是束手无策。之前也看过一些网络上的教程和零散的知识点,但总觉得不成体系,难以消化吸收。这本书的到来,则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它从最基础的光圈、快门、ISO这“曝光铁三角”讲起,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佐证,比如在拍摄日落时如何通过调整光圈来控制景深,同时又要兼顾快门速度以捕捉流动的云彩;又或者是在弱光环境下,如何权衡ISO的提升可能带来的噪点,并通过后期降噪来弥补。书中对于测光模式的讲解也极其到位,从评价测光、中心重点测光到点测光,每一个模式的应用场景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佳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配以图例说明,让我茅塞顿开。更让我觉得贴心的是,作者还专门辟出了章节讲解了直方图的使用,这简直是曝光的“圣经”,通过直方图,我能够直观地看到画面中各亮度级别的分布,从而更精准地判断曝光是否准确,避免了只凭眼睛观察的片面性。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拍出来总是怪怪的”的问题,现在终于有了清晰的答案和解决办法。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评分

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不少关于曝光的知识,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