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试着多跑10米
原价:32.00元
作者:(韩)金英植 ,张晓辉
出版社:龙门书局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8831787
字数:167000
页码:1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吃苦是发展的本钱,经历是职业成长的本钱,挫折是人生成功的本钱。要获得更多成就事业的本钱,就要试着比别人多跑10米,多做一些。
——百万册畅销图书《向解放军学习》作者 张建华
人最能自我原谅的缺点是懒惰。要获得比别人更多、更大的成就,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比别人更加勤快。
——百万册畅销图书《细节决定成败》作者 汪中求
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你是选择像鸡一样的生活呢,还是像鹰一样展翅高飞?人生的奥秘就在于,无论多么艰难,你也要学会做你自己。
——百万册畅销图书《水煮三国》作者 成君忆
我们读一本书有的时候能获取新的知识,有的时候能体验到生活智慧。金英植会长的《试着再多跑10米》正是向我们传递生活智慧的书。金会长在这本书里陈述了他在逆境中取得今天成功的过程和方法。他以自己的经历来讲述如何度过困难和挫折,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活学活用。所以,我才向读者推荐这本传递生活智慧的书。
——釜山大学校长 金仁世
我和金英植这个“人间不倒翁”相识已经10年了。当时,他为了事业的东山再起正在底层拼搏。他在濒临破产的境地竟然在两年里偿还清了几十亿韩元的债务,五年之内在首尔建立了自己公司大楼,事业完全走上了正常的轨道,我一直都关注着他。这本书是他血泪的记录。他是我所钟爱的后辈,我向他致以掌声。我想告诉读者,哪怕从书里学到一条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韩国著名演员 李顺载
金会长一直都非常自信,不轻易放弃。所以,他能够一路奔跑,再困难的事情也能够轻松搞定。他待人真诚,非常爱护年轻人。这是一本给世界未来的主人看的书,鼓励他们从内心愿意去努力实践。读过这本书你会备受鼓励,奋勇向前!
——三星人力开发院顾问,前日本三星株式会社社长 郑俊明
你知道在飞机里散发传单的人吗?就是金英植。我认识很多的成功人士,但是像他这样的人,我是第一次见。虽然他已经拥有了一家发展非常稳定的公司,但是他仍然会把机场商务中心的公共电脑的桌面设置成公司的网页。不仅是奇思妙想更是源于对自己公司的深深的热爱。请听一下我的朋友金英植的故事吧。我确信你也会感到意外的。
——第一企划社长 金乐熙
很多人都是具有独特的创意,过人的才能,但是依然和成功无缘。“我以前曾经……”这样的话经常是没有成功的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经常说的话。想法好但是错过了时机无法成功,没有勇气而无法成功,因为不好意思而无法成功,种种顾虑让时间悄然溜走。如果你是这种人就好好听听金英植会长的箴言。他告诉你要把想法变为行动。一直以来看着他的各种尝试,我不止一两次的感叹“竟然还可以这样做呢!”
——首尔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安重浩
读完初稿甚觉喜悦。这是一本给那些遭遇挫折的人以鼓励的书。“你也可以做到”。不管是谁,如果处境变坏都会回避见人。但是金会长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多见人,是勇气成就了今天的他。他把自己的所有经历都写在书里,对于那些想要冲破自己樊笼的人真的是雪中送炭。认真阅读这本书,把里面的东西消化掉,会成为你宝贵的知识财富的。我劝大家好好阅读。
——大韩律师协会会长 李相禧
内容提要
将从最底层一步步走到最高峰的过程和饱经风霜换来的成功经验传给大家是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作为战胜失败重新崛起的人,作者要为希望东山再起的企业家和白手起家的年轻人提供能够即学即用的实践指南。通过在跌到的地方重新站起来的人生大逆转的故事,将学到什么都能卖得出去的销售秘诀,联络对方站在自己一边的人际关系法则,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最佳竞争经验。本书是一本畅销韩国的励志书,相信读者能够从作者的经历和经验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试着多跑10米,你的人生更精彩。
目录
第1章 决心是让你伟大的第一要素
认真过好每一天的人生VS多跑10米的人生.
拥有欲望已成功了一半
以人生为赌注拼搏6个月
到达最终目的地的力量——韧劲
不要骂“打高尔夫的家伙,开奔驰的家伙”
恳切的希望才能发挥忍耐的能力
致贫困的你
第2章 跌倒了,就在原地一决胜负
像马蜂一样往前冲, 你能做得到
惊涛骇浪造就出色的船长
体验是最好的商业资源 .
胜利的女神总在最后微笑
不无正业的瞬间
“还会像不倒翁那样重新站起来”
“就在原地一决胜负”
在江南站的地铁散发传单
第3章 为多跑10米给予力量的11种人生智慧
一旦确定了目标就清晰明确地设置在你的手机屏幕上/61
沉溺在以前则什么事都做不了/65
幸运是从脚底走出来的/70
专心做事就会幸福/75
奔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80
广泛传播你的目标/85
千万不要从脚蹬上放下脚/91
从两位大婶那里学到的商业智慧/94
做到这种程度才叫沉醉/97
出示你已经沉醉其中的证据/99
因为沉醉所以才这样/102
第4章 哪怕只遵循一条也会让人生顺利的处方
约会时间的15分钟前,你在哪里?/109
短信的威力,让人吃惊/114
日记改变你的人生/120
和名片要这样!/124
缓解郁闷心情的三种方法/128
言谈代表着你自己/132
这样做将财源滚滚/137
绝对不要借银行的钱/140
给自己颁奖/144
换个角度思考/146
按下希望的按钮/149
准备好的发言会为你营造特别的人生/152
第5章 “你是我的生意伙伴”
处在困境的时候多去见见朋友/159
你可以信赖的人/161
“你是我的生意伙伴”/ 164
为了家人!/167
唯一值得相信的同伴——妻子/169
附录 你的梦想是什么?/172
后记/181
作者介绍
作者 金英植
被人冠以绰号“韧性队长”,“人力发电机”的金英植现在是韩国著名健康食品泉湖食品的会长。但是,仅仅在十年前,他的事业沉没,连饭钱都没有,就喝一瓶烧酒吃一根香肠来充饥。也常在首尔地铁江南站里发传单。
从完全的人生低谷到人生的顶点,作者想传授亲身体会到的成功的专业技能(know-how),作为一个碰到悲惨的失败的亲历者,为想要东山再起的事业家,向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实时转达自己的实战指南。他没有提及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本书里提及的人生成功的内容并不是从哪里抄来的理论,而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记录。
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的不切实际的投资,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完蛋的金英植会长典当了自己的戒指准备了130万以东山再起,“江华狮爪艾草精”,“山茱萸丸”“大蒜津液”等健康食品作为公司的成名作连续冲击市场是公司的明星产品。
通过他在摔倒的地方坚强的站起的人生逆转故事,我们能从中获得向任何人销售任何东西的秘诀,把对方拉到你自己阵营的的人际关系的法则,以及深处惨境也能拨开乌云见日明的最高的生存技能。
1951年出生于庆尚南道高城郡,从军队退伍后很早就投身销售事业。1984年创建泉湖食品,现在经营状况很好。现为东亚大学名誉经济学博士,多家大学、大企业、国家机关的特约讲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巧,像是一部层层递进的交响乐。开篇的宏大叙事奠定了理论基调,随后每深入一个章节,对某一特定媒介现象的剖析都更加细致入微,将理论应用于现实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于“注意力经济”的解析,它超越了传统的经济学视角,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符号学和心理学框架下进行探讨,使得我们对屏幕依赖的成因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堆砌感,反而让理论的论证更加有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教材或参考书,它更像是一份对我们这个时代精神面貌的深刻诊断报告,读后让人既有所警醒,也对未来的传播生态抱持着更清醒的期待与探索欲。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原本有些忐忑,毕竟“媒介理论”听起来就让人头疼,但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出色,行文流畅自然,几乎没有让人感到枯燥的“学术灌水”。它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深度对话,探讨的议题紧扣时代脉搏,尤其在分析新兴数字平台对公共领域的影响时,观点犀利独到,逻辑链条严密得让人拍案叫绝。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构建上的扎实基础,它没有盲目追逐最新的技术热点而丢弃了经典理论的根基,而是巧妙地用经典理论的透镜去观察和批判当下现象。这种稳健而不失前瞻性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时效性”的范畴。对于任何希望从表象深入到本质,理解我们如何被技术环境塑造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为可靠的理论框架,让“信息社会”不再是一个空泛的标签,而是可以被细致拆解和分析的复杂系统。
评分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强烈体验是“被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理论,更是在“激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很多我原本深信不疑的关于“互联互通”的美好愿景,都被作者用冷静而审慎的笔触进行了反思和解构。书中对媒介技术内在的权力结构和潜在的社会异化倾向的讨论,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它迫使我们思考,当我们沉浸于各种便利的数字工具时,我们究竟是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还是被更隐蔽的机制所规训?这种从技术决定论的窠臼中挣脱出来,强调人与技术相互建构的辩证视角,是本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新”媒体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在技术环境中如何定位和自处的深刻论述,对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媒体素养至关重要。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让我惊艳的是它在学术深度和可读性之间的完美平衡。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牺牲严谨性,也没有因为追求严谨而变得高高在上。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总能找到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比如通过对比不同历史阶段的传播范式,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对于那些正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年轻学者或专业人士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指引读者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媒介研究成果中,建立起一套有逻辑、有批判力的分析工具。合上书页时,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获取了一堆知识点,而是真正掌握了一套观察世界的“思维工具箱”,这比单纯的知识积累要重要得多。
评分这部著作简直是为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量身定做的指南。我最近读完它,最大的感受就是如醍醐灌顶般清晰。它不像很多理论书籍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经验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媒介理论具象化了。作者对传播学核心概念的梳理极其到位,尤其是在探讨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时,那种深刻的洞察力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嚼。举个例子,书中对于“媒介即信息”的重新阐释,不再是简单地重复口号,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媒介形态(比如从印刷到数字)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对“真实”和“知识”的界定。读这本书,就像是获得了一副高清眼镜,让我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社交媒体、短视频,乃至我们日常的交流方式,看到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变迁。它成功地将跨学科的视野融入其中,让原本孤立的传播学知识变得立体而有生命力,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当代社会的理解边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