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基于前两本教材,已经系统、详实地介绍了发声方法,所以《中老年学唱歌(续编二 附中老年朋友喜爱的歌曲100首 有声版)/老年大学系列教材》将写作重点放在歌曲的“演唱提示”上,并根据每首歌的具体情况,将发声方法穿插其中,希望中老年朋友能将发声方法学活用活,真正提高演唱的技术能力。在有些歌曲的“演唱提示”中,甚至涉及了乐理、视唱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中老年学唱歌(续编二 附中老年朋友喜爱的歌曲100首 有声版)/老年大学系列教材》的“演唱提示”,内容更加宽泛,实用性更强。提示中提及的歌曲的小节数都是从演唱部分开始计算的,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演唱提示”,对书中的每一首歌曲,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以便更准确地表现作品。以各种不同的视角来写《中老年学唱歌(续编二 附中老年朋友喜爱的歌曲100首 有声版)/老年大学系列教材》的“演唱提示”,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一次学习,也是一次突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中老年学唱歌(续编二 附中老年朋友喜爱的歌曲100首 有声版)/老年大学系列教材》同样精选了100首独唱歌曲:美声唱法50首,包括10首世界各国的名曲;民族唱法50首,包括10首原生态中国民歌或改编的歌曲。这20首歌曲没有提供“演唱提示”,希望大家通过提供的范唱音响,认真学唱。虽然将全部曲目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两大类,其实很多声乐作品完全适用于各种唱法,甚至各个声部。我在挑选范唱时,曾刻意为一首歌曲,选配了两种唱法,就是想说明:不必拘泥于唱法的分类,重要的是唱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歌,唱出好听的歌。《中老年学唱歌(续编二 附中老年朋友喜爱的歌曲100首 有声版)/老年大学系列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近几年词、曲作家们的新作,其中也收录了一些中老年朋友熟悉并喜爱的老歌。为方便课堂教学,仍将曲目难度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中老年朋友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歌曲练唱。有些范唱与歌谱不太吻合,建议课堂教学以教材上的歌谱为准。某些歌曲的范唱,因条件的限制,无法搜集到,还请广大老年朋友谅解。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应广大学员的要求,此次的音响采用了二维扫码的形式。这样无论何时何地,中老年朋友都可以非常方便、灵活地进行欣赏和学习。
作者简介
夏岚,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歌舞剧院女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兼职声乐教授,安徽老年大学兼职教授,全国老年教育工作者。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美声唱法
初级部分
1.渔光曲
2.妈妈留给我一支歌
3.思乡曲
4.橄榄树
5.感恩
6.梧桐树
7.玫瑰三愿
8.假如你要认识我
9.报答
10.明月千里
11.盼
12.赛吾里麦
13.中国不会忘记
14.永恒的爱恋
中级部分
15.月色迷人夜
16.大森林的早晨
17.我有一支蓝色的歌
18.大海一样的深情
19.生活是这样美好
20.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21.月光恋
22.我的祖国妈妈
23.流吧,美丽的托玛尔河
24.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25.思恋
26.小路
27.那就是我
28.岩口滴水
……
高级部分
世界名曲
民歌唱法
初级部分
前言/序言
自1999年进入安徽省老年大学业余授课,2006年有幸受到安徽省文艺出版社邀请,编写出版了第一本《中老年学唱歌》,2012年出版了《中老年学唱歌》续编(一)o时隔五年,为了满足老年大学唱歌班教学的需要,我又编写了《中老年学唱歌》续编(二)o
基于前两本教材,已经系统、详实地介绍了发声方法,所以本教材将写作重点放在歌曲的“演唱提示”上,并根据每首歌的具体情况,将发声方法穿插其中,希望中老年朋友能将发声方法学活用活,真正提高演唱的技术能力。在有些歌曲的“演唱提示”中,甚至涉及了乐理、视唱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本教材的“演唱提示”,内容更加宽泛,实用性更强。提示中提及的歌曲的小节数都是从演唱部分开始计算的,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演唱提示”,对书中的每一首歌曲,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以便更准确地表现作品。以各种不同的视角来写本教材的“演唱提示”,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一次学习,也是一次突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本教材同样精选了100首独唱歌曲:美声唱法50首,包括10首世界各国的名曲;民族唱法50首,包括10首原生态中国民歌或改编的歌曲。这20首歌曲没有提供“演唱提示”,希望大家通过提供的范唱音响,认真学唱。虽然将全部曲目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两大类,其实很多优秀的声乐作品完全适用于各种唱法,甚至各个声部。我在挑选范唱时,曾刻意为一首歌曲,选配了两种唱法,就是想说明:不必拘泥于唱法的分类,重要的是唱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歌,唱出好听的歌。本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近几年词、曲作家们优秀的的新作,其中也收录了一些中老年朋友熟悉并喜爱的老歌。为方便课堂教学,仍将曲目难度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中老年朋友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歌曲练唱。有些范唱与歌谱不太吻合,建议课堂教学以教材上的歌谱为准。某些歌曲的范唱,因条件的限制,无法搜集到,还请广大老年朋友谅解。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应广大学员的要求,此次的音响采用了二维扫码的形式。这样无论何时何地,中老年朋友都可以非常方便、灵活地进行欣赏和学习。
每一次教材编写的过程,都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第三本教材虽然编写完成,免不了会有许多错漏与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中老年朋友多提宝贵意见,本人不甚感激。对于在编写过程中,给予我许多帮助的老师、朋友,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对老年教育事业的的大力支持!
《琴棋书画入门指南》图书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为中老年朋友提供一套全面、易懂、实用的艺术启蒙教程,内容涵盖传统琴棋书画四大艺术门类。不同于侧重单一技能训练的专业书籍,本书更注重普及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晚年生活,陶冶性情。全书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力求让零基础的读者也能快速上手,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第一部分:初识古琴——指尖上的修身养性 本部分专注于古琴基础知识的介绍,旨在消除初学者对古琴的畏难情绪。 一、古琴形制与构造详解: 详细介绍七弦琴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琴体、弦、徽位、岳山、琴码等关键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通过高清插图,清晰展示古琴的结构美学,帮助读者建立对乐器的整体认知。 二、基础指法入门: 系统讲解古琴的七种基本指法:抹(mǒ)、挑(tiǎo)、勾(gōu)、剔(tī)、摘(zhāi)、撮(cuō)和打(dǎ)。每种指法都配有详细的动作分解图和慢速视频二维码(此处为纯文字描述,模拟实际教材的配套资源),确保读者能够准确掌握正确的发力部位和力度控制。特别强调“韵味”的培养,指导初学者如何在指法中融入气息和情感。 三、定弦与基础乐理: 教授如何使用调音器为古琴定弦(宫、商、角、徵、羽、六、五)。同时,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阶(如七声调式)的概念,使读者理解乐曲的结构基础,为后续学习曲谱打下基础。 四、入门曲目精选与示范: 精选三首最适合初学者的入门古琴曲目:《凤求凰》(简化版)、《酒狂》(精简段落)和《梅花三弄》(引子部分)。每首曲目都采用工尺谱与简谱对照的形式标注,并对难点进行详细的指法批注和节奏提示,引导读者逐步体会“慢工出细活”的古琴意境。 第二部分:围棋世界——策略与哲思的交融 本部分致力于引导中老年朋友进入围棋的黑白世界,强调围棋作为一种思维训练工具的价值。 一、围棋历史溯源与基本规则: 简述围棋的起源与发展,重点介绍围棋的哲学内涵——天圆地方、阴阳平衡。详尽阐述对局的基本规则,包括棋盘的尺寸(19路为主,13路为辅助练习)、落子规则、提子(吃子)规则、气与眼的定义,以及终局判胜负的基本原则(数子法与数空法)。 二、基础手筋与定式概念: 介绍围棋初级阶段最常用的基础“手筋”,如“虎口”、“扳”、“断”等。解释“定式”并非死板的套路,而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效率选择。通过图例展示几种最基础的开局布局(如星位、小目、目外星)的优劣分析。 三、棋局练习与趣味对弈: 设计一系列针对老年学习者的“陷阱题”和“残局训练”。例如,如何通过“打劫”的方式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是在特定棋形中“做活”的技巧。本书特别强调“礼仪”,规范对弈中的礼仪规范,倡导友谊第一的对弈氛围。 第三部分:书法艺术——笔墨间的生命律动 本部分是书法入门的实用手册,侧重于从握笔姿势到基本笔画的规范训练。 一、书写工具的准备与保养: 详细介绍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选择标准。重点讲解毛笔的种类(兼毫、狼毫、羊毫)及其适用性。指导读者如何正确地“濡墨”、“行笔”和“养笔”,延长毛笔的使用寿命。 二、执笔姿势与运腕技巧: 这是本书的重中之重。通过多角度照片展示正确的“永字八法”执笔姿势(五指执笔法)。强调“悬肘”和“运腕”对书写流畅度和字体结构稳定的重要性,避免手腕僵硬导致的笔画无力。 三、楷书基础笔画的分解练习: 以“欧体”楷书为主要范本(因其结构严谨,适合初学者打基础)。系统拆解横、竖、撇、捺、点、折等八种基本笔画,讲解起笔(藏锋、露锋)、行笔(中锋、侧锋)和收笔(回锋、顿挫)的精确要求。每种笔画提供“米字格”练习模板,引导读者控制间架结构。 四、常用偏旁部首的结构分析: 精选二十个最常见的偏旁部首(如“提土旁”、“双人旁”、“三点水”),分析其在不同位置上的形态变化和组合规律,帮助读者从部件入手,构建完整的汉字体系。 第四部分:国画入门——色彩与意境的捕捉 本部分教授最易于上手的国画技法——水墨写意花鸟画,注重神韵的表达而非写实的刻画。 一、水墨的基础概念与调色: 讲解“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的运用原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控制水分在笔中的比例,调配出富有层次感的墨色。介绍中国画特有的“渲染法”和“皴法”的初步概念。 二、花卉写意画技法示范: 选取中老年朋友喜爱的题材:梅兰竹菊(四君子)和牡丹。针对性地讲解每种花卉的“神韵”所在。例如,画竹子要体现“挺拔”,画兰花要体现“幽香”。详细示范如何用“一笔画”的方式快速勾勒出花瓣和叶子的动态感。 三、山石与云水的简易画法: 教授最简单的“披麻皴”和“斧劈皴”的简化应用,用于表现山体轮廓。通过“S形”和“C形”的组合,指导读者描绘云雾和水流,使画面具有呼吸感和空间感。 结语:艺术融入生活 全书最后强调,艺术学习的目的在于怡情养性、提升生活品质。鼓励读者将所学融入日常生活,如将练习的书法作品装裱,或在家庭聚会中展示一曲古琴小调,让艺术成为连接亲情、享受晚年的美好桥梁。本书内容涵盖全面,体系科学,是中老年朋友开启艺术之旅的理想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