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科学计量学是利用量化方法和手段科学研究活动特征,其计量结果可以支撑相关科技政策问题。《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学计量学方法》系统地论述了科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述了科学计量学在科技竞争力分析,科学结构和演化,科学合作、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方面的应用,系统地阐明了不同应用中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专门论述了基于科学计量图谱方法的应用。《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学计量学方法》专门分析了科学计量学指标的政策含义,系统讨论了科学计量学应用的优势、不足和争议。
《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学计量学方法》可供有志于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v
第一章 科学计量学研究进展与应用 1
第一节 科学计量学的起源和发展 2
一、文献计量学 2
二、科学计量学 3
三、信息计量学 5
四、替代计量学 6
第二节 科学计量学的理论进展:统一模型的研究 8
一、文献增长与老化规律及其政策含义 8
二、布拉德福定律及其政策含义 12
三、洛特卡定律及其政策含义 12
四、齐普夫定律及其政策含义 13
五、科学计量学统一概率模型与应用 14
第三节 科学计量学的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进展 15
一、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与构建 15
二、科技政策研究中的科学计量学指标应用 21
第四节 科学计量学的应用研究与局限 26
一、科学计量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之间的主题关系 27
二、综合性科学计量学指标和科研活动评价模型构建 28
三、防止和避免科学计量学指标的滥用 31
本章参考文献 32
第二章 科学计量学在科技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 36
第一节 科技竞争力的内涵 36
一、国家竞争力 37
二、国家科技竞争力 38
三、科研机构(大学)竞争力 39
四、产业科技竞争力 40
第二节 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科学计量指标与方法应用 42
第三节 国家和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估研究 46
一、科研论文产出竞争力 47
二、科研机构被引频次的对比分析 48
三、发明专利对比分析 48
四、基于自然指数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49
五、国家科学研究和创新绩效评估 50
第四节 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51
一、基于论文被引频次的科研机构排名 52
二、基于自然指数的研发机构排名 53
三、基于发明专利的科研机构排名 55
四、基于莱顿排名的大学科研竞争力分析 56
五、全球大学科技竞争力排名 58
第五节 产业领域与学科领域的竞争力研究 59
一、学科领域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对比分析 60
二、 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比分析 61
第六节 前景与展望 63
本章参考文献 65
第三章 知识图谱关键方法比较与应用 68
第一节 作者共引分析方法 69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69
二、典型应用案例 73
第二节 文献共引分析方法 79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79
二、典型应用案例 81
第三节 期刊共引分析方法 86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86
二、典型应用案例 87
第四节 共词分析方法 96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96
二、典型应用案例 98
第五节 作者合作分析方法 104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104
二、典型应用案例 105
第六节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110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110
二、典型应用案例 112
第七节 直接引文分析方法 120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120
二、典型应用案例 122
第八节 几种关键知识图谱方法的比较 126
本章参考文献 129
第四章 科学计量学在科学结构与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133
第一节 科学结构与演化研究进展 134
一、科学结构研究 134
二、演化趋势研究 135
三、科学计量方法 137
第二节 科学结构分析体系与工具研发 144
一、科学结构分析体系 144
二、科学结构分析工具研发 145
第三节 案例:科学结构地图 149
一、通过表征科学知识流动的论文引证及其聚合关系揭示科学知识结构 150
二、通过结构关系及其变化揭示热点或潜在热点领域 156
三、通过学科多样性和网络凝聚性揭示知识整合的广度及强度 156
四、通过国家科学研究的结构和相互关系揭示知识合作与竞争趋势 157
五、通过科研基金资助的产出差异揭示重要资助机构的布局方向 159
第四节 学科结构与演化研究前景和展望 162
本章参考文献 163
第五章 科学计量学在科研合作政策研究中的应用 167
第一节 科学计量学应用于科研合作分析的概念基础及意义 168
一、科研合作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68
二、科研合作的重要作用 169
三、科学计量方法在科研合作中的重要意义 171
第二节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科研合作分析内容 172
第三节 科研合作分析的计量方法与指标 174
第四节 案例研究: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的科学计量分析应用 187
一、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187
二、数据处理与统计结果 188
三、分析结论 199
第五节 科学计量学在科研合作政策研究中的前景展望 200
一、对科技政策的指导和应用 200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201
三、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202
本章参考文献 202
第六章 科学计量学在揭示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关系中的应用 207
第一节 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关系的研究方法 208
一、科学关联度 209
二、科学技术关联模型(S&T; linkage) 210
三、基于复杂网络理论 212
四、其他方法 212
第二节 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关系度量指标 213
第三节 基于专利引文的知识转移研究 215
一、研究模型和数据 216
二、实证分析——转基因水稻 222
第四节 结语 228
本章参考文献 228
第七章 科学计量学与科技政策:问题与争论 232
第一节 科学计量学的应用与缺陷 232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中测量工具的信效度与研究效度 235
第三节 科学计量指标的信度 239
第四节 科学计量学研究的效度 242
一、科技计量指标的测量效度 242
二、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效度 247
第五节 对几个重要计量指标问题的探讨 249
一、期刊影响因子 249
二、h指数和其他衍生指数 250
三、关于作者和期刊的自引 251
四、共引分析 252
第六节 科技政策研究与决策实践中的科学计量学 253
一、科学共同体 254
二、科学计量学界 256
三、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界 259
第七节 总结与讨论 264
本章参考文献 265
附录 科学计量学研究常用工具简介 270
一、在线分析平台 270
二、学术搜索引擎 275
三、共现分析工具 276
四、社会网络分析工具 283
五、知识图谱分析工具 287
六、专利分析工具 294
七、数理统计类软件 297
本章参考文献 298
精彩书摘
3.科研合作类指标
合作研究是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现在科学论文上的特征是形成论文的合著者。科研论文中合著现象和内涵的研究,也是科学计量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科研合作分为内部合作和外部合作,特别是外部合作(国际合作)可以促进科学思想传播,推动国际人才流动。影响外部的要素有很多,除了政治、经济的原因外,科研合作的动机主要包括23个方面川,即认识专家、使用对方的设备和实验资源、提升研究基金获取能力、获得竞争优势、增加实验人手提高工作效率、让科研工作快速突破、解决研究中的难题、提高科研效率、建立个人人际网络、进入新研究领域、满足好奇心、共享科研成果和喜悦、减少错误和失误、保持研究工作的唯一性、减缓孤立和调动积极性、教育学生、学习知识、愉悦、发现新知识、促进政治团结、促进知识扩散、通过共享降低设备和材料成本促使科研结果更加严谨。
科研合作类指标可以揭示两个方面的科技政策性内涵:一方面是合著所体现的科研活动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科研合作中学科领域知识交叉与知识流动的测度研究。针对论文合著者的计量分析.可以揭示科研活动的合作关系与科研效率,进而建立科研合作关系网络,发现合作关系中的核心机构、核心研究主题或重大突破。利用合著关系网络的科学计量研究还可以揭示学科领域间的知识流动,揭示学科领域交叉与融合的特征。
利用合著者的计量数据分析科研合作,其计量分析对象包括几个层面,即单个作者、国内合作、行业内合作(包括高等教育机构、非大学学术机构、企业)和国际合作;同时,结合其他的特征信息组合成复合化计量指标,如与著者国别、年龄、性别、学科领域等复合,形成合著者国别分布、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和学科领域特征的计量分析结果。利用合著人数的计量特征,构建科研合作指数、合著率体现科研活动的基本特征,展现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合作趋势。科学计量学建立了合作指数和合作强度指标。合作指数是机构、学科所发表论文的篇均作者,合著率是某学科领域中合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同样,利用国家(地区)或者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可以计算合作强度指标,揭示科研合作的趋向。科学计量学家通过合作著者体现的科学合作计量研究,确立了科学合作数量与科学研究产出的正相关关系;确定地理接近是影响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在各个学科之间,国际合作频率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等观点。
利用合作著者关系,可以建立科研合作网络,开展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的相关规律研究。科学计量学研究者利用复杂网络技术、网络可视化技术等,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网络研究;建立基于合作网络的知识传播模型,分析知识扩散过程,建立知识水平、知识扩散速率、知识差异的评价模型。徐晓艺以科学合著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测度科研合作的广度特征、强度特征、学科专业程度特征的计量指标,以药物化学领域为例,形成了测度科研合作中的知识流动的方法。科研合作的广度是指合著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学科分布范围;学科知识流动的强度是指合著文献集合中参考文献的学科领域分布状态和占比。学科专业程度是考核论文引文中本学科领域论文数量和占比。
……
前言/序言
随着政策科学(scienceforpolicy)的提出和完善,科技政策(policyforscience)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方面,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越来越需要准确把握科学研究活动的细节,嵌入科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量化的政策要素及其变化规律成为科技政策研究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科技政策关乎社会发展的各类要素,需要考虑和分析的政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要求越来越复杂。科学计量学(包含文献计量学的技术和方法)成为科技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工具之一。
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产生于20世纪科学研究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的时代,建立之初就适应了科学学研究的需要。科学计量学是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和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科学活动规律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支学科。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学术交流渠道的建立和深度发展,科学计量学除了继续关注传统科研过程和学术交流渠道外,也进一步关注网络学术交流与传播的测度,深度关注科学计量要素与科学社会建制的互动行为.并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创建了诸多分支学科,如网络计量学、替代计量学、科研评估与科技竞争力评价等。科学计量学在科技政策研究和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也变得十分广泛。
本书主要关注科学计量学在科技政策研究中的典型应用领域,主要基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情报研究与科技决策咨询服务的实践探索,系统介绍了在科技政策研究中科学计量学能够解决的相关问题,并深度解析其应用原理和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竞争力评价、科研合作态势、基础科学与技术开发关系、科研发展趋势与可视化等。本书从科学计量学发展前沿的角度,关注了可视化和科学计量学缺陷两个问题。可视化成为科技决策应用的基础方法,应用可视化技术可系统揭示科研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争议一直是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中的难题,一方面,管理者和决策者希望利用一种量化方法,系统把握科学研究活动的相关规律,以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又对科研要素的相互作用的量化规律提出了挑战。
本书是由科学计量学领域多方面专家合作撰写的。刘细文承担全书框架设计,参与各个章节框架讨论,承担全书统稿工作。各个章节分工和撰写负责人如下:第一章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撰写;第二章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谭宗颖撰写;第三章由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侯海燕、张珊珊、贾艳、俞媛媛、王智琦、朱芳、刘趁、侯宇撰写;第四章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韩涛、王俊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咨询研究院王小梅撰写;第五章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杨立英、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史双青撰写;第六章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赵亚娟、王学昭、王园、田创撰写;第七章由美国东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李宁撰写;附录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王燕鹏整理。
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学计量学方法 [Scientometrics Methods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Research]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学计量学方法 [Scientometrics Methods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Research]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学计量学方法 [Scientometrics Methods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Research]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科技政策研究之科学计量学方法 [Scientometrics Methods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Research]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