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陈龙川传

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陈龙川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广铭 著
图书标签:
  • 宋史
  • 陈龙川
  • 人物传记
  • 历史人物
  • 邓广铭
  • 宋代史
  • 历史研究
  • 传记文学
  • 陈普
  • 地方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886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7370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5
字数:159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今年是邓广铭先生诞辰110周年,三联书店推出先生的代表作“宋史人物书系”精装本,以为纪念。四传二谱将以新的面貌和读者见面,先生的著述继续开悟、滋养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
  30年代,邓广铭在北大上四年级时,选修了胡适开设的“传记文学习作”课。这门课要求每位学生做一篇历史人物的传记,胡适开列了十几个历史人物供学生选择,其中宋代人物有欧阳修和陈亮。邓广铭在此之前曾写过一篇有关浙东学派的文章,于是便决定写一篇《陈龙川传》,作为他的毕业论文。1936年春,邓广铭完成了这篇12万字的毕业论文,得到胡适的很高评价,胡适给了他95分,并写下这样的评语:“这是一本可读的新传记。……写朱陈争辨王霸义利一章,曲尽双方思致,条理脉络都极清晰。”胡适还到处对人称赞这篇论文,“逢人满口说邓生”。
  这件事情对邓广铭以后的学术道路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之所以选择宋史研究作为其毕生的学术事业,他之所以把一生的主要精力用来撰写历史人物谱传,先后写出《陈龙川传》、《岳飞传》、《辛弃疾》、《王安石》这四部奠定其学术地位的宋人传记,与胡适都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一部《陈龙川传》,基本上决定了邓广铭一生的学术方向。
  与本系列其他传记不同的是,此书采用纯然叙述的体裁,不羼杂考证和议论的成份在内,而把详审的考订工作,收于书后作为附录三则。这使得传记叙述的文思酣畅淋漓而一以贯之,亦保证专题的考据更加凝练集中。

内容简介

  南宋思想家陈亮,世称陈龙川。婺州(今浙江金华)永康人。因此,他的学说称为“永康学派”,为浙东学派当中的一支。他力主抗金,收复中原;变革国策,强化中央;与朱熹就“王霸义利”展开辩论,提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功利主义,反对空谈性命道德的理学家,后世称作宋代思想史上有名的“王霸义利之辩”。陈亮还是文学家,政论文章气势磅礴,词作亦很豪放。有《陈龙川集》传世。
  翻开南宋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屈辱到令人气短的画图。当大多数人被危急存亡的关头所震撼,感到无可措手的苦闷,甚至因以灰心绝望的时候,亦有人竭尽心力,挽狂澜于既倒。具有“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龙川先生陈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陈亮一生特立独行,操心危,虑患深,挺身而出欲负荷时代使命,独当救亡大任;却终因其清醒热烈而困顿蹉跌。与他的一幕悲剧紧相联系的,是那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悲剧。邓广铭先生怀抱“理解之同情”,施以融铸贯串之力,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展现出陈氏鲜活明朗的人格。

作者简介

  邓广铭(1907—1998年),字恭三。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助理员、高级助教,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宋史学会会长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宋辽金史。代表性著述有《中国史纲要?宋辽金史》《岳飞传》《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等。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史上,邓广铭先生(1907—1998)占有重要的一席。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宋辽金史方面贡献尤多,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宋代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学术贡献影响着几代宋史研究者。

精彩书评

  与一般史学家不同的一点,他不但研究历史,而且写历史。他的几本传记,像《王安石》《岳飞传》《辛弃疾传》等等,都是一流的史书,表现出他的史才也是非凡的。
  ——周一良

  邓先生晚年说过,他给后人留下的主要是四部宋人的传,即《王安石传》、《岳飞传》、《辛弃疾传》、《陈亮传》。他说:“成也是这四部书,败也是这四部书”。这说明,一方面,青年时受《悲多芬传》的影响,他在性情上始终钟情于爱国志士与英雄豪杰式的人物研究,以致主导了他毕生的学术志趣;另一方面,这种兴趣又显然与20世纪中国饱受外人侵略所给予他的刺激有关。
  ——陈来

目录

自 序
一 先世、母系、家况
二 尚友古人
三 “酌古论”
四 周葵的座上客
五 完婚
六 多难的家庭
七 南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诸问题
八 “中兴五论”
九 聚徒讲学
十 “三国纪年”
十一 第二次进出太学
十二 再度上书和再度归隐
十三 最知己的朋友吕东莱
十四 浙东师友——薛季宣、郑伯熊、伯英、陈傅良、
唐仲友、叶适、倪朴
十五 朱陈交谊
十六 系狱
十七 王霸义利之辨
十八 抱膝斋
十九 浙西之行
二十 第三次上书
二十一 鹅湖之会
二十二 再系狱
二十三 状元及第
二十四 老而益壮
二十五 “荣归”
附 录
一 陈龙川狱事考
二 陈龙川斩马盗马故事考辨
三 辨陈龙川之不得令终
编 后 / 邓小南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的图书《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陈龙川传》量身定制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大宋风云录:北宋士大夫群像与制度变迁》 一部深入洞察北宋文官群体命运、权力结构与时代精神的恢宏史诗 作者:[此处可插入一位虚构的、与陈龙川无关的宋史大家或研究者姓名] 字数:约70万字 装帧:精装典藏版,内含高清地图及人物关系图谱 出版信息:[此处可插入一家虚构的权威历史出版社名称] --- 内容提要 《大宋风云录:北宋士大夫群像与制度变迁》并非聚焦于某一位声名显赫的个体英雄,而是选择了一条侧重于“群体命运”与“制度脉络”的宏大叙事路径,旨在为读者勾勒出北宋自建国至靖康之变前,士大夫阶层如何在皇权的高压、文治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之间艰难求索的复杂图景。 本书以北宋特有的“士大夫政治”为核心轴线,深入剖析了宋初“重文抑武”国策下,文官集团的权力基础如何建立、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塑造,以及他们对国家治理的实际影响。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力求展现一个立体、鲜活、充满内在张力的北宋官僚世界。 第一编:理想的构建与体制的定型(宋初至王安石变法前夕) 本篇聚焦于宋太祖、太宗时期的制度奠基。我们审视了科举制度的成熟如何为寒门士子打开了入仕之门,探讨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如何转化为具体的政治实践,例如对谏官制度的强化与对武将集团的有效约束。本书详细梳理了以范仲淹、欧阳修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中青年士大夫如何通过“庆历新政”的尝试,确立了士人阶层在朝堂中的话语权,并探讨了这些早期的改革尝试,虽然最终未能彻底改变积弊,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士人精神”遗产。 第二编:变局中的冲突与张力(王安石变法及其影响) 这是全书最为激烈和关键的部分。本书摒弃了将王安石变法简单地视为“改革与保守”的二元对立,而是深入挖掘了变法背后士大夫群体内部的深刻分歧。我们细致描摹了以王安石为核心的“新进”士人如何运用其理论优势,试图以国家权力重塑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以及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士人,在维护既有秩序、保障士人特权与国家财政健康之间的权衡与挣扎。通过对大量内制档案和私人著述的梳理,本书揭示了这场变法对北宋士大夫阶层造成的结构性撕裂,这种撕裂远超党争范畴,关乎国家治理哲学的根本分野。 第三编:晚宋的沉沦与危机的酝酿(徽宗朝至靖康前夜) 在北宋中后期,随着哲宗亲政与徽宗时代的到来,朝堂政治走向了新的复杂阶段。本篇重点关注了外患(辽、西夏)的压力如何反作用于内部的文官体制。我们分析了士大夫群体在面对复杂的外交与军事困境时,表现出的集体性的“心力衰竭”——一方面,他们坚守文治高于一切的信念,拒绝给予军事将领足够的权力;另一方面,他们对自身所依赖的制度的弊端又缺乏彻底革新的勇气。本篇通过对徽宗朝几位关键的中层官员的侧写(不涉及陈龙川),展现了理想主义的士人如何在冗杂的官僚机构中被消磨殆尽,以及最终导致朝政对外部威胁反应迟钝的深层制度原因。 本书特色 1. 群像分析而非个体聚焦: 本书的视角宏大且平视,避免了对特定“名臣”的过度神化或批判。通过对数十位有代表性的北宋士大夫(如滕宗谅、韩琦、富弼、苏轼、章惇等)的共同经历和思想轨迹进行横向对比,展现出一种“共同的职业病”和“集体的历史局限性”。 2. 制度细节的精妙还原: 书中详尽考察了宋代特有的“差遣制度”、“临时差遣”以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这些制度细节是理解士大夫权力来源和行为逻辑的关键。作者力求将抽象的制度描述转化为具体的官员日常运作场景。 3. 文本解读的深度: 广泛利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诸如《东都事略》、《名臣言行录》等史料,结合士大夫个人文集中的诗词、书札,辨析其在不同历史节点上言论与行动的内在逻辑变化,探究其思想演变背后的时代压力。 4. 叙事流畅,兼具学术严谨性: 尽管立足于扎实的学术研究,但本书在叙事上力求避免学术论文的晦涩。作者运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枯燥的政务内容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政治博弈场景,使普通读者亦能领略北宋政治的魅力与悲凉。 目标读者 对宋代政治史、制度史感兴趣的专业研究者。 希望了解中国古代官僚体制运作和士人阶层命运的严肃历史爱好者。 对中国传统文官集团文化和思想史有探究欲望的读者。 阅读本书,您将不再仅仅是阅读一个时代的片段,而是得以置身于北宋那座宏伟而又充满裂痕的文治大厦之中,亲历塑造了中国未来数百年政治形态的士大夫群体的集体心路历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在拿到《陈龙川传》之前,我对陈龙川这个人物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但正是这种“不甚了解”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烈的阅读欲望。邓广铭先生的“宋史人物书系”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因为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领读者深入到历史的肌理之中。陈龙川,作为南宋的一位“关键少数”,我相信他的身上一定折射出那个时代重要的社会与政治信息。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对陈龙川的军事才能进行怎样的评价?他在抵御外敌,或者在内部权力斗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的政治生涯中,是否有过重要的转折点?他与那些我们更为熟知的历史人物,如秦桧、岳飞、韩世忠等,是否有过直接或间接的交集?这些交集又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连锁反应?我期望这本书不仅仅是陈龙川的个人传记,更能籍此窥见南宋政治舞台的复杂与精妙,以及那个时代士大夫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

评分

我对宋史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那个时代丰富而复杂的人物的着迷。邓广铭先生的这套“宋史人物书系”,无异于为我打开了一扇扇了解这些关键人物的窗户。此次手中的《陈龙川传》,我虽然还未深入品读,但仅从其标题和作者,便足以让我充满期待。陈龙川,一个在历史记载中可能略显低调却不容忽视的名字,我希望在这本书中,他能够被鲜活地呈现在我面前。我期待看到书中对陈龙川的家庭背景、早期经历的细致勾勒,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踏入权力中心,又是如何在复杂的官场中游刃有余(或举步维艰)的。我想了解他的人生哲学,他的道德操守,以及他在面对重大历史事件时的真实想法和决策过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了解陈龙川本人,更是通过他,去理解南宋时期士族阶层的政治生态、权力制衡机制,以及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困境。

评分

这套“宋史人物书系”的出版,对于我这样希望系统性了解宋代风云人物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此次拿到《陈龙川传》,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和部分章节的开头。邓广铭先生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沉静而有力的史学大家风范。陈龙川这个名字,或许不如一些帝王将相那般响亮,但这恰恰是历史研究的魅力所在——挖掘那些被掩盖的,或者说“非主流”但同样具有研究价值的人物。我非常好奇陈龙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南宋王朝危难之际,是如何应对的?他的政治主张与实践,与当时的主流思潮有何异同?书中是否会涉及他与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这些交往对他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尤其期待看到书中对陈龙川的评价,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抑或是带有复杂的历史局限性?这些都是我阅读此书时想要探寻的答案,也是我希望通过阅读历史人物传记,能够获得的对于历史复杂性的深刻体认。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宋代历史,尤其是其政治军事制度方面有着特别的关注。邓广铭先生的《陈龙川传》,作为其“宋史人物书系”的一部分,自然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虽然我还没能细读全书,但从我粗略翻阅的部分来看,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体验都相当令人期待。陈龙川作为南宋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其经历必定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紧密相连。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他在宋金对峙的大背景下,是如何在中枢任职,如何参与朝政,如何制定或影响国家的重大决策的。他对宋朝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军事政策和财政制度,可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推动。而这些,都将是理解南宋为何会走向衰落,或者说在困境中如何挣扎的重要线索。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展现陈龙川作为个体,在那个时代洪流中的个人选择、情感世界以及其性格特点,从而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评分

作为一个对宋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非常期待邓广铭先生的这套“宋史人物书系”。这次拿到的是《陈龙川传》,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书的装帧、印刷质量以及扉页的序言中,我已能感受到其分量。邓广铭先生作为一代史学大家,他的著作本身就是品质的保证。我尤其看重他治史的严谨态度和对史料的精深把握,相信在这本《陈龙川传》中,陈龙川这位在历史长河中可能不那么赫赫有名,却一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物,定会被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养,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期待着书中能够细致描绘陈龙川的生平事迹,剖析其政治抱负、军事才能,以及他在当时复杂政治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社会的政治运作、官僚体系以及士大夫阶层的精神世界。陈龙川这样一个具体的人物,往往是连接宏大历史叙事与生动个体命运的绝佳切入点。读史而得人,知人而明史,这正是我从史学大家著作中寻求的阅读体验。

评分

三联版本品质非常好,我很喜欢。这本书是我多年前看过没看完的,讲的是正史,有别于演义,和小明演的电视剧有些地方是一致的。买来把以前未看完的书看完,也算是聊表对英雄的一点点敬意吧。

评分

书是好书,纸的质量也不错,但是印刷一般,品控需要加强,切边不齐

评分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值得认真研究得一位政治家,伟大的政治家。邓广铭作为资深宋史专家的作品值得一读。

评分

谗邪害公正。

评分

送给外甥的,自己看了几页,觉得还可以

评分

浮云翳白日。

评分

现在买合适有优惠,一次买了很多书

评分

一直都很喜欢岳飞这个人,关注此书也很长时间了,终于在今年中秋买了,心情很愉快

评分

京东正版热卖畅销好评最多读者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