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通俗演义(赠《西太后演义》 套装共21册)

历朝通俗演义(赠《西太后演义》 套装共21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东藩 著
Loading...

正在下载信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1490386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422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1
附件:《西太后演义》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毛泽东千叮咛万嘱咐,让部下专门把这本书从延安带到北京,常年置于床头,重读无数次!
  ★中国仅存一套,写全秦朝到民国2000年历史百态的演义巨著。
  ★本套通俗演义,写得鲜活诙谐,巨好看!全11部,部部都和《三国演义》一样好看!
  ★蔡东藩自批自评,嬉笑怒骂,妙趣横生。
  ★自1916年出版以来,重印过几十个版本,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
  ★毛泽东专门从延安带到北京的枕边书
  1937年1月31日,毛泽东专门致电党中央派驻在西安工作的联络局局长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他说的“整个中国历史演义”,指的就是蔡东藩所著的《历朝通俗演义》。毛泽东把这套通俗演义从延安带到北京,并置于卧室床头,以便随时翻阅。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民国时期精心挑选的学生课外补充读物
  1936年该书出版第四版时,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校长张海澄曾函告会文堂说:“《历朝通俗演义》于中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非浅。特采作课外补充读物。”

内容简介

  毛泽东从延安到北京,千叮咛万嘱咐部下必须给他带一套书,就是这套书!
  可以说,这套书是毛泽东了解中国历史的入门之书。
  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写成了这套中国zui完整的历史小说。
  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整套《历朝通俗演义》耗时十年才全部完成。
  这套小说除极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还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套书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陆续出版。初版11部全部是石印线装本。1935年改为铅印,分装44册,增加了许廑父续写的《民国通俗演义》后40回。全套书名为《历朝通俗演义》,共11部,600余万字。
  此次出版,是以会文堂1935年铅印本为底本,编辑的主要原则是保留该版本的原汁原味。除了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仅对个别的错字、标点等做了调整和修改。原书的一大特色,蔡东藩自己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全部按原文保留。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年),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有时写成东帆),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萧山)人。民国著名历史小说家。
  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耗十年之功,写成了中国zui完整的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目录

历朝通俗演义(全十一部,共二十一册)
第一部:前汉通俗演义(上下)
第二部:后汉通俗演义 附三国(上下)
第三部:两晋通俗演义(上下)
第四部:南北史通俗演义(上下)
第五部:唐史通俗演义(上下)
第六部:五代史通俗演义
第七部:宋史通俗演义(上下)
第八部:元史通俗演义
第九部:明史通俗演义(上下)
第十部:清史通俗演义(上下)
第十一部:民国通俗演义(上中下)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收到了,很快,昨天下单,今天收到,想不到的速度,京东的速度,以后购物就选京东自营了!

评分

评分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的性价比很高,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游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够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

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提到八交九不交,他交什么样的朋友,不该交什么样的人,这对后辈们的发展前途非常的有讲究。其实我觉得,这在古代可以说是一些家训家风,但是在如今已经渐渐演变成了情商。

评分

我想为人谦恭、谨慎,为学勤奋、好学,这样的家风依然是我们留给后代子孙的最大福泽。

评分

书整体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有一本书的一个角有点折了,但是不影响,整体还是很满意的,印刷很好,很清晰,字的大小也很合适,中国书店的东西我买过很多,对这个出版社还是很认可的,下次继续,感谢!

评分

很好啊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很好啊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很好啊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很好啊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行我们的样子嗯我知道你心里有我

评分

曾国藩在给家人的一封封书信中,经常事无巨细都要禀明父母和长辈。有人说他的信过于琐碎,但是这却恰恰表明他的孝。他孤身一人在京为官,为了减少父母的挂念,只能通过书信和父母沟通,信的内容难免要细琐些。另一方面也是他为人处事的谨慎处,而像“在京一切,自知谨慎”这样的字眼在信尾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

评分

这与曾国藩的深厚的文化功底是分不开的,我们细细回味,似乎每一代名将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基础。并不是,常说的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他们懂谋略,决断果敢,能文能诗,在如今只讲求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家风非常难能可贵。


正在搜索視頻,請稍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