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學傢、暢銷科普作傢李淼教授“給孩子的物理學”係列第二本,在帶孩子瞭解前沿的量子力學之後,淼叔帶我們望嚮遙遠的星空,探索奇妙的宇宙。用有趣的講述,讓小朋友們帶著未知與好奇,同曆史上的科學天纔們一起認真思考、靈感迸發、得到解答,開啓非同一般的科學思維。
地球是什麼樣的? · 宇宙是什麼樣的? · 宇宙是怎麼起源的? · 宇宙會不會有末日? 這是著名物理學傢李淼寫給孩子的宇宙學普及讀物。幾韆年來,人類從未停止探索自己棲居的世界和望見的星空。從用太陽光測算地球周長,到用電磁波證實宇宙起源;從根據月食推測地球形狀,到用標準燭光測量天體距離……淼叔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將我們帶迴一代代偉大天纔的思考現場,開啓非同一般的科學思維。書中也配有藝術插畫和珍貴宇宙圖片,小讀者們能張開想象的翅膀,遙想神秘又迷人的宇宙,驚嘆於造物的神奇和人類永無止境的求知欲。
李淼,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及籌建人。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9年迴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身為中國物理學傢的李淼也活躍於科普領域,他的《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甫一上市便登上各大科普暢銷榜,並獲眾多媒體、機構推薦。
第1講 地球是什麼樣的
第2講 宇宙是什麼樣的
第3講 宇宙是怎麼起源的
第4講 宇宙會不會有末日
1995年12月18日,天文學傢把哈勃空間望遠鏡指嚮瞭大熊星座中一塊看似空無一物的區域。這塊區域的範圍很小,僅占整個天空總麵積的2400萬分之一,相當於100米外的一顆網球。為瞭能拍清楚,科學傢對這塊區域持續觀測瞭10天,然後把拍到的底片曝光瞭342次,並將它們疊加,閤成瞭一張照片。 
 下麵就是他們閤成的那張照片。這就是著名的“哈勃深場”。大傢看到瞭吧?一塊原本空無一物的區域,竟然藏著超過3000個星係!用這個數字乘以2400萬,科學傢估算齣整個宇宙應該包含超過800億個星係。後來,在2003年和2012年,天文學傢把這個實驗重做瞭兩次,得到瞭兩張新的圖片:“哈勃超級深場”和“哈勃極端深場”。最新的觀測顯示,宇宙中包含的星係數量應該超過2000億! 
 我們已經知道,整個宇宙至少包含2000億個星係,而平均每個星係又至少包含1000億顆恒星,所以宇宙中恒星的總數至少有200萬億億個。這是什麼概念呢?假如讓生活在地球上的70億人都來數星星,且每人每秒能數一個,那麼要想數完宇宙中所有的恒星,至少要花上9萬年。也就是說,這70億人要從我們的智人祖先離開非洲的時候開始數星星,一直連續不斷地數到今天,纔有可能把天上的恒星數完。 
 隨後,我們來到瞭這次旅行的終點,也就是整個宇宙的邊緣。讓我們迴過頭來,看一看宇宙的全貌吧。下圖就是科學傢用計算機模擬齣的整個可觀測宇宙的全貌。圖中橫軸上方標記的每一個白色的小格,都代錶著10億光年的距離;也就是說,那一小格就比銀河係的直徑還要大1萬倍。我們再來開一次腦洞。如果把銀河係也縮小到隻有一個籃球那麼大,那麼按等比例縮小的可觀測宇宙有多大呢?大概也相當於一個以北京到天津的距離為直徑的圓球。 
 最後要問大傢一個問題:看瞭這幅宇宙的全貌圖以後,你覺得宇宙從整體上看有什麼特徵?相信這個問題會難倒不少小朋友,因為你們會覺得它完全沒有任何的特徵。但事實上,沒有特徵其實就是宇宙最大的特徵,它說明在最大的宇宙學尺度上,宇宙在各個地點、各個方嚮上看都是一樣的。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觀測,它說明整個宇宙根本就沒有任何中心。 
 最早人類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結果被伽利略證明是錯的;然後人類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結果被沙普利證明是錯的;後來人類認為銀核是宇宙的中心,結果又被哈勃證明是錯的。那宇宙的中心到底在哪裏呢?現在我們知道,宇宙根本就沒有任何中心。這就是著名的哥白尼原理,它已經被視為現代宇宙學的基石。
第三段評價 手邊有一本關於現代建築理論的文集,裝幀設計非常極簡主義,白色的封麵,隻有用細小的黑色襯綫字體印刷的書名。這本書收錄瞭十幾位當代建築大師和批評傢的論文,但它的探討範圍遠遠超齣瞭鋼筋混凝土和玻璃幕牆的範疇。它更側重於探討“空間如何塑造人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比如,有一篇分析瞭後現代主義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解構,指齣過度的符號化反而導緻瞭人們對場所精神的疏離感。另一篇則深入討論瞭“負空間”在數字時代的重要性,認為我們在屏幕上花費的時間,也構成瞭我們物理世界體驗的一部分。這本書的論證邏輯非常嚴密,充滿瞭晦澀的術語,但一旦你跟上作者的思路,就會發現它提供瞭看待我們日常環境的全新視角。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流動性”的討論,作者認為現代生活追求的效率和便利,正在無形中削弱我們對穩定居所和社區歸屬感的構建。這本書無疑是給專業人士看的,但對於任何對城市生活和人居環境抱有好奇心的人來說,它都是一次燒腦但極其有價值的智力挑戰。它讓你開始審視自己每天通勤的路、辦公室的布局,乃至傢裏的燈光角度,思考它們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情緒和生産力的。
評分第四段評價 我最近沉迷於一本講述十九世紀歐洲宮廷政治鬥爭的小說,那種書的味道和感覺就讓人迴到瞭那個華麗而又充滿陰謀的時代。這本書的篇幅相當可觀,人物眾多,情節綫索交織復雜,但作者的功力在於她能清晰地勾勒齣每位貴族在權力遊戲中的動機和局限。故事圍繞著一位年輕的公爵夫人展開,她試圖在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間周鏇,以保全傢族的領地和聲譽。書中對服裝、宴會禮儀、沙龍裏的低語這些細節的描寫,簡直到瞭令人發指的程度,你幾乎能聞到那種厚重絲絨和香水混閤在一起的氣味。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將宏大的政治敘事與細膩的私人情感描寫完美地融閤在一起。公爵夫人在麵對愛情和責任時的痛苦抉擇,遠比那些宮廷政變來得更讓人揪心。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曆史演義,而是一部關於女性如何在父權社會中運用智慧和美貌作為武器的生存指南。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漫長而又精緻的社交洗禮,對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權力平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第一段評價 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自然曆史的書,那本厚厚的精裝書,封麵是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深藍色,上麵燙著金色的、有點抽象的蕨類植物圖案。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或者地理位置來組織材料的,而是像一個哲學傢在跟我們探討“存在”的本質。它從最小的誇剋聊起,但重點不在於粒子物理的公式,而是這些微小粒子如何相互作用,構成瞭我們所能感知的物質世界。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尤其是在描述生命起源那幾章,他用瞭大量的類比和隱喻,把那些艱澀的化學進化過程描述得如同史詩一般。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信息”概念的闡述,他認為DNA不僅僅是遺傳的藍圖,更是宇宙中信息傳遞和熵減的一種體現。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沉浸,它讓你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在參與一場宏大的宇宙對話。書中的插圖也選得極其考究,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流程圖,而是很多古典科學插畫師的手繪風格,充滿瞭手作的溫度感和對自然的敬畏。讀完後,我常常會盯著窗外的樹葉或者一塊石頭發呆,試圖去理解它們背後那套復雜而優雅的運行法則。這本書更像是一部關於時間與物質的冥想錄,讓人在瑣碎的日常中找到一種深層的連接感。
評分第五段評價 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音樂哲學的專著,這本書的論述角度非常清奇,它沒有去分析具體的麯目結構或和聲理論,而是探討瞭“聲音”本身如何構建意義。作者從古希臘的“和諧”概念談起,追溯到巴赫時代的對位法,但他真正的落腳點在於探討二十世紀以來的噪音和沉默在音樂中的地位。他用瞭很大篇幅來解析約翰·凱奇的《4分33秒》,不是為瞭批判它是不是音樂,而是用來闡述“聆聽”行為本身的哲學意涵——當音樂的結構被移除後,我們剩下的究竟是什麼?是環境的隨機聲響,還是我們對“有組織的聲音”的執念?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比較緩慢,充滿瞭學術性的思辨,但那種層層遞進的論證過程非常過癮,它強迫你重新審視你對“美”和“藝術”的傳統定義。它不像一本入門指南,更像是一份思想的邀請函,讓你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重新感受世界的聲音景觀。讀完後,我發現自己走路時會不自覺地去分辨風聲、車流聲和建築迴音的頻率和質感,世界突然變得“有聲”且復雜起來。
評分第二段評價 我最近接觸瞭一本非常引人入勝的傳記,主角是一位二十世紀初的女性探險傢,她的一生簡直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說。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做瞭極其深入的田野調查,書裏充斥著大量的原始信件、日記摘錄和當時的報紙報道,讓你仿佛置身於那個蒸汽機還未完全退齣曆史舞颱的年代。這位探險傢拒絕瞭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所有刻闆印象,她獨自穿越瞭撒哈拉的腹地,繪製瞭當時地圖上還是一片空白的區域,並且成功地與幾個鮮為人知的小部落建立瞭聯係。最精彩的部分在於她與當地文化衝突和融閤的描述,作者並沒有美化殖民背景下的探險行為,而是非常冷靜地呈現瞭探險者內心的掙紮、對未知的狂熱,以及在麵對完全不同價值體係時的震驚與適應。閱讀過程中,我的心跳幾乎跟著她的行程一起加速,特彆是在描述她穿越一個沙暴的段落,那種窒息感和絕望感,文字的張力簡直要衝破紙麵瞭。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真實性,它揭示瞭一個偉大的靈魂如何在極其嚴酷的環境下保持其獨立與好奇心,是關於勇氣和自我定義的教科書。
評分衝著李淼老師的名字買的,已經采購過李淼老師著的《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給孩子講宇宙》等。李淼老師是國內不多見的很成功的科普作傢,其他老師譬如檸檬誇剋老師的作品也很好。他們的作品像國外科普作品一樣讓人愛不釋手、忘寢廢食。遺憾之一就是《給孩子講相對論》19號我剛買過20號淩晨就降價瞭。
評分多看一看,多聊一聊,也長長知識
評分小的時候對於天文學知識是有些抵觸的,後來被外甥女問及一些關於天文的知識無從作答,剛好看到這本書是“給孩子講宇宙”就買來送給外甥女,李淼老師的講解非常接地氣,語言通俗易懂還很幽默,不僅小孩子願意看,我也覺得很有趣,建議買來與孩子一起看,很親切的瞭解宇宙,很贊!
評分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給孩子講相對論都買過瞭,很快就看完瞭,講得非常清楚,淺顯易懂,小朋友還要看同係列的給孩子講宇宙,書到傢孩子就迫不及待的看瞭,該給傢長一起討論,棒急瞭
評分瞬間就到啦,京東特彆快,遇上200-100超級棒的!這個月都有書可以看瞭~開心~~~~
評分非常好的天文科普書,適閤孩子看
評分花瞭半天時間看完,把高端的知識做瞭個通俗的介紹,還是有點科普效果,適閤中小學生科普瞭解一下。
評分《(三體)中的物理學》是一部奇特而富於妙趣的科普書。作者作為理論物理學傢,從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産生廣泛影響的科幻小說《三體》切入,生動展現瞭宇宙的生死、世界的實在性和不確定性,乃至人的自由意誌;同時係統分析瞭智子、水滴、二嚮箔、思想鋼印等《三體》中諸多超級神器在未來齣現的可能性。
評分很好!一套都買瞭,淺顯易懂,小孩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