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百部*佳英文小说”
《时代》杂志1923—2005百部*佳英文小说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隆重推荐图书
麦卡勒斯基金会授权版本
美国天才女作家麦卡勒斯,与杜拉斯齐名的“文艺教母”,海明威、福克纳之后,欧美文坛耀眼之星
从钱锺书到苏童,从21次获诺奖提名的作家格雷厄姆到心理学宗师荣格,从文艺青年到媒体之星奥普拉,无一不为麦卡勒斯笔下的“孤独”所深深着迷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具震撼力的代表作。麦卡勒斯以她独特的手法写美国南方小镇,写八月漫长沉闷的下午,写午夜的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徘徊于孤独的人们,写黑人对于自由的隐忍与矛盾的苦痛,写那些期望改革的人疯狂、绝望却又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的决心……这是一个孤独到ji致的故事,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孤独。
故事飘渺,人物幽怨,难忘的是笔下沉实的清愁和料峭的温煦……像酒,像泪。
——董桥,中国台湾作家
麦卡勒斯的艺术魅力好似福克纳笔下的人物住进了梵高的画中。
——《纽约时报书评》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本抒写同情、遗憾和讽刺的传奇之书,形式和事件在小说中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弗吉尼亚评论季刊》
在她的作品中,我发现了自赫尔曼·梅尔维尔之后,我们那非诗歌类作品中不再拥有的强韧而高贵的精神。
──田纳西·威廉斯,美国剧作家,《欲望号街车》作者
第一部 1
第二部 91
第三部 311
第一部
1
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在一起。每天一大早,两个人就从他们住的那幢房子里出来,手挽手走到大街上,去上班。这两个朋友有着天壤之别。走在前面的那位是个肥胖臃肿、神情恍惚的希腊人。夏天出门时,他总穿一件黄色或绿色的马球衫,前摆胡乱塞进裤子里,后摆松松垮垮地吊在身后。天冷时,他就在外面套上一件样式难看的灰色毛衣。他的脸蛋滚圆而油腻,眼睑半睁半闭,嘴唇弯出一丝温和而笨拙的微笑。另一个哑巴身材高挑,眼神里透着一股敏捷和聪明。他的穿着打扮总是干净整洁,颜色素淡。
每天早晨,两个朋友默不作声地一起走着,直至来到镇上的主街。随后,来到一家果品店门前,在店外的人行道上停留片刻。那个希腊人斯皮罗斯·安东尼帕罗斯在这家水果店里打工,老板是他表哥。他的工作是制作糖果和甜食,拆箱取出水果,打扫店内卫生。那个瘦个子哑巴约翰·辛格几乎总是把手搭在朋友的胳膊上,盯着他的脸看上一两秒钟,然后转身离去。告别之后,辛格独自穿过马路,走向他工作的那家珠宝店,他在那家店里是一个银器雕刻工。
傍晚时分,两个朋友再次碰面。辛格回到果品店,等安东尼帕罗斯下班回家。希腊人懒洋洋地拆开一箱桃子或甜瓜,或者在商店后面他工作的厨房里看着一份滑稽小报。离开之前,安东尼帕罗斯总是打开一个纸袋,白天的时候他把这个纸袋藏在厨房里的一个货架上。袋子里装着他收集的各种食物:一块水果,糖果样品,或者一小截肝泥香肠。通常,下班之前,安东尼帕罗斯会蹑手蹑脚地蹒跚着走向商店前厅的那个玻璃柜,一些肉和干酪藏在那里。他轻轻滑开玻璃柜的后门,他那只胖乎乎的手深情地摸索着,搜寻里面他所渴望的美味。有时候,他那位店老板表哥没有看到他。但是,如果注意到了,他就会紧盯着他的表弟,他那绷紧而苍白的脸上透露出一丝警告。而安东尼帕罗斯就会惋惜地把里面的一块食物从一个角落挪到另一个角落。在此期间,辛格笔直地站着,双手插在口袋里,朝另外的方向看着。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希腊人之间发生的这一幕。因为,除了喝酒和某种孤独而秘密的快乐之外,安东尼帕罗斯在这个世界上最喜爱的事情就是吃。
暮色中,两个哑巴一起漫步回家。在家里,辛格总是在对安东尼帕罗斯说话。他打着飞快的手语,滔滔不绝。脸上透着热切,灰绿色的眼睛明亮地闪烁。用他那双瘦长而有力的双手,他向安东尼帕罗斯讲述着白天发生的一切。
安东尼帕罗斯懒洋洋地靠坐着,看着辛格。他很少动一下自己的双手说点什么——偶尔动一下,也是为了说他想吃、想睡或想喝。他总是用同样含糊而笨拙的手势来说这三件事情。夜里,如果没有喝多的话,他会跪在床前,祷告一会儿。随后用他那胖乎乎的双手比划出几个词汇:“神圣的耶稣”、“上帝”或“亲爱的玛利亚”什么的。这些是安东尼帕罗斯说过的全部词汇。辛格从来搞不清楚,他的朋友对他讲述的一切究竟明白多少。但这并不重要。
他们合租了小镇商业区附近一幢小房子的楼上。那儿有两个房间。安东尼帕罗斯在厨房里的那个煤油炉上做两人的饭菜。有几把简朴的直背餐椅,是给辛格坐的,有一个加厚软垫大沙发,供安东尼帕罗斯专用。卧室的家具主要有一张大双人床,盖着鸭绒被,由大个子希腊人睡,还有一张窄小的铁床供辛格使用。晚饭总是要花很长时间,因为安东尼帕罗斯热爱食物,而且吃得很慢。吃完之后,大个子希腊人仰靠在他的沙发上,用舌头慢慢地舔他的每一颗牙齿,要么是咂摸某种美味,要么是因为他不想失去这一顿的滋味——与此同时,辛格则在洗盘刷碗。
有时候,晚上两个哑巴会下一会儿象棋。辛格一向喜欢下棋,多年来他一直试着教安东尼帕罗斯下棋。起初,他的朋友对于在棋盘上移动各种不同的棋子的理由很感兴趣。接下来,辛格开始在桌子底下放一瓶好喝的东西,每课之后便拿出来。希腊人从未搞明白“马”的古怪走法以及“王后”大范围移动的灵活性,但他学会了开局的几步。他更喜欢白棋,要是给他黑棋,他就不玩了。最初几步之后,辛格便自己跟自己下完这局,他的朋友则在一旁懒洋洋地看着。如果辛格对他自己的兵马发起漂亮的攻击,以至于黑棋国王被将死了,安东尼帕罗斯总是非常自豪和开心。
两个哑巴没有其他朋友,除了上班之外,他们总是单独在一起。一天天的日子彼此并无不同,由于他们总是独来独往,因此从未有过什么事情打扰他们。他们每周去一次图书馆,为辛格借一本悬疑小说,星期五夜里他们去看一场电影。发工资的那天,他们总是去海陆军商店上面那家廉价照相馆,给安东尼帕罗斯拍张照片。这些是他们定期探访的唯一地方。镇上有很多地方他们从未见过。
小镇位于深南地区的中部。夏天漫长,冬天里寒冷的日子很短。几乎总是碧空万里,烈日高悬。随后,十一月里,轻飘飘、冷飕飕的小雨如期而至。稍后,多半有霜冻,以及短短几个月的寒冷。冬天变化无常,冷暖不定,但夏天总是灼热如焚。镇子很大。主街上有几个街区,由两三层高的店铺和写字楼组成。不过,镇上最大的建筑是工厂,雇用了很大比例的小镇人口。这些棉纺厂都很大,生意兴隆,而镇上的大部分工人都很穷。街道两旁的行人,脸上常常显露出饥饿和孤独的绝望神色。
……
从文学技法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语言运用简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展示,但绝非那种刻板的、僵硬的示范。它的文字是流动的,充满了地方色彩和强烈的感官刺激。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南方潮湿的空气是如何包裹住每一个场景的,光线的变化如何暗示着人物心境的起伏。那些比喻和象征,往往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日常的描写之中,让你在不经意间,就被带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象征体系里。它不依赖于复杂的哲学思辨来提升深度,而是通过对具体生活细节的极端专注,去挖掘出隐藏在平凡之下的诗意与残酷。每一次阅读,我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像是重新探索一片熟悉的森林,总有新的藤蔓和奇异的植物等待我去辨认。这种文本的密度和回味空间,是很多当代小说所欠缺的。
评分说实话,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度感到有些迷惘,因为它拒绝用传统叙事手法来取悦读者。它像一首节奏错落有致却又充满力量的布鲁斯音乐,旋律并不总是悦耳动听,但那种原始的、未经修饰的情感张力,却能牢牢抓住你的心跳。叙事节奏时而缓慢得像是夏日正午的蝉鸣,让人几乎要被那份静止感所吞没,时而又猛然加速,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所有人物的命运狠狠地摔打在一起。我喜欢这种看似散漫实则暗流涌动的结构,它要求读者付出更多的专注力,去捕捉那些潜藏在对话空隙中的情绪波动,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交汇。整本书读完后,留下的不是一个清晰的“结论”,而是一种持久的、带着回响的感受,仿佛你刚刚目睹了一场盛大而又私密的仪式,所有的规则都被打破,只剩下最纯粹的生命力在搏动。
评分这部作品给予我的情感冲击,是那种缓慢渗透、而后彻底占据内心的类型。它不像一部快节奏的电影,让你在两个小时内宣泄完所有情绪,它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雨季,淅淅沥沥地下着,直到你的心底也变得潮湿而柔软。它探讨的主题——关于爱、失落、以及那些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以一种近乎宿命论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奇妙的是,这种宿命感并没有带来绝望,反而催生出一种奇特的、对“存在”本身的珍惜。我们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摸索,都在寻找那个能真正看到我们的人,而作者的笔下,这种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意义。读完它,我需要时间来整理思绪,就像从一场冗长而真实的梦中醒来,那份梦境的余温和重量,久久不散,提醒着我,有些痛苦是必须要经历的,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活着。
评分这部作品的文字里头,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像午后的阳光穿过老旧的百叶窗,在布满灰尘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每一个字眼都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感。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像是在描摹一张被岁月侵蚀的羊皮纸,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停下来反复端详。我尤其欣赏那种近乎残酷的诚实,她从不回避人性中最丑陋、最隐秘的角落,反而像是带着一种悲悯的目光,把那些挣扎、那些渴望被看见的灵魂,温柔又坚定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你读着读着,会感觉自己好像也被卷入了故事里那些沉默的对话和无声的对峙之中,那种压抑感,那种渴望冲破束缚的冲动,随着情节的推进愈发强烈。她构建的世界观是如此完整,仿佛那片南方小镇的空气,就连那些微不足道的配角,都拥有自己的重量和无法磨灭的印记。这不仅仅是看故事,更像是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让你不得不面对自身存在的核心问题。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边缘”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他们是社会光谱中那些最容易被忽视、被误解的一群。作者似乎有一种天赋,能从那些看似怪诞、不合时宜的行为中,提炼出一种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人性困境。我仿佛能闻到那些角色身上散发出的汗水、尘土和未被满足的欲望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他们不是完美的英雄,也不是脸谱化的恶人,而是活生生的人,在道德的灰色地带挣扎求存。特别是那些关于自我认同和被接纳的探讨,处理得极其微妙和深刻。你会发现,即便是最孤独的灵魂,内心深处也藏着对连接和理解的强烈渴望,而这种渴望往往成为他们最致命的弱点,也最终塑造了他们不屈的底色。读完后,我对自己身边那些沉默寡言的人,似乎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很好的书,值得购买。
评分东西很好,还会继续,会再次购买。
评分还木有看,包装还不错,就是没有想像中的厚
评分装帧漂亮,挺好的,是喜欢的书。
评分满意纸质满意,应是正版,内容还没看
评分比超市便宜,快递很好
评分书很好,谢谢配送
评分okokokokokokokokok
评分心是孤独的猎手 这本书是名著 多阅读西方的作品 让自己视野更开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