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古董身世、故事反转、主线剧情透露、老板与医生的日常……
集合《哑舍》正篇全部六十个古董的精彩番外。
饕餮盛宴之后的清新甜点,
配合正篇阅读,更美味哦!
作者简介
玄色,青春文学作家,AB血型的射手座,主业宅女,副业码字。擅长烹饪和幻想,爱好阅读和旅行,追求奔放自由的人生,所以游走于历史与幻想之间,写下一个又一个略带哀伤的美丽故事。代表作有《哑舍》系列、《守藏》、《昊天纪》系列等,作品畅销逾千万册。
晓泊,新锐插画师。画风细腻唯美、意蕴悠长深远。代表作《哑舍》系列插画、《哑舍》漫画系列、《哑舍大画集》等。
目录
序
壹
鱼纹镜 /香妃链 /人鱼烛 /黄粱枕
越王剑 /山海经 /水苍玉 /巫蛊偶
虞美人 /白蛇伞 /长命锁 /赤龙服
贰
四季图 /锟铻刀 /无字碑 /黄金面
九龙杯 /六博棋 /廷圭墨 /亡灵书
留青梳 /铜权衡 /白泽笔 /和氏璧
叁
天钺斧 /独玉佛 /龙纹铎 /玉带钩
定盘珠 /虎骨韘 /象牙骰 /震仰盂
五明扇 /免死牌 /青镇圭 /乌金鼎
肆
织成裙 /玉翁仲 /天如意 /无背钱
司南杓 /犀角印 /菩提子 /獬豸冠
屈卢矛 /双跳脱 /蘅芜香 /涅罗盘
伍
…… ……
后记
精彩书摘
白蛇伞
白露扶着受伤严重的青衿,绝美的脸容上满是哀伤。这次她们受的伤太严重了,而且对方专门挑着她们法力最弱的端午节来袭。她还能勉强支撑人形,但法力比她弱很多的青衿已是强弩之末,马上就要被打回原形了。
“姐姐,小青这就走了,如果我还能记得姐姐,再等我几百年。”青衿的朱唇染着血,微笑道。
白露缓缓地点了点头,被打回原形就代表着神智也会回归混沌,如果伤得太重,恐怕小青就会变回一条神智未开的普通青蛇。她想要承诺会照顾她,可是她现在自身难保,只好默默地点了点头。
“姐姐,你与我不一样,只要你的本命珠还在,就可以重新凝炼身体……”青衿说话已经很困难了,身形若隐若现,但她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姐姐……找个最安全的地方……把你的本命珠藏好了……”
白露低头看着躺在她掌心伤痕累累的青蛇,用仅剩的法力,让它的伤痕愈合。青蛇醒了过来,歪着头警惕地看着身边的白露,也许是她身上的气息让它感到熟悉,便讨好地蹭了过来。
青衿是白露在几百年前捡到的一条青蛇,因为修炼太过于清苦孤寂,白露便忍不住为这条青蛇开了神智,助她修炼。
不过这一回,还是放手吧。
弯腰把青蛇放在草地上,看着它依依不舍地离去,白露绝美的面容上凄厉无双。
她多少也能猜到她的情劫难过,但过不了情劫又有什么呢?她太伤心了。
她在这个世上已经太久了,久到已经没有牵绊能让她继续活下去了。
把本命珠找个最安全的地方吗?
可是,哪里又是最安全的地方呢?
白露从口中吐出本命珠,因为她妖力受损,原本如珍珠般润泽的本命珠已经黯淡无光,就像是普通的石子一样。
——————
白露慢慢地走回自己的家,正好看到不远墙角处一闪而过的袈裟。
那抹红刺目无比。
“娘子,草药可采好了?快来吃饭吧!”屋中,她爱过的男人,正用和往日一样温柔的话语呼唤着她。
白露闭了闭眼睛,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度。
午时三刻,正是她妖力最弱的时候。
白露扯开一抹僵硬的微笑,步入小院之中,正好看到院子中央那一桌的酒菜。
而她爱过的男人,正为她倒了一杯雄黄酒,殷勤地向她递了过来。
白露低头看着手中摇曳的酒液,映照着自己扭曲的容颜。
“对了,这颗珠子给你。”白露接过酒杯,用另一只手握着自己的本命珠毫不在意地伸了出去。
男人愣了愣神,有些不知道为何妻子会给他这颗毫不起眼的小石子。他笑了笑,一边打算伸手接过来一边道:“是在林子中捡的吗?”
白露顿了顿,便把手中的本命珠毫不留恋地向后扔到了院子外。
“是啊,是我捡的,现在不要了。”白露轻描淡写地说着,然后低头默默地喝掉了手中的雄黄酒。
冰凉的酒液滑过喉咙之时,她的眼角也滑过一滴清泪。
——————
“你这个恶僧!居然骗我!你骗我说我娘子被妖魔附身,我才给她喝这杯雄黄酒的!”男人状如疯魔,死命地扑打着一个年轻的和尚。在他们的不远处,静静地躺着一条美丽的白蛇,只是已经毫无声息。
年轻的和尚皱了皱眉,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斩妖除魔,难道还有了错不成?他早看出来这条白蛇功力深厚,若是被她看出她夫君有何异样,定会逃之夭夭。所以他便连她的夫君一起骗了,连番除去她的侍女,重伤了她之后,才有了机会。
只是他没想到,这一杯掺了料的雄黄酒居然就能轻易结果了她。
年轻的和尚拧紧了眉,反复观察之后才道:“善哉,此妖不知把本命珠给了谁,所以才有此下场。”
“本命珠?”男人踉跄了一下,忽然想到之前妻子递给他的那颗毫不起眼的小石子。他发了疯似的向院外跑去,可是院外的沙子地上,满满的都是形状差不多的小石子。
看着男人跪在地上,魔怔一般地翻找着,年轻的和尚一想便知发生了何事,他合掌叹道:“痴儿,两个都是痴儿。是她不想活了啊……”年轻的和尚想来也是后怕,他原打着最坏的结果,可最终却是无比的顺利,收了这条白蛇的精魄镇压在雷峰塔下。只是他决定不再多言,等那条白蛇的精魄重新聚集妖力重回人间,她爱着的这个男人,想来早就已经化为白骨了。
也许,是爱过的男人也说不定。
年轻的和尚一撩袈裟,宣着佛号默默地离开了。
众生皆苦,想要出世必先入世,他要体会的还很多。
——————
男人依旧跪在地上寻找着属于他妻子的本命珠,只是那颗本命珠实在是太小了,也许会被一阵风刮走,也许会被鸟儿叼走,也许也会被深深地埋在泥土里。
看着院子里毫无声息的美丽白蛇,男人想起那和尚说的话。
她是不想活了啊……
所以才那么淡然地扔了本命珠,所以才那么坦然地喝了他递过去的雄黄酒……
男人握紧了拳,他和妻子亲密无间,怎么会感觉不到她的不对劲。只是他从未想过妻子会是修炼多年的妖精,但妖精又有什么?他的娘子从未杀过生灵,比任何人都要干净。
男人知道,妻子不想活了,肯定是因为他的欺骗。
可是他也是被人骗了啊……
男人抱着毫无声息的美丽白蛇,泪流满面。
——————
许久之后,男人娶了另外的妻子,也有了好几个孩子。
他的亲人们都知道他有一柄美丽的白伞,随身携带,无论晴天还是雨夜。
“怨恨着我吧……我另娶了妻子……还剥了你的皮……抽了你的骨……”
“所以……请一直怨恨着我吧……”
“一定要来找我……”
“生生世世……”
……
前言/序言
序
其实我在写哑舍正篇的时候,很多篇章就留了白,有一些想法和情景,例如反转的剧情,会破坏整个文章的基调,并不适合出现在正文里,就被我无情的删除了。
后来借着出大画集的机会,写了几篇外传,让晓泊用绘本的形式画了出来。但也仅是有限的几篇。
此次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出哑舍的精装版,编辑建议我说要增添点内容。
可是正篇里每一部,都严格按照一部十二个故事加一篇后记的格式,加什么内容我的强迫症都不会允许。一部写一篇序?这个更夸张……哪有同一时间写五个序的?
编辑大人不死心的问我,有没有外传啊?
喏,我想起了之前大画集的几篇外传,觉得如果只登几篇的话,还是破坏了我的强迫症。
编辑大人一击掌,说这个简单啊!你每个故事写一个外传不就够了吗?这个肯定整齐!
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想想就是个大工程啊!六十个小故事!每个都要重新回到当时写文时的情绪里,再查当时查过的资料,非常的细碎。
晓泊同学在旁边加了一句,说他最近正在画古董拟人……打算每篇都画……
编辑大人一拍桌,说就这么定了!整个六十个故事和六十张古董图加六十个拟人图,正好能出一本全彩的古董小传!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真是自己挖坑给自己跳啊!!!
不过有挑战性的工作,反而更加让人有斗志。
虽然过程十分艰难,我也从来没有尝试过在极短的时间内,思维切换得如此迅速。
写古董小传的过程,是从重新阅读正篇的文字,回忆当时的构思,找出当年的写作资料,从故事中找寻可以写外传的切入点,再写外传的大纲,最后动笔。
也许有人会讲,在已有的故事上写外传,应该会轻松一些吧?
其实并不,我的情绪要全部沉浸在当时的故事之中,才会有灵感。而且哑舍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故事,可能外传还能好写一些。但从第三部开始,就非常难了。很多的故事从开头到结尾,一环扣一环,非常的完整,很难在任何一个地方插入外传。一旦写不好,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变成了画蛇添足。
因此,有些外传,我穿插了主线剧情,又或者用老板的日常来代替。
所以,有可能这本古董小传,大家通篇连贯的阅读下来,会有时空错乱的感觉,那是因为每一篇发生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强烈建议,配合正篇一起阅读,会更美味哦!
后记
终于写完啦!
虽然写作的过程非常艰难,但终究也是写完了六十个外传故事。
有些小故事补全了一些设定,例如在山海经之中,三青为什么跟医生那么好。例如为什么长命锁碎掉了医生才能继续活下去。
有些小故事则更好的补充了正篇的主题,例如五明扇的正篇写的是,经常说谎的人,就会怀疑别人说谎。而外传写的是,谎言其实也分恶意和善意。
有些小故事都是有连贯性的,多次出现的天光墟、云象冢之类的地方,也会出现在哑舍第六部哦!
有些小故事,编辑大人在阅读之后,虽然觉得很流畅,但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在我解释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所以她也建议我在小传之中,用大家能理解的话来多解释一下。
但我写故事,尤其是写哑舍的时候,更喜欢像中国山水画那样留白。能看懂第一层意思,也会觉得很好看。但其实能看懂深层次的意义,会觉得更有意思。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能看得懂我文中所要表达的故事,但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哑舍也正因为这样才更加让大家喜欢,我也并不想改变。实在也是……不知道怎么改变,有些线索都在正篇里啦!再重复多说一遍,行文就太繁琐啦!
总之,在写古董小传的时候,我重新阅读多年前自己的文,也会经常被感动。
我也会鼓励自己,原来当时的我写得这么好,以后也不能输给以前的自己啊这样。
我会继续努力的!
感谢晓泊同学的及时交稿……他画六十个人设的难度等同于我写六十个小传,尤其他是按照顺序画的,但我并不是按照书里的顺序写的小传。有时候就会出现……啊呀,我想写这个古董是个汉子,晓泊就要痛苦的把画好的妹子改成汉子的情况……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胡主编和涂涂的大力鞭策……不和你们开会就没有这本古董小传啊……下回开会千万不要当面开会了……很容易说着说着就挖新坑啊喂……
感谢美编妹子和发行部的老师们,每本书的出版都缺少不了各位的辛苦!
最后当然要感谢下读完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们,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要继续支持我支持哑舍哦!
《浮世绘卷:人间烟火与历史微尘》 引言 世间万物,皆有其形,亦有其魂。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冲刷着往昔的辉煌与尘埃,留下的,是无数或清晰或模糊的个体生命轨迹。本书并非聚焦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亦非专注于某一件古董的考证,而是试图以一种近乎“局外人”的视角,去捕捉那些在时代洪流中被轻易忽略的“微尘”——那些散落在市井巷陌、渗透于日常器物之中的,关于人、关于情感、关于技艺的细碎篇章。 第一辑:市井风物与生计百态 本辑收录了数篇描绘特定历史时期下,普通民众日常营生与生活风貌的随笔。我们不再探讨帝王将相的功过,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支撑着社会运转的基石:手艺人、小商贩、以及依附于特定行业生存的匠作群体。 《巷口残阳下的点金石》: 聚焦于清末民初江南一处小型作坊内,一位专事铜器翻新的老匠人的生活。他的技艺精湛,却被时代裹挟,铜器上的锈迹与他脸上的皱纹相互映衬。文章细致描绘了打磨、上色、包浆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他对逝去学徒的回忆,以及对新式工业品的复杂情感。重点在于展现手艺人面对工业化冲击时的坚守与挣扎,而非物件本身的价值。 《米行账房的孤灯》: 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南方米行里,一位年轻账房先生的日常。他的世界由墨水、算盘和泛黄的账册构成。通过描绘他如何精打细算,如何应对粮食价格的波动,以及如何在保守的家族体制内寻求一丝自我实现,展现了彼时商业社会的运作逻辑,以及“数字”背后所承载的家庭责任与社会压力。 《茶馆里的光影》: 本篇以特定时期北方一座老茶馆为背景,描述了各色人等在茶馆中的活动。有失意的文人在此借茶消愁,有江湖人士在此传递消息,有贩夫走卒在此交换信息。茶馆成为一个信息交汇点和情绪缓冲带。重点在于捕捉人物间眼神的交流、语气的变化,以及“听”到的八卦与传闻,这些都是构成当时社会情绪的无形资产。 第二辑:器物背后的情感几何 本辑探讨的器物不再是作为历史的孤证或艺术的结晶,而是被视为承载人类情感与记忆的容器。我们试图“穿透”器物的材质,去触碰使用者的温度。 《缝纫机上的光阴》: 以一台老式脚踏缝纫机为中心,串联起三代女性与这台机器的故事。从新婚的嫁妆,到战时的修补,再到和平年代的定制服装。缝纫机发出的“嗒嗒”声被拟化为时间的节拍。文字着重于机器如何参与到女性的成长、抗争与相守之中,而非机器本身的品牌或型号。 《旧木箱里的回声》: 探究一个被遗弃在阁楼上的老木箱。箱子由不知名的硬木制成,表面刻着模糊的纹饰。打开箱子,里面是褪色的信件、干枯的花朵、一把断裂的梳子。每一件物品都指向一段被尘封的往事,文章细腻地剖析了“遗忘”与“珍藏”这两种心理状态,木箱本身只作为记忆的载体存在。 《镜台前的沉思》: 描写了一面摆放在闺房中、边缘略有剥落的梳妆镜。镜中映照出的,是女性对自己容貌的审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复杂心绪。重点在于镜子所见证的女性心理活动,对美的追求如何随着人生阶段而变化。 第三辑:被遗忘的技艺与口头传承 本辑关注那些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式微的、依赖于口传心授的传统技艺,以及围绕这些技艺展开的民间信仰和生活智慧。 《泥人张的另一面》: 避开对著名泥塑大师的正面描述,转而聚焦于其门下那些默默无闻、负责基础和泥配制的学徒们。他们掌握着如何选择合适的泥土、控制水分的“秘方”。文章细致描述了泥土的质地变化,以及这种“泥土的知识”如何在师徒间以非语言的方式传递。 《竹篾编织的方圆》: 深入到一个以竹编器皿为生的山村。记录了编织者如何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选择不同粗细的竹篾,以及他们对竹子生长的理解。竹编的图案被解读为对风调雨顺的朴素祈愿,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之道。 《药铺里的故事本》: 并非描述中药材的功效,而是记录了一位老药铺老板,如何在抓药时偷偷为顾客写下的“生活小贴士”或“暖心留言”,这些手写的便条夹在药包中,成为了一种民间互助与关怀的形式。这些“故事本”体现了传统商业中“人情”的重量。 结语 《浮世绘卷》试图在时间的缝隙中捕捉那些流动的、鲜活的生命片段。我们不追求对某件物品的价值评断,而是着迷于这些物品在人类手中流转时,所沾染上的温度、汗水与泪水。历史是由宏大叙事构成的,但支撑起这宏大叙事的,恰恰是这些在市井中被反复吟唱的,关于生存、关于情感的微小故事。翻开此卷,所见的不是静止的古董,而是流动的,温暖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