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自助游

中国古镇自助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壹号图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古镇
  • 旅游
  • 自助游
  • 中国
  • 文化
  • 历史
  • 建筑
  • 民俗
  • 旅行
  • 攻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96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383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0
字数:90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中国古镇自助游》介绍了全国240个古镇的状况,并精选出重要的1000多处景点详细介绍,并配以精美的景区图片,对门票、电话、交通等信息作了全面核实。另外,精心介绍了景点附近的特色饮食,提供了详细的住宿信息,方便旅游爱好者选择自己需要的餐饮和酒店地点。在给出明确的旅游指导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各地古镇的优美景色和厚重文化,相信看到这本书的你一定会爱不释手。

作者简介

壹号图编辑部

所辖壹号图库网目前签约摄影师数百人,现存图片数十万张。壹号图编辑部策划编辑的一系列图书,易懂、易学、易操作、专业、准确,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12本书使用指南

14你会欣赏古镇吗

16常见的民居建筑分类

18古镇常见的传统建筑

22常用古建筑术语

25如何拍好古建筑

江苏

30周庄中国第一水乡

34同里东方威尼斯

39甪直神州水乡第一镇

42木渎秀绝冠江南

45千灯镇昆曲之乡

48沙溪镇东南名镇

50溱潼镇水韵江南

52枫桥镇东海文化明珠

54锦溪民间博物馆之乡

58长泾镇古韵小苏州

60沙家浜因剧成名

62陆巷村太湖第一古村落

上海

66朱家角上海威尼斯

70新场镇小小古镇赛苏州

72南翔镇因寺成名

74枫泾镇漫画之镇

77七宝镇休闲宝地

浙江

82西塘古韵流觞

86乌镇最后的枕水人家

91俞源太极星象村

92南浔湖丝之源

96安昌师爷之乡

98石浦镇渔港重镇

100前童古韵墨香

102慈城江南第一古县城

104诸葛村诸葛后裔聚居地

106新叶村明清建筑博物馆

109苍坡村笔墨纸砚

110泰顺廊桥之乡

112盐官镇观潮胜地

115郭洞村长寿村

116岩头镇水秀古村

118廿八都镇移民古镇

121溪口镇民国文化第一镇

123东浦镇越酒之乡

125斯宅村民居荟萃

127三门源村砖雕古村

129芙蓉村七星八斗

131新市镇丝绸之路发源地

安徽

136西递桃花源里人家

139屯溪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142宏村中国画里的山村

146南屏中国影视村

148卢村木雕精粹

150关麓关麓八家

152屏山山水绕屏

154棠樾牌坊之乡

157渔梁村水利名村

159三河镇皖中首镇

162唐模唐朝模范村

165呈坎江南第一村

167查济美术家之村

170许村双龙戏珠

172万安镇小城大街

174寿县楚文化之乡

176潜口徽派民居的典范

178坑口古祠之乡

181桃花潭镇古诗里的古镇

183水东镇因河而兴

北京、天津

188古北口镇长城关隘

190爨底下村京郊四合

192灵水村举人村

194琉璃渠村琉璃之乡

196杨柳青镇北国小江南

河北

200正定古建筑宝库

203暖泉镇古镇藏古堡

205鸡鸣驿古驿站

207广府镇太极拳之乡

209冉庄地道战原型地

211天长镇燕晋通衢

212英谈村江北第一古寨

213于家村石头村

215保定京畿重地

内蒙古、吉林

220五当召村因寺成名

222美岱召村城寺结合

223叶赫镇两代皇后故乡

224永陵镇中华满族第一镇

227乌拉街镇王朝发祥地

山西

230王家大院王家归来不看院

233碛口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235张壁袖珍军事古堡

238平遥古城古韵悠悠

243乔家大院民间故宫

245良户村太行古村落

246李家山黄土古村

248常家庄园儒商世家

250西文兴村柳氏民居

251夏门村古村堡垒

252窦庄村夫人城

253西湾村特色民居汇集

255娘子关镇天下第九关

256师家沟三晋第一村

257皇城相府东方古堡

260代县威震三晋

山东

264南阳镇运河古镇

266新城镇渔阳故里

268朱家峪齐鲁第一古村

270聊城江北一都会

273台儿庄天下第一庄

277蓬莱人间仙境

281曲阜圣人故里

河南

286荆紫关镇一脚踏三省

288张店村张良故里

289赊店镇因赊旗扬名

291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源头

293临沣寨碧水红墙

295冢头镇因冢成镇

陕西

298党家村古民居活化石

300米脂美人之县

302榆林塞上明珠

305青木川世外桃源

甘肃

310武威马踏飞燕故里

313青城镇黄河千年古镇

314大靖城小北京

315敦煌古城塞北名城

318陇城镇北方军事名镇

319张掖塞上江南

青海、新疆

324贵德古城高原小江南

327禾木村中国第一村

330白哈巴村西北第一村

332图瓦村西北传奇

湖北

336七里坪将军的摇篮

338程集镇荆楚文化古韵长

339上津镇杨柳依依隐古风

340羊楼洞古韵茶香

342谋道楚天名镇

343大余湾徽派老宅

345鱼木寨土家城堡

湖南

348凤凰古城湘西明珠

352里耶探秘秦国的活化石

354芙蓉镇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357靖港镇古时小汉口

359浦市镇五溪巨镇

360德夯苗寨青山苗家

363张谷英村天下第一村

重庆

366涞滩镇古城临高崖

368双江镇双江绕古城

370龙兴镇渝北文化名镇

372中山镇旧日三合场

374龚滩镇乌江的珍珠

377龙潭镇武陵山小南京

379偏岩镇黑水滩河秘境

381宁厂镇盐泉发源地

383松溉镇山水留恋之地

384塘河镇消失的古文明

西藏

388江孜古城英雄之城

390萨迦镇第二敦煌

392日喀则高原之城

395昌珠镇乃东佛光

四川

398平乐镇一平二固三夹关

400安仁镇中国博物馆之乡

402老观镇旧日旱码头

403仙市镇古盐道上的明珠

404黄龙溪天府第一镇

406佛宝镇佛宝镇主图

408洛带镇客家之舟

410昭化古城巴蜀第一县

412尧坝镇小香港

414丹巴藏寨歌舞之乡

417桃坪羌寨神秘的东方古堡

419阆中古城春节发源地之一

422李庄镇长江第一古镇

423罗城镇隐匿的“船城”

424西来古镇榕树下的古镇

江西

428瑶里锦绣茶乡

430上清镇道教发源地

432渼陂村庐陵文化第一村

433白鹭村古韵舞翩翩

434李坑村江南小周庄

437卢家洲三宝古村

438思溪延村儒商第一村

440安义四最之美

442燕坊村近郊田园

443葛源镇红军之乡

444汪口村千烟之地

446景德镇瓷器之乡

449石邮村傩文化之乡

450富田镇名人故里

452流坑千古第一村

454理坑理学渊源

457贾家村古朴荣国府

458乐平古戏台博物馆

459陂下村红色古村

460龙南客家围屋

广西

464三江风雨桥上侗歌远

466大圩镇古老之中存优雅

468黄姚镇梦境家园

471江头洲爱莲古村

472兴坪村漓江明珠

474扬美村明清遗珠

广东、海南

478沙湾民间艺术之乡

480赤坎中国第五名古镇

482碣石镇粤东名镇

483南社村明清遗存旧时光

485黄埔村巨商华侨故里

487大旗头村镬耳屋下情悠悠

488逢简村水乡古韵

490碧江村文乡雅集

491钱岗村荔枝林中藏古村

492大江埔“象”形古村

493开平碉楼之乡

495桥溪村青山藏客家

496樟林沧桑古码头

497雷州古城海北名邦

499崖城镇天涯古镇

501中和镇椰风幽幽

云南

504黑井镇盐井之乡

506和顺镇高原水乡

508娜允镇傣族文化名城

510喜洲镇白族第一镇

512建水古城文献名邦

514丽江古城纳西族家园

518坝美镇遗失的小镇

520诺邓村白族古村

522香格里拉东方的天堂

526巍山古城南诏国遗迹

贵州

530青岩镇寨民堡垒

532石头寨蜡染之乡

534隆里古城隐士的家园

536西江千户苗寨天然博物馆

539大屯彝族古寨

540镇远古湘黔门户

544旧州镇富足之地

545丙安村赤水旁的古村

546香纸沟不老的造纸术

547肇兴侗寨鼓楼之乡

550镇山村民族生态博物馆

552云山屯屯堡文化馆

福建

556培田福建民居第一村

558田螺坑村“四菜一汤”

560古田镇红色古镇

561和平镇进士之乡

562赵家堡五里三城

564泰宁丹霞之地

567芷溪客家大宅门

568崇武古城城美人美水美

571廉村御赐村名

572长汀古城观音挂珠

574下梅万里茶路第一站

576霍童镇古典之美

578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


精彩书摘

你会欣赏古镇吗

游览古镇,重要的是欣赏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国现有19522个建制镇和14677个乡,其中,拥有百年及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村镇共220个,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这些古镇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的历史文化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美。如何全面地了解和欣赏古镇决定了我们游览的品质。我们应该欣赏古镇的哪些方面呢?

布局游览古镇,首先了解的是古镇的整体轮廓,这种轮廓即古镇在建造过程中根据地形地貌和建造的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布局。不管是依山而建还是临水而设,古镇都是根据地形地貌来建造的。我国古代的古镇规划和建造有着系统而又成熟的建造理论,不管是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还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布局,这些古镇都是因地制宜、依山临水建造而成。当然,我国地形多样,各个古镇也因地貌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俞源的太极星象村等。

不管怎样,古镇的布局是影响古镇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欣赏古镇所要了解的部分。

历史历史赋予古镇韵味,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民俗文化都是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当你踩着青石板徘徊在斑驳的羊肠里弄,或坐着船徜徉在古镇前的小河中,或与镇上老人闲谈有关小镇的传奇历史,或倾听山上寺庙傍晚悠扬的钟声……仔细品味,这些平凡的生活中无不饱含着历史的沧桑。

建筑建筑不仅是古镇上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也代表着古代建筑艺术。建筑是当地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包括居民的住宅,同时还包括寺庙、祠堂、牌坊、塔、桥、亭等。地形地貌、民俗风情等因素决定着建筑的多样性。建筑类型可分为杆栏式、穹隆式、环形土楼式、窑洞式、井杆式、穴居式、天幕式、合院式等。

民俗民俗不仅是古镇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和发展的体现,也是古镇居民生活状态和文化积淀的反映。而且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是我们游览古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食、特色服饰、节日、传统的手工艺、宗教信仰都展示着古镇的风俗。也因此,不同地域中的不同民族所集聚的古镇必然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不论是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苗族的美丽银饰,四川丹巴的藏族风情,还是江浙一带绚丽的刺绣,都是古镇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欣赏民俗也是为了了解古镇的生活方式、文化结构,体验一种与自己不一样的生活状态。

山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一直是我国文人墨客的寄情之处。游览古镇不仅要了解古镇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愉悦身心,二者相辅相成。古镇的山水经受自然的打磨和人文气息的熏陶,充满着自然的平和与人类的灵性。寄情山水,感受青山的翠绿与静默,河水的流动与欢快,最能让人放下疲惫,达到游览的目的。

常见的民居建筑分类

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俗称“穴居式”,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着这一特殊建筑形式的存在。窑洞的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这源于独特的建筑构造。圆拱形的外观不仅体现天圆地方的古老理念,也能够最大程度上使太阳光线直入屋内;拱形的内部不仅能够扩大空间,而且还保证了空气的流通,这样朴素且实用的建筑设计是我国古人智慧的创造。窑洞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建筑,而是以院落为单元的系列建筑形式,沿着山势走向分布,展现出一种雄浑的壮美。

土楼

土楼是我国民居建筑的奇观,其庞大的建筑规模堪称民居之最。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一带,由土石、黏土、木竹拌和堆砌而成,外形有多种形状,但以圆形最具特色。土楼虽然在外形上独具特色,但建造内涵还是包含着传统的文化思想。整个建筑以家族的祠堂为中心,依次向四周展开,既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建筑哲学,又包含着家族伦理的儒家思想。在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外形古朴的土楼,内部却极为华丽,极具地域代表性。

四合院

四合院,著名的北方民居建筑,是一种四面房屋连接一起形成的方形院落。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呈中轴对称的格局,整个院落分为内外两宅,由基本的独立单元组成,按进数称呼。四合院中最具特色的是位于大门后的照壁,也称影壁,不仅起到阻挡风沙、防止外面的窥探的作用,还具有装饰的效果,上面的精美雕刻极具内涵。宅院是按照长幼辈分高低的顺序分配居住,北面的一般是正房,是辈分最高、年纪最长者居住的房间,两侧的东西厢房是晚辈居住的房间,南面的房间是客房。各个房屋都有回廊连接,形成“回”字形。四合院的风格较为规整大气,细节之处装饰考究,在我国民居中影响最大。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我国南方民居的主要形式,以白墙青瓦为主要特征,高高翘起的马头墙有着优美的线条。徽派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严谨,讲究平面和空间的完美运用,在构造上精思布局,各种雕刻技术运用纯熟,极富美感。徽派建筑以皖南地区最为有名,其中宏村、西递等古村落中保存着众多的徽派建筑,这些建筑在湖光山色间展现着静雅之美,处处皆景,步步可画,是我国民居建筑中的明珠。

吊脚楼

吊脚楼是独特地理环境下的产物,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一带。吊脚楼一般沿河而建,三面悬空,由木柱支撑,呈虎坐形。整个楼阁分为堂屋、饶间、厢房以及底部的牲口圈。堂屋是房间的正房,位于中间,建于实地上;饶间是供居住和做饭使用的;此外还有火炕和卧室位于饶间的前后。各个部分由饶楼的走廊连接,形成统一的整体。


前言/序言

绵延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古国,光辉灿烂,勤劳智慧的先民们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耕作繁衍,创造了从未间断的文明,也留下了承载着各种多彩生活方式的古镇。那历经风雨兴衰,千年岁月洗礼的古镇汇聚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静雅、悠然、古朴、沧桑……犹如一颗颗闪耀着光芒的明珠,点缀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

古镇,就像一扇打开时空大门的钥匙,打开尘封的记忆,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淡淡的草木清香,仿佛回到梦中的那片净土。那曾是祖辈生活的地方,长着青苔的斑驳石板路,悬挂着风铃的屋檐,还有玩水嬉戏的儿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悠悠的古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千百年来的生活节奏。走进去,沿着清幽小巷漫步,或是乘着乌篷船荡荡悠悠,那静止般的古韵慢慢地展现在面前:年代久远的民居建筑、形状各异且别致的小桥、承载着先民们各种美好寓意的亭台楼阁,当然少不了富有特色的风味小吃。当我们带着现代社会的浮躁与疲惫走进古镇,那种从遥远历史吹来的气息冲刷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那种清爽犹如沐浴在温润的清泉。

如今在现代化的浪潮下,那些我们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正逐渐缩小甚至消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曾经是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如今却成为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让人唏嘘不已。

在本书的编辑制作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述,故将所有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建民居,有着传统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的古镇、古村、古城,以及一些有着奇特古建筑和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的古村、古寨统称为古镇。



《古镇烟云:一场穿越时空的江南慢游》 一场关于沉淀与寻真的旅程,一段流淌在水墨画卷中的时光回响。 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与快节奏中,我们是否常常渴望逃离?渴望找寻一处宁静的港湾,让心灵得以栖息;渴望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岁月的静默?《古镇烟云:一场穿越时空的江南慢游》便是一本为你精心打造的旅行指南,它不提供冰冷的攻略,不罗列游客必去的景点,而是引领你深入江南古镇的灵魂深处,开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慢游”,让你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之间,品味属于自己的诗意与感动。 本书的视角,并非局限于“到此一游”的打卡模式,而是着重于挖掘古镇背后的人文故事、生活习俗以及自然风光。它将带你走进那些藏匿在主流旅游线路之外的寻常巷陌,去聆听老街石板上传来的岁月回响,去嗅闻空气中弥漫的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去感受那份属于古镇独有的、不急不缓的生活节奏。 第一章:溯源而上——古镇的基因与脉络 在踏上旅程之前,我们会先一同回溯古镇的“前世今生”。江南为何孕育了如此众多的古镇?它们又是如何在一代代人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印记?本章将为你梳理古镇的地理禀赋、历史演变、经济形态以及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你将了解到,为什么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生活方式;为什么商贸的繁荣催生了无数的江南巨贾,又留下了多少精美的园林与宅邸;为什么文人的墨客钟情于此,将江南的婉约与灵秀融入他们的笔下。 我们不会用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将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时代变迁的波诡云谲,呈现在你的面前。比如,我们会讲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古老码头,它们曾是人潮涌动的交通枢纽,见证了多少离别与重逢。我们还会探究那些保存完好的宗祠庙宇,它们不仅是祭祀的场所,更是家族传承、乡里凝聚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叙述,你将对古镇的底蕴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为接下来的“慢游”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浸润心灵——古镇的触感与温度 真正的旅行,是从眼睛看到内心开始。《古镇烟云》将引导你用心去感受古镇的点滴之美。 水韵江南: 沿着纵横交错的河道,乘一叶扁舟,听船夫哼唱着不知名的江南小调。看两岸青石板路,错落的粉墙黛瓦,斑驳的木门吱呀作响。阳光透过乌篷船的遮挡,在水面上投下跳跃的光斑,你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祥和。我们还会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境”水道,它们远离喧嚣,更能让你体会到古镇最原始、最纯粹的水乡风情。 巷陌烟火: 告别熙熙攘攘的主街,拐进那些曲径通幽的小巷。你会发现,这里才是古镇真正跳动的心脏。清晨,刚出炉的烧饼香气扑鼻;午后,老奶奶在门口悠闲地织着布;傍晚,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你可以驻足,与当地居民攀谈几句,听他们讲述关于这条巷子的故事,关于他们的生活。你还可以走进那些不起眼的手工艺作坊,看匠人们如何用巧手将传统技艺代代相传,无论是雕花剪纸,还是竹编刺绣,都凝聚着岁月的智慧与匠心。 建筑密码: 古镇的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精美的砖雕、木雕,到雅致的石板桥、廊桥,再到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本书将教你如何“读懂”古镇的建筑,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我们会介绍那些隐藏在寻常百姓家中的“雕花故事”,讲述一扇门、一个窗背后可能蕴藏的家族荣耀与历史印记。 茶香慢时光: 在古镇的茶馆里,点上一壶清茶,看茶叶在水中舒展、沉浮。旁边或许传来评弹或沪剧的咿呀唱腔,又或许只是几位老人的低声絮语。这就是古镇特有的慢时光,它不追求效率,只享受当下。我们会为你推荐一些地道的江南茶馆,让你在品茗的同时,感受古镇悠闲的生活态度。 第三章:寻味江南——舌尖上的古镇记忆 古镇的美食,是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当地的物产、风俗和人们的情感。《古镇烟云》将带你踏上一次舌尖上的寻味之旅。 时令鲜味: 江南的美食,讲究顺应时节,不时不食。春天,鲜嫩的春笋、清蒸的河虾;夏天,麻鸭、藕粉;秋天,肥美的螃蟹、金黄的桂花;冬天,暖身的酱鸭、年糕。我们将为你介绍不同季节里,古镇最值得品尝的当季美味,并告诉你去哪里能吃到最地道、最原汁原味的版本。 家常味道: 除了那些名声在外的特色菜肴,古镇的家常小吃更是充满温情。从手工制作的米糕、青团,到香气四溢的豆腐花、葱油饼,这些朴实无华的味道,往往能勾起最深切的乡愁与回忆。我们会带你深入当地人的厨房,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隐藏菜单”,让你品尝到最真实的生活滋味。 水乡特色: 依托水乡的便利,河鲜在古镇美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仅会介绍清蒸、红烧等常见的做法,还会为你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河鲜烹饪技巧,比如用当地特有的调料,或是结合民间的传统手法。让你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了解江南水乡的饮食文化。 第四章:匠心独运——传承与创新的古镇生命力 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古镇,既有对传统的尊重,也有对未来的探索。《古镇烟云》将聚焦那些在古镇中默默坚守的匠人,以及那些为古镇注入新活力的年轻力量。 传统技艺的坚守者: 我们会采访那些依然坚持手工制作的匠人,记录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以及他们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无论是制作手工纸的老师傅,还是雕刻精美戏台的艺人,他们的故事都充满了力量。 文创力量的注入: 许多古镇也在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诞生出许多充满趣味的文创产品和体验项目。我们会为你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创店、艺术空间,以及一些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民宿与咖啡馆,它们为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了古镇。 可持续的旅行: 在享受古镇魅力的同时,我们也呼吁负责任的旅行。本书会探讨如何以更友好的方式与当地居民互动,如何尊重古镇的文化与环境,如何支持当地经济,从而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私享地图——我的江南慢游计划 告别千篇一律的行程,本书将提供一个全新的旅行思路。它不是为你规划好每一天的行程,而是提供一套“模块化”的旅行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和节奏,自由组合,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江南慢游计划。 主题式探索: 喜欢历史的,可以专注于探访古老的宗祠、名人故居;热爱美食的,可以专门去寻访那些隐藏的街边小馆;追求摄影的,可以寻找最美的光影角度。 时间管理: 无论是周末短途,还是长假深度游,我们都提供了相应的旅行建议,教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地体验古镇的魅力。 交通与住宿: 除了传统的交通方式,我们还会介绍一些更具当地特色的出行方式,比如租用自行车穿梭于乡间小路,或是体验当地的公共交通。在住宿方面,除了传统的民宿,我们还会推荐一些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舒适相结合的精品酒店,以及一些能够让你更深入体验当地生活的特色住宿。 结语: 《古镇烟云:一场穿越时空的江南慢游》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倡导。它希望你在旅途中,能够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去与古镇产生共鸣。让这场旅程,成为一次涤荡心灵的净化,一次对过往的回溯,一次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请带着好奇心,带着一份对宁静的渴望,翻开这本书,踏上这场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江南慢游之旅。在这里,时光仿佛倒流,古镇的烟云,将永远萦绕在你心间,成为你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毕竟市面上关于古镇的书籍实在太多了。然而,《中国古镇自助游》的出现,却让我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是惊喜连连。它并没有罗列一大堆的景点名称,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注重“体验”的方式来介绍这些古镇。比如,书中会详细地告诉你,在某个古镇的清晨,你需要早起去哪里寻找最地道的早餐,然后该如何顺着一条不起眼的河流,慢慢悠悠地散步,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巷弄深处的民居。它更像是在给你描绘一幅画,让你自己去填色,去感受。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慢生活”的推崇,它鼓励读者放慢脚步,去观察古镇居民的一颦一笑,去品味当地的美食,去感受那份与世无争的闲适。这与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旅行方式不谋而合。书中没有华而不实的宣传语,只有真诚的文字,和对古镇深深的热爱。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去感受,去融入,去成为那个古镇的一部分。这本书,让我对即将踏上的旅程,多了一份从容与期待,少了一份匆忙与焦虑。

评分

读完《中国古镇自助游》,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场心灵的旅行,虽然人还在原地,但思绪早已飞向了那些魂牵梦绕的古镇。这本书没有那种“攻略式”的冰冷,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更像是作者在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这些古镇的灵魂,并且将这份感受,真诚地分享给读者。我喜欢书中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介绍方式,它不拘泥于传统的旅游路线,而是鼓励读者去探索,去发现。例如,书中会告诉你,如何在一个古镇里,找到最适合发呆的河边小屋,如何在那里,看着时光静静地流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当地生活细节的描绘,那些飘散在空气中的饭菜香,那些吴侬软语的交谈声,都让我对古镇充满了向往。这本书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看到了多少风景,而在于感受到了多少生活,体悟到了多少人生。它是一本能够陪伴你,并且启发你的书,让你在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用最亲切的语言,带我走进那些宁静而古老的中国小镇。我一直梦想着能远离城市的喧嚣,去感受那份岁月的沉淀,而《中国古镇自助游》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份渴望。它没有那些花哨的行程安排,也没有冗长的历史背景介绍,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旅伴,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告诉你哪些小巷最值得驻足,哪家茶馆的龙井最地道,哪里的炊烟最能勾起儿时的回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描绘,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那些淳朴而热情的笑容,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与安详。作者似乎并没有刻意去“发现”什么,而是用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将这些古镇的灵魂呈现出来。我翻阅着每一页,都能想象自己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听着远处传来的吴侬软语,那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去触摸历史的脉络,去聆听古镇的心跳,去感受那份独属于中国的温情。

评分

说实话,作为一名资深“驴友”,我已经走过不少国内的古镇,也看过不少相关的攻略。但《中国古镇自助游》却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它没有走那种“打卡式”的介绍路线,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古镇最独特的魅力,并且给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例如,书中会告诉你,在某个特定的季节,某个古镇的某个角落会出现怎样的美景,以及如何避开人潮,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不仅仅介绍了显而易见的古建筑,还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那些传承至今的手工艺。它让我觉得,这些古镇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活生生的文化载体。我喜欢它那种“接地气”的风格,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将古镇的美丽展现出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欣赏美景,更在于感受生活,体验文化,并且从中获得心灵的洗礼。这本书,让我对那些沉睡在时光中的古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

我一直认为,旅行中最动人的部分,往往不在于那些著名的景点,而在于那些不经意间触动你心弦的细节。《中国古镇自助游》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旅游指南,而是像一位熟悉的朋友,带着你细细品味每一个古镇的独特韵味。书中并没有一一列举那些必去之地,而是更侧重于告诉你,如何在古镇的街头巷尾,发现那些隐藏的惊喜。比如,它会告诉你,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家传承了三代的老字号,卖着最地道的点心;或者,在某个傍晚,你可以去哪里,看到夕阳洒落在古老的石桥上,泛起金色的光芒。我喜欢这种“慢节奏”的旅行建议,它鼓励读者放慢脚步,去用心感受,去观察,去倾听。书中对当地人文风情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些淳朴的民风,那些温暖的人情,都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这本书,让我觉得,旅行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沉淀和升华。它让我看到了古镇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更加真实、更加有温度的存在。

评分

一直钟情于古镇,看了这本书之后更想细细品味古镇风韵。推荐购买!

评分

还不错哦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一般,台湾玩来玩去就那些地方。只是作者帮做下时间规划。垦丁讹人的事情也不介绍一下。

评分

京东包装很好,书的纸质不错内容简介很好,想去台北旅游的小伙伴赶紧入手吧!

评分

100摄影胜地,如画般地清新与淳朴,绝对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

评分

以“摄影”为主题,按照不同的类型共分为六个章节来介绍这些名闻天下的摄影胜地,选取了100个拥有美丽景色的地方,或青山秀水,或遗迹古镇,还有大自然不经意的创造。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在文字和图片中了解这些秀美而独特的景色,领略祖国的大好山川,

评分

一次买了很多书,都没来得及看,外包装还不错,现在书架上放着

评分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其中很详细的介绍台北的旅行路线,包括轻度友和深度游,嗯,我觉得她的图文配合非常的有意义,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