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Michael,F.,Ashby 著
图书标签:
  • 产品设计
  • 材料选择
  • 工程材料
  • 设计工程
  • 工业设计
  • 材料科学
  • 第四版
  • 设计方法
  • 机械工程
  • 制造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67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262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领域的读者
16种图谱——汇集金属、聚合物与泡沫、复合材料、陶瓷和天然材料性能的彩色图谱,数据准确;
7种方法——提供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与各类指标;
48个案例——介绍不同产品的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材料及其工艺选择的系统方法。
  全书基于独特的数据结构,详细阐释了金属材料、陶瓷和玻璃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多类材料构成的材料性能图表,并结合公式对材料性能进行解读,确定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材料的选用。
  全书共分17章,包含设计过程、工程材料及其性能、材料性能图、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案例等基础内容,多约束与冲突目标及案例、材料与形状的组合选择及案例、杂化材料设计及案例、工艺与工艺选择等专业内容,并从材料与环境、材料与工业设计,以及革新的动力三个方面做了阐述与展望。在光盘中提供了5个附录,介绍了多种材料的相关数据。
  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案例分析开始,依据自身经验的积累,逐级提升问题的复杂程度,直至针对新的设计问题进行建模,形成新的材料指标和新的材料选用。
  本书可以帮助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领域的读者掌握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原则、方法,材料的性能、材料的设计思路,使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快速找到需要的相关数据,从而确定佳的材料选择方案。

目录

序 言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问题2
1.3 工程材料的发展3
1.4 产品中材料的演变6
1.5 本章小结8
1.6 扩展阅读8
第2章 设计过程11
2.1 引言11
2.2 设计过程11
2.3 设计类型14
2.4 设计工具和材料数据15
2.5 功能、材料、形状和工艺16
2.6 案例分析:开瓶器17
2.7 本章小结19
2.8 扩展阅读20
第3章 工程材料及其性能23
3.1 引言24
3.2 工程材料的类别24
3.3 设计所需的材料信息26
3.4 材料性能及其单位28
  3.4.1 基本性能28
  3.4.2 力学性能28
  3.4.3 热性能35
  3.4.4 电性能38
  3.4.5 光性能41
  3.4.6 生态性能41
3.5 本章小结41
3.6 扩展阅读41
第4章 材料性能图44
4.1 引言44
4.2 探究材料性能44
4.3 材料性能图47
  4.3.1 弹性模量—密度图47
  4.3.2 强度—密度图50
  4.3.3 弹性模量—强度图51
  4.3.4 比刚度—比强度图53
  4.3.5 断裂韧度—弹性模量图54
  4.3.6 断裂韧度—强度图55
  4.3.7 损耗系数—弹性模量图57
  4.3.8 导热系数—电阻率图58
  4.3.9 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图60
  4.3.10 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图61
  4.3.11 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图63
  4.3.12 最高工作温度图64
  4.3.13 摩擦和磨损65
  4.3.14 成本柱状图67
  4.3.15 弹性模量—相对成本图69
  4.3.16 强度—相对成本图70
4.4 本章小结70
4.5 扩展阅读71
第5章 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73
5.1 引言73
5.2 选择方法74
  5.2.1 材料属性74
  5.2.2 选择策略74
  5.2.3 解读77
  5.2.4 筛查:属性限制78
  5.2.5 排序:材料指标78
  5.2.6 文档查阅79
  5.2.7 现实条件80
5.3 材料指标80
5.4 选择过程86
  5.4.1 解读需求,提取材料指标86
  5.4.2 筛查:应用属性限制86
  5.4.3 排序:图表中的材料指标87
  5.4.4 文档查阅89
5.5 计算机辅助选择89
5.6 结构指标90
5.7 本章小结91
5.8 扩展阅读92
第6章 案例分析:材料选择93
6.1 引言93
6.2 船桨材料94
6.3 大型望远镜的反光镜96
6.4 桌腿材料99
6.5 建筑用结构材料102
6.6 飞轮材料105
6.7 弹簧材料108
6.8 弹性铰链和联轴器112
6.9 弹性填料材料114
6.10 脆性聚合物的极限变形量设计116
6.11 安全压力容器118
6.12 用于振动台的高刚性、高阻尼材料121
6.13 短时恒温容器的隔热层124
6.14 节能炉壁127
6.15 被动式太阳能供暖装置用材料129
6.16 用于精密仪器的低热变形材料132
6.17 换热器材料134
6.18 芯片散热器138
6.19 雷达天线罩材料140
6.20 本章小结143
6.21 扩展阅读143
第7章 多约束与冲突目标145
7.1 引言145
7.2 多约束情况下的选择146
7.3 冲突目标149
7.4 本章小结155
7.5 附录:权重因子和模糊方法156
7.6 扩展阅读158
第8章 案例分析:多约束与冲突目标161
8.1 引言161
8.2 多约束:轻质压力容器162
8.3 多约束:高性能发动机连杆164
8.4 多约束:高强磁场线圈167
8.5 冲突目标:桌腿171
8.6 冲突目标:必备电子产品的超薄外壳173
8.7 冲突目标:制动钳材料176
8.8 本章小结178
第9章 材料与形状的组合选择179
9.1 引言179
9.2 形状因数181
9.3 形状效率的限制条件189
9.4 材料—形状的最佳组合192
9.5 考虑形状因数的材料指标195
9.6 基于指标的图表选择法198
9.7 结构材料:微观形状200
9.8 本章小结203
9.9 扩展阅读204
第10章 案例分析:材料与形状205
10.1 引言205
10.2 人力飞机翼梁206
10.3 竞赛用自行车前叉209
10.4 楼板搁栅:木材、竹子还是钢?212
10.5 再论桌腿:细和轻哪个更重要?214
10.6 钢板刚度的增加215
10.7 弯曲形状:片式和股式217
10.8 超高效弹簧218
10.9 本章小结221
第11章 杂化材料设计223
11.1 引言223
11.2 材料性能空间中的空缺225
11.3 设计方法:A+B+构型+尺寸227
11.4 复合材料228
11.5 夹层结构236
  11.5.1 借助试验确定结构材料的等效性能237
  11.5.2 基于分析的夹层结构的等效性能238
11.6 多孔结构:泡沫和晶格244
  11.6.1 泡沫:弯曲主导型结构245
  11.6.2 晶格:拉伸主导型结构248
11.7 分段结构251
11.8 本章小结253
11.9 扩展阅读254
第12章 案例分析:混合物257
12.1 引言257
12.2 金属基复合物设计257
12.3 软导体和渗流259
12.4 热传导与电传导的极端组合261
12.5 冰箱内壁263
12.6 微波透射屏蔽罩材料265
12.7 握力不会减小的连接器266
12.8 各向异性的应用:散热面268
12.9 天然材料的机械效率270
12.10 扩展阅读275
第13章 工艺与工艺选择277
13.1 引言277
13.2 工艺分类278
13.3 成形、连接和精饰工艺281
  13.3.1 成形工艺281
  13.3.2 连接工艺289
  13.3.3 精饰工艺290
13.4 工艺对性能的影响292
13.5 系统的工艺选择295
  13.5.1 选择策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 一本专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材料选择智慧的指南 在瞬息万变的消费品和工业品领域,材料的选择是定义产品性能、美学、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的基石。从精巧的电子设备到坚固的航空航天部件,再到日常使用的家居用品,恰当的材料运用不仅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更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本书,作为《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的第四版,将深入探索这一复杂而至关重要的领域,为设计师、工程师、产品开发者以及任何对材料创新充满热情的人们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指导。 本书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不对具体产品案例进行详述,而是聚焦于普适性的材料选择原理、方法论和前沿趋势。我们将带领读者系统地理解材料的内在属性如何与设计目标相匹配,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一套严谨的决策流程。 材料科学基础与设计语境的融合: 物质的本质: 我们将从微观结构层面剖析不同材料类别(金属、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等)的基本特性,包括其力学性能(强度、刚度、韧性、疲劳)、物理性能(密度、热导率、电导率、光学特性)以及化学性能(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本书不会深入冗长的物理化学公式,而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易于理解的比喻,将这些科学概念转化为可应用于设计实践的知识。 性能与需求的连接: 关键在于将抽象的材料属性与具体的产品性能要求联系起来。例如,为何在高应力环境下需要高强度合金?为何在电子产品中需要低介电常数材料?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框架,帮助读者建立从产品功能需求到材料属性选择的逻辑链条。 材料选择的策略与流程: 多维度评估体系: 材料选择绝非单一指标的比较。本书将倡导一种多维度、系统化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加工性、美学、环境影响、法规遵从性、生命周期考虑等多个关键因素。我们将介绍如何构建权重矩阵,并利用这一工具量化不同材料方案的优劣。 信息检索与数据库应用: 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信息中高效检索并筛选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本书将引导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材料数据库、行业标准、供应商信息以及其他可用资源,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从概念到原型: 材料选择贯穿产品开发的始终。本书将阐述如何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纳入材料考量,避免后期因材料限制而进行的昂贵修改。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原型制作阶段,迭代地优化材料选择方案。 新兴材料与可持续性: 前沿材料的探索: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层出不穷。本书将对智能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生物基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进行概述,并探讨它们在未来产品设计中的潜力。我们将关注这些新材料如何驱动产品创新,并带来全新的设计可能性。 可持续材料的绿色设计: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可持续性已成为产品设计不可回避的议题。本书将深入探讨可回收性、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低能耗制造等可持续材料原则。我们将分析如何评估材料的环境足迹,并如何在设计中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材料。 生命周期评估 (LCA) 的引入: 理解材料从生产、使用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生命周期评估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材料选择决策,从而实现更负责任的设计。 设计者需要具备的通用技能: 跨学科沟通: 材料选择往往需要与化学家、工程师、生产专家、市场营销人员等多方沟通协作。本书将强调清晰、准确地传达材料需求和选择理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跨部门对话。 实验与验证: 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验证来巩固。本书将鼓励读者进行材料性能的初步测试和原型验证,以确保所选材料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本书的读者对象: 工业设计师: 寻求提升产品美学、触感和用户体验的设计师。 产品工程师: 需要确保产品性能、可靠性和可制造性的技术专家。 材料工程师: 希望将材料科学知识应用于具体产品开发的设计师。 创新管理者: 寻求通过材料创新驱动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竞争力的决策者。 学生与研究人员: 对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领域感兴趣的学习者。 任何希望深入理解材料如何塑造我们所使用物品的人。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并非一本陈列具体材料数据的手册,而是一本赋能读者进行独立、明智材料选择的思维工具书。它将引导您穿越材料的复杂世界,赋予您基于科学原理和前瞻性视野,做出能够引领产品走向成功的关键决策。本书旨在成为您产品设计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帮助您将绝妙的创意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卓越产品。

用户评价

评分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堂生动的“材料炼金术”课程。它不仅仅教我认识材料,更让我学会如何通过巧妙的组合和转化,赋予材料无限的潜能。 书中对每一种材料的介绍,都充满了“故事性”。它不会生硬地列出枯燥的物理化学数据,而是会讲述这种材料是如何被发现、被发展,又是如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讲到玻璃时,它会追溯玻璃的起源,以及它如何从最初的装饰品,逐渐演变为建筑、光学、甚至电子产品中的关键材料。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跨界应用”的深入探讨。它展示了不同行业之间的材料创新如何相互启发,例如将航空航天领域的轻质高强材料应用于汽车制造,或者将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 这本书在探讨“材料的成本效益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分析框架。它不仅仅关注材料的单位价格,还会综合考虑加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产品寿命等因素,帮助设计师做出更具战略意义的决策。 我曾在一次项目中,需要设计一款便携式音响。之前我总是倾向于选择ABS塑料,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到TPU(热塑性聚氨酯)的耐磨性和减震性,以及它在音响外壳上的应用,能更好地保护内部元件,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书中关于“材料的创新与可持续性”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新型的环保材料,以及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减少产品的环境足迹,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设计。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用户的情感连接”。它会分析不同材料如何通过触感、纹理、甚至声音,来引发用户的共鸣和情感认同。例如,天然皮革的质感,或者金属的光滑触感,都可能成为用户喜爱产品的关键因素。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的深入分析。它会探讨不同材料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确保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这本书在关于“材料的创新与未来趋势”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它预测了例如自修复材料、能量收集材料、以及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是一本能够帮助设计师更深入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解决设计问题的宝贵工具。它让我看到了材料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评分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关于材料的“寻宝之旅”。它让我发现了很多之前被忽视的宝藏,也让我对现有材料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对每一种材料的介绍,都充满了细节。它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会深入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分子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影响材料的宏观表现。例如,在讲解金属时,它会分析金属晶体的结构,以及合金化如何改变金属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表面处理”的详细讲解。它展示了如何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改变材料的外观、触感、以及功能。例如,阳极氧化、喷砂、电镀等工艺,都能赋予材料全新的生命。 这本书在探讨“材料的成本效益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分析框架。它不仅仅关注材料的单位价格,还会综合考虑加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产品寿命等因素,帮助设计师做出更具战略意义的决策。 我曾在一次项目中,需要设计一款高端智能手表。之前我总是倾向于选择不锈钢,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到陶瓷材料的硬度、耐刮擦性以及低过敏性,以及它在智能手表表壳上的应用,能够带来更佳的佩戴体验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书中关于“材料的标准化和行业应用”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不同材料在不同行业中的标准和应用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影响材料的选择和产品的合规性。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用户的情感需求”。它会分析不同材料如何通过触感、纹理、甚至声音,来引发用户的共鸣和情感认同。例如,天然皮革的质感,或者金属的光滑触感,都可能成为用户喜爱产品的关键因素。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的深入分析。它会探讨不同材料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确保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这本书在关于“材料的创新与未来趋势”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它预测了例如自修复材料、能量收集材料、以及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是一本能够帮助设计师更深入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解决设计问题的宝贵工具。它让我看到了材料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评分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材料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之前从未想象过的广阔天地。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 书中对每一种材料的介绍,都充满了故事性。它不会生硬地列出枯燥的物理化学数据,而是会讲述这种材料是如何被发现、被发展,又是如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讲到玻璃时,它会追溯玻璃的起源,以及它如何从最初的装饰品,逐渐演变为建筑、光学、甚至电子产品中的关键材料。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材料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深入探讨。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用什么材料”,而是强调了“设计”本身对材料的塑造和定义。优秀的材料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而糟糕的设计,则可能让再好的材料也黯然失色。 这本书在探讨“材料的经济性与高性能之间的平衡”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分析框架。它不仅仅关注材料的单位价格,还会综合考虑加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产品寿命等因素,帮助设计师做出更具战略意义的决策。 我曾在一次项目中,为一款高端家具寻找合适的木材。之前我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价格昂贵的稀有木材,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关注 legno工程学(engineered wood)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创意性的木材组合和表面处理,来达到类似甚至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耐久性。 书中关于“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不同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再生工艺,以及如何从设计源头入手,来促进产品的循环利用,实现真正的绿色设计。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用户的情感连接”。它会分析不同材料如何通过触感、纹理、甚至声音,来引发用户的共鸣和情感认同。例如,陶瓷的温润手感,或者金属的冰凉质感,都可能成为用户喜爱产品的关键因素。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跨领域材料应用”的探索。它展示了不同行业之间的材料创新如何相互启发,例如将航空航天领域的轻质高强材料应用于汽车制造,或者将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 这本书在关于“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充满了前瞻性。它探讨了例如自适应材料、纳米材料、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材料设计等前沿技术,让我对接下来的材料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材料的知识宝库,更是一本能够激发设计师想象力、拓展设计边界、并引领设计师走向更可持续、更具人文关怀的设计之路的指南。

评分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在充斥着浮夸信息的网络时代,为我提供了一个沉静下来,深入思考的绝佳平台。它没有像其他很多书那样,上来就堆砌华丽的辞藻或过于抽象的概念,而是以一种朴实而深刻的语言,娓娓道来材料的方方面面。 书中对于材料的讲解,非常注重“情境化”。它不会孤立地介绍一种材料的特性,而是会详细描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材料,以及这种选择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好处和挑战。例如,在讲解特定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时,它会结合飞机承受的极端环境和高强度载荷,来解释为什么只有这种特殊的材料才能满足严苛的要求。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材料创新”的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介绍现有的创新材料,更重要的是,它分析了促使材料创新的驱动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它鼓励设计师去思考“未被满足的需求”,并尝试通过材料的组合或新工艺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本书的图文并茂,是我非常喜欢的点。很多抽象的材料结构、力学性能测试过程,通过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流程图,变得一目了然。这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让我能够更高效地吸收知识。 我曾为一款电子产品寻找散热材料。之前我总是局限于铝和铜,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等更先进的散热解决方案,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这让我打破了思维定势,找到了一个更具创新性和成本效益的材料方案。 书中对于“材料的失败案例”的分析,也让我获益匪浅。它通过对一些失败产品设计中材料选择错误的剖析,让我深刻认识到,看似微小的材料选择失误,可能导致产品性能的灾难性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隐患。这让我更加敬畏材料,也更加谨慎地对待材料的选择。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设计思维”的融入。它不会简单地告诉你“这个材料有什么用”,而是会引导你去思考“这个材料能为我的设计带来什么”。它鼓励设计师从用户需求、品牌定位、生产工艺等多个维度去考量材料,从而做出更具战略性的决策。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材料的触感和质感”的深入讨论。它不仅仅是讨论材料的物理属性,更是探讨了材料如何通过触觉、视觉、甚至听觉,来影响用户的感知和情感。例如,磨砂质感的塑料带来的高级感,或者金属的光滑冰凉,这些都是重要的设计元素。 这本书对于“材料的环保性”的讲解,也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仅列举了各种可回收、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减少产品的环境足迹,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设计。 总体来说,《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材料的权威指南,更是一本关于设计哲学和创新思维的启迪之作。它让我对材料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充满了更多的想象。

评分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充满智慧的“设计哲学”读物。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材料”这个概念,并将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书中对每一种材料的介绍,都非常“有温度”。它不会冷冰冰地列出数据,而是会讲述材料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如何与人类的生活、文化、甚至情感息息相关。例如,在讲到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时,它会追溯人类文明早期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以及它们如何与不同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性格’与设计风格的契合”的探讨。它鼓励设计师去理解不同材料的“性格”,并将其与产品的整体设计风格、品牌定位相匹配,从而创造出更具和谐感和辨识度的产品。 这本书在探讨“材料的触感、视觉和听觉体验”时,提供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它详细讲解了不同材料的表面纹理、光泽度、温度感,甚至声音,如何共同构成用户对产品的整体感知。 我曾在一次项目中,需要设计一款儿童玩具。之前我只关注安全性,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思考材料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选择那些能够随着温度变化而变色的材料,或者能够发出柔和声音的材料,来增加玩具的吸引力。 书中关于“材料的创新与可持续性”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新型的环保材料,以及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减少产品的环境足迹,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设计。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用户的情感连接”。它会分析不同材料如何通过触感、纹理、甚至声音,来引发用户的共鸣和情感认同。例如,天然皮革的质感,或者金属的光滑触感,都可能成为用户喜爱产品的关键因素。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的深入分析。它会探讨不同材料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确保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这本书在关于“材料的创新与未来趋势”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它预测了例如自修复材料、能量收集材料、以及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是一本能够激发设计师灵感、拓展设计思维、并提供扎实专业知识的宝贵资源。它让我看到了材料的无限魅力,也让我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评分

我必须承认,《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或许有些枯燥,但当我真正翻开它,却被其内容深深吸引。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技术手册,上来就是密密麻麻的化学分子式和物理常数,而是以一种更具叙事性和启发性的方式,引领我走进材料的世界。 书中对每一种材料的介绍,都不仅仅是列出它的基本属性,而是会追溯它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不同行业中的经典应用。比如,在讲到陶瓷时,它不仅会分析陶瓷的硬度、耐热性,还会讲述古代陶艺如何演变为现代工业陶瓷,以及生物陶瓷在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种历史的厚度,让材料的选择不再是冰冷的理性决策,而增添了一份人文的关怀。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隐藏的材料”的讨论。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产品表面的材料,但这本书却提醒我,那些看不见的内部结构、连接件、甚至粘合剂,同样对产品的性能和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教我如何从整体的视角去审视材料的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书中对于“材料的感知”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它分析了材料的纹理、光泽、温度、声音等感官特性,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的心理感受和品牌认知。例如,金属的冰冷光泽可能传达出科技感和高端感,而天然木材的纹理则会营造出温馨和环保的氛围。这本书帮助我认识到,材料的选择不仅仅是工程问题,更是关乎用户情感体验和品牌塑造的艺术。 而且,这本书的案例分析做得非常到位。它会选取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深入剖析其材料选择的逻辑和背后的考量。例如,在分析一款高端智能手机时,书中详细讨论了玻璃、金属、陶瓷等材料的组合使用,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平衡了美观、耐用性、信号传输和散热等多种需求。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触及了“材料的哲学”。它探讨了人类与材料的关系,材料如何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以及我们对材料的认知和使用如何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对材料的选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这本书也帮助我克服了对某些传统材料的固有偏见。例如,在介绍再生塑料时,它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工艺,将回收塑料转化为高性能、高质量的材料,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原生塑料。这让我意识到,创新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拥抱新的材料可能性。 我曾在一个项目中,为一款户外装备选择材料。之前我总是倾向于选择一些看起来很“坚固”的材料,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坚固”的定义。它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坚固”,比如抗撕裂性、抗冲击性、耐磨性,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这让我最终做出比以往更专业、更优化的选择。 这本书在关于“材料的生命周期”的讲解也十分透彻。它不只关注产品的生产阶段,而是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使用,到最终的回收或处理,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让我明白,一个负责任的设计师,必须考虑材料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并努力选择对地球更友好的选项。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是一次关于材料的全面、深入、且充满启发性的探索。它不仅仅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材料的认知方式,让我能够以更全面、更前瞻的视角去进行产品设计。

评分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带领我穿越材料世界的迷宫。它让我从一个懵懂的材料使用者,变成了一个更懂材料、更能驾驭材料的设计师。 书中对每一种材料的介绍,都显得非常“接地气”。它不会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退读者,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材料的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在实际产品中得到应用。例如,在讲解聚合物时,它会用大家熟悉的塑料瓶、包装袋来举例,让你更容易理解聚合物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权衡和取舍”的强调。它并不回避任何材料的缺点,而是鼓励设计师去理解,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完美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众多选项中,找到最符合产品需求、成本预算和品牌定位的平衡点。 这本书在探讨“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协同关系”时,提供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它详细讲解了不同材料适合的加工方法,以及这些加工方法对产品设计可能产生的限制和影响。例如,某些材料适合注塑成型,而另一些则更适合3D打印。 我曾在一次项目中,需要设计一款便携式音响。之前我总是倾向于选择ABS塑料,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到TPU(热塑性聚氨酯)的耐磨性和减震性,以及它在音响外壳上的应用,能更好地保护内部元件,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书中关于“材料的安全性与法规遵循”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不同行业在材料使用方面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以及如何确保产品的合规性,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用户洞察”。它会分析不同材料如何通过触感、温度、甚至声音,来影响用户的感知和情感。例如,金属的冰凉感可能带来科技感,而木材的温润质感则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估”的深入分析。它会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生产、使用,到最终的废弃处理,都进行详细的考量,从而帮助设计师做出更可持续、更负责任的材料选择。 这本书在关于“材料的创新与未来趋势”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它预测了例如自修复材料、能量收集材料、以及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是一本能够帮助设计师更深入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解决设计问题的宝贵工具。它让我看到了材料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评分

这本《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真的让我对材料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我之前一直以为,选择材料就是看看它结实不结实,美观不美观,价格是不是能接受,仅此而已。但这本书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各种材料的特性,而是深入剖析了材料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角色。从最初的概念构思,到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再到最终产品的使用体验,甚至是如何处理报废的材料,这本书都给出了极其详尽的解答。 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会穿插大量的真实案例。例如,在介绍可持续材料时,书中详细分析了某款户外鞋是如何通过回收海洋塑料来制作鞋底,以及这样做在环保和市场营销上带来的双重好处。这种结合实际的讲解方式,让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也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思考我的设计项目可以用哪些创新性的材料方案。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循循善诱地引导你如何做出更明智、更具前瞻性的材料选择。 而且,这本书在材料的分类和介绍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将材料简单地分成金属、塑料、陶瓷等大类,而是从更贴近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比如按照性能(如弹性、硬度、耐磨性)、制造工艺(如注塑、压铸、3D打印)、甚至环境影响(如可回收性、生物降解性)来组织内容。这种多维度的视角,让我能够根据产品的具体需求,更灵活、更精准地去筛选和评估材料。 书中对于新材料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比如,在谈论智能材料时,它详细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潜力。这让我意识到,材料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保持敏锐的触觉,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材料技术,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书中反复强调了“权衡”的重要性。任何材料都不是完美的,总会在某些方面有所牺牲。这本书教会我如何系统地分析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如何在成本、性能、美观、可制造性、可持续性等多个维度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决策框架,让我不再盲目地依赖直觉,而是能够基于数据和逻辑做出更科学、更负责任的材料选择。 这本书的可读性也非常强。尽管内容十分专业和深入,但作者的语言却通俗易懂,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同时,书中大量的插图、图表和流程图,也极大地帮助我理解复杂的概念。特别是那些展示材料结构、性能测试方法的图示,非常直观,让我能够快速掌握核心信息。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推崇,还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选择什么材料”这个层面,更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与材料共处”。它详细阐述了材料的加工特性,如何根据材料的流动性、收缩率、模具要求等来优化设计,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生产。这对于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至关重要,避免了许多在生产环节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是,它将“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深深地融入了材料选择的整个过程中。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生态足迹、生命周期评估、循环经济等议题,并提供了许多绿色材料的案例和评估方法。这让我意识到,作为设计师,我们不仅要关注产品的功能和美观,更要承担起对环境的责任。 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用户体验”与“材料选择”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了不同的材料会如何直接影响用户触摸、感知、使用产品的体验。例如,硅胶的触感、金属的冰凉、木材的温润,这些都构成了用户情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帮助我理解,材料不仅仅是构成产品的物理载体,更是塑造产品情感价值的关键因素。 最后,这本书的第四版更新,让我看到了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作者不仅加入了最新的材料技术和应用案例,还对许多过时的信息进行了更新和修正。这保证了书中的内容始终保持在前沿,能够指导我们应对当前和未来的设计挑战。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在产品设计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都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

评分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本关于材料的教科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解决问题”的指南。它没有给我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如何去做出最适合特定场景的决策。 书中对于“设计挑战”的分析,非常到位。它会从不同的产品类别入手,比如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器械、家具等,详细阐述在这些领域,设计师在材料选择上面临的典型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多材料集成”的讨论。它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将不同材料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出性能更优越、功能更丰富的产品。例如,将柔性电子与刚性外壳结合,或者将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集成。 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细微之处。它会分析不同材料的触感、温度、声音,甚至气味,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的情感和满意度。例如,金属的冰凉可能带来科技感,而木材的温润则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感觉。 我曾在一次项目中,为一款儿童玩具选择材料。之前我只关注安全性,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思考材料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选择那些能够随着温度变化而变色的材料,或者能够发出柔和声音的材料。这让我的设计获得了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好评。 书中关于“材料的标准化和认证”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解释了不同材料在不同行业中的标准和认证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如何影响材料的选择和产品的合规性。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设计迭代”的理念。它会展示如何通过快速原型制作和材料测试,来验证材料选择的合理性,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供应链和可持续性”的深入分析。它会探讨原材料的来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方式,从而引导设计师做出更负责任、更环保的材料选择。 这本书在关于“未来材料趋势”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它预测了例如生物基材料、可编程材料、以及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的智能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是一本能够帮助设计师更深入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解决设计问题的宝贵工具。它让我看到了材料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评分

在我看来,《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像是一次关于材料的哲学探索。它让我看到了材料背后隐藏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设计”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书中在介绍不同材料时,总是会穿插大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涵。比如,在讲到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时,它会追溯人类文明早期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以及它们如何与不同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这让我意识到,材料的选择,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材料的‘性格’”的描述。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每一种材料都赋予了独特的“性格”,比如有些材料“坚韧而内敛”,有些则“轻盈而活泼”。这种拟人化的描述,让我更容易记住和理解材料的特性,也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这本书在探讨“材料的跨界应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会展示一些意想不到的材料组合和创新应用,例如将纺织品的柔韧性与金属的强度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建筑材料。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设计视野,让我敢于尝试更多非常规的材料组合。 我曾在一次项目中,需要设计一款医疗器械。之前我总是倾向于选择标准化的医用级塑料,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关注生物相容性更高的陶瓷和生物活性玻璃,以及它们在促进组织再生方面的潜力。这让我最终设计出了一款更具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的产品。 书中关于“材料的成本效益分析”的部分,也非常实用。它不仅会给出材料的价格范围,还会分析不同材料在生产、加工、以及维护方面的长期成本,帮助我做出更具经济效益的决策。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材料时,非常注重“可制造性”的考量。它会详细讲解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以及这些工艺对产品设计可能产生的限制和影响。这让我能够从一开始就考虑如何优化设计,以适应所选材料的加工特性,避免在生产环节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材料的退化和老化”的细致分析。它会探讨不同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性能衰减、颜色变化、甚至结构损坏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这让我能够更好地预测产品的长期表现,并选择更适合产品生命周期的材料。 这本书在关于“材料的未来预测”的部分,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它探讨了例如自修复材料、能量收集材料、以及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等前沿技术,这让我对接下来的材料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而言之,《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原书第4版)》这本书,是一本能够激发设计师灵感、拓展设计思维、并提供扎实专业知识的宝贵资源。它让我看到了材料的无限魅力,也让我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