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技能型人才培训用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级数控铣工、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的原则编写的。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技能型人才培训用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内容包括:数控机床概述、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的基础、FANUC系统的编程与操作、SIEMENS(802D)系统的编程与操作、自动编程。书末附有与之配套的试题库和答案,以便于企业培训、考核鉴定和读者自查。为弥补师资力量不足企业的培训和读者自学还配制了VCD盘。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技能型人才培训用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主要用作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技校、中职、各种短训班的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数控加工与传统加工的比较
三、数控机床的产生
四、数控机床的组成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
一、按工艺用途分类
二、按可控制联动的坐标轴分类
三、按加工方式分类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
一、机械部件的维护
二、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维护
三、检测元件的维护
四、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
第四节 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与水平调整
一、故障的定义
二、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
三、数控铣床的安装
第五节 数控机床安全文明生产
一、文明生产
二、数控机床安全生产规程
三、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规程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第一节 概述
一、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适宜加工对象
二、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三、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四、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第二节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一、顺铣和逆铣
二、数控铣削加工工序的划分
三、典型零件的铣削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
五、加工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数控铣削用刀具
一、常用数控刀具刀柄
二、数控刀具选择
第四节 加工中心常用工具简介
一、加工中心用对刀仪
二、加工中心用对刀器
三、找正器
第五节 数控铣削用夹具
一、用机用平口虎钳装夹工件
二、机用平口虎钳在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三、用压板装夹工件
四、压板装夹在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五、其他装夹在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
第三章 数控编程的基础
第四章 FANUC系统的编程与操作
第五章 SIEMENS(802D)系统的编程与操作
第六章 自动编程
试题库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数控铣工、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的原则编写的。本书技术内容先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衔接,针对性强;体系设计合理,循序渐进,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和最新国家技术标准。为弥补师资力量不足企业的培训和读者自学,还配制了VCD光盘。
本书为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考评教材,在实际应用时,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全选或选用本书的部分内容。
本书由韩鸿鸾主编,由宋建国主审。其中第一章由丛培兰编写,第二章由王常义编写,第三章由张玉东编写,第四、六章与试题库由韩鸿鸾编写,第五章由戚晓霞、刘书峰编写,全书由韩鸿鸾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东营职业学院、常州技师学院、威海精密机床附件厂、威海联桥仲精机械有限公司、华东数控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缺陷乃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技能提升指南 本书旨在为具备一定数控基础的操作人员提供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以帮助他们达到中级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的职业资格水平。内容涵盖了数控铣削加工的原理、工艺、编程、操作、设备维护及质量控制等多个关键环节,力求使读者能够全面掌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应对实际生产中的各种挑战,并为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 数控铣削加工基础 本章将系统回顾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将从铣削加工的定义出发,详细阐述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包括刀具的运动方式、切削方向、切削层和切削力等,帮助读者深刻理解铣削加工的本质。 铣削加工的分类与应用: 介绍平面铣、成形铣、键槽铣、沟槽铣等常见铣削加工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如汽车制造、航空航航天、模具制造等。 刀具系统: 深入分析铣刀的类型、结构、材料及选择原则,包括面铣刀、立铣刀、球头铣刀、成形铣刀等,以及刀具的安装、磨损与刃磨。讲解刀具夹持系统、刀柄、刀杆的组成及选用。 切削参数的确定: 详细讲解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关键切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寿命、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的影响。提供不同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和加工工艺下切削参数的推荐范围和计算方法。 切削液的作用与选用: 阐述切削液在冷却、润滑、排屑和防锈方面的作用,介绍不同种类切削液(油基、水基、合成切削液)的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第二章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概述 本章将聚焦于数控铣削加工中心(CNC Milling Center),对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介绍。 加工中心的组成: 详细解析加工中心的构成要素,包括机床本体(床身、立柱、工作台、主轴箱等)、数控系统、进给驱动系统、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冷却润滑系统、排屑装置等。 主轴系统: 深入剖析主轴的类型(机械式、电主轴)、结构特点、传动方式(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直联式)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介绍主轴的转速范围、功率以及主轴的动平衡。 进给驱动系统: 讲解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三轴联动、四轴联动、五轴联动等不同联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刀库与自动换刀装置(ATC): 介绍刀库的类型(鼓形刀库、盘形刀库、链式刀库等)、容量以及自动换刀机构的工作原理,包括换刀臂、刀套等。 数控系统简介: 概述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CNC装置、伺服驱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和基本功能,为后续章节的编程和操作奠定基础。 第三章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基础 本章将系统讲解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编程知识,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G代码和M代码的含义及应用。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介绍数控编程的原理,包括坐标系(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绝对坐标系、相对坐标系)、指令格式(字、块、地址字符、数据)等。 G代码详解: 详细讲解各类G代码的功能,包括: 准备功能(G00, G01, G02, G03): 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的用法。 坐标系功能(G90, G91): 绝对编程与增量编程。 刀具长度补偿(G43, G49): 刀具长度的补偿方法。 刀具半径补偿(G41, G42, G40): 刀具半径的补偿方法。 进给功能(G94, G95): 每分钟进给与每转进给。 循环指令(G81-G87): 点钻、锪孔、攻丝、镗孔等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 其他常用G代码: 如G04(暂停)、G17/G18/G19(平面选择)等。 M代码详解: 详细讲解各类M代码的功能,包括: 主轴控制(M03, M04, M05): 主轴正转、反转、停止。 刀具更换(M06): 自动换刀指令。 冷却液控制(M08, M09): 开启、关闭冷却液。 程序停止(M00, M01, M02, M30): 程序暂停、程序结束。 其他常用M代码: 如M07/M08(喷雾冷却)、M10/M11(虎钳夹紧/松开)等。 子程序和宏程序: 介绍子程序和宏程序的作用,如何调用子程序,以及宏程序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实现程序的模块化和智能化。 编程实例: 提供针对不同形状工件(如矩形、圆形、复杂曲面)的典型数控铣削加工程序,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读者理解编程逻辑。 第四章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操作与实践 本章将重点讲解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实际操作技能,涵盖开机、程序输入、对刀、试运行、加工过程监控及异常处理等各个方面。 机床的开/关机操作: 详细介绍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正确开/关机步骤,包括电源连接、系统初始化、各部件自检等。 工件的装夹: 讲解不同类型的工件装夹方法,如使用虎钳、压板、卡盘、分度头等,强调装夹的牢固性、精度和安全性。 刀具的装夹与测量: 介绍刀具的正确装夹方法,以及使用对刀仪、三坐标测量机等工具对刀具进行测量和设置。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详细讲解如何通过G54-G59等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包括对刀、寻边、零点设置等操作。 程序的输入与编辑: 介绍通过U盘、网络或键盘直接输入数控程序的常用方法,以及程序编辑器的使用技巧。 程序的调试与试运行: 强调程序试运行时安全的重要性,讲解空运行、单步运行、程序的快进/慢进等调试方法。 加工过程的监控: 讲解如何实时监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状态、刀具磨损、工件尺寸变化,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切削参数。 异常情况的处理: 针对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报警、卡刀、崩刀、尺寸超差等异常情况,提供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安全操作规程: 强调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个人防护、设备操作安全、场地环境安全等,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五章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与优化 本章将引导读者从工艺角度出发,对数控铣削加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优化,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加工流程的设计: 讲解如何根据工件的形状、精度要求、材质等因素,合理规划加工顺序、确定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工艺路线。 刀具路径的规划: 介绍常用的刀具路径策略,如等高线加工、平行铣、轮廓铣、倣形铣等,并分析不同刀具路径的优缺点。 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深入探讨影响数控铣削加工精度的内因和外因,包括机床精度、刀具精度、工艺参数、环境因素等。 表面质量的控制: 讲解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刀具路径等来获得所需的工件表面粗糙度。 加工效率的提升: 介绍提高加工效率的多种途径,如优化切削参数、采用高效刀具、缩短换刀时间、利用加工循环指令等。 加工成本的控制: 分析影响加工成本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降低刀具消耗、减少废品率、优化生产周期等成本控制策略。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化加工: 简要介绍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如CAM软件的应用、仿真加工、自适应加工等,为读者拓展视野。 第六章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 本章将重点介绍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日常检查与清洁: 讲解每天、每周、每月需要进行的设备检查项目,包括导轨、丝杠、主轴、冷却系统、排屑系统等的清洁和润滑。 润滑系统的维护: 介绍机床润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定期检查和补充润滑油、润滑脂。 冷却系统的维护: 讲解冷却液的配制、更换、过滤和添加,以及冷却系统管道的清洁和检查。 电气系统的维护: 介绍数控系统、驱动器、伺服电机等电气部件的日常检查,以及线缆连接的固定和绝缘检查。 机械部件的维护: 讲解主轴、丝杠、导轨等关键机械部件的磨损检查和调整方法。 故障诊断与排除: 介绍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常见故障的类型、原因分析,以及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设备定期保养: 强调定期对设备进行专业保养的重要性,以及保养记录的建立和管理。 附录 常用G代码与M代码速查表 常见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参数表 常用刀具类型及选用指南 数控铣削加工安全操作规范要点 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 detailed 的讲解、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扎实掌握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的各项技能,为应对复杂的生产任务、提升职业技能、实现职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