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战术布局技巧
原价:10.00元
作者:膳书堂文化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802206175
字数: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
——宋·邵壅
内容提要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即便是进入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围棋依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和追求。
围棋活动需要较高的技艺水平和科学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对弈的过程中取得胜利。而布局是一局棋最开始的下法,它变化多端,灵活性强,是一盘棋的基础,这个阶段最能充分发挥棋手的想象力。布局一直是高手关注的课题,清代大国手施襄夏曾在其总结的棋诀中指出:“决胜负之源于布局。”由此可见布局的重要性,因此,要学会围棋,首先要学会布局。
各个年代的围棋高手均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对局布局,尤其是近几年来韩国围棋崛起之后出现了更多的精彩实战布局。本书在开篇便详细地讲述围棋布局的基本要领与原则,让围棋爱好者对布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迅速提升围棋布局的理论水平。本书结合当今围棋布局的发展态势,针对对角小目布局、对角星小目布局、平行小目布局、平行星小目布局、中国流布局、小林流布局、大雪崩等常用布局结合比赛实例分别予以介绍,全面而具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此外,本书还在附录当中介绍了围棋常用定式以及定式选择的技巧,非常适合广大围棋爱好者用于学习和提高围棋技艺。
编者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的围棋爱好者提供帮助,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目录
第一章 布局的基本要领与原则
第一节 布局的顺序
一、占角
二、守角与挂角
三、拆边
第二节 坚守根据地
第三节 大模样扩张
第四节 模样的打入和侵消
一、打入原则
二、侵消原则
第二章 常用布局技巧
第一节 对角小目布局
第一型
第二型
第三型
第四型
第五型
第六型
第二节 对角星小目布局
第一型
第二型
第三型
第四型
第五型
第六型
第三节 平行小目布局
第一型
第二型
第三型
第四型
第五型
第六型
第四节 平行星小目布局
第一型
第二型
第三型
第四型
第五型
第六型
第五节 中国流布局
第一型
第二型
第三型
第四型
第六节 小林流布局
第一型
第二型
第七节 大雪崩
第一型
第二型
附录 巧用定式
附录一 常用基本定式
一、星定式
二、小目定式
三、目外定式
四、高目定式
五、三三定式
附录二 定式的选择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有品味了,那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一拿在手上就感觉自己仿佛被一种古老的智慧所环绕。 拿到书后,我首先翻阅的是前言部分,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且富有哲理,他没有急于直接切入技术细节,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来探讨围棋这项运动的内在精神和它与人生哲学的共通之处。 这种开篇方式非常吸引我,因为它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下棋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引导你思考棋局背后深层逻辑的心法秘籍。 特别是其中关于“大局观的培养”那一段论述,作者用了很多古代的典故来类比棋盘上的形势变化,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对全局的把握能力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我甚至觉得,即使是那些对围棋了解不深的朋友,光是阅读这些关于智慧和策略的文字,也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受益匪浅。 书中的插图和棋谱排版也做得极为考究,线条清晰,注释详略得当,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良苦,完全不是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教学材料可以比拟的。 整体而言,从视觉到精神层面,这本书都给我带来了一种高级的阅读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在某几个特定阶段的招法讲解上,但事实证明,作者的视野非常宏大。 章节的组织结构非常有逻辑性,它似乎是从最基础的“点位选择的优先级”开始,逐步递进到中盘的复杂战斗模式,最后甚至触及到了官子阶段的精微计算。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形”的讨论,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解析几种经典棋形在不同局面下的“潜力释放点”,这可不是简单的死活题分析,而是上升到了对棋子效率最大化的哲学探讨。 我记得有一处讲解到“三三”定式时,作者竟然引用了现代几何学的概念来解释受子效率,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模式,让我这个学棋多年的老手都感到耳目一新,原来棋理可以这样被量化和理解。 而且,书中的例题选择非常精妙,没有使用太多耳熟能详的定式对局,反而多是引用了一些不太为人注意,但在实战中却能一锤定音的“冷门”变化。 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知识的宝库,而不是一本速成手册,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去反复琢磨其中的细微差别,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领悟。
评分我个人对学习过程中的“实战模拟”环节要求比较高,很多围棋书的讲解都很书面化,读起来干巴巴的,光靠想象力很难将招法吃透。 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作者都设计了一系列的“如果你这样走,对手会如何应对”的多分支讨论。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吸收效率。 举个例子,书中针对某一段的复杂缠斗,设计了不下五种对手的应手,并且对每种应手下的优劣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甚至连心理博弈层面都考虑进去了。 这种细致入微的推演,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和一位顶尖高手进行一对一的对局复盘。 此外,书中的“陷阱预警”部分也极其实用,它明确指出了新手最容易陷入的几个思维定式,并给出了如何优雅地跳出这些陷阱的方法。 对于提升实战中的敏锐度和风险控制能力,这本书提供的直接帮助是立竿见影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现代棋手的思维模式,它没有过多使用那些陈旧的、晦涩难懂的古代术语,而是用非常现代和直白的语言来描述复杂的局面,这使得跨越年龄层的读者都能轻松理解。 特别是它在“局部冲突的解决”这一部分,作者引入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来衡量棋子的价值交换,这种简洁明了的归纳能力,让人拍案叫绝。 这种将复杂的战斗简化为易于理解的数学模型或逻辑关系的描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另外,书后的附录部分也做得非常贴心,它提供了一个详细的“错误自查清单”,帮助读者在复盘自己的对局时,能迅速定位到可能犯错的思维盲点。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下一百种变化,而在于教你如何清晰地思考这“一种”变化,并能预见到其所有的连锁反应。 它成功地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了可操作的、富有逻辑性的实战指南,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具启发性的一本棋类书籍。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时间”在围棋中的意义的独特阐释。 许多棋谱分析都关注于“此刻”的得失,但这本书似乎更关注“未来”的价值。 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去讨论如何构建一个对后续棋局有利的“时间差”,如何通过一些看似亏损的着法来换取后续的先手或更好的效率。 这种对时间价值的评估体系,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目数计算”的刻板印象。 书中对“慢棋与快棋”的应对策略也有深入探讨,特别是如何在高压下保持对时间的敏感度,这一点对于我这种业余棋手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 它的行文风格非常沉稳、内敛,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极强的力量感,仿佛是在不动声色中构建起一座坚不可摧的战略高地。 读起来不像是在学习技术,更像是在学习一种高明的“时间管理艺术”,非常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却又舍不得马上放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