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4
一 :1984年11月,日本發行新鈔,將原本舊鈔上的聖德太子等政治人物改為福澤諭吉、新渡戶稻造、夏目漱石三個文化名人,代錶日本已進入“文化大國”,其中萬圓大鈔上的肖像就是福澤諭吉。
二:《福澤諭吉自傳》日文原名《福翁自傳》,係福澤諭吉根據自己口述的速記稿加工整理而成,反映瞭他一生的經曆和思想變化,被日本列為國民必讀書目,也是日本自傳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一個偉大的思想傢遠比政治傢重要得多,因為比起政治來,思想更持久,更有曆史穿透力。福澤諭吉是日本的啓濛老師,他的思想改變瞭日本的曆史走嚮。《福澤諭吉自傳》日文原名《福翁自傳》,係福澤諭吉根據自己口述的速記稿加工整理而成,反映瞭他一生的經曆和思想變化,被日本列為國民必讀書目,也是日本自傳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福澤諭吉(1835-1901)日本近代著名的啓濛思想傢、明治時期傑齣的教育傢。他齣身於豐前中津藩貧窮武士傢庭,跟隨蘭學大傢緒方洪庵學習蘭學,23歲就創辦瞭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學堂。他曾三次隨幕府使節遠渡歐美汲取新知、開拓視野,成為日本的“開眼看世界第1人”。
福澤諭吉被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日本的伏爾泰”,其著作《勸學》《西洋事情》等不僅是明治時代的暢銷書,《福澤諭吉自傳》更被列為日本國民必讀之書。
① 沒有獨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賴彆人;依賴彆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阿諛獻媚於人。 ——福澤諭吉
② 不管滿清政府齣現多少偉大的人纔,或是齣現一百個李鴻章,都無法進入文明開化之國。要使人心煥然一新,將中國導嚮文明之國,唯有推翻滿清政府,此外彆無他途。——福澤諭吉
目錄:
1.童年 / 001
2.遊學長崎 / 018
3.大阪修業 / 033
4.緒方學堂的學風 / 050
5.至江戶眼界大開 / 080
6.初遊美國 / 089
7.周遊歐洲列國 / 105
8.攘夷論 / 118
9.再度美國行 / 137
10.明治維新 / 146
11.暗殺疑雲 / 182
12.雜記 / 192
13.維持生計 / 207
14.品性傢風自成一格 / 231
15.老年餘生 / 245
附錄 福澤諭吉年錶
1 童 年
我的父親是豐前中津奧平藩①的武士福澤百助,母親是同藩的武士橋本濱右衛門的長女,名於順。由於父親的身份勉強可以晉見藩主,所以應該比足輕②還高數等,屬於下級武士,相當於明治時代的判任官。他在藩內負責會計工作,在大阪的中津藩倉儲批發處任職,所以我們全傢搬到大阪。我們傢的小孩都在大阪齣生,兄弟姊妹共五人,哥哥是長子,接下來是三個女孩,我是老麼。我生於天保五年(一八三四)十二月十二日,當時父親四十三歲、母親三十一歲。天保七年六月,父親不幸病逝,留下母親一人與五個孩子。當時哥哥十一歲,我虛歲三歲。如此一來,我們無法待在大阪,五個兄弟姊妹隻好隨著母親返迴中津藩地。
◎ 手足無法適應中津風土
返迴中津之後,我記得,我們兄弟姊妹五人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中津人融洽相處。之所以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並非有特彆的理由,而是堂錶兄弟姊妹太多瞭。既有堂兄弟姊妹,也有錶兄弟姊妹,總共數十人。此外,附近的小孩也很多。
雖然有很多小孩,可是我們無法與他們打成一片,最大的原因是由於語言差異而覺得可笑。我們兄弟姊妹說大阪話,中津人覺得我們的語言很怪異,我們也覺得中津方言很好笑,彼此因而很少講話。
其次,雖然母親齣生於中津,但是長久居住大阪,習慣大阪的風俗,不管是小孩的發型或穿著都依照大阪的方式。由於我們穿著原本的衣服,當然與中津的樣式不同。除瞭穿著、語言不同之外,再沒有其他原因。不過,小孩子總覺得害羞,自然而然不願齣外與彆人遊戲,兄弟姊妹隻好自成一個孤立的團體遊玩。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傢父原本是個學者,普通的漢學者。他在大阪的工作是負責與加島屋、鴻池等大阪富商交際,並掌管藩債的事務。父親對他的工作很不滿意,他原本隻想當個專心讀書的學者,不想整天沾滿銅臭味,偏偏他的工作是要拿著算盤數錢,還得負責談判藩國債款延期等事。
從前的學者與今日的洋學者不同,他們看到錢就認為眼睛受到汙染。這麼純粹的學者竟然去做這麼純粹的俗事,難怪他會忿忿不平。因此他在教育孩子上完全依照儒傢傳統。
◎ 儒傢傳統的教育
在大阪時,我年紀還小,尚不用學寫字。當時哥哥大約十歲,姊姊七八歲,他們在倉儲批發屋內習字讀書。該處聘請一位教寫字的老師,附近商人的小孩也來學習。當時教寫字母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大阪是個商業城,所以老師也教九九乘法。當父親聽到兄姊在學“二二得四、二三得六”時,大發雷霆地說:“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小孩子學什麼算術,真是豈有此理。我不讓小孩子在這種地方學習,以後不知還會教些什麼東西,立刻叫他們迴來!”上述的事情是母親告訴我的。
我可以推測,傢父是個對任何事物都很嚴格的人。從父親遺留的手書,便足以證明他是個徹底的漢儒。他特彆崇拜京都古義學派的伊藤東涯(一六七○~一七三六年),即使在彆人看不到的地方也絕不做虧心事,所以他的作風自然而然地影響我們傢人。一母五子,不與人交往,也絕少參加社會上的交際,不管是白天或晚上,隻聽母親的教誨。父親雖然去世瞭,卻宛如活在我們身邊一般。
我們居住在中津,語言、衣著與當地人不同,兄弟姊妹自然形成一個團體,在沉默之中,顯現齣自己的高尚氣質。在我們眼裏,中津人都是俗物,甚至具有血緣關係的堂錶兄弟姊妹,在我們心裏無形中也都低瞭一等。我們與中津的小孩交往,從不責備他們,一方麵是因為我們寡不敵眾,另一方麵是因為根本無從指責。在我們內心,完全忽視他們的存在,換言之,打從心底瞧不起他們。
我至今還記得,年少時我在傢中非常饒舌,整天蹦蹦跳跳極為活潑,然而我卻不會爬樹,也不會遊泳。其原因大概是我們無法與同藩的子弟打成一片,一直處於孤立狀態的緣故吧!
◎ 雖然傢風不嚴但極為規矩
如前所述,我們與中津人的語言、風俗迥異,所以有時非常寂寞。雖然寂寞,但是我們的傢風極為規矩。並非有嚴格的父親在監督我們,可是我們母子和睦相處,兄弟姊妹從不吵架。不隻如此,無論如何絕不做下流之事。沒有人教導我們,母親也絕不是嘮叨的人,我們自然而然如此,這大概是父親的遺風以及母親感化的力量吧!
以樂器來說,我不曾想聽三味綫琴等音樂,更彆說是彈奏瞭。也不曾想要看戲。每到夏天,中津即有地方戲演齣。遇到廟會,地方戲照例演齣七天。如果是由鄉下演員演齣,藩方會貼齣布令: 戲麯演齣日,武士不準觀賞,禁止涉足住吉神社石牆之外。這布令看起來非常嚴格,然而畢竟隻是一個布令,因此下級武士隻插一把小腰刀,用頭巾遮著臉,大膽地破壞劇團的圍籬進去看戲。如果有人責備他們,反而會被他們大聲責罵,所以大傢都不敢有所指責。商人工人都付錢去看戲,身為士農工商之首的武士卻化裝易容,大搖大擺地看霸王戲。在中下級武士當中,大概隻有我們一傢不看戲,我們絕對不去。隻要公布瞭不準超過哪個界綫,我們即不越雷池一步。母親雖是婦道人傢,她絕不在孩子麵前談到一句有關戲麯的事;哥哥也不曾說要看戲,我們全傢都不提這件事;到瞭夏天,我們會去乘涼,如果那附近有戲麯演齣,我們既不心動,也不會討論演齣什麼戲麯,我們全傢都對此漠不關心。
前麵說過,父親不甘於當個俗吏,其實他可以脫離中津藩到外麵獨立發展,可是他沒有這麼做。當時的局勢使他無法自由進退,所以不論什麼事他都忍氣吞聲、安貧樂道。我至今仍為父親的遭遇感到同情而深覺遺憾。
◎ 人是社會的寄生蟲
我的手段極為卑鄙,而且絲毫不感到羞恥,也不覺得做錯事。當時我的想法是不拿白不拿,就好像打獵時,捕到雁會比射到麻雀還偉大。因此,我若是撈到一大筆錢,就覺得很偉大,當然這是極為膚淺的想法。
本來我的天性並沒有那麼卑鄙,而且我齣生在傢教嚴謹的傢庭,母親為人正直,從小教導我們絕不可心存貪念。為何我會對中津藩做齣這種不知廉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如此說來,人可以說是社會的寄生蟲。若是社會維持不變,這寄生蟲則不斷無限製地繁殖。要除去這寄生蟲,亦即習慣的奴隸,讓社會煥然一新,隻有等待發生激烈的大變革纔有可能。
現在維持瞭三百年的德川幕府已經垮颱,日本社會産生大變革,我也宛如大夢初醒,自覺對藩國應該改變原有的態度。我從前之所以對藩國做齣那麼多無恥的事情,那是因為我們過於尊崇藩主,把他當作比一般人更高超的人物,而且認為他的財産就是大傢的共有物,不知不覺産生瞭卑鄙的想法。現在藩主也與我們一樣平等,既然是平等的,那麼我貪想彆人的財産就不對。
維新當時,我並沒有特彆的思考,也沒有自創學說,隻是我的心境變化激烈。為何一個原本專對藩國做卑鄙無恥勾當的人,後來會推辭藩國的薪俸?即使不推辭也沒有人會嘲笑我,為什麼我的變化會這麼大?這就好像貪婪的朝鮮人嚴厲拒絕彆人的禮物,一下子升華成伯夷叔齊般的聖人。我對自己的這種激烈變化感到吃驚。追根究底,我認為是封建製度的政府垮颱之後,個人的奴隸心也隨之一掃而空。
◎ 無法指望中國成為文明國
談及此,順便提到中國的前途。縱觀今日中國的情勢,我認為隻要滿清政府存在一天,中國就無法邁嚮文明開化的大道。換言之,必須徹底推翻這個老朽的政府,重新建立新的國傢,人心纔能煥然一新。不管滿清政府齣現多少偉大的人纔,或是齣現一百個李鴻章,都無法進入文明開化之國。要使人心煥然一新,將中國導嚮文明之國,唯有推翻滿清政府,此外彆無他途。
將滿清政府推翻之後,中國是否能像日本的明治維新那麼成功,誰也不能保證。不過,為瞭國傢的獨立自主,無論如何一定要打倒滿清政府。中國人所要的,究竟是國傢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傢,我想中國人自己也很清楚。
◎ 中津藩的平靜有其原因
話題越扯越遠,不過我還是要來談中津藩的情形。如前所述,我絕不介入勤王佐幕這種天下事的政治議論,至於中津藩的藩政,我更是毫不關心,因此我一直過著心情愉悅的生活。
明治維新時,縱觀諸藩國的情勢,勤王派與佐幕派激烈對立,動輒命令舊大臣切腹自殺,或者因為藩政的大改革而引起黨派的流血衝突。諸藩國當中十之八九皆是如此。如果當時我在政治上有求取功名的企圖心,至中津藩提齣佐幕或是勤王的主張,必定會引起一陣騷動。
然而我不發一語,如果遇到有人爭論,我會對他們說大傢不要吵瞭、冷靜下來吧。我就是如此淡泊,也因此中津藩極為平靜,不但沒有發生殺人事件,也沒有處罰官員的事情發生。
◎ 嚮中津藩大老勸說以不變應萬變
我於明治三年(一八七○)至中津迎接母親。當時藩政也已經過大幅度的改革,眾人聽到我從東京返鄉,便想聽取我對局勢的看法。我被叫到大老的傢裏,一看,裏麵坐滿瞭文武百官。我猜測,他們一定認為我會發錶驚人的見解。大老們擔心地問:“中津藩下一步應該怎麼走?我們如墜入五裏霧中,不知怎麼走。”我迴答:“不用擔心,一切以不變應萬變。有很多藩國想平均俸祿而鬧得雞犬不寜。我認為我們不需要做任何改革,一切按照舊製度,拿韆石俸祿的人維持韆石,拿百石的人維持百石,天下太平、無為而治纔是上策。”我一說完,在座的官員皆目瞪口呆,另一方麵卻露齣放心的錶情說:“閣下的言論是個穩健的建議。”
萬圓大鈔上的貧窮武士:福澤諭吉自傳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萬圓大鈔上的貧窮武士:福澤諭吉自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近代日本的啓濛者
評分好,很好,非常好!
評分近代日本的啓濛者
評分開啓閱讀
評分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還可以吧?,,,,,,,,,,
評分挺好的
評分還可以吧?,,,,,,,,,,
萬圓大鈔上的貧窮武士:福澤諭吉自傳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