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围绕《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组织编制了一批“十三五”国家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的印发实施,对于推进《纲要》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本书出版发行,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依据,为科研中介机构提供研究咨询的素材,为社会各界提供增进发展共识的途径,引导各有关方面努力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内页插图
目录
上册
一、重点专项规划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
“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
“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下册
二、其他专项规划
(一)科技创新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二)农业农村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三)产业体系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
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
(四)基础设施
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
卫星测绘“十三五”发展规划
(五)生态环境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
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
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国海岛保护工作“十三五”规划
(六)民生保障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一-2020年)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
“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
“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
“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
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前言/序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围绕《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组织编制了一批“十三五”国家级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的印发实施,对于推进《纲要》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为加强规划宣传,增进各方共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规划实施,切实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我们选取了16个重点专项规划和45个其他专项规划汇编出版,供有关方面工作参考。其中,“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由国务院确定并印发,是《纲要》实施的重要抓手与支撑,对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关键领域发展、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5个其他专项规划也是相关领域的重要规划,主要涉及科技创新、农业农村、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
希望本书的出版发行,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的依据,为科研中介机构提供研究咨询的素材,为社会各界提供增进发展共识的途径,引导各有关方面努力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本书汇编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十三五”国家级专项规划汇编(套装上下册)》收录了“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或参与组织编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要国家级专项规划,是理解和把握国家“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政策导向和重点任务的权威性、系统性文献。 本汇编涵盖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对外开放等多个维度的战略规划。它不仅仅是政策文件的简单集合,更是国家在五年发展周期内,对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深化对外开放等重大议题进行的全面谋划和部署。 一、 经济发展的战略擘画 在经济发展方面,“十三五”时期国家高度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汇编中的相关专项规划,如《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意见》配套的实施方案、关于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规划等,为深入理解这一时期的经济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规划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破、立、降”等措施,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这包括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改善营商环境;以及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具体政策方向。 产业升级与转型: 汇编中的规划,如《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清晰勾勒了中国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蓝图。这体现在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扶持政策。 服务业发展: 规划也关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及相关细则,旨在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质量,推动经济服务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针对东西部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汇编收录了关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国家“三大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两大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支持。 二、 科技创新的驱动引擎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迈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围绕其展开的各类专项规划,是理解这一核心战略的重要窗口。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规划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汇编中的规划,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启动实施方案》等,聚焦事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科技领域,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力图实现重大突破。 人才发展与引进: 规划高度重视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提出了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国际科技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随着国防和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相关规划也强调了如何发挥国家科技力量,促进军用技术向民用转化,以及民用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三、 社会民生的福祉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三五”时期,国家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扶贫等民生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专项规划,旨在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脱贫攻坚: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民生规划之一,系统部署了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路径,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 教育事业发展: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勾勒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强调普及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医疗卫生健康: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明确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规划,在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领域提出了提高覆盖面、增强保障水平的措施,并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 就业创业: 规划关注就业结构性矛盾,强调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技能。 四、 生态文明的绿色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的专项规划,旨在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保护: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核心规划,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空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包括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应对气候变化: 规划强调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汇编中的规划,如《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以及关于湿地保护、森林保护、草原保护等规划,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保护思路,力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 规划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倡导绿色消费,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五、 区域协调与对外开放的深化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除了前述的“三大战略”和“两大区域发展战略”外,还包括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内容,旨在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在对外开放方面,“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阶段。相关规划,如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自贸试验区建设规划、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等,为我们理解中国如何在新时期开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关键信息。 “一带一路”倡议: 规划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推进机制和政策支持,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规划介绍了各区域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功能定位,旨在探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路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国际贸易与投资: 规划关注服务贸易的开放与发展,促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以及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以更高质量的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总结 《“十三五”国家级专项规划汇编(套装上下册)》是研究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把握政策脉络的必备参考书。它不仅为政策研究者、学者、企业界人士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关注中国发展方向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从中可以窥见国家在过去五年里,如何以战略性的眼光,在经济、科技、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锚定目标、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这套汇编凝聚了国家智慧,反映了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