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永祥 著
图书标签:
  • 化学
  • 生活
  • 科普
  • 科学
  • 趣味
  • 实用
  • 基础
  • 知识
  • 大众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10679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035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了维持生命,每个人都要吃饭喝水。这是一本关于饮食的化学。食物含有的营养素有差异,人体状况也各有差别,只有具备了一些食品营养学常识的人才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正确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食物。想保护大脑、心脏、骨骼、眼睛,预防癌症、心血管疾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等,都可以依据本书知识正确选择食物。同时,本书还可以帮您避免轻信传言,如指出了素食主义的谬误原因,味精有害健康和致癌的错误等等。

作者简介

马永祥,男,汉族。 1933年9月3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祖籍山东淄博。1957年兰州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58年5月~1960年1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深造;1961年11月~1962年10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学生预备部学俄语;1962年11月~1965年7月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石油与天然气学院担任访问学者。在兰州大学工作期间历任助教、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意大利国际著名刊物Inorganica Chimica Acta 评审人(1992~1995年),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杂志第三届编委(1997~2002年)。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退休。

目录


《宇宙的低语:探索宏大叙事下的科学奥秘》 一、 序章:无垠星河中的求索 自人类仰望星空那一刻起,对宇宙的好奇便从未止息。从古籍中描绘的神话传说,到伽利略的望远镜,再到如今探测器传回的深邃影像,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理解自身在其中所处位置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对遥远天体的凝视,更是对物理法则、生命起源,乃至宇宙终极命运的追问。《宇宙的低语》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场穿梭于时间与空间的宏大叙事,它试图用最平实、最引人入胜的语言,揭示那些隐藏在星辰大海背后、影响着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科学力量。 本书的诞生,源于一个简单却深刻的信念:科学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渗透在日常点滴、塑造着我们认知与世界的基石。我们呼吸的空气、脚下的土地、头顶的阳光,无不蕴含着深邃的科学原理。从宇宙诞生时的第一次闪光,到黑洞吞噬星辰的壮丽景观,再到生命如何在极端环境中悄然绽放,这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不同的尺度,从微观的原子碰撞,到宏观的星系演化,感受科学之美,理解万物运行的规律。 我们并非孤立存在于这个宇宙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思维的火花,都与这浩瀚的宇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宇宙,某种程度上就是理解我们自己。本书将挑战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常识,从全新的视角审视我们所熟悉的一切。它鼓励读者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去质疑、去探索、去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相。 二、 第一篇:时空的织锦 宇宙的宏大,首先体现在其空间的无限与时间的漫长。《时空的织锦》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次穿越宇宙历史的旅程。我们将从宇宙的黎明开始,追溯大爆炸理论如何描绘出宇宙的起源,从一个奇点膨胀至如今我们所见的广袤。行星的诞生、恒星的演化、星系的形成,这些壮丽的宇宙事件并非孤立的奇观,而是遵循着严格的物理定律,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宇宙。 我们将深入了解引力——这个无形的力量是如何塑造宇宙结构的,它如何让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又如何将星系凝聚在一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何颠覆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传统认知,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并解释了引力波如何成为宇宙中的“低语”传递信息。本书将用生动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解释这些复杂概念,让读者无需深厚的物理学背景,也能领略时空弯曲的奇妙。 我们还会探讨宇宙的成分:占宇宙绝大部分但又神秘莫测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的存在如何影响着宇宙的膨胀速度和结构形成?它们是否隐藏着解开宇宙终极命运的钥匙?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前沿的宇宙学研究,了解科学家们如何通过观测和实验,试图揭开这些宇宙之谜的神秘面纱。 三、 第二篇:生命的密码 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的存在是何其珍贵?《生命的密码》将聚焦于生命起源的奥秘,以及生命如何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繁衍生息,并探索生命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可能。从最简单的有机分子如何自发形成,到DNA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再到细胞如何运作,本书将一层层剥开生命的精妙构造。 我们将追溯地球生命的进化史,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再到人类的出现。进化论的强大解释力如何将所有生命形式联系在一起?自然选择是如何塑造出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本书将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实例,展示生命的顽强与多样。 本书还将探讨生命的边界。在极端高温的火山底部,在深不见底的海洋深处,甚至在真空的太空环境中,生命是否能够存在?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如何拓展我们对生命生存条件的认知?更进一步,本书将引发对地外生命存在的思考。在宇宙中寻找生命迹象的努力,如SETI计划和对系外行星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的?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 四、 第三篇:物质的律动 构成我们身体、我们所处环境的一切,都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它们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不断地运动、相互作用,遵循着一系列深刻的物理化学规律。《物质的律动》将带领读者进入微观世界,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创造出世间万物。 我们将从原子模型的发展史开始,了解质子、中子、电子的发现,以及元素周期表如何系统地组织起所有元素。本书将解释原子是如何通过电子的得失或共享形成化学键,进而构成化合物的。从我们饮用的水中氢氧的结合,到支撑我们建筑的金属合金,化学键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 本书将重点阐述化学反应的原理。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什么是酸碱反应?它们在自然界和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食物的消化吸收,到药物的研发,再到新能源的开发,化学反应无处不在,驱动着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流动。 我们还将探讨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等离子体。相变是如何发生的?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如何影响物质的性质?从冰雪的融化,到水的蒸发,再到恒星内部的等离子体,物质的状态变化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五、 第四篇:能量的轨迹 能量是宇宙运行的根本动力。《能量的轨迹》将探讨各种形式的能量,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传递,并最终驱动宇宙万物的。《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基本物理定律如何贯穿于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无论是恒星发光,还是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都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我们将深入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动能、势能、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以及核能。本书将解释这些能量形式是如何相互转化的。例如,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生长的化学能,我们进食植物后,化学能又转化为我们身体活动的动能和热能。 本书还将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能源问题。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到日益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核能,它们是如何产生能量的?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本书将探讨人类如何利用和开发能源,以及如何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保护我们的地球。 我们还将触及能量在宇宙中的角色。恒星如何通过核聚变产生巨大的能量,照亮星空?黑洞如何吞噬物质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宇宙的未来命运,是否也与能量的分布和消耗息息相关? 六、 终章:科学的未来与我们的责任 《宇宙的低语》并非一本止于知识传授的书籍。它更是一次对科学精神的致敬,一次对人类求知欲的赞美,以及一次对我们与宇宙关系的深刻反思。科学并非静态的知识集合,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自我修正的动态过程。每一项科学突破,都建立在前人的探索之上,并为未来的发现奠定基础。 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展望科学的未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量子计算,这些前沿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对“生命”和“智能”的定义?我们又将面临哪些新的伦理挑战?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发我们对自身责任的思考。作为宇宙中的一份子,我们如何理解我们在地球上的角色?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承担起保护我们家园的责任。 《宇宙的低语》希望能够点燃读者心中对科学的火花,鼓励大家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未知,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科学的探索者,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宇宙的壮丽,理解生命的奇迹,并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这趟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教科书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公式和定义。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分享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他常常会从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切入,然后层层剥茧,引出背后的化学原理。我记得有一段讲到烹饪,书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煎炸食物会产生诱人的香味,以及不同烹饪方式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读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每天都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化学实验,只不过我之前一直对此浑然不觉。作者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他用词考究,句式多变,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发人深省,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让人越读越想读下去,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传统的化学分类来编排的,而是围绕着“生活”这个主题展开。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能够窥探到化学在不同领域的神奇应用。比如,在介绍“衣”这一章节时,书中不仅讲述了各种纺织品的化学成分和制造过程,还深入探讨了染料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在“食”的章节,则详细解析了食物的营养成分、防腐剂的原理,甚至连我们喜欢的各种零食背后的化学奥秘也一一揭露。这种“化整为零”的讲解方式,让化学知识不再显得庞杂和难以捉摸,而是变得具体而生动,触手可及。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科普读物。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学科分支,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将化学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巧妙地联系起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绿色化学”的探讨,作者不仅介绍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还呼吁大家关注可持续发展,思考如何用更环保的方式来利用化学能源和化学材料。这种将科学知识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是一本具有启迪意义的读物。它让我开始思考,作为个体,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化学的力量,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用心了,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哑光材质,触感温润,图案是抽象的分子式与花朵交织在一起,既有科学的严谨感,又不失艺术的灵动性。翻开内页,纸张的厚度和质感都非常棒,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之间设置了一些精美的插图和照片,那些照片不仅清晰,而且色彩饱满,比如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的那一页,那张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示意图,真的是画龙点睛,让我这个理工科小白也能瞬间领悟其中的奥妙。而且,书中偶尔还会穿插一些有趣的漫画小故事,用幽默的方式解释一些复杂的化学原理,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甚至让人忍俊不禁。每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探索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作者和出版方的匠心独运。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与其说是知识的灌输,不如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以前总觉得化学离我的生活很遥远,它似乎只存在于实验室里,是那些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们研究的专业领域。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化学,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最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从早晨刷牙的牙膏,到晚上吃的晚餐,再到我们呼吸的空气,甚至是我们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活动,无一不与化学息息相关。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看似高深的化学概念,解读得通俗易懂。比如,他描述血液中的氧气运输,就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快递系统,让我这个对生物化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清晰地勾勒出其中的过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方式,让我觉得学习化学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