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古城暢遊通

100古城暢遊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江濤 著,王學典,壹號圖編輯部 編
圖書標籤:
  • 古城
  • 旅遊
  • 曆史
  • 文化
  • 建築
  • 攻略
  • 遊記
  • 中國
  • 旅行
  • 人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3780993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705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含章·美麗中國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56
字數:35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100古城暢遊通》特意甄選瞭100座具有代錶性的古城,使那些渴望一傾這些“古典美人”芳澤的愛好者可以在字裏行間踏遍華夏、暢遊古今,欣賞中華大地上的不朽勝景。

作者簡介

王學典

1998年6月畢業於蘇州大學,本科學曆,圖書策劃人,年策劃齣版圖書100餘部,媒體記者,熱衷於建築攝影、旅遊攝影,任某省報旅遊工作室主任期間,幾乎跑遍瞭大江南北,以親臨者的身份涉足自助遊係列圖書,受到讀者一緻好評。

壹號圖編輯部

所轄壹號圖庫網目前簽約攝影師數百人,現存圖片數十萬張。壹號圖編輯部策劃編輯的一係列圖書,易懂、易學、易操作、專業、準確,受到市場一緻好評。 江濤(本冊特約主編)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副標題,主編、參編多部旅遊教材,曾主持《旅遊閤同立法研究》等多項重大省級課題。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華東地區古城

10上海東方明珠

13南京六朝金粉地

16常熟江南福地

18揚州廣陵明月城

21徐州兩漢文化之鄉

23蘇州園林之鄉

26淮安運河之都

28嘉興水鄉澤國

31鎮江天下第一江山

34寜波海濱明珠

36杭州人間天堂

39臨海文化之邦

41壽縣楚文化故鄉

43歙縣徽商故裏

45泰安五嶽之都

47崇武海疆重鎮

49漳州土樓之鄉

51長汀最美的客傢山城

54泉州光明之城

56南昌豫章故郡

59景德鎮韆年瓷鄉

61贛州韆裏贛江第一城

63濟南天下泉城

66臨淄齊國故都

68颱兒莊京杭運河的活化石

71聊城中國北方威尼斯

73蓬萊東方神話之都

75麯阜孔聖故裏

第二章華北地區古城

80北京韆年古都

83天津渤海明珠

86承德塞外京都

88保定京畿重地

90正定古建築寶庫

93邯鄲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95大同九邊重鎮

97平遙華夏第一古城

100山海關天下第一關

102太原九朝古都

104代縣三關重鎮

106祁縣晉商故裏

108呼和浩特塞外明珠

110黑城漠北古城

第三章華中地區古城

114鄭州中原古都

117南陽南都明珠

119開封七朝都會

122安陽中華第一都

124洛陽國色天香牡丹城

126商丘三商之源

128浚縣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130武漢九省通衢

133荊州軍事重鎮

135襄陽華夏第一城池

137恩施土傢第一城

139鍾祥大地博物館

141長沙楚漢名城

143嶽陽巴陵古郡

145鳳凰湘西明珠

第四章華南地區古城

150廣州韆年商都

153梅州世界客都

155佛山陶瓷之都

157桂林山水甲天下

160海口南國椰城

第五章西南地區古城

164成都天府之國

167重慶山城霧都

170宜賓萬裏江山第一城

172閬中嘉陵第一江山

175都江堰韆年守護

177樂山東方佛都

180自貢韆年鹽都

182昭化建製活化石之城

184遵義紅色故鄉

186鎮遠太極古城

188銅仁黔東門戶

190昆明夢境天堂

192大理山水天堂

195建水文獻名邦

197濾州中國酒城

199麗江活著的經典

202拉薩日光聖城

204日喀則最如意美好的莊園

206江孜英雄城

第六章西北地區古城

210西安十三朝古都

213延安塞上咽喉

215鹹陽中國第一帝都

217漢中秦巴天府

219韓城關中文物最韓城

221榆林塞上明珠

224貴德高原小江南

226敦煌東方佛藝術之都

229武威馬踏飛燕故裏

231張掖塞上江南

233天水羲皇故裏

235銀川西夏故都

238喀什巴紮之鄉

第七章東北地區古城

242瀋陽兩代帝王都

245興城北國重鎮

247吉林霧凇之都

250集安王城遺韻

252哈爾濱東方莫斯科

255齊齊哈爾北國鶴鄉


精彩書摘

上海

東方明珠

提起上海,人們總能想到很多,老上海時尚之街霞飛路、叮叮聲裏來迴穿梭的電車、洋溢著小資情調的咖啡館、承載著上海人難忘迴憶的石庫門和老弄堂……這座屹立於長江入海口的東方大都市,擁有古老厚重的曆史文化和眾多的名勝古跡。江南吳越傳統文化與外來的多樣文化在這裏碰撞、融閤,並不斷延續,形成瞭上海獨具一格的海派文化。

在上海市中心的鬧市深處隱藏著一個古樸、典雅的園林——豫園。這是一座始建於1559年嘉靖時期的古老園林,至今已有450多年的曆史。早期的它是一座私人園林,由當年的刑部尚書潘恩之子潘允端購買建園,此後曆經50多年,耗盡萬貫傢財直至萬曆末年竣工。園內亭颱樓閣錯落有緻,廊閣麯徑迴環相連,花草樹木巧妙分置,假山怪石崢嶸嶙峋,湖光池水瀲灧風情,古色古香的建築在花樹古木的掩映下顯得小巧玲瓏,使此處的風光格外旖旎,清新明麗。規模宏大、景色秀美的豫園因“陸具嶺澗洞壑之勝,水極島灘梁渡之趣”而被認為是和蘇州拙政園、太倉弇山園媲美的“東南名園冠”。漫步園內,兩宜軒、點春堂、和煦堂、玉玲瓏、玉華堂等各個盛景盡收眼中,美不勝收。每年的上元節,豫園元宵燈會奇彩異常,大街小巷上群燈似海,各式各樣的花燈琳琅滿目,火樹銀花,若是從上空俯瞰猶如燈火如晝的仙市,異常璀璨。

坐落於上海市繁華市區的城隍廟,是上海這座大都市著名的道教宮觀。在我國幾乎每個稍大一些的古城中都會有城隍廟,“城”即城池,“隍”即乾涸的護城河,“城”和“隍”都是城市重要的軍事設備。雖然每個城隍廟裏供奉的塑像不同,但都是當地曆史上為城市做齣過貢獻的先賢,上海的城隍廟也不外如是。

上海的城隍廟傳說是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後在明朝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是一個由多個殿廟組成的建築群,廟內的城隍大殿內主要供奉金山神主即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的塑像。城隍廟規模宏大,除瞭大殿還有元辰殿、慈航殿、財神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文昌殿以及關聖殿等眾多功能各不相同的殿宇。此外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城隍廟都會舉辦新春燈會,沿街燈影迷離,斑駁陸離,被列為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吸引瞭無數遊人。這裏可以說得上是上海市中國傳統元素最豐富最集中的地方,是來到上海不能錯過的美景。

提到江南名刹古寺,沒有人會忘記這個響亮的名字——龍華寺,這座寺廟佇立在繁華的上海已經幾百年瞭,汩汩東流的長江水洗盡瞭多少塵埃,也抹不去它的故事。龍華寺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對佛教寺院略有瞭解的人一看到伽藍七堂製,基本上也能猜到這點。現在的龍華寺盡管沒有傳說裏的富麗堂皇,但是古樸典雅的氣息還在,沿著中軸綫望去,一路上彌勒殿、天王殿、三聖殿、觀音殿等高高聳立,蔚為壯觀。

曾經的十裏洋場到瞭今日依舊洋氣十足、美麗迷人,而外灘就是上海這座東方大都市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綫。外灘就好像鑲嵌在黃浦江畔的一顆明珠,故而它也被稱為黃浦灘,共長1.5韆米,東靠黃浦江,從南麵的延安東路開始,嚮北直至蘇州河外白渡橋。這裏的建築不僅有中國傳統建築,還有極具異國風情的西方建築,其中以風格迥異的“萬國建築群”最為醒目,主要包括高聳尖塔式的哥特式建築、富麗堂皇的巴洛剋式建築、恢宏莊嚴的羅馬式建築等。黃浦江的對岸還有東方明珠電視塔和上海中心大廈等眾多上海標誌性建築。復古與現代的結閤使這裏成為上海的標誌之一,也是上海曆史記憶的經典再現。來到上海的遊客,必定會到外灘來走一走,欣賞那風格迥異的建築,霓虹如晝的外灘夜景,以及黃埔江畔的潮起潮落。

上海這座“不夜城”,不僅有舊時的異國情調,也有現代大都市明快的節奏和步調。她近百年來滄海桑田的變化摺射齣中西文化膠著與融閤的時代特色。

旅遊小貼士

地理位置:上海市

最佳時節:春、鞦季

旅遊景點:豫園、城隍廟、龍華寺、外灘、東方明珠、萬國建築群等

特色風味:南翔小籠包、蟹殼黃、鍋貼、棗泥酥、魚容春捲、蟹黃灌湯包


前言/序言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古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滾滾長江、滔滔黃河奔湧不息,泱泱華夏生機勃勃、生命不止。古老的先民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創造瞭燦爛的文明,那曆經百年風雨興衰、韆年歲月洗禮的古城,是中華大地上永放光芒的珍寶,令我們自豪。它們散布在各個省市,守著自己獨特深邃的風景靜待知者到訪。

遊覽古城,不隻要觀其曆史多麼悠久、城牆多麼斑駁、建築多麼老舊、風情多麼彆緻,更在於體會其整體的精神氣蘊,是威武霸氣,還是謙和靜默?是嫵媚柔婉,還是剛勁有節?是盛裝嚴服,還是不施粉黛?所有這些特質又是如何與它的人文景觀相融起來的呢?倘能理通此一節,方算不負此城曆盡劫毀後的艱難幸存。

走進古城,望見高大城樓的那一刻或觸到斑駁城牆的那一秒,電光火石間,時空的大門放佛被打開,此城經曆的風雲變幻、興衰更迭、血雨腥風或無限榮光都一一湧入腦海,將士的嘶吼呐喊或歌女的絲竹之聲也似乎縹緲可聞,一座座躺在史書裏靜默無言的城池忽然生動活躍起來!它們或是韆年古都,或是邊陲重鎮,或是海防要塞,或是江南水城,麵貌有彆,風采各異。它們有敦實厚重的古城牆、年代久遠的古建築、形式彆緻的古橋梁、精緻玲瓏的亭颱樓閣,還有各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凡此種種,無一不令人歡喜贊嘆、著迷沉醉。古城之所以迷人,並不僅僅在於其與眾不同的物質存在,比如建築和山水,而更在於其本身的曆史、故事和文化,令你越是走近它就越想瞭解它,越是瞭解它就越難忘掉它。它們是璀璨的人文遺跡和優美的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訴說著東方最古老神秘的國度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這就是古城的魅力。

世界太大瞭,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覽遍最美的風景,所以,本書特意甄選瞭100座具有代錶性的古城,使那些渴望一親這些“古典美人”芳澤的愛好者可以在字裏行間踏遍華夏、暢遊古今,欣賞中華大地上的不朽勝景。



《100古城暢遊通》——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與人文漫遊 《100古城暢遊通》並非一本簡單的旅遊指南,它是一部精心編織的關於曆史、文化與現代生活交織的宏大敘事。本書以精美的視覺呈現和深入淺齣的文字,帶領讀者踏上一場跨越地域、縱覽古今的文化探索之旅。它不僅僅是提供旅行路綫的工具,更是一扇開啓認知、激發思考的窗口,讓讀者在閱讀中得以“暢遊”古老文明的脈絡,感受其獨特魅力,並從中汲取生活的靈感與力量。 一、 視覺的盛宴:定格永恒瞬間 本書的靈魂之一,在於其無可比擬的視覺衝擊力。我們摒棄瞭以往旅遊書籍中常見的、略顯呆闆的風景照,轉而采用瞭一係列經過精心策劃與拍攝的、極具藝術感與故事性的影像作品。每一幅圖片都力求捕捉古城的精髓——可能是晨曦中沐浴著金色陽光的古老城牆,泛著曆史的滄桑;可能是巷道深處,老者悠閑品茗的剪影,定格瞭時光的靜謐;又或是市集裏,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與當地居民淳樸的笑容交織,展現瞭古城鮮活的生命力。 為瞭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我們組建瞭一支經驗豐富的攝影團隊,深入到每一座古城最細微之處。他們不僅關注宏大的建築景觀,更捕捉那些隱藏在街角巷尾、人文風情中的動人細節。例如,在描繪一座古城時,我們可能不會隻呈現其標誌性建築的全景,而是會花費大量筆墨去刻畫一扇雕刻著精美花紋的木門、一塊斑駁的石闆路、或是當地居民世代相傳的服飾圖案。這些看似微小的元素,卻是構成古城獨特氣質的關鍵,是承載曆史記憶的載體。 書中圖片的構圖、色彩運用、光影處理,都經過反復推敲,旨在營造齣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讀者仿佛能透過鏡頭,親身站在古城的土地上,感受那裏的空氣、聽到那裏的聲音、聞到那裏的氣息。我們相信,優秀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記錄,更是情感的傳遞和思想的啓迪。通過這些精心挑選的圖像,讀者可以直觀地理解古城的曆史變遷、文化積澱以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獨特價值。 二、 文字的深度:解讀文明密碼 如果說視覺是《100古城暢遊通》的外衣,那麼文字便是其深邃的靈魂。我們聚集瞭一批對曆史、文化、建築、民俗有著深刻見解的學者、作傢和資深旅行者,他們用嚴謹的考證、生動的筆觸,為讀者解讀每一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本書的文字內容並非簡單羅列史實,而是力求將曆史的厚重感與人文的溫度相結閤。我們會追溯古城的起源,講述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演變,例如,一座古城可能曾是兵傢必爭之地,經曆瞭戰火的洗禮,也見證瞭民族的興衰;另一座古城,則可能以其獨特的商業貿易地位而聞名,孕育瞭輝煌的經濟文化。我們會深入挖掘那些鮮為人知的曆史故事,講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物,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情感、他們的奮鬥,構成瞭古城鮮活的生命史。 除瞭曆史,本書更關注古城的文化內核。這包括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例如,江南古鎮的粉牆黛瓦、北方古城的夯土城牆、西南少數民族的吊腳樓,它們不僅是物質的載體,更是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體現。我們會解析這些建築背後的設計理念、建造技藝以及它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 此外,民俗風情也是本書著重探討的方麵。古城的節日慶典、傳統手工藝、地方戲麯、特色美食、民間傳說,這些都是構成古城獨特魅力的重要元素。我們將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以及他們如何傳承和發揚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例如,我們會描寫一次熱鬧非凡的傳統節日慶典,捕捉到人們臉上的笑容與虔誠;我們會探訪一傢世代經營的手工藝作坊,感受匠人手中的溫度與專注;我們會品嘗一道當地特色的美食,體會其中蘊含的地域風情與人文故事。 本書的文字風格力求做到雅俗共賞。既有學術的嚴謹與深度,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與可讀性。我們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曆史和文化概念娓娓道來。同時,我們注重情感的融入,讓讀者在閱讀文字時,能夠産生共鳴,感受到古城的呼吸與脈搏。 三、 旅程的設計:不止於行走的意義 《100古城暢遊通》所倡導的“暢遊”,絕非簡單的打卡式旅行。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引導讀者進行一場深度、有意義的文化漫遊。 在每一座古城的介紹中,我們都會提供一些“深度體驗”的建議。這並非強製性的任務清單,而是激發讀者思考和探索的綫索。例如,我們會建議讀者尋找一座鮮為人知的古老寺廟,聆聽一位老人的故事;我們會推薦讀者去體驗一項當地的傳統手工藝,親手製作一件屬於自己的紀念品;我們會引導讀者去觀察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理解他們的節奏與哲學。 本書還會提供一些“慢旅行”的思路。我們鼓勵讀者放慢腳步,在古城的某個角落靜坐,用心去感受它的寜靜與祥和;鼓勵讀者迷失在古老的街巷中,去發現那些不經意間的美麗;鼓勵讀者與當地居民進行真誠的交流,傾聽他們的生活,分享他們的喜悅。 除瞭具體的體驗建議,本書還探討瞭“旅行的意義”這一更宏大的主題。我們希望讀者在讀完《100古城暢遊通》後,能夠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理解曆史與現實的連接,認識到文化多樣性的珍貴。本書旨在培養讀者一種“在路上”的生活態度,將旅行的體驗內化為個人成長的養分。 四、 知識的延伸:構建古城知識體係 《100古城暢遊通》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行”的書,它更是一部構建讀者古城知識體係的“百科”。我們力求在每一個介紹中,都包含豐富的知識點。 例如,在介紹一座城池時,我們可能會詳細解析其城牆的建造結構、軍事防禦體係、以及曆史上發生的重大戰役。在講述一座宗教古城時,我們可能會深入探討其宗教信仰的起源、發展、以及與當地文化的融閤。在描繪一座古代商業城市時,我們可能會介紹其獨特的商業模式、貿易路綫、以及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本書還會梳理不同古城之間的曆史聯係與文化交流。例如,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它們之間的貿易與文化傳播如何塑造瞭整個區域的文明。不同時期,不同文明之間是如何相互藉鑒、相互影響的。 我們還會在書中穿插一些關於古城保護與活化的專題討論。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如何平衡曆史的傳承與現實的需求,如何讓古城煥發新的生機,這些都是本書希望引發讀者思考的問題。 結語 《100古城暢遊通》是一本為所有對曆史、文化、旅行懷有熱忱的人們而創作的書。它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邀請,一次觸及靈魂的對話。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那些沉澱瞭韆年曆史的古老城池,感受它們獨特的魅力,並在每一次的閱讀與想象中,開啓一段屬於自己的、意義非凡的“暢遊”。它是一場視覺與思想的盛宴,一次滌蕩心靈的旅程,一次對文明深度探索的啓迪。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哎呀,怎麼說呢,就是那種你買瞭之後,會時不時拿齣來翻翻,但又不一定真的會按照它說的去做的類型。我當時買它,主要是覺得“100古城”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宏大,感覺一本就能把我帶到很多地方,省得我費勁巴拉地到處搜攻略。但說實話,拿到書之後,翻瞭翻,感覺它更像是一個目錄,或者說是一個“你該去看看”的清單,而沒有深入到那種讓你覺得“哇,這就是我要找的!”的細節裏。 舉個例子吧,它列瞭多少個古城我不記得瞭,但大概翻瞭幾頁,看到某個耳熟能詳的古城,它就給你介紹一下這個地方有什麼“必去景點”,有什麼“特色小吃”。聽起來是挺全麵的,對吧?可問題是,這些景點和美食,隨便在網上搜一下,都能搜到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相關的介紹,而且信息更新的速度肯定比書本來得快。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一些不那麼“大眾化”的東西,比如當地人纔知道的美食隱匿小店,或者是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的、足以讓你驚嘆的曆史痕跡。又或者,能分享一些旅行者在遊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是一些避坑指南,這些纔是真正有價值的。這本書給我感覺,就像一個初學者寫的旅行日記,優點是真誠,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夠深入和專業。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真的挺讓我失望的。我之前一直對“暢遊通”這種名字抱有很高的期待,以為它真的能像一個通行證一樣,帶我輕鬆愉快地暢遊古城。但拿到手之後,我纔發現,這名字簡直是“標題黨”的典範。書中關於每一個古城的介紹,都顯得非常膚淺,就好像隻是把一些百科全書上的基本信息復製粘貼過來,然後再配上幾張看起來還算不錯的圖片。 我本來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古城曆史文化背景的深度解讀,或者是一些關於當地民俗風情的獨特見解。比如,關於某個古城,它應該能講講這座城是如何形成的,在曆史上扮演過怎樣的角色,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傳說故事。再比如,關於當地的居民,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有哪些獨特的節日習俗,這些纔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內容。可這本書呢,它就隻會告訴你“這裏有XXX景點,可以吃XXX美食”,感覺就像是在走馬觀花,完全沒有觸及到古城的靈魂。我花瞭錢,買來的卻是這樣一本“雞肋”的書,真是太不值瞭。

評分

我當初買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它的封麵設計做得太吸引人瞭,那種復古的畫風,加上“古城”的主題,讓我覺得它一定是一本充滿故事和曆史韻味的讀物。拿到書後,確實在視覺上給瞭我一些愉悅感,那些插畫雖然不是高清大圖,但有一種手繪的溫度,讓人感覺挺親切的。 然而,當我開始閱讀內容時,這種好感就逐漸消退瞭。這本書對於“古城”的描繪,感覺有點像是在走一個模闆。每個古城,它似乎都遵循著相似的敘事邏輯:先介紹一下地理位置,然後羅列幾個“標誌性”景點,再講一講“不容錯過”的美食。這樣的結構,讓我閱讀起來,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缺乏新鮮感和驚喜。我期待的是,它能帶我“穿越”迴那個時代,感受當時的氛圍,瞭解當時人們的生活,或者挖掘齣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但它給我的,更像是在瀏覽一份旅遊宣傳冊,雖然信息量不少,但情感上的觸動卻少得可憐。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像是品嘗瞭一道精心擺盤但味道卻平平無奇的菜肴。它的“賣相”無疑是好的,書的裝幀、排版,都透著一股認真勁兒。它列舉的古城數量也確實夠多,讓人覺得“哇,一本讀完,就能知道這麼多地方!”。 可真正翻開書頁,我發現它的內容,怎麼說呢,有點“乾”。它更像是在陳列信息,而不是在講述故事。比如,它提到某個古城的曆史,通常就是一兩句話帶過,說它是什麼朝代建的,有什麼名人來過。我更希望它能講講這座城在某個曆史節點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或者那些名人在那裏留下瞭怎樣的故事,甚至是一些普通人在那個時代的生活片段,這些更能勾起讀者的共鳴。關於美食的介紹也大同小異,就是列齣菜名,然後說“味道很好”,卻很少有關於食材的考究,或者烹飪方式的獨特之處。所以,總的來說,它給我一種“知道瞭很多,但又好像什麼都沒真正瞭解”的感覺。

評分

這本書給我一種“點到為止”的感覺,優點是簡潔明瞭,缺點是缺乏深度。我喜歡它那種把信息碎片化,讓你快速瞭解一個地方大緻情況的方式。比如說,它會告訴你某個古城最有名的三樣東西是什麼,然後用很簡短的文字概括一下。對於那些時間有限,或者隻是想對某個地方有個初步印象的讀者來說,這種方式可能挺有用的。 但是,一旦你想深入瞭解,這本書就顯得力不從心瞭。它更像是一個“導覽圖”的文字版本,勾勒齣瞭一個大緻的輪廓,但具體要去哪裏,怎麼去,以及在那兒能看到什麼更豐富、更細緻的東西,它就很少提到瞭。我有時會在看完它對某個古城的介紹後,反而激起瞭更強烈的好奇心,然後不得不轉而去做其他的搜索。所以,這本書更適閤作為一種“興趣激發器”,而不是一個“終極攻略”。它讓你知道“有這麼個地方”,但至於“怎麼玩”,還得你自己去花心思。

評分

包裝不錯,彩圖很美。不少人文知識,愛古城的人不要錯過瞭。推薦購買!

評分

詳細介紹瞭中國100處名寺古刹,值得一看。為以後旅遊找點方嚮,去過的,再看看書,更好!推薦購買!

評分

準備去一趟颱北,看瞭很多網上的旅遊攻略,最後還是決定入手這一本書,感覺書上的內容更有保障、更豐富、更實在。這本書介紹瞭8個綫路,不同的綫路針對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旅行側重點,都是安排的3天行程。還有“文藝青年必去的四個地方”等一些專題的推薦,非常全麵,非常實用。每一個綫路都是不重復的,到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時間綜閤考慮采用哪一條或者那幾條綫路。翻開這本書,就像拿到一本精美的雜誌,各種圖片和文字的形式非常活潑,閱讀感受非常有趣,非常喜歡。去颱北旅遊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它!

評分

書很不錯質量很好,值得收藏和閱讀。

評分

很多古鎮並配有圖片,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

很不錯的導遊書,

評分

內容豐富,詳細,對旅行很有幫助,紙張印刷精緻,輕薄,適閤攜帶……

評分

景點介紹的詳細,還有很多小貼士,做得很到位,很不錯的一本旅行書。

評分

不錯不錯是正品一直在京東買圖書好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