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古建築暢遊通

100古建築暢遊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學典,壹號圖編輯部 編
圖書標籤:
  • 古建築
  • 建築史
  • 文化遺産
  • 旅遊
  • 曆史
  • 中國傳統文化
  • 建築漫遊
  • 景觀
  • 攝影
  • 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376348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705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含章.美麗中國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56
字數:35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100古建築暢遊通》共分為四大部分,從宮府園林類建築、寺觀教堂類建築、軍事交通類建築、祭祀陵寢類建築四大方麵來為讀者展現我國古代建築的魅力,讀者可以沿著古建築的脈絡去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簡介

王學典

1998年6月畢業於蘇州大學,本科學曆,圖書策劃人,年策劃齣版圖書101餘部,媒體記者,熱衷於建築攝影、旅遊攝影,任某省報旅遊工作室主任期間,幾乎跑遍瞭大江南北,以親臨者的身份涉足自助遊係列圖書,受到讀者一緻好評。

壹號圖編輯部

所轄壹號圖庫網目前簽約攝影師數百人,現存圖片數十萬張。壹號圖編輯部策劃編輯的一係列圖書,易懂、易學、易操作、專業、準確,受到市場一緻好評。


內頁插圖

目錄

8如何拍好古建築

第一章宮府園林類建築

14北京故宮百年皇城

17瀋陽故宮留都宮殿

19布達拉宮雪域高原的聖殿

22恭王府清代王府之冠

24迴王府西域小故宮

26莊王府天津小故宮

29靖江王府桂林山水之城

31張氏帥府名將故居

34麗江木府古鎮“紫禁城”

36喬傢大院晉商名宅

39王傢大院建築藝術館

42皇城相府文化巨族之宅

45康百萬莊園中國第一莊園

48頤和園皇傢園林博物館

51圓明園滄桑名園

53華清池貴妃泉宮

55北海公園仙山瓊閣

58承德避暑山莊皇傢園林

61大觀園紅樓勝景

63豫園東南名園之冠

66個園揚州明珠

68蘇州園林園林之典範

第二章寺觀教堂類建築

72雍和宮皇傢寺廟

75潭柘寺燕都華嚴宗

77雲居寺北方巨刹

80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

83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刹

85應縣木塔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87懸空寺淩雲佛境

89大雁塔玄奘之塔

92隆興寺正定古刹

94靈隱寺江南名寺之冠

96五颱山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98大足石刻石窟藝術殿堂

100樂山大佛天下第一大佛

103彬縣大佛寺東方的巴黎聖母院

106大理崇聖寺巍巍佛都

109大昭寺香火聖地

112哲蚌寺世界最大的寺廟之一

115鬆贊林寺小布達拉宮

117雲岡石窟佛教藝術寶庫

120龍門石窟石刻藝術寶庫

122敦煌莫高窟大漠藝術長廊

124麥積山石窟東方雕塑館

126大召無量寺召廟之首

129湄洲島媽祖廟海上女神宮

131白雲觀道教全真第一叢林

133嘉應觀河南小故宮

135芮城永樂宮仙聖之地

137大羅宮天下第一道觀

139蓬萊閣海上仙境

141上海城隍廟鬧市古街坊

143艾提尕爾清真寺新疆最大的清真寺

146西什庫教堂京都天主教之首

148永寜天主教堂小北堂

150王府井天主堂首都東堂

152索菲亞教堂哈爾濱智慧女神

154石室聖心大教堂遠東聖殿

第三章軍事交通類建築

158長城中華脊梁

161山海關天下第一關

164雁門關天下險塞之首

166嘉峪關邊陲鎖鑰

168張壁古堡袖珍城堡

170西安城牆古都記憶

173平遙古城晉中古韻

176榆林古城九邊要塞

178崇武古城天然影棚

180興城古城四大明代古城之一

182福建土樓閩粵奇觀

184開平碉樓建築世博園

186石庫門上海古跡

188大沽口炮颱津門之屏

190洛陽橋福建橋梁的狀元

192趙州橋天下第一橋

194盧溝橋抗戰豐碑

196泰順廊橋最詩意的建築

198侗族風雨橋不可思議的橋梁

200濾定橋大渡河天險

第四章祭祀陵寢類建築

204天壇祭天遺跡

206軒轅廟華夏第一陵

209晉祠山西古韻

212麯阜三孔孔聖人遺風

215南京夫子廟金陵繁華勝地

217北京孔廟中國四大文廟之一

219解州關帝廟武聖人故裏

221豐都鬼城人間地獄

224棠樾牌坊明禮傢風

226武侯祠蜀相遺風

228杭州嶽王廟民族英魂聖地

230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跡

232乾陵曆代諸皇陵之冠

235宋陵北宋墓群

238西夏王陵東方金字塔

240明十三陵京北奇觀

243明孝陵明清皇傢第一陵

245明顯陵中南明代獨陵

248海瑞墓園南包公之墓

250清昭陵關外三陵之一

253清東陵康乾盛世的遺跡

255清西陵萬年吉地


精彩書摘

北京故宮

百年皇城

北京故宮位於我國首都腹地,俗稱“紫禁城”,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剋裏姆林宮並稱“世界五大宮”。曾經作為帝王之所,北京故宮是封建王朝的皇權象徵,莊嚴肅穆,金碧輝煌,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如今它已經褪去神秘的外衣,不再有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壓迫感,顯得幽深寜靜,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嚮過去的大門。

1406年,明成祖硃棣降旨修建故宮,曆經14載終於完成,從此一座氣勢磅礴的宮廷建築群便屹立在瞭東方古國。據統計,北京故宮大概有9000間宮室,堪稱“殿宇之海”,無論是左右對稱的結構布局,還是富麗堂皇的外觀形式,整座宮殿都呈現齣一種宏大的皇傢氣派,可謂是無與倫比的傑作。北京故宮的三大殿、後三宮和禦花園3部分位於中軸綫上,蔚為壯觀。其中三大殿依次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是遊人來到故宮必去的地方。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明永樂年間建成,當時稱為奉天殿,清順治帝將其改為太和殿,並沿用至今。太和殿是紫禁城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裝飾手法精細巧妙,可以稱為是中國古代建築之首,規模十分龐大。太和殿前的平颱稱為丹陛,上設有代錶皇權的日晷、嘉量和象徵長壽的銅龜、銅鶴,殿下鋪以漢白玉的石雕基座,四周以欄杆圍繞,欄杆下還設有用於雨季排水的石雕龍頭,若是恰逢雨天遊覽太和殿,或許你會看到韆龍吐水的奇觀。殿內重簷廡殿頂,橫梁高懸乾隆皇帝親筆禦書的“建極綏猷”牌匾,位於牌匾之下的就是金鑾寶座。寶座的設計裝飾顯示瞭皇傢的尊貴,椅背上金龍纏繞,其他部位飾以火珠紋、雲紋、捲草紋等,通體鑲嵌紅藍寶石,加之寶座後寬闊的龍髹金屏風以及前後左右6根貼金江山萬代升轉龍紋巨柱,整個大殿金碧輝煌,熠熠生輝。

《中庸》裏說“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所以中和殿取“中和”二字為名,意在凝神靜氣,穩重沉思,明清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之前常在此休息,或者接受官員朝拜,甚至在祭祀前一天,皇帝還要在這裏閱覽祝文等。據說為瞭避免三大殿雷同,中和殿的門窗形製采用瞭《大戴禮記》所述的“明堂”,彆有風韻。中和殿屋麵覆黃色琉璃瓦,中間為銅胎鎏金寶頂,外簷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麵龍,殿內還設有地屏寶座,雍容華貴,難以言錶。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是古代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榮耀。作為古代全國最高級彆的考試殿試的場所,保和殿一直都占據著讀書人心目中最神聖的位置。保和殿殿內雕鏤金漆的寶座與金磚、彆緻的天花梁彩畫以及丹紅色的陳設搭配相互映襯,愈發顯得華貴富麗。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殿後階陛中間的雲龍石雕,這是故宮中最大的一塊石雕,重達250噸,上刻有雲、龍、海水等圖案,9條遊龍口含寶珠,形象富有動感,栩栩如生。看著這嘆為觀止的石雕,不禁會讓人想起那數萬的民夫,他們用旱船拽運的辦法從百裏之外將此巨石托運而來,艱苦非常,所以雲龍石雕不僅體現著雕刻傢的非凡纔華,同樣也凝聚著古代勞動者的智慧和纔能。

故宮是經曆瞭600多年風霜的王朝象徵,錯落有緻的殿宇,硃牆黃瓦的建築,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光輝奪目。一扇厚重的門隔絕瞭城裏城外兩個世界,漫步城內,每一磚每一瓦都刻有曆史的痕跡,就連門口的大缸因時間的侵蝕也不再光鮮,但上麵的颳痕至今依然清晰可見。遠離喧鬧的人群,登高眺望紫禁城,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座巍巍宮闕,威嚴而莊重,吸引著人們不斷去探索發現。

旅遊小貼士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

最佳時節:四季皆宜

開放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08:3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08:30~16:30;除法定節假日和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外,故宮全年實行周一下午閉館的措施,每周一開館時間為08:30~12:00。

旅遊景點: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寜宮


前言/序言

長江與黃河滾滾奔流,泱泱大國生機勃勃。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中華民族創造的韆年文明源遠流長。那些閃爍在曆史長河裏的璀璨明珠是我們永遠自豪的珍寶,古建築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當世界各國賓朋紛紛不遠萬裏來訪,隻為目睹它們的真容時,我們慶幸曆史的傳承和感激祖先的偉大智慧。

與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剋裏姆林宮相比,我國北京的故宮更具特色,它如王者一般,傲然聳立在世界的東方,嚮整個世界展示一個充滿高度文化的國度。素有“天下第一名刹”的河南登封少林寺早已風靡全球,多少外國人來此修禪習武。有人說宇航員在太空看見瞭中國崇山峻嶺上盤踞的那條“龍”,這足以說明長城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韆古悠悠,有多少怨恨都不及風波亭下的嶽飛父子的“莫須有”,然而古往今來他們的墓地卻在西湖邊成瞭一道不容錯過的人文景觀……

我國古代建築凝結瞭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從每一道迴廊、每一座殿堂,每一座宅院,甚至一處鬥拱、重簷、鴟吻等,都能夠清晰地體現齣來。然而比這些建築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們所承載的中華文化。因此當我們走入任何一座古代建築時,我們必然都會帶有一種崇敬,這是對那些締造偉大藝術品的工匠的尊重,也是對建築中的文化的尊重。

本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從宮府園林類建築、寺觀教堂類建築、軍事交通類建築、祭祀陵寢類建築四大方麵來為讀者展現我國古代建築的魅力,讀者可以沿著古建築的脈絡去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100座古建築,一生沉醉》 這是一本邀您踏上穿越時空之旅的指南,它將帶領您深入探索那些凝結著曆史智慧與匠心獨運的建築瑰寶。不同於流水賬式的景點介紹,本書旨在為您開啓一場深度文化體驗,讓您在欣賞古建築之美的同時,更能理解它們背後承載的民族記憶、哲學思想與生活方式。 您將在這裏遇見中國古建築的璀璨群星,它們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構成瞭一個有機而生動的整體,各自講述著獨特的故事。我們選取瞭最具代錶性、最具藝術價值、最具曆史意義的100處古建築,從巍峨壯麗的宮殿廟宇,到精巧彆緻的園林民居,再到雄渾壯闊的防禦工程,每一處都經過精心遴選,力求呈現中國古建築發展的脈絡與精華。 本書的內容並非對已有書籍的簡單復製,而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和解讀方式。我們不拘泥於羅列冷冰冰的年代和數據,而是試圖捕捉那些鮮活的細節,那些能夠觸動您心靈的瞬間。您可以想象一下,當您置身於一座韆年古刹,聽風穿過飛簷翹角,感受梁柱間的古老低語,那是一種怎樣超越時間的對話?當您漫步於麯徑通幽的江南園林,看一池碧水倒映著亭颱樓閣,品味的是文人雅士們對自然與自由的極緻追求。當您站在一座古城的城牆之上,遙望遠方,腦海中浮現的是金戈鐵馬的年代,以及無數先民在這裏生生不息的奮鬥史。 在本書中,您不會讀到枯燥的圖紙分析或者晦澀的建築術語。我們采用瞭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將深奧的建築原理和文化內涵娓娓道來。比如,我們會解釋為什麼故宮的色彩如此輝煌,它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為什麼園林中的假山疊石韆姿百態,它們又是如何模擬自然的山川地貌,寄托著怎樣的情懷;為什麼古塔能夠曆經風雨屹立不倒,其中的卯榫結構和鬥拱藝術又蘊含著怎樣的智慧。 您將跟隨我們,領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築風格。從北方的雄渾大氣,到南方的婉約秀美;從中原的厚重古樸,到邊陲的異域風情;從漢族的精緻細膩,到少數民族的粗獷奔放。每一處古建築都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它們如同鑲嵌在中國大地上的珍珠,閃耀著不同的光芒。 本書特彆注重挖掘古建築背後的人文故事。我們不隻是告訴您“這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您“為什麼是這樣”。您會瞭解到,那些宏偉的建築並非空中樓閣,它們是建造者們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他們智慧和汗水的凝聚。我們會講述那些與建築相關的曆史人物,他們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們對建築的貢獻。您會發現,許多偉大的建築都承載著一段蕩氣迴腸的曆史,都與某位帝王、某位文人、某位工匠的故事緊密相連。 例如,當我們談到一座古橋,我們不僅僅會描述它的跨度、橋拱的形狀,還會講述它連接的兩岸的繁華與變遷,講述那些曾經在這座橋上走過的人們的故事,講述它在戰亂中如何幸存,在和平年代如何成為溝通的紐帶。當我們介紹一座古宅,我們會深入瞭解居住在這裏的傢族的曆史,他們的生活習俗,他們的文化傳承,以及這座宅邸如何見證瞭一個時代的興衰。 本書還包含豐富的視覺元素。精美的攝影作品將帶領您“親臨”每一處古建築,感受它們的恢弘氣勢和細膩之美。我們力求捕捉到最能體現建築特色和藝術魅力的瞬間,讓您仿佛置身其中,身臨其境。同時,我們也會配以恰當的插畫和圖示,幫助您更直觀地理解建築的結構和布局。 《100座古建築,一生沉醉》不僅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本關於中國文化、曆史和審美的啓濛讀物。它希望能夠激發您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您對曆史的敬畏之心,提升您對藝術的鑒賞能力。無論您是建築愛好者、曆史迷,還是對傳統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與收獲。 我們相信,每一次對古建築的探訪,都是一次與曆史對話的過程,一次對民族精神的追溯。通過閱讀本書,您將學會如何“看”懂一座建築,如何“聽”懂它的故事,如何“感受”它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您將不再僅僅是匆匆的過客,而是成為一位能夠品味曆史、欣賞美的鑒賞傢。 這本書將為您提供一份珍貴的精神食糧,讓您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找到一方寜靜的精神棲息地。它將帶您遠離塵囂,走進曆史的深處,與那些古老的建築對話,與那些逝去的時光連接。它將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視野的開闊,一次對自我與民族根源的重新認識。 我們相信,當您翻開《100座古建築,一生沉醉》時,您開啓的不僅僅是閱讀,而是一段全新的、令人難忘的旅程。旅程的終點,或許是某座古建築前駐足的那一刻,或許是理解一段曆史後的豁然開朗,又或許是對我們民族文化更加深沉的熱愛與自豪。 這本書,獻給所有熱愛曆史、熱愛文化、熱愛生活的人們。讓我們一同沉醉在這100座古建築所編織的壯麗畫捲之中,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永恒之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編排方式真是太巧妙瞭!我特彆欣賞它將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古建築穿插排列,而不是按地域或朝代來劃分。這樣一來,閱讀起來就不會枯燥乏味,總能給你帶來新的驚喜。比如,剛看完一座北方宏偉的宮殿,轉眼就進入瞭南方精緻的園林,這種風格上的巨大反差,反而讓人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多樣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且,書中不僅僅羅列建築的年代和風格,還融入瞭大量關於建築背後人文、曆史和藝術的故事,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沉浸在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中。那些古老的梁柱、雕梁畫棟,在作者的文字和圖片下,不再是冰冷的石頭和木頭,而是承載著歲月痕跡的生命體。我特彆被那些關於古代工匠智慧的描述所打動,他們如何在沒有現代工具的情況下,建造齣如此宏偉壯觀的建築,這其中的奧秘和匠心,讀來令人肅然起敬。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精神的感召,讓我對我們祖先的創造力充滿瞭敬意。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暢遊”二字,真的做到瞭。它提供的信息非常實用,對於想要親身去這些古建築遊覽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寶藏。我曾經帶著它去過一處我一直很想去的古鎮,書中關於那個古鎮的介紹,不僅詳細介紹瞭主要景點,還推薦瞭一些隱藏在巷弄中的小地方,那些地方往往比熱門景點更有味道。而且,書裏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參觀的建議,比如最佳的遊覽季節,甚至是一些攝影的黃金角度,這些細節都體現瞭作者的用心。

評分

初拿到《100古建築暢遊通》這本書,就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建築介紹圖冊,更像是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窗戶。翻開第一頁,就被那些精美的插圖和細緻的文字深深吸引。每一座建築都仿佛活瞭過來,講述著它自己的故事。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江南水鄉民居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生動的筆觸描繪瞭那種“小橋流水人傢”的詩意生活,甚至能想象齣夏日午後,微風吹拂著屋簷下的風鈴,發齣清脆的聲響。

評分

坦白說,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硬核”的建築類書籍,但《100古建築暢遊通》完全顛覆瞭我的想象。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建築學門外漢也能輕鬆理解。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的一些關於古建築與文學、繪畫、甚至神話傳說的聯係,讓整個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多彩。它不僅僅教會我認識建築,更讓我體會到建築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和美學價值,是一本真正能觸動人心的好書。

評分

100攝影勝地,如畫般地清新與淳樸,絕對是一本乾貨滿滿的書。

評分

很全,麵麵俱到,實在是把古鎮的精髓給寫齣來瞭,看瞭這本書就不需要導遊瞭,真心推薦!

評分

很多古鎮並配有圖片,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

介紹瞭很多中國古城,看瞭之後很想去,畫麵看著很舒服。推薦一購!

評分

圖文並茂、語言生動讓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

評分

內容豐富,詳細,對旅行很有幫助,紙張印刷精緻,輕薄,適閤攜帶……

評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

還沒有看。等看過瞭再評價。

評分

春天到啦,旅遊季來啦!拿上這本書去遊山玩水,完全沒有問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