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儿童教育心理学》畅销70年,50种语言全球发行,认识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经典之作
2.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深刻讲述教育的根本
15个真实案例、 15种儿童常见问题
破解孩子的语言及行为密码,理解孩子的心理、情绪和行为
帮助父母正确参与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内容简介
《儿童教育心理学》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奥地利心理学家、教育家、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基于《自卑与 越》的思想,从个体心理学的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出发,引用延展中的具体案例,讲述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自我的过程。不少儿童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过度追求优越感而造成性格扭曲。对于儿童为了补偿自卑而追求优越感的心理,他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方式,对家长和老师而言意义重大,值得每位教育者用心阅读和借鉴。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著有《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类本性》等著作。1920 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成立儿童指导中心;1976年,以他的心理学理念为基础而成立的S.T.E.P.父母效能培训课程风靡西方。海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教育办公室特聘心理专家,主攻青少年和儿童心理,从业十余年,累积了几千例家庭案例。
目录
引 言 /001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015
第二章 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024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的引导 /041
第四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051
第五章 儿童的成长:防止自卑感 /062
第六章 社会情感及儿童的发展障碍 /075
第七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处境:这种处境的心理感受和补救方法 /088
第八章 新环境的考验 /095
第九章 儿童的学校教育 /105
第十章 外界环境的影响 /120
第十一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132
第十二章 教育失误 /144
第十三章 教育父母 /151
延展之一:个体心理问卷 /159
延展之二:案例及讨论 /165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非常有趣,不管接触到这件事情的哪一个方面,都会让人沉迷其中。这里面最明显的事实大概就是,必须为了理解某一特定行为而去了解儿童生活的全部经历。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他全部的生活和个性人格,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隐藏在其行为中的生活背景,就很难理解儿童的某些行为。对于这些行为表现,我们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的发展,从儿童幼年就开始了,它是行为和行为表现方式协调统一为一个单一模式。生活的需求迫使孩子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做出应对,而且这种应对环境的统一模式不仅构成了孩子的性格,也使其所有行为个性化,从而跟其他孩子相区别。
大多数心理学流派都忽视了人格统一性这一事实,就算没有完全被忽视,也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看到,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实践,经常会把一个特别的手势或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孤立出来进行研究,仿佛它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时,这样一种手势或表达会被称为一种情结,且假定了它们能够从个体的整体行为中孤立出来。但是,这一个过程类似于从一整段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而且尝试着抛开争端旋律音符单一地去理解这一个音符的意义。显然,这样的做法并不合适,但它还是被广泛地传播着。
个体心理学不得不站在反对这种广泛传播的错误立场上,如果这种错误被应用于儿童的教育,那将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一点在儿童的惩罚理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果一个孩子做了招致惩罚的事情,通常会怎样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们会考虑孩子的整体人格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但更多考虑到的还是孩子的缺点。因为,如果一个孩子多次重复同一个错误,老师和家长就会对此产生偏见,甚至认为他无可救药。可如果一个孩子表现良好,只是偶尔犯错,人们就会基于他留给人们的总体好印象而不会严厉地惩罚他,这也是一个事实。尽管如此,这两个实例还是未能触及问题的真正根源,即我们应该基于对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全面理解,来探讨这些错误发生的根源。这种理解不当就好比,我们尝试去理解一个单个新音符的重要性,却把它从整段旋律中隔离出来。
当我们询问一个孩子为何懒惰时,不能指望他会认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根本原因,而这个原因对我们了解其整体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期待他会告诉我们,他为什么会撒谎。对人性有着深刻理解的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影响至今的谚语:“了解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要让孩子回答如此深奥的问题,这个问题即便是心理学家也很难给出答案。为了更好地理解个体某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所表达的意义,我们先要依照方法和理论来理解儿童的整体人格。这并不意味着要去描述孩子做了什么,或是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孩子对于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的态度。
关于儿童整体生活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找到启示。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有一个妹妹。5岁之前,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对他关爱有加,但这时妹妹出生了。以前,周围的每个人都围着男孩转,满足他的每一个心愿,母亲对他也是溺爱娇纵。他的父亲性格温和、喜欢安静,也很享受儿子对自己的依赖。父亲是一个陆军军官,常年在外,这就使得儿子很自然地与母亲更为亲近。他的妈妈聪明、善良,总是尝试着满足儿子的每一个需求。即便如此,她还是经常会为儿子的没有教养和威胁的手势而恼火。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儿子想要不断地欺压母亲,他会嘲笑她、命令她,不管何时何地,他都会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愉快来引起母亲的注意。
男孩的行为让母亲很恼火,但他的本性并不坏,母亲也容忍了他,还是会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这个男孩也相信,母亲会帮他走出每一个困境。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和同龄人一样受到了应有的良好教育,且小学时成绩还不错。直到8岁那年,他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导致父母再也无法忍受和他之间的关系。他彻底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以此来控制母亲的情
绪。一旦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会拉扯母亲的头发。他不会让母亲得到片刻的安宁,经常去拧她的耳朵,掰她的手。他不肯放弃自己的恶作剧,随着妹妹的长大,他更加固守自己的行为模式。很快,妹妹就成了他恶作剧的新目标。他不会真的伤害妹妹,但他的嫉妒表现得很明显。他的恶劣行径始于妹妹的诞生,因为从那时起,妹妹在家庭中处于有利位置,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开始变坏,或是出现了某些新的不良行为,我们不仅要考虑这种行为开始的时间,还要考虑它出现的原因。这里的“原因”一词只能勉强使用,因为人们通常不会理解,为什么妹妹的出生就是导致哥哥成为问题儿童的原因。虽然人们不了解,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原因是哥哥对妹妹的存在有着错误的认识。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不能断言,一个新生孩子的诞生就一定会导致一个年长孩子的堕落变坏。或许我们可以说,当一块石头落地时,它下落的速度和方向是一定的。但是,通过个体心理学所给出的调研,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心理上的“堕落”中,这些严格的因果关系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而是个体所犯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在起作用,且这些错误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毋庸置疑,人类在心理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错误,且这些错误与其产生的后果密不可分,体现了个体曾做过错误的行为以及设定过错误的人生目标。所有的这些都源自个体所设定的心理目标,因为目标的设定与个体各方面的判断有关。这就是说,一旦涉及判断就会存在犯错的可能性。这种目标的设定或确定从童年早期开始,通常在2岁到3岁时,他就会为自己确定一个有优越感的目标,这个目标会在前面引导他,激励他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这个错误的目标来自儿童的一种错误的判断。尽管如此,这个确定目标多少还是会约束儿童,他们用自己特定的行为来安排自己的人生,落实自己的目标,以便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需要牢记,儿童的性格以及他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决定了其成长,这一点至关重要。当儿童陷入一个新的困境时,他总会重复以前的个人错误行为,意识到这一点也很关键。由此,我们对儿童的一些性格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环境使儿童变得不再依据客观现实或环境来看待问题,比如一个孩子的出生,他们依赖于自己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想象来看待问题和做出行为。这是反驳上述提到的严格因果论观点的充分证据,即在客观事实及其绝对正确的含义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客观事实和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未必存在这样的必然联系。
我们心理活动中最显著的一点,是对于事实的看法决定了我们行动的方向,而不是事实本身决定的。这一点很关键,我们行动的基础就是对事实的看法,这也是人格构建的根基。在人类活动中,关于对事实的主观看法影响行动这一脚本,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凯撒大帝登陆埃及的情况。当凯撒跳上海岸时,脚下一绊,跌倒在地,罗马士兵把这种情况视为一个不祥之兆。如果不是凯撒大帝伸出手臂机智地大喊:“你是我的了,非洲!”那么不管这些罗马士兵多么勇敢,他们都会掉头回去。由此可见,现实本身对我们的行为所起的作用很小,而现实的伟大作用在于,它可以制约和决定我们个体的性格特征的有组织性、完整性。同样的作用和道理也适用于大众心理及其因果关系。如果大众心理中的某一环境状况符合理性的公共常识,这并不是说环境本身决定了这一大众心理或理性,真正决定大众心理和理性公共常识之间
因果关系的,是两者对环境看法自发的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当错误的观点得到了验证排除后,理性公共常识才会符合其大众心理的因果关系。
回到那个小男孩的故事中来,我们可以想象,他很快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困境之中。他会发现,再没有人喜欢他,他在学校也没有任何进步,但他依旧我行我素。他仍然不断地打扰别人,这是他人格的一种完整性的体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每当他打扰了别人,他就会立刻受到惩罚。他会获得一个不良报告和一封抱怨信,这些都被送到他父母面前。如果他屡教不改,他的父母就会被学校建议,让他离开学校,原因是他不适合学校生活。
对于这样的处境和处理办法,也许没有人比他自己更开心了。他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解决方法,他的这种行为模式的逻辑连贯性再次表现了他真正的态度。虽然这种态度是错的,可一旦形成就一直会连贯地表现下去。当他把目标设定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他就犯了最基本的错误。如果他因为犯错而遭到了惩罚,那么说到底,他是因为犯了寻求关注的错误而应该被
惩罚,这个错误造成的结果就是,他总是尝试着让母亲迁就他。另一个结果就是,在他拥有8年的家庭绝对权后,突然从类似国王的宝座上跌落。一直到他失权之前,对于母亲而言,他是唯一的存在;对他来说,母亲也是同样唯一的存在。这时,妹妹出生了,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家庭位置,他竭尽全力想把自己的王座和权力夺回来。这一次他又犯错了,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次犯错不是因为他本性恶劣或天生存有邪念。当一个小孩面临他完全没有准
备好的环境,且没有受到任何指导,只能自己努力去应对时,他才会滋生邪念。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习惯别人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然后突然要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孩子开始上学,老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这个孩子还要求老师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那么自然就会惹怒老师。对于这个娇惯的、但一开始行为还没有那么恶劣和不可救药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一种处境显然太危险了。
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在小男孩的案例中,他的个人存在理论和学校对他所要求、期望的存在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冲突。如果我们用图示的方式概括地描述这个孩子的个人目标和学校为他设定的目标,就会发现两个目标很不一致,甚至相反。但是,孩子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他自己的目标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他的整体人格中除了这个最终目标方向以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目标。而且,学校会期待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正常的存在方式和正常目标,所以这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了。但是学校没有尝试去理解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心理,对孩子这种心理的存在既没有给予宽容,也没有尝试去消除这种冲突的根源。
前言/序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成人来说,教育问题可以总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理性的自我导向。对于儿童来说,问题有些相似,但也存在不同:儿童尚不成熟,能否得到恰当的指导尤为重要。事实上,成人有时也需要外界的指导。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让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展,如果有两万年的时间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自我完善,他们最终也许可以接近成人文明的行为规范。可惜,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所以儿童的教育与成长离不开成人的关注和指导。
在这方面,对儿童教育的无知是最大的难题。一个成人要完全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喜恶的原因,也就是理解自我心理,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并借助合理的知识给予他们指导了。
个体心理学非常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不仅是源于此研究领域本身有重要意义,还因为研究儿童心理的同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个体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不同的是,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之间有脱节。个体心理学注重人格的整体性,同时研究了在人格整体性的发展和表现中,个体心理学本身所付出的努力。就这一点来说,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和智慧,因为知识本身就是认识实践中的错误和缪论。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掌握了这种科学知识,就能随即把它运用到对人格整体性的指导实践中去。
个体心理学将研究方法与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个体性由人格的统一性所驱动和左右,因而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各种理论方法,都反映了人格统一性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所以,本书引言部分试着先从整体上提出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探讨和说明各种相关问题。
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的心理始终存在一种有动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儿童从最早的婴儿期起就处于这种持续不断地追求发展的努力之中。这种努力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追寻着一个伟大、完美而优越的蓝图。这种努力和对目标的追寻,反映了人类思考和想象能力的特质,也主导了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特殊行为,甚至会主导和控制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想法不再客观,而是被自己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所限制。
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隐蔽地藏在每一个人的存在中。每一个人既代表个体的统一性,又保留个体的独特性。因此,个体既像一幅独立的画卷,又是创造画作的艺术家。他不是一个绝不会犯错的工作者,也不是一个对自我身心完全了解的人,而更接近于一个弱者,一个容易犯错、有瑕疵的人。
就指导个体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个体的统一性及其独特生活风格和目标,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观的现实基础上。个体对一个事实的看法和认识,从来都不是这个事实本身。因此,虽然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
塑造自己,依据自己对事物的主观想法来塑造自己。有些主观想法甚至很客观、很充分。但我们必须始终考虑到的是,在人类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想法是错误的、失败的,特别要关注的是,人类童年时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它们影响并主导了我们后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有这样一个临床案例:一位52岁的妇女,经常蔑视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这是因为,她想起很小的时候,她的姐姐备受关注,这让她产生了屈辱感和被忽视感。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理论观点来分析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她的生命早期和现在,也就是接近生命的晚期,一致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动机,那就是她总担心别人蔑视自己,或在发现别人更受优待和偏爱的时候会产生愤怒和易激惹的情绪。就算我们不了解这个女人的一生或是她个体的特殊一致性,但我们依然能够在给出的这两个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填补这种不了解的空白。这时的心理学家,就像是一个小说家,用行为主线、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来构建一个立体的人,且保证以一种整体人格没有被破坏的方式来构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并能清晰地描述这个女人作为个体,其特殊的“生命线”的行为特征。
对个体性格有建设意义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都以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为前提,那就是个体的自卑感。所有的小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刺激他们产生改变处境的动力,以此来驱散这种自卑感。如果是处于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中,个体的这种自卑感会得到减缓。心理学把这种由自卑感引发,并最终获得心理改善的过程称为心理补偿。
现在最重要的是,这种自卑感和心理补偿作用很可能会导致人们犯错。自卑感可能会激发客观成就,也可能会导致个体纯粹的、增加自我个体和客观事实之间距离的心理调适或心理补偿。自卑感会让人感到非常不幸,而唯一能克服自卑感 的方式就是发展个体的心理补偿特征,但心理补偿最后也未必能够完全克服个体的这种自卑感。可即便如此,发展心理补偿特征在个体心理学上还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有三类儿童可以很好地诠释具有心理补偿特征的个体发展。第一类是出生时身体较为虚弱或存在缺陷的儿童;第二类是被严厉对待而没有得到任何疼爱的儿童;第三类是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儿 童。
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三类儿童作为三种基本情况进行例证,以此研究和理解更多普遍类型的儿童。虽然不是每一个儿童生来残疾,但令人震惊的是,很多儿童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由于心理缺陷或器官劣势而引发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残疾儿童中的极端例子而获得。至于被严厉管教和溺爱过甚的两类儿童,其实所有的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两类中的某一类特征,有的甚至两者皆有。
所有这三类主要的情况都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过度雄心。这种自卑感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类生活中同样基本事实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在病态的情况下,很难说夸大的自卑感和膨胀的优越感哪一个弊端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几乎在同一范围内同一节奏交互出现。在所研究的案例中,我们发现由极度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过度野心,像一种毒药毒害着儿童的灵魂,让他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无法产生有用的行为,由于它来自不恰当的野心,最终的行为也是徒劳的。它扭曲了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个体行为,且类似于一个永久的刺激剂,让儿童变得过分敏感,戒备心极强,唯恐自己受到伤害或是被忽视。
儿童教育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