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美麗的軀殼中,同時居住著另一個人格。
她隱約猜到,“她” 的存在,可能與少年時代一場慘烈的縱火案有關。
鄧夏是一名成功的電視颱女主播,多年來一步步扶植她的戀人莊庸登上文藝頻道總監的高位。
在權力與財富的賽場上,鄧夏一手策劃與主持的全民勵誌類真人秀節目《德賽洛夢想之舞》一再突破收視率新高,卻無意中打開瞭災難之門。與當年縱火案有關的舊人一個接一個齣現。商戰腥風血雨,莊庸深陷醜聞,大廈將傾。另一個人格的真實麵貌,以及舊案的真相,也終於逐漸呈現在鄧夏眼前。
孫未
專業作傢。
熱愛安寜的生活與動蕩的夢想。
已齣版《歲月有張凶手的臉》《單身太久會被殺掉的》《熊的自白書》《豪門季》《錢美麗》《尋花》等二十二部作品。其中多部與影視公司簽約。
多國訪學,屢屢獲奬
英國霍鬆丹學者奬金獲得者、丹麥黑爾國際寫作計劃成員、愛爾蘭科剋駐市作傢、匈牙利佩奇駐市作傢、瑞士弗蘭茲艾德瑪雅學者奬金獲得者、美國愛荷華大學交換項目訪問作傢等。其文學作品曾多次獲奬。
文筆犀利,洞徹人心
孫未的文字,細膩敏銳地揭示齣瞭現代都市人的精神睏境,把他們的孤獨、驕傲和疏離描摹得入木三分。文筆犀利灑脫,不乏可愛的狡黠,對人性極具洞察力的同時又懷有樂觀和積極的善意。
第一部
始 夢之迷徑
第二部
中 舞之迴鏇
第三部
末 應許之地
終闋
這座城裏人人都認識我。
我這張描畫精緻的臉,帶著各式各樣的微笑,莊重的微笑、親切的微笑、甜美的微笑,邊上附著“電視颱著名主持人鄧夏”的字樣,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今天早上開車上班,剛上街,就看見路邊新放瞭一排燈箱,上麵的我微笑著舉著右手,在宣講什麼遵守交通規則,一臉的正氣凜然。然後我仗著車窗前那塊電視颱的牌子,連闖兩個紅燈,給交警留下瞭一張戴著墨鏡的漠然的臉。
一路上,我看見瞭無數張自己的臉。
廣場大屏幕上正在循環播放宣傳片,電視颱新推齣的節目《德賽洛夢想之舞》,我在一大堆特技花瓣中翩翩起舞,姿態如孔雀般燦爛。經過百貨公司,外牆海報上的我,穿著職業套裝,裙裾飛揚,成功自信,這是去年給微微拉時裝做的形象代言。駛過高架橋,又看見戶外廣告牌上巨大的頭像,我正如知心姐姐般地推薦學生文具。
這種局麵剛開始的一兩年裏,我曾經非常害怕在公眾場閤看見自己。眾目睽睽下,總是看見自己用各種陌生的眼神看著你自己,那種感覺實在不好受。
有一迴,我和莊庸一起錄完節目,齣去吃晚飯。可能是太纍瞭,走過一張張自己的臉,隻覺得頭疼欲裂。好不容易找到餐廳填飽瞭肚子,齣來正好經過一傢電視機商店,忽然看見十幾個屏幕裏同時在播自己的節目,那個女人說笑得那麼玲瓏自如。我也不知道怎麼瞭,肚子裏一下子就感到翻江倒海,趴在牆角拼命地嘔吐起來,一直吐到把膽汁都吐盡瞭。
莊庸嚇壞瞭,以為我得瞭什麼急病,堅持要把我送到醫院裏。後來,據說他是齣於誠摯的關心,一直陪到瞭我的公寓裏,最後陪到瞭我的床上。這是我們共事以來,第一次關係的飛躍,他好像感慨萬韆的樣子,赤著上身靠在床上抽煙,當然是很注意細節地把我半攬在懷裏,讓我舒服地靠在他的胸脯上,像所有電影裏的戀人鏡頭。
他用電視人特有的標準普通話,說瞭一句文藝片裏的陳詞濫調:
“鄧夏,你是不是隻有軟弱的時候,纔會需要我呢?”
我沒迴答,裝著溫婉傾聽的樣子,事實上這麼文藝的一句話,需要用更文藝的話纔能迴答得巧妙,我一時酸不起來。在調動不起文藝情緒的時候,我就不得不站到一邊,無聊地瞧著這個戀人。這個比我大齣十幾歲,是我領導的中年男人,忽然一反嚴肅持重的模樣,說著青春期男孩的傻話,這讓我忍不住想發笑。
那個夜晚算是治好瞭我的嘔吐癥,至少,我總算不怕上街看見自己瞭。本來嘛,每個人都在各時各處做著讓自己感到陌生的事情,如果隨身帶一麵鏡子照著自己,恐怕每個人都會看得人格分裂。好在我們大多數時間,是根本不用審視自己的。
莊庸是個英俊的男人,他有一張長而瘦削的臉,麵色白皙,這是他常年在錄影棚和剪片室裏度過,缺乏日照的結果。他誌得意滿,卻正在老去,除瞭他那雙異常深邃的眼睛,頑固地抵禦著時間的流逝,這讓他眼角的皺紋綫條變得執拗。
這個男人一直以來的理想,就是要做一檔自己最滿意的節目。隻不過六年過去瞭,我看著他從一個眼光獨到、工作玩命的節目編導,成瞭製片人,繼而升任為現在獨霸一方的文藝頻道總監。但是,他仍然整天唉聲嘆氣,說空間不夠,資金不夠,可以讓他專心做一檔理想中的節目。
我卻從來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沒有什麼理想中的節目,我隻會耍些小聰明,把現有的工作做得漂亮一點,好從領導那兒多得到一些機會。這點現實的念頭,也讓我從一個非電視專業的大學生,成瞭現在三檔節目的主持人兼製片人。馬上新開播的《德賽洛夢想之舞》,就是我的第三塊領地。
莊庸做任何事,用他的話來說,都“事倍功半”,而我呢,是“事半功倍”。所以,莊庸以前總喜歡拍拍我的腦袋,感慨萬韆地說:“到底是年輕人,聰明啊。”
當然自從他在床上感慨萬韆之後,他就不再像對一個孩子那樣拍我的腦袋瞭,這個離異多年的男人,開始用一個戀人的眼神炯炯地看我,看得我心裏發毛。
有時候我的直覺就是他的理想主義害瞭他,讓他做什麼都比彆人纍。他其實不用那麼使勁,不管是愛一檔節目,還是愛一個女人。電視節目本來就是給人消遣的,就像男女之愛,本來就是無常中的一些點綴,這麼耗心耗力,倒是過猶不及瞭。
說起以前莊庸自己做節目的時候,那可真是焚香沐浴,就差拜關公瞭。做節目之前他要左思右想,在現場他會不斷喊停,看著導播切割,他不住地比手畫腳,恨不得親自動手,後期領導還沒審片,他先自我反省地改上三四遍。每次半夜都是我的上眼皮都挨著下眼皮瞭,他還精神百倍,痛苦地思索更好的錶現方法。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類題材並沒有抱太大期望,總覺得可能會陷入俗套的敘事框架中。然而,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預設。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急於給齣答案,而是耐心地帶領讀者走過主人公迷霧重重的內心旅程。這種敘事策略非常高明,它將“真相”變成瞭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讀者的理解深入而不斷變化。我非常喜歡作者處理衝突的方式,它不是簡單的好壞對立,而是存在於人性的灰色地帶,充滿瞭曖昧和掙紮。幾次閱讀時,我甚至會停下來,思考如果是我處在那種境地,會做齣何種選擇,這種代入感是很多小說難以企及的。它帶來的震撼不是突然的驚嚇,而是一種緩慢滲透的、關於存在的深刻思考。讀罷,心中留下的不是一個故事的結束,而是一係列開放性的問號,引人深思。
評分每次拿起這本書,都會被那種夏日特有的、略帶焦灼的氛圍所籠罩。作者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魔力,既可以寫得如詩般優美,描繪齣陽光下那些虛幻的美好;也可以在瞬間變得冷硬而犀利,剖開虛僞的外殼,直指人性中最隱秘的角落。故事情節推進時,那種“步步為營”的感覺非常強烈,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對話或場景,都像是一顆精心埋下的伏筆,直到最後的揭示纔恍然大悟。這種結構上的嚴謹性,使得重讀時也能發現新的趣味點。對我來說,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試圖美化復雜的人性,而是坦誠地展示瞭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可能存在的陰影麵和渴望被理解的脆弱。讀完後,你會對“認識自己”這個命題産生全新的敬畏。
評分翻開這本書,首先被吸引住的是那種撲麵而來的、帶著潮濕氣息的氛圍感。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構建瞭一個極其真實又略帶魔幻色彩的場景。我尤其欣賞其中對細節的捕捉,比如夏日午後陽光穿過百葉窗投下的光影,或是某個特定氣味帶來的久遠記憶碎片,這些微小的觸感,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沉浸感。故事綫索交織得非常巧妙,像是精密的鍾錶,每一個齒輪都在準確地運作,推動著時間的流逝和情感的爆發。雖然情節看似復雜,但邏輯綫索卻異常清晰,不會讓人感到混亂。它探討的那些關於身份認同和自我接納的主題,非常具有當代意義。讀到激動人心的部分,我甚至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的眼神或一句未完的話。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在技術層麵和情感層麵都達到瞭高水準的作品,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這本小說讀下來,感覺就像是經曆瞭一場夏日裏突然降臨的暴雨,前一秒還晴空萬裏,下一秒就被冰冷的雨水打瞭個措手不及。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相當到位,那種逐步推進的懸疑感,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去探尋隱藏在光鮮外錶下的真相。書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尤為細膩,尤其是主角在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抉擇時,那種掙紮和自我懷疑,真實得讓人心疼。它不隻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矛盾與不安。那種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對勁,卻又不得不繼續走下去的無力感,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每一次情節的轉摺都齣乎意料,卻又在迴味之後發現,所有的鋪墊都已悄然完成。讀完之後,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久久不散,仿佛自己也成為瞭那個夏天裏某個不願醒來的夢境的一部分。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采用瞭多重視角和非綫性敘事的手法,將過去與現在、錶象與核心,巧妙地編織在一起,讀起來絲毫沒有生硬感,反而更增添瞭一種宿命般的張力。每一次視角轉換,都像是在給原本模糊的畫麵添加新的焦點,讓讀者得以從不同的側麵去拼湊完整的圖景。關於人物的塑造,幾乎沒有扁平化的角色,即便是配角,也擁有自己完整且閤理的動機和弧光。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配角,往往在關鍵時刻,成為揭示主角睏境的重要綫索。這種群像描寫的功力,讓整個故事世界變得立體而豐滿。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娛樂消遣,它更像是一次精妙的心理學實驗記錄,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被強行拉入一場關於“真實自我”的哲學辯論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