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政治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捲

中國社會政治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薩孟武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9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262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52139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32
字數:40100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作為著名的政治學傢、法學傢,薩氏著作甚多,以《政治學》《中國社會政治史》《中國法治思想》較為著名。而由於種種原因,薩孟武的社會學、政治學著作在今天大陸並不流行,大陸讀者接觸和認識薩孟武,更多是通過他的三本學術性隨筆著作,即《<紅樓夢>與中國舊傢庭》《<水滸傳>與中國古代社會》和《<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薩孟武曾開玩笑說這三本書是姨太太的麵孔,不是正夫人那種很正經的麵孔。這對於認識與評價一位嚴肅的學者,顯然是十分片麵的。所以,此次擬齣版其花費二十二年之心力所成之巨著《中國社會政治史》。此書可以說既是其學術成就的代錶,又是中國社會史與政治史領域的力作,值得大陸學界參考以及對中國社會與政治感興趣的學者與普通讀者閱讀研究。

內容簡介

薩孟武所著《中國社會政治史》全書共四捲,本書為第二捲。全書縱論中國各朝之興亡得失,除考據政治製度外,更引用社會、經濟、思想等各層麵的相關資料,以評析這些層麵的變動如何與政治製度相互影響,其後甚至成為朝代更迭的因素。

決定曆史演進的條件,往往是交互影響的,其中較明顯的莫過於政治與社會兩方麵。書中除瞭詳述宮中、府中權力的轉移、傾軋外,也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介紹幣製、稅賦、力役等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及其如何衝擊曆史的演進。另外,其不同於其他社會史或政治史之處就在於,揭示瞭社會科學與曆史的密切關係。其著力闡明曆史發展過程之因果關係,剖析瞭各類社會情況,如民風、士氣、經濟、國防、戶口之多寡、土地之分配及生産力、各種階層之分立,以及政治製度等等,對於政治現象有何影響。較便利學者的是,書中於每個朝代必以錶格方式詳述其中央、地方官製與文官製度,且剖析該製度之優劣。

本書起草於1935年,完成於1965年,實際寫作共花費22年。為成此書,薩先生遍覽群書,正史以外,通鑒、奏議、書信等各種史料,多有參考。亦不惜斥資購入數套二十五史以備查核、編輯之用,其準備工作不可不謂詳盡,故自成書以來,已成為研習中國曆朝政治的重要參考書籍。在三民書局也是一版再版,從1975年至今已齣6版。

作者簡介

  薩孟武(1897~1984),名本炎,孟武為其字,福建福州人,著名政治學傢。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法學士,迴國後曆任上海各大學教授。1927年,任總政治部宣傳處編輯科科長,1928年任中央政治學校教官兼編輯部主任,1930年任中央政治學校普通行政係教授,越一年兼任係主任,另兼陸軍大學教官、中央學校教授。抗戰軍興,隨政校上廬山、抵芷江、入重慶。國民參政會成立,遴選為參政員。抗戰勝利後,曆任中山大學、颱灣大學法學院教授兼院長。政校復校,兼任政治係研究所教授,並曾任立法委員。著有《政治學》《西洋政治思想史》《中國政治思想史》《<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紅樓夢>與中國舊傢庭》《<水滸傳>與中國古代社會》《孟武自選文集》等著作。
  薩孟武對中國傳統政治思想、製度、理論的研究,能不落俗套,深入淺齣,貫通中西,對中國政治學的形成影響很大。幾本隨筆式的小書,以小說解說學術觀念,獨具特色,也頗得讀者歡迎。薩氏對於中華民國憲法有著精闢的見解,批抨早年時期的國民大會代錶之言筆,被部分前司法院大法官曾用來解釋憲法。薩孟武被認為是近代著名的中華民國憲法書籍著作人,亦是少數被學院派的學者認同是分析解闢中華民國憲法的專傢。

精彩書評

颱灣在1972年以後,“中國通史”被規定為大學一年級必修學分。當時較通行的教本,就是錢穆《國史大綱》上下兩冊、傅樂成《中國通史》上下兩冊。錢書簡明扼要,句句精典,但文言書體,對大一學生而言,不免艱澀;傅書白話解說,詳盡流暢,資料新,成為暢銷書,但缺乏薩先生一嚮重視的因果關係分析。薩書四冊初版自1962至1965齣齊,除解析詳細外,兼有詳注原典,獨具慧眼分析曆史事件的因果關係,皆為前兩書所無,對教師而言,是優秀的參考著作。

——高明士(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本書是現代政治學界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史的扛鼎之作,代錶瞭民國學人在該領域的學術水平,長期均為相關研究的基本入門書或重要參考書。其要旨則在政治與社會的互動,以見曆代興衰存亡之剖麵與綫索。其特點:一是從政治學角度觀察中國古代曆史,凸顯瞭各時期的治理體係、效能、基礎和得失;二是以社會科學方法解析政治史,緻力於揭示經濟、民族、社會、文化諸事態的政治意義和影響;三是以治亂興衰為綱梳理諸政治現象和製度,力圖打通古今,融貫中外,堪稱一部民國版的“資治通鑒”。

——樓勁(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

薩孟武先生的《中國社會政治史》一書乃經長時撰寫及不斷增修而成,其意欲結閤人文學與社會科學於一體,將中國傳統政治的本質以藉事論理之法呈現。該書富於史料與評述,條目分明,統計列錶甚多,載記詳細,注釋得用,頗有綜閤古史而結論世道之誌。

——王世宗(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目錄

簡體版序
增訂新版自序


第一章 三 國
第一節 三國的分立
第二節 官僚政治的敗壞及世族政治的萌芽
第三節 正始之風與思想的頹廢
第四節 北方經濟的復興與晉的統一
第五節 魏的政治製度
附 錄 三國建元錶
第二章 晉
第一節 封建製度與八王之亂
第二節 蠻族移動與晉的南渡
第三節 風俗頹敗與政治腐化
第四節 世族政治的成立
第五節 晉的政治製度
附 錄 晉建元錶
第三章 南北朝
第一節 南北的對立
第二節 世族政治的完成
第三節 政製的敗壞
第四節 佛教的流行及其與吾國固有思想的論爭
第五節 南北的逐漸統一
第六節 南北朝的政治製度
附 錄 南北朝建元錶

前言/序言

  增訂新版自序
  本書起草於抗戰前二年,即1935年。第四冊完成於1965年,閤計共三十年。中間有八年,將時間花在政治學的著作及修改,實際本書之寫作共花二十二年。
  最初一、二兩冊,即由先秦至南北朝,抗戰時,曾摘要編為講義,發給“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行政係學生。由1944年至1946年又著手寫作唐代。
  抗戰勝利,我赴中山大學,主持法學院院務。在兩年(1946年至1948年)之間,一方編述五代部分,同時著手搜集宋代資料;1948年我來颱灣,主持法學院院務,開始寫作宋代部分。宋史寫成之後,陸續搜集資料,著手寫元明二代。明代寫完之後,我不敢遽爾齣版,又將第一冊及第二冊加以修改又修改。友人林紀東先生諄諄勸我付印,意謂萬一失掉,未免可惜。於是就於1962年之鼕,先齣版第一冊及第二冊。
  第一冊除1944年在重慶齣版不計外,1962年11月初版,1966年再版,1969年三版,1972年四版。第二冊於1962年12月初版,1966年再版,1970年三版,1972年四版。第三冊於1963年12月初版,1966年再版,1968年三版(因多印,故未四版),第四冊於1965年11月初版,1968年再版,1971年三版。1974年物價忽然大漲,因之各冊雖將售罄,均停止付印。
  本人著作之所謂“版”與國內各書之“版”不同,必有修改。其不修改者隻稱為“刷”。例如拙著《政治學》,名為四版,其實,初版四刷,再版二刷,三版一刷,四版十五刷,共計二十二刷。未曾修正改版,而稱之為再版、三版……這是各國所沒有的。
  我在小學時,除算術、國文外,對於中國曆史極感興趣。後來閱讀《資治通鑒》,總覺得其對於社會情況,如民風、士氣、經濟、國防、戶口之多寡、土地之分配及生産力、各種階層之分立,以及政治製度等等,寫得太少,而且未曾說明這許多要素對於政治現象有何影響。研究曆史必須闡明曆史發展過程之因果關係,單單記憶事實,尤其用盡腦力,去暗記小事實,不但記得之後,鏇即忘記,而且一點用處也沒有。這是我寫本書的動機。
  我寫作本書當然是先搜集資料,而要搜集資料,必須腦中已有一種觀念,依此觀念,做成每朝曆史的目錄,而後依此目錄,去搜集所需要之資料。否則一部《二十五史》看瞭又看,也必毫無結果。
  搜集資料先由正史開始,這一段工作是很繁重的。例如《後漢書》,我前後看瞭三遍,一字一字地看下去。第一次覺得毫無資料,第二次略有所得,第三次纔有收獲。南北朝曆史分量極多。《宋書》不錯,《魏書》固然蕪冗,而資料還不少。《南北史》隻能作補充之用,至於《北齊書》《南齊書》等等隻是族譜及升官圖。沒有什麼好的資料,而又不能不看。正史看完,再看會要(《西漢會要》根本不必看)或會典,最後纔看文集及筆記。文集固然分量甚多,但其中大部分是詩賦記銘。例如王安石乃是宋代政治上的重要人物,若把他的文集翻一下,即可知道,值得吾人參考之用的奏議及書信並不甚多。所以文集容易看,也看得很快。筆記固然有很好的文章,然每種筆記之中,閤於本書需要的也很有限。至如《愧郯錄》《夢溪筆談》之類,不過五六篇可供參考。又如讀者所熟知的《日知錄》共有三十二捲之多,其中除八、九兩捲之外,其他各捲或二三篇可用,或五六篇可用,或全捲都不可用。這不是說其餘各篇沒有價值,而是說對於研究曆史的人沒有用處。
  以上所述隻就初版言之。學問本來沒有止境,讀書愈多,資料亦愈多,因之再版、三版、四版付印之時,無不增加字數。字數增加,又須改排。但全書改排,不是個人財力所能負擔。故凡某一頁字數增加在二百字以下者,隻改排該頁,而增加其行數。字數增加太多者,則在該頁上,加一、二、三等。例如第一冊二十七頁,共增加八頁,遂於二十七頁處改為“二七一”“二七二”……“二七八”;三十四頁亦增加九頁,故改為“三四一”……“三四九”。倘若三版或四版時,又增加字數,如在“三四一”及“三四二”兩頁,則由十八行改為二十一行。
  寫作曆史,不消說舉證極其重要。但既有“全稱”之例,就不必再引特稱之例。萬不得已而須引用特稱之例,亦不可引得太多。太多,讀者必感頭痛,而認為資料的堆集,反將顯明之事變為曖昧。現今學者喜歡引用“實錄”,實錄太過蕪雜,它隻能補充正史之不足,正史已經有瞭,何必引用實錄。何況自史官失去獨立地位之後,實錄未必據實而書,其受當時政治勢力之影響者未必比正史為小。名為實錄,事實上所錄者老早就非“實”瞭。
  我有一種野心,意欲改寫會要,改編會典,不但各種事實,即當時名臣學者之言,亦宜編入。這種工作當然不是個人能力所能做到。
  本人著書,喜歡修改,修改到主觀上認為滿意之時,纔肯罷休。修改或依自己或依讀者之提議。例如讀者來函,多謂第二冊與其他三冊比較之後,分量稍輕,餘亦深有此感。故自1971年始,又開始修改全書,尤其增加第二冊之分量,務使四冊分量大略相等。茲應告知讀者的,本書新版由第一冊至第四冊無不修改,其修改頁數每冊均在一百餘頁以上,各冊增加資料不少,頁數自亦隨之增加。
  本人接到讀者來函不少,他們提齣兩種希望:一希望改用較大之字排印,縱令“售價提高,讀者不會計較”;二希望“繼續完成清代部分的寫作”。關於第一希望,非本人財力所能負擔,幸三民書局劉振強先生於1975年之春提議願意承印是書,故自本年始,改由三民書局從新排印。第二希望大約可以實現,因為本書既由三民書局承印,則本人不擬再作修改,而當緻力於第五冊之寫作,預定五年內齣版。
  本書第一冊初版之序,已經提到,當物價低廉之時,著者為節省時間起見,卡片之做成,不用抄寫,而用剪貼。1946年復員時,著者全傢坐飛機迴到東南,除本書原稿及隨身衣服之外,一切均委托“中央政校”運送。而政校竟將餘之行李放在木船之內,行至三峽,不知因何原因,全部沉入江底,財産損失,固不足惜,所可惜者十數年搜集之資料卡片全部毀沒。
  來到颱灣之後,不得不購買藝文社齣版之《二十五史》兩部及各種文集各三部(兩部剪貼,一部保留)
  再行閱讀一遍。我雖然沒有一目十行的本領,而卻能一字一字地快讀下去。有人問我,《二十五史》之中,哪一史寫得最好。依我管見,《漢書》最好。《漢書》列傳不是依官之大小,而是依事之有無,而事又與國傢治亂、典章製度、士風民氣有關。李廣不得封侯而有傳,其從弟李蔡做過丞相而無傳。劉屈氂不過平凡之人,《漢書》所以有傳者,蓋欲藉他說明三事。一是漢製,宗室不得典三河,而屈氂乃為丞相。二是漢時郡守多先為三輔,次九卿,次禦史大夫,最後纔為丞相,而屈氂竟然由涿郡太守一躍而為左丞相(這又暗示武帝要恢復左右丞相之製)。三是戾太子反時,屈氂不敢發兵,武帝曰,丞相無周公之風矣,周公不誅管蔡乎?這又可以證明丞相對於緊急事變,有急速處分之責任。司馬相如、揚雄兩傳之賦與曆史雖無關係,而後人觀此亦可知道當時賦之體裁。唐時舉官試“判”,新舊《唐書》未載“判”之文體。明代舉士用“八股”,《明史》亦不舉八股之例。這種重要的文章體裁應該舉齣一篇,留給讀史者參考。當然,《漢書》也有缺點,以桑弘羊那樣重要的財政傢,竟不立傳,唯於《食貨誌》中,稍稍提到。如果沒有《鹽鐵論》一書,吾人將無從知道桑弘羊的思想。從來學者多謂《晉書》好采詭謬碎事,其實這種詭謬碎事往往可以說明當時社會風氣,而知晉祚之不長。列傳與墓誌銘不同,墓誌銘可寫個人的私事,列傳所寫的,必須該事與整個社會有關,或該事可以說明社會的結構、政治的狀況、經濟的情形,以及士風民氣等等。
  研究曆史,尚須知道時代思想。思想不能領導曆史發展,反而是曆史發展的産物。春鞦戰國之時何以各種學說雜然並興,這必有其時代原因。秦崇法傢,西漢初年盛行道傢與法傢的思想。元成以後,儒傢纔見抬頭。王莽變法,完全根據儒傢學說。到瞭東漢,儒傢又參以陰陽傢的思想。魏晉之世,學者祖述老莊,然而吾人觀當時人士的行動,絕不是道傢的思想,而是楊硃的快樂主義。唐宋二代,如韓愈、司馬光極力推崇君權,由元至明,《四書》及硃熹的地位忽然提高,其故何在?明代中期以後又發生瞭反動思想,如王陽明的學說,尤其李卓吾之反對道學。明末清初之黃梨洲復反對君權,這均有其曆史的原因。本書對此思想均稍加敘述。且進一步,說明某一種思想所以流行於某一個時代的原因。
  現今五族共和,曆史學者不宜囿於成見,再用鬍虜等各種名稱,自行分裂。今日之漢族已與秦漢時代及秦漢以前的漢族不同,它是融化亞洲許多種族而成的中華民族。餘本欲用“種族移動”以代替五鬍亂華等等。因文稿已定,更改不易。但我們要知道每次種族移動之時,中華民族一方同化外來的種族,同時嚮南發展,而擴大中華的版圖。世界上最堅強的莫如我們中華民族。天降大任於中華民族,我們起碼須嚮北發展,完成此種使命。
  本書關於製度方麵,重要的固然詳細說明,不重要的均捨而不談。多談,徒亂人意,反令讀者不能認識一代政製的根本精神。但製度必與時代的政治環境有密切的關係,而製度之良窳對於政治之隆汙又可給予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比方祿俸,西漢的官秩是十五級乎,抑是十八級,花瞭許多時間去考證,著者認為空費精力。本書所注意的是將最低的祿,一與農民收入(百畝農夫,蓋祿所以代耕,因此又須知道當時農業生産力)比較,二與一般工資比較,由此說明祿俸與國傢治亂的關係。
  社會科學與曆史有密切的關係,研究曆史而不瞭解社會科學,往往顧到部分,而忘及全體。反之研究社會科學的人常能由全體以觀察部分,再由部分以觀察全體。而全體又放在時間(時代)與空間(環境)之內。一個變化瞭,其他亦必變化。部分可影響全體,全體又影響部分。時代可改變事物,事物又可以變更時代的精神。環境可改變事物,事物亦可以變更環境的需要。而時代與環境又會互相影響,改變彼此的性質。歐洲社會科學傢對於曆史均有深刻的研究,而研究曆史的人對於社會科學亦有深刻的瞭解,吾人讀各種名著,即可知之。單單知道曆史,而未讀過社會科學各種書籍的人,往往不識輕重,輕者說得詳之又詳,至於曆史發展的因果關係又捨而不談,如斯著作不過曆史之雜貨攤而已。
  本書引文均注明齣處,詳載哪一書、哪一捲、哪一篇,所注皆放在引文之下。此不但減少紙張的浪費,且節省讀者的時間,不必去翻數頁或數十頁之後,查看注釋。但所注文字太長,則放在該段原文之後。此與今人著作喜將注釋放在每篇或每節之後者不同。又者本書引文所以詳注哪一書、哪一捲、哪一篇者,蓋謀讀者的便利。例如《新唐書》共有二百二十五捲,有些捲復分上中下,每捲之中有許多列傳,如果隻寫《新唐書?楊炎傳》,閱者非翻盡《新唐書》目錄,必難知道其在第一百四十五捲(《舊唐書》第一百十八捲)。著作人不過多寫幾字,而讀者得到便利不少,我不知國內學者何以吝此數字不寫。至於頁數不必寫齣,因為古書版本太多,而各人、各圖書館所藏古書之版本未必相同。
  1975年3月1日序於狂狷齋



中國社會政治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社會政治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捲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社會政治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社會政治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好書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好書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好書

評分

好書

評分

好書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社會政治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