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從文全傳:瀋從文的前半生+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全二冊)

瀋從文全傳:瀋從文的前半生+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全二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新穎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17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61883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0098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9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豆瓣口碑榜9.0高分,“感動瀋從文傢人”的瀋從文傳記,國傢圖書館“文津奬”得主閤璧之作(精裝全二冊)

從邊城到世界,瀋從文說,“三三……這時節我軟弱得很,因為我愛瞭世界,愛瞭人類。”

(1)《瀋從文的後半生》是一部“感動瀋從文傢人”的瀋從文傳記——瀋虎雛(瀋從文之子)給《瀋從文的後半生》提過不少細緻而又中肯的意見,他的一位80歲高齡的錶哥拿到精編版後,從頭天晚上11點一直通讀到次日淩晨3點,“他對我父親的瞭解遠遠超過其他讀者,但很多時候是噙著眼淚讀,停不下來。”

(2)《瀋從文的後半生》是一部令《活著》作者“感慨萬分”的人物傳記——作傢餘華收到《瀋從文的後半生》這部書稿電子版後,“一口氣,從晚上8點左右讀到早上4點多,感慨萬分。”在接受“澎湃”專訪時,餘華錶示“張新穎是我一生的好朋友”,他坦承,“有時候朋友要求我給他們的孩子推薦小說,我隻好遵命,我推薦的小說裏必有瀋從文的”。

(3)《瀋從文的後半生》是一部獲得中國國傢圖書館“文津奬”的新經典傳記——近年來,張新穎因為對瀋從文傳記資料的深刻研究和不凡見識,把國內外瀋從文研究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是夏誌清《中國現代小說史》、淩宇《從邊城到世界》等之後的一個重大收獲。瀋從文逝世30周年暨2018年“增訂版”,首次收入瀋從文作為“絕筆”的《一點記錄——給幾個熟人》。

(4)“對後半生有瞭相對充分的瞭解之後,迴頭再看前半生,會見齣新的氣象,産生新的理解。”——瀋從文的前半生,在已經齣版的傳記中,有幾種的敘述相當詳實而精彩;再寫,就很有可能成為沒有必要的重復工作。這是我五年前起筆寫《瀋從文的後半生》時有過的想法。但在《瀋從文的後半生》完成後,這一想法有所改變。不僅是因為近二十年來不斷齣現的新材料中,關涉前半生的部分可以再做補充;更因為,後半生重新“照見”瞭前半生,對後半生有瞭相對充分的瞭解之後,迴頭再看前半生,會見齣新的氣象,産生新的理解。我抑製不下衝動,試寫《瀋從文的前半生》。【張新穎】


內容簡介

這是“感動瀋從文傢人”的瀋從文傳記,令《活著》作者“感慨萬分”的人物傳記,國傢圖書館“文津奬”得主閤璧之作(全二冊),包含《瀋從文的前半生:1902—1948》與《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增訂版)》,精裝共二冊。

瀋從文,生於1902年,逝於1988年。

《瀋從文的前半生:1902—1948》,瀋從文兩手空空走齣湘西,闖蕩更寬廣的世界的時候,他並非一無所有,而是攜帶著一個積蓄瞭豐富信息和能量的頑強自我。這個自我在此後與周圍世界的不斷摩擦中逐漸顯現,重要的是被他自己發現並且確認,進而以此成就獨特的文學事業。這個自我也在與時代的碰撞和衝突中遭遇挫摺和危機,在嚴峻的考驗中調整、堅持、擴充,一次又一次重新發現和重新確認。

這部瀋從文前半生的傳記,在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曆史變動的時空中敘述他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敘述他的輾轉流蕩,他的“傳奇”與他的平常,他的“人格放光”與他的精神痛苦,他與時代密切相連卻持續強韌地保持緊張的“對話”——這是一個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牽涉各種社會關係,承載文學、思想和感情的重量,交織進現代中國復雜紋路裏的故事。

《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瀋從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訂版”,新增《瀋從文的後半生:這是什麼樣的故事》(絕境的故事,個人和時代關係的故事,創造力的故事,愛的故事,時間勝利的故事),並首次收入瀋從文作為“絕筆”的《一點記錄——給幾個熟人》。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諾貝爾文學奬的有力的候選人。”不少人喜歡這樣的說法,以此來加重對瀋從文的崇仰和錶達遺憾。《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認為,這固然是個很大的遺憾,不過實在說來,獲奬與否並沒有多麼重要。重要的是,對瀋從文的認識,能走到多遠多深。1988年,遠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重新發現”瀋從文的工作仍將繼續……

從1948年始,瀋從文在時代大轉摺關口的精神危機和從崩潰中的恢復,成為他後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業的起點。《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這部著作由此起筆,沿著他生命的坎坷曆程,翔實敘述他的社會遭遇、個人選擇和內心生活,敘述他為始終不肯放棄的物質文化史和雜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齣。

《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這部傳記,特彆著力於呈現瀋從文後半生漫長而未曾間斷的精神活動。在時代的劇烈變動中,這種連續、細密、復雜的個人精神活動,清晰見證瞭一個弱小個人的全力掙紮,一個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顯現的強大勇氣和信心,一個“有情”的知識者對曆史文化長河的深沉而莊嚴的愛——一如他愛傢鄉的那條長河,曾經不知疲倦地抒寫那條河的故事,他的後半生甘受屈辱和艱難,不知疲倦地抒寫曆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作者簡介

2002年底,三十二捲本《瀋從文全集》終於齣版,其中四百萬字係瀋從文生前未曾刊發的且多為1949年後所寫——九捲書信中有八捲寫於1949年之後,這三百餘萬字書信“從數量上講接近瀋從文創作的文學作品的總量”——由此,張新穎發願為瀋從文的後半生立傳,一度纍齣眼疾。

張新穎,1967年生於山東,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瀋從文的前半生:1902—1948》、《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等;當代文學批評集《棲居與遊牧之地》、《雙重見證》、《無能文學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綫》等;隨筆集《迷戀記》、《此生》、《有情》、《風吹小集》、《讀書這麼好的事》等。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文學評論傢奬(2006年)、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傢奬(2008年)、第六屆魯迅文學奬(2014年)、第十屆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2015年)等多種奬項。

在《瀋從文的後半生》,張新穎說:“我想呈現齣來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半生的經曆,他在生活和精神上持久的磨難史,雖然這已經足以讓人感慨萬韆瞭;我希望能夠思考一個人和他身處的時代、社會可能構成什麼樣的關係。現代以來的中國,也許是時代和社會的力量太強大瞭,個人與它相比簡直太不相稱,懸殊之彆,要構成有意義的關係,確實睏難重重……雖然在二十世紀中國,這個方麵的力量過於強大,個人的力量過於弱小。不過,弱小的力量也是力量,而且隔瞭一段距離去看,你可能會發現,力量之間的對比關係發生瞭變化,強大的潮流在力量耗盡之後消退瞭,而弱小的個人從曆史中站立起來,走到今天和將來。”


目錄

[題記] 但真的曆史卻是一條河……

[說明]

[上部] 1902—1937

第一章 鳳凰:古怪地方,軍人傢世,頑野而內嚮的少年

一、古怪地方:“密度”、“空間”和“張力”

二、軍人傢世、苗族祖母

三、頑童和大韆世界

四、殺人的一課:剛好知道“人生”時

五、新式小學、性格的內部、預備兵

第二章 湘西:隨軍流轉,遞進的寂寞,漸強的光輝

一、再三重復的恐怖/平常經驗

二、“我以為我是讀書人”

三、《說部叢書》

四、“打流”

五、動人的産業

六、對於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

第三章 北京:求學謀生無路,試探用筆,文學開局

一、酉西會館、琉璃廠、前門大街、京師圖書館

二、“新青年”朋友們、鬱達夫

三、初期作品的發錶、魯迅的誤會

四、林宰平、徐誌摩

五、香山慈幼院、陳翔鶴、鬍也頻和丁玲

六、文學批評、各體創作、第一本書、筸人謠麯

七、由北而南的變化:政治中心、新書業、個人打算

第四章 上海:齣版失敗,文學趨嚮成熟,初嘗教書生活

一、“少年”/ “我老瞭”

二、三個人,兩個刊物、一個小齣版社

三、文學趨嚮成熟的時期

四、中國公學教書

五、張兆和,兩個人的“頑固”

第五章 武漢、上海、南京、常德、北平:奔波

一、武漢大學

二、作傢論

三、鬍也頻死難前後

四、“嚮虛空裏伸手,攫著的是風”

第六章 青島:“用身前這片大海教育我,淘深我的生命”

一、變化

二、從“百十小說作者其中之一員”,到“比較優秀的一員”

三、《從文自傳》

四、“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五、丁玲被捕之後

六、長遠感情

第七章 北平:“我的工作行將超越一切而上”

一、結婚

二、《大公報?文藝副刊》、京派與海派

三、《湘行書簡》:真的曆史是一條河

四、《邊城》

五、禁書、讀經、大眾語

六、“天知道這是一本什麼書!”

第八章 北平:“提起‘時代’,真是一言難盡”

一、有很多話說

二、“真真假假綜閤”

三、“橫溢的情感”與“理性”

四、“對中國新文藝前途發瞭愁的人的一個呼籲”

五、《從文小說習作選》

六、戰爭就要來瞭

[下部] 1937—1948

第九章 南遷途中:生者盡責求生

一、從北平到武漢、長沙

二、亂離傢書

三、沅陵

第十章 昆明:變動中的憂患和個人的潛淵

一、青雲街

二、《湘西》和《長河》

三、團聚

四、“迂論”

五、潛淵:“誰看到?誰明白?誰相信?”

第十一章 昆明:“無一時不在抽象與實際的戰爭中”

一、救亡形勢下不閤時宜的反復論說

二、巴金眼中老友的變化

三、寫作宏願與審查乾擾

四、九妹的失常

五、虹影星光

第十二章 呈貢、昆明:傢,課堂內外,年輕朋友

一、龍街的傢

二、“我想呼喊,可不知嚮誰呼喊”

三、院落中的人事

四、課堂、課外

五、年輕朋友

第十三章 昆明:政治幻想之外的支撐

一、期望生活有個轉機

二、禮物

三、復員前後

第十四章 北平:“和這個亂糟糟的現實社會對麵”

一、不能不把事想得遠一點,深一點

二、圍攻

三、交織的層次

第十五章 北平:一個有“悲哀的分量”的背影

一、中老鬍同三十二號

二、睏獸之鬥

三、編者的“集團”和現代詩新風

四、幾乎沒有反應

五、追悼



精彩書摘

《湘西》和《長河》

來昆明沒多久,瀋從文就投入到《湘西》和《長河》的寫作中。這兩部重要作品幾乎同時進行,發錶時間也重疊:《長河》從八月七日起在香港《星島日報?星座》副刊連載,至十一月十九日,載六十七次而止;《湘西》從八月二十五日起在香港《大公報?文藝》副刊連載,至十一月十七日,載四十三次,刊完。

由於不經的傳說、荒唐的記載、“專傢”的生疏隔膜,“湘西就在這種情形中成為一個特殊區域,充滿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織野蠻與優美,換言之,地方,人與物,由外麵人眼光中看來俱不可解。”《湘西》的寫作,則要破除“幻覺與錯覺”,“作者是本地人,可談的問題極多”,“現在僅就一個旅行者沿湘黔公路所見,下車時容易觸目,住下時容易發生關係,談天時容易引起辯論,這一類瑣細小事,分彆寫點齣來,作為關心湘西各種問題或對湘西還有興味的過路人一份‘土儀’。”——瀋從文自己和許許多多人轉往大後方在湘西行經的路綫,構成瞭這部著作敘述的次序:常德的船、沅陵的人、白河流域的幾個碼頭、濾溪?浦市?箱子岩、辰溪的煤、沅水上遊幾個縣分、鳳凰、苗民問題——如果能給旅行者減少“憂慮”、補充“好奇心”、更給一點“常識”,以喚起對此地的“同情”,“就可說是已經達到拿筆的目的瞭。”

這似乎是說,這本書預設的讀者是外來者、過路人,在連載完之後寫的《題記》裏,瀋從文再次提起,這是“一個湘西人對於來到湘西或關心湘西的朋友們所作的一種芹獻”;不過,這篇《題記》卻以更深的憂慮,寄希望於他的同鄉讀者:他說在沅陵住瞭幾個月,“大約見過兩百左右年青同鄉,談起國傢大事、文壇掌故、海上繁華時,他們竟像比我還知道的很多。至於談起桑梓情形,卻茫然發呆。人人都知道說地方人不長進,老年多頑固墮落,青年多虛浮繁華,地方政治不良,苛捐雜稅太多。可是都人雲亦雲,不知所謂。大傢對於地方壞處缺少真正認識,對於地方好處更不會有何熱烈愛好。即從青年知識分子一方麵觀察,不特知識理性難抬頭,情感勇氣也日見薄弱。所以當我拿筆寫到這個地方種種時,本人的心情實在很激動,很痛苦。覺得故鄉山川風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儉耐勞,並富於熱忱與藝術愛美心,地下所蘊聚又如此豐富,實寄無限希望於未來。因此這本書的最好讀者,也許應當是生於斯,長於斯,將來與這個地方榮枯永遠不可分的同鄉。”

他難以控製自己的激動和痛苦,接下去說道:“湘西到今日,生産,建設,教育,文化,在比較之下,事事都顯得落後,一般議論常認為是‘地瘠民貧’,這實在是一句錯誤的老話。老一輩可以藉著解嘲,年輕人決不宜用此卸責。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必需認識清楚:這是湘西人負氣與自棄的結果!”在列舉瞭方方麵麵的事實之後,又說:“負氣與自棄使湘西地方被稱為苗蠻匪區,湘西人被稱為苗蠻土匪,這是湘西人的羞辱,每個人都有滁除這羞辱的義務!天時地利待湘西人並不薄,湘西人所宜努力的,是肯虛心認識人事上的弱點,並有勇氣改善這些弱點。”

顯然,《湘西》大大不同於《湘行散記》,正如同《長河》大大不同於《邊城》。

四年前瀋從文第一次返鄉,已經意識到,正在寫作的《邊城》無法“對應”發生瞭深刻變化的湘西現實,所以在《〈邊城〉題記》裏,他特意預告似地說:“我並不即此而止,還預備給他們一種對照的機會,將在另外一個作品裏,來提到二十年來的內戰,使一些首當其衝的農民,性格靈魂被大力所壓,失去瞭原來的樸質,勤儉,和平,正直的型範以後,成瞭一個什麼樣子的新東西。他們受橫徵暴斂以及鴉片煙的毒害,變成瞭如何窮睏與懶惰!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曆史所帶走嚮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於營養不足所産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來作樸素的敘述。”《長河》最初的醞釀,應該就在此一時期。四年之後戰亂之中短暫的傢鄉生活,使得這個醞釀成熟,就等到昆明安頓下來動筆瞭。

七月二十八日,瀋從文寫信告訴張兆和:“我已寄望舒文章十頁,下期航信還可寄十頁。”這文章,指的就是《長河》;戴望舒時任香港《星島日報?星座》副刊主編。“我用的是辰河地方作故事背景,寫橘園,以及附屬於橘園生活的村民,如何活;如何活不下去,如何變;如何變成另外一種人。預備寫六萬字。”

二十九日晚又寫一信,一開頭就說:“已夜十一點,我寫瞭《長河》五個頁子,寫一個鄉村鞦天的種種。仿佛有各色的樹葉落在桌上紙上,有鞦天陽光射在紙上。夜已沉靜,然而並不沉靜。雨很大,打在瓦上和院中竹子上。電閃極白,接著是一個比一個強的炸雷聲,在左邊右邊,各處響著。房子微微震動著。稍微有點疲倦,有點冷,有點原始的恐怖。我想起數韆年前人住在洞穴裏,睡在洞中一隅聽雷聲轟響所引起的情緒。同時也想起現代人在另外一種人為的巨雷響聲中所引起的情緒。我覺得很感動。唉,人生。這洪大聲音,令人對曆史感到悲哀,因為它正在重造曆史。”

正是在“現代”中國的雷聲轟響中,帶著對變動中的曆史的深重憂慮和悲哀,瀋從文重新書寫鄉土,書寫一個“現實”的湘西世界。

小說寫的是辰河中部呂傢坪水碼頭及其附近小村蘿蔔溪的人與事,時間是在一九三六年鞦天。從二十世紀初到這個時間,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動輻射到這偏僻之地,居住在辰河兩岸的人的哀樂和悲歡,就和一個更大世界的變動聯係在一起,不可能是封閉的時間和空間裏的哀樂和悲歡瞭。從《邊城》這個自足世界的時間和空間,到《長河》風吹草動都與外界息息相關的時間和空間,其性質已經顯示齣非常不同的特徵。

這個變化,概而言之,是“現代”來瞭。

“現代”是什麼?“現代”到底怎麼樣?此類問題,對於許多知識分子來說,也許首先是理論問題、理念問題、觀念問題,再是從理論、理念、觀念到實踐的問題;瀋從文“鄉下人”的思路卻不同,對他來說,實際的耳聞、目睹、身受的“親證”,具體的現象和確實的狀況,比抽象空洞的理論、理念、觀念重要得多,更準確地說,後者必須在與現實具體情境的摩擦中,産生齣經得起檢驗的有效性。由此而進入觀察和辨識,瀋從文得到的是非常沉痛的經驗。他後來為這本書寫《題記》,說:“‘現代’二字已到瞭湘西,可是具體的東西,不過是點綴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輸入,上等紙煙和各樣罐頭,在各階層間作廣泛的消費。抽象的東西,竟隻有流行政治中的公文八股和交際世故。大傢都仿佛用個謙虛而誠懇的態度來接受一切,來學習一切,能學習能接受的終不外如彼或如此。”時髦青年也好,普通學生也好,“共同對現狀錶示不滿,可是國傢社會問題何在,進步的實現必需如何努力,照例全不明白。”所能做的,不過是“揮霍傢中前一輩的積蓄,享受現實,並用‘時代輪子’‘帝國主義’一類空洞字句,寫點現實論文和詩歌,情書或傢信。”少數“想要好好的努力奮鬥一番的,也隻是就學校讀書時所得到的簡單文化概念,以為世界上除瞭‘政治’,再無彆的事。……個人齣路和國傢幻想都完全寄托在一種依附性的打算中,結果到社會裏一滾,自然就消失瞭。”

高蹈的對於“現代”理論的依附性,對於“簡單文化概念”的依附性,或者是世俗的對於“政治”的依附性,都無從與現實經驗和個人內心發生深切的關係,因其依附性,不可靠是必然的。這樣的“現代”,將産生什麼樣的後果,大可疑慮。

再者,並非說到“現代”就說到底瞭,還可以繼續往下說。舉一個小例子,小說裏寫到當地人討論新式油業公司的事:辰州府地方要成立一個用機器榨油的公司,一旦開張,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原有四處散落的手工作坊式的油坊要關門。這一種“現代來瞭”,錶麵上是新式工業來瞭,代替老舊的生産方式;兩種作業方式之間的衝突,通常會被敘述成“現代與傳統”、“新與舊”的衝突——而這不過是根本不瞭解錶麵掩蓋之下真實情形的浮泛之論。在這樣的關鍵地方,見齣瀋從文的不一般,也見齣他對湘西生活真實狀態的深入和對湘西民眾疾苦的感同身受,他一針見血地指齣,這是官與民爭利。橘子園主人滕長順看得明白:“有五百萬本錢,省裏委員,軍長,局長,都有股份。又有錢,又有勢,還不容易辦?”“他們有關上人通融,嚮下運還便利,又可定官價買油收桐子,手段很厲害!自己機器不齣油,還可用官價來收買彆傢的油,貼個牌號充數,也不會關門!”(10;89,90)如果一定要把這裏將要發生的事情說成是機器工業和手工作坊業、“現代與傳統”、“新與舊”的衝突那麼這個“現代”和“新”,也是和權力勾結在一起而來的,官與民爭利的動機和實質深藏其內。

小說中人物對地方現實的憂心忡忡,絕非空穴來風。山雨欲來,地方的命運,正處在“無邊”的威脅和危險之下。

《長河》最後一章,《社戲》,是後來寫的。這個小小地方的樸素的歡樂,自然襯托下的抒情詩氣氛,其實正處在大的災難的包圍之中,除瞭接連不斷的地方性動亂,前頭還有即將全麵爆發的抗日戰爭,整個國傢民族的大劫已經是步步緊逼而來。就是在這樣的時刻,瀋從文寫酬神娛己的社戲,寫與日常生活緊密關聯的歡樂、虔敬和抒情詩氣氛,寫地方民眾於危機四伏中照常生活的能力,照常莊嚴和活潑的能力,顯示齣筆力的非凡強健。

《長河》舒展,開闊,有些散漫,不像《邊城》那樣精緻,而有厚實粗拙的美感。半個世紀之後,黃永玉這樣錶述他讀這本書的感受:“我讓《長河》深深地吸引住的是從文錶叔文體中醞釀著的新的變革。他排除精挑細選的人物和情節。他寫小說不光是為瞭有教養的外省人和文字、文體行傢,甚至他聰明的學生瞭。他發現這是他與故鄉父老子弟秉燭夜談的第一本知心的書。”

與故鄉的親密性卻並不必然意味著狹隘、偏執的立場和視野,“雖然這隻是湘西一隅的事情,說 瀋從文全傳:瀋從文的前半生+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全二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瀋從文全傳:瀋從文的前半生+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全二冊)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瀋從文全傳:瀋從文的前半生+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全二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瀋從文全傳:瀋從文的前半生+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全二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葉超錦 ?????????????????快遞?????????????????

評分

之前買瞭《瀋從文的後半生》,很不錯,這次齣瞭這本書,也要買來讀一下。

評分

理想國齣的書我買瞭很多,基本上沒有讓我失望過

評分

朋友推薦的好書,增訂本,買來一閱!

評分

再次購入,增訂本

評分

好書!性價比高,非常好看,包裝給力,推薦購買!

評分

想有興趣瞭解他的一生 這本書可以讀讀的

評分

新近齣版的,包裝裝禎都還不錯,到貨很快,不到二十小時就到手瞭。

評分

京東鑽石Plus會員許多年瞭,可是從來都懶得評價。自從知道京豆可以抵現,後悔不已,實在不知浪費瞭多少京豆,於是存瞭這條信息方便評論拿京豆。如果貼瞭這條長評論,說明我對這款産品總體還是滿意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瀋從文全傳:瀋從文的前半生+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全二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