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不疯魔,不哲学》曾于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重印多次。曾于2016年6月查询三大网店的实际销售情况,三大网店累计超过22000册。此次属于修订再版,将单黑加彩插改为4色印刷,并将书中精彩内容制作成由作者甜美的声音朗诵的7个音频。作者还是“2016中国好书(提名)”《马克思靠谱》的核心作者,曾担任内蒙古电视台《开卷有理》一季《马克思靠谱》栏目主持人,有相当的读者群。
与芸芸众“书”不同,本书以清新健雅、幽默诙谐的笔法描述了哲学史上20余位著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及其哲学思想,将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近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如老宅男康德、处女座的黑格尔、马克思的灵魂、美女才女痴情女阿伦特、一半天才一半疯子的尼采、魔镜片的斯宾诺莎、雌雄大侠波伏娃和萨特、丐帮哲学家犬儒学派、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毒舌男叔本华、胆小鬼笛卡尔、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海德格尔等,将西方哲学史写成了一部欢乐的“哲学演义”。在古今穿插的生花妙笔下,既不失信实,又随处可见犀利的点评。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读者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儿一笑,点头称是。此外,作者还精心录制了7个音频,读者用手机扫码即可听到书中的精彩内容,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哲不解,真名张明明,清华大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学院,青年拔尖人才。著有《不疯魔,不哲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曾风靡豆瓣、热销两岸、走红韩国)和《马克思靠谱》(入围“2016中国好书”,主笔之一)等。2016年4月,曾担任内蒙古电视台《开卷有理》第一季《马克思靠谱》栏目主持人。2013年荣获清华大学“校园风云人物”,并在2014年成为清华大学主页封面人物。2014年作为杰出青年代表,成为《大学生》杂志封面人物。
哲学十二钗正册
老宅男康德| 3
处女座的黑格尔| 19
马克思的灵魂| 29
美女、才女、痴情女:汉娜· 阿伦特| 45
一半天才,一半疯子:尼采| 55
磨镜片的斯宾诺莎| 65
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 77
丐帮哲学家:犬儒学派| 93
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101
毒舌男叔本华| 113
胆小鬼笛卡尔| 125
海德格尔:农夫、山泉、有点田| 139
哲学十二钗副册
两颗启蒙星:互为死对头的伏尔泰与卢梭| 153
天才矮帅富维特根斯坦| 171
公知罗素| 187
落跑新郎克尔凯郭尔| 199
马基雅维利:枪杆子里出政权| 213
弗洛姆:人,艺术地去爱吧| 223
贪污犯培根| 233
古希腊三贤之苏格拉底:我家有只河东狮| 243
古希腊三贤之柏拉图:逃出囚徒洞| 255
古希腊三贤之逍遥派掌门:亚里士多德| 267
基督教哲学双台柱:奥古斯丁与托马斯· 阿奎那| 281
恶之花福柯| 301
致读者| 312
老宅男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经.一座桥,
这座桥的的名字叫作伊曼纽尔· 康德。
——戈洛索夫克尔
18 世纪,德国,柯尼斯堡。
如果当地居民,谁家的表走得不准了,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蹲点到康德家门口调时间,因为每天下午4 点,康德会准时出门散步,其准确度相当于今天央视《新闻联播》前的×× 表为您报时。这一规律行为直到卢梭《爱弥儿》的出版,作为卢梭超级粉丝的康德,对《爱弥儿》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散步。那天下午4 点,教堂的钟一如往常敲响,可康德还未现身,柯尼斯堡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为:K !教堂的钟竟然坏掉了!
康德,男,生于1724 年,死于1804 年,一辈子宅在柯尼斯堡,他出生的那年在遥远的东方社会——中国,雍正二年,四爷党们正在政坛上龇牙咧嘴,禁止基督教在华传播,闭关锁国外表貌似彪悍内心却早已惶恐;他死的那年,曾经璀璨耀眼的德国古典哲学迎来了它的终结者——费尔巴哈同学诞生。
用我们的话,康德小时候是个穷苦放牛郎。爹爹是工匠,家境极其贫苦,家中兄弟姐妹又多,13 岁时康德经历了丧母,16 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柯尼斯堡大学,并对牛顿的思想与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小伙子康德正准备在思想领域大展拳脚之际,他的父亲却撒手人寰,家里的经济来源从此中断。
如若放在中国,康德同学的案例可以为“希望工程”拍广告了。可优等生康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本欲继续深造的他毅然决然放弃学业,选择当家庭教师赚钱补贴家用。
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家庭教师的地位和家仆不相上下。曾经自负骄傲的哲学男青年康德大吼一声:“不要绕着困难走,要迎着苦难行。”从此,他在家教之路上走了9 年,更将学生家长——女东家凯萨琳伯爵夫人家教成自己的绯闻女友。
1755 年,昔日同学都已成为名流新贵,金融小开,弟妹们这时也长大成人,优等生康德以32 岁高龄重新回归大学。厚积必然薄发,康德先是以拉丁文论文《论火》顺利通过柯尼斯堡大学哲学系硕士答辩,3 个月后又乘胜追击通过了第二篇论文《对形而上学知识的第一原理的新解释》,答辩结束,康德留了校,成为柯尼斯堡大学一名编外讲师,所谓编外讲师,也就是收入由听课学生支付。
康德从此完成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跳槽:从家教跳为教书匠!此后,康德一生待在校园里,潜心于学术。1758 年康德竞争教授职位失败,直到1770 年,柯尼斯堡大学的教授职位终于空缺,康德才以《感觉世界和理知世界的形式和原理》一文通过就职答辩,最终完成了职称评审,正式成为柯尼斯堡大学一名正式教授。人家别的教授一年核心期刊发论文N 篇,大作出版N 部,普鲁士国家级项目经手N 个,可愣头青康德再次犯愣,从评上教授到1781 年,11 年间不曾发表一字。对此,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爷爷哲学家摩西· 门德尔松老大爷恼羞成怒:康德这厮让整个教授界蒙羞!面对所有的讥讽和嘲笑,卢瑟· 康德内心极其淡定:“你们不懂,哲学是无法教授的,哲学是思想者的事业!随便你们怎么说,反正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781 年,淡泊明志11 年后,康德终于一鸣惊人。他数月间完成了哲学巨作《纯粹理性批判》,并轰动整个哲学界。翻开西方哲学史你就知道,在康德之前,关于人类的认识问题,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吵吵闹闹,喋喋不休。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有“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在他们看来,感觉和经验并非知识的来源,只有理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理性本身不会产生错误。笛卡尔提出天赋观念和理性演绎法,认为上帝存在的观念,数学原理,逻辑规则,道德原则都是为人们所普遍承认的天赋观念,只要从这些天赋观念出发,经过严格逻辑推演,人类就能够获得知识,获得真理。康德将此称为“独断论”。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等,在他们看来:一切观念都是从经验认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人们所知道的一切除了逻辑和数学,都以感觉材料为依据。理性不依赖感觉和经验就不能给人们以现实的知识。康德将此称为“怀疑论”,因为,他怀疑一切知识的根基。我们可以将这一哲学争论深入浅出地总结为:笛卡尔—牛顿体系在解释宇宙结构和运动方面已经表明人类的理智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经验主义者则认为,人类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经验根本不可能把握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
吵架中,康德神作《纯粹理性批判》出场,这本书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甲方理性主义派,乙方经验主义派,你们两派休要再争论纠缠,依老朽看,世界可分为物自体和现象界,物自体也就是事物本身不可知,而现象界嘛,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康德的理论不仅成功地调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哲学武林纷争,还替各种星座学、周易学、奇门遁甲术友情提供理论支撑:谁说这些都是伪科学了?科学才发展了多少年,科学之外的物自体是不可知的。
听康德讲哲学,他会开门见山抛出四个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我们能够认识什么?二、我们应该做什么?三、我们能够期望什么?四、人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就构成了哲学所从事的事业,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集中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们能够认识什么”。在书中,康德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所谓纯粹理性也就是理论理性,指的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通过理性的有限范围去认识;而“批判”原意是“书评”,就是分析,即通过纯粹思辨对理性进行考察。
在康德看来,纯粹理性批判不只是驳斥独断论与怀疑论的不足,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主客体关系,人类只能认识到自然实在表现出来、被人类心灵捕捉到的那部分现象,而不能认识到真实存在本身及其规律性;知识不再由对象所决定,而是对象由我们的认识能力所决定。说白了,人类认识的世界并非世界本身,而是能被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正是通过理性批判来确定理性的合法适用范围,肯定理性所产生的知识的客观性。
康德的纯粹理性就意味着人们的理性要从常识性的见解中解放出来,因为客观认识的必然性与普遍性并非源自客体,而是源自认知主体,也就是人本身。有一些先天条件在逻辑上先于经验又决定经验,这就是“先验”。至此,康德完成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这一革命的核心正是“人为自然界立法”。
之所以说这场思想变革是哥白尼式的革命,正是因为在康德之前,人的观念需要围绕着对象符合对象,这种思路类似于太阳要围绕着地球转,但是康德却指出,不是观念要符合对象,而是对象需符合观念,世界是人根据自身的认识条件所认识的世界,康德的革命类似于指出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转。
康德的纯粹理性的威力直接波及到上帝,人们靠感官所能捕捉到的影像只能代表真实世界的太虚幻境,人们用有限的感官功能去体察上帝和灵魂的存在无异于痴人说梦,没有人有权力可以武断地承认上帝的存在。如此,诗人海涅曾一针见血:“康德呀,康德,你这惨无人道的无神论者。你用无情慧剑把上帝、天使赶尽杀绝,尸骨堆山。从此后,在苦难处的人们无处诉苦,无处求援。”厚道的康德也意识到自己的哲学要是太彻底会破坏宗教,加之康德忠实的仆人兰泊因为上帝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整天介哭天喊地,抹泪擦鼻,康德也实在看不下去:“可怜的老兰泊必须有一个上帝,否则苦难中的人们不是永远处于绝境么?”于是,为了怜惜上帝,宽慰仆人,老好人康德尽管用纯粹理性否定了上帝,却又决定用实践理性使上帝借尸还魂、死而复生。老仆兰泊这才也终于破涕为笑。
1788 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这本书回答的正是康德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与“我们能够期望什么?”纯粹理性讲的是人类的认识问题,实践理性讲的则是人的道德行为,即理性在道德上的功能。实践理性要高于纯粹理性,人的认识最终还是要为道德服务的。实践理性要想让道德行为成为可能,就必须肯定三个假设:人的自由、灵魂不死与上帝存在。这三个假设将人的道德价值提高到自我与上帝的高度上来,也就是康德所谓的道德形而上学。
在书中,康德主要讨论了伦理学问题,阐明了人的伦理行为的动力和规范,从伦理道德和信仰的角度说明设定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和意志自由的意义。1790 年《判断力批判》出版,它试图回答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实践理性会影响纯粹理性,道德会影响人的知识,自由必定影响了必然,而《判断力批判》就旨在解决前两个批判中阐明的必然和自由之间的对立。沟通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桥梁,诉诸以审美,就叫作判断力,判断力在美学和自然界的作用正是把必然和自由结合起来达到最后的和谐。人,理性的完整的人,把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统一起来。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这三本书就是后人嘴里的“三大批判”,以1770 年的那篇就职论文为界,康德的学术思想存在着转折点。从大学毕业到1770 年,这段时期被称为“前批判时期”;从1770 年发表就职论文并陆续完成三大批判,这一时期被称为“批判时期”。“前批判时期”的康德侧重于研究牛顿力学自然科学,受莱布尼茨哲学影响很深;“批判时期”的康德集中研究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并对独断论展开了批判。
“三大批判”之后,德国各大高校与思想界掀起了一阵“康德热”,德国所有高校哲学系学生必修课之一就是康德哲学。康德的“三大批判”的确是气势磅礴,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康德本人如同一位兼容并蓄的战略家,他的学说取众家之长,摒各家之短,缜密细致地推论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庞大哲学体系。近代哲学在康德这里汇集,现代哲学又从康德这里出发。
偶像康德也有偶像——卢梭。尽管此时的卢梭已惨遭妖魔化、歪曲化,可康德却对卢梭充满了敬慕,且矢志不移。在武侠小说里,总有年轻的后生贪恋地追求武功,想成为武林第一,统领江湖,技压群雄的大侠,为防止其练武走火入魔,根据剧情需要,这时就会有江湖前辈跳出来点化他:“武功不过是器械拳脚,侠之大者,理应为国为民,武功的精神是为了天下芸芸众生,不然一招一式也会沦为暴虐的爪牙。”后生从此大彻大悟,后来果真成为除暴安良,扬善除恶的一代武林大侠。卢梭对康德的点化正是在此。年轻的书生康德贪婪地追求着知识,将推动知识发展视为人生最高追求,自然免不了点文人清高。卢梭的书籍和思想及时纠正了康德的观点:人类的思想之上还应有着人类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如果一个思想者的思想不能帮助人类确立自身的权力和自由,那他就什么也不是。康德如梦初醒,从此放弃纯粹思想之说。对于没事了就喜欢仰望星空并关注内心道德律的宅男康德而言,他这一生的基本课题也就这两个:科学与自由。康德沿着牛顿的自然科学体系和卢梭的自由学说之路,全面地考察了人类社会。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音频图文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音频图文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音频图文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