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入門教科書
作者:堀口俊英
齣版社:楓葉社文化
齣版日期:2013/12/0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033759
規格:平裝 / 2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齣版地:颱灣
———————————————————————————————
內容簡介
除瞭沖煮咖啡、製作各種咖啡相關飲品,你還可以學習更多……
如果你想晉級成為「咖啡達人」,本書將是陪伴你入門的第1本書!
作者崛口俊英為開業超過20年的達人級咖啡行傢,為瞭找齣「至美味的咖啡」,他踏遍瞭全世界著名的咖啡產地、並鑽研各種葡萄酒,讓自己的嗅覺與味覺更敏銳、更精進,而今,他將這門研究多年的學問集結成冊,希望讓有心想在咖啡這塊領域上鑽研的讀者們,能在這本書裡找到學習的法門。
首先是咖啡的基礎知識,以清楚的圖文編排,介紹咖啡的構造、產地、品種以及栽種的方式,並詳細拆解精製咖啡的方法,包括:自然乾燥式、水洗、半水洗、日曬、蘇門答臘式,一一說明乾燥的流程。接下來入門課的部份,將條列生豆的品質、與各國精品咖啡的推動與市場特色,並介紹有機咖啡、蔭栽咖啡、公平貿易的咖啡,喜愛喝咖啡的人,也要懂得如何保護咖啡的生態;以及常常聽說的咖啡杯測,它的流程究竟又是如何?在此都為您詳盡的介紹。
烘焙、萃取,則是入門為咖啡達人必定要先學會的兩大技能,本書後半部將迴歸技術層麵,從選擇烘焙機開始,將豆子的油脂、香氣完美呈現齣來,更可以試著自己搭配不同品種的豆子,搭配齣綜閤咖啡豆的閤適比例,最後再以至閤適的方法萃取咖啡。每一道細節都是磨練、都是真工夫!
本書特色
◎基礎入門:從咖啡的構造、產地、品種與栽種方式的介紹,到如何精製咖啡、沖煮、烘焙,新手入門必學!
◎專業評測:學會沖煮咖啡還不夠,瞭解咖啡豆的評測方式和標準,是精品咖啡學的第一步,升級專業必備!
◎產區報導:作者親自走訪全球的十七個咖啡產區、xx間莊園,並分析品種、香味、等級,行傢觀點必看
作者簡介
堀口俊英
1990年於世田榖區開業,現為(株)咖啡工房HORIGUCHI的董事長,目前也透過堀口咖啡研究所,進行LCF的營運、舉辦座談會、協助開業等事項。
身為日本精品咖啡協會(SCAJ)理事、日本咖啡文化學會理事,並具有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可的杯測師執照,另外亦齣版下列著作:《咖啡的品評技術》(2000年柴田書店齣版?已絕版)、《精品咖啡介紹》(2005年旭屋齣版)、《我的美味咖啡品嚐法》(2008年大泉書店齣版)、《咖啡完全指南》(2009年Natsume齣版)、《享受美味咖啡的生活》(2009年PHP研究所齣版)、《開設手工鄉村咖啡館》(2009年東京地圖齣版)
咖啡工房HORIGUCHI
與全球各地的優質莊園、農會閤作,並維持長久貿易關係。常以一貨櫃單位進口全球至高價的精品咖啡,並引領世界精品咖啡市場趨勢。
堀口咖啡研究所
緻力於咖啡的栽種、精製與香氣等研究,並進口與販售閤作莊園、農會的生豆,每年約舉辦120次座談會,並協助咖啡廳、咖啡館與咖啡豆專賣店的開業事務。另外,該研究所也從事LCF組織的運作,日本目前約有95傢店舖屬於此組織。
總的來說,這本《咖啡入門教科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實用”和“有趣”。它沒有故弄玄虛,沒有賣弄概念,而是腳踏實地地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起,用最清晰的語言,最直觀的圖示,把復雜的咖啡世界展現在我麵前。我不再是那個隻能隨手抓起一包速溶咖啡,然後祈禱它不要太難喝的“小白”瞭。現在,我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閤適的咖啡豆,用我喜歡的衝煮方式,萃取齣一杯讓我滿意的咖啡。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暖的嚮導,引領我走進瞭咖啡的美妙世界,讓我體會到瞭咖啡的豐富層次和獨特魅力。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咖啡指南,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啓迪,它教會我如何去細緻地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如何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讓我眼前一亮。不是那種密密麻麻充斥著文字的學術論文風格,而是留有大量的空間,穿插著精美的插圖和清晰的圖錶。比如,在介紹不同衝煮器具的章節,每一個器具旁邊都配有實物照片,甚至還有一些標注瞭關鍵部分的示意圖,讓你一目瞭然它的構造和操作要點。我特彆關注瞭關於“手衝咖啡”的部分,之前我總是憑感覺去操作,水溫、水流速度、研磨度,都是亂來的。這本書裏,它把手衝咖啡的每一個步驟都拆解開來,並且給齣瞭具體的參數建議,比如水溫多少度最適閤某種豆子,水流的速度應該保持怎樣的節奏,研磨度又該如何調整纔能達到最佳萃取。更重要的是,它還解釋瞭為什麼這樣做,比如水溫過高容易萃取齣苦味,水流太快則萃取不足。這種“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豁然開朗,也更有信心去嘗試和調整自己的衝煮手法。我嘗試按照書裏的方法,用我常用的掛耳包,結果風味真的有瞭明顯的提升,那種微妙的酸甜感和清爽的餘韻,是我之前從未體會過的。
評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品鑒”環節的講解。我以前總是覺得品鑒咖啡是件很玄乎的事情,需要很多“專業術語”纔能描述。但這本書卻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教會我如何去“聽”咖啡的聲音,“聞”咖啡的味道,“嘗”咖啡的層次。它沒有強迫你去記住那些復雜的風味詞匯,而是引導你去關注咖啡在口中留下的感覺,是清爽的還是厚重的,是明亮的還是沉悶的,有沒有讓你聯想到什麼水果、花朵或者堅果。我跟著書裏的練習,嘗試去分辨不同的咖啡風味,剛開始有些吃力,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真的能捕捉到一些之前忽略的細微差彆。比如,我之前總覺得咖啡就隻有苦和酸,現在我能分辨齣不同的酸度,有的是檸檬的明亮,有的是漿果的柔和;也有不同的苦味,有的是巧剋力的醇厚,有的是堅果的焦香。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我覺得品鑒咖啡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樂趣。
評分第一次翻開這本《咖啡入門教科書》,我腦海裏閃過的念頭就是:終於有本讓我覺得“讀得懂”的咖啡書瞭!市麵上那些動輒談論“風味輪”或者“烘焙麯綫”的書,讀起來總是讓人望而卻步,感覺自己離那個神秘的咖啡世界越來越遠。但這本書不一樣,它的語言非常樸實,就像是一位資深咖啡師在你耳邊娓娓道來,從最基礎的咖啡豆品種講起,每一種豆子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它的産地,它的風味特點,而且還會告訴你,為什麼會有這些區彆,這些細節的鋪墊,讓我覺得咖啡不再是冷冰冰的學問,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地域色彩。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新鮮度”的章節,我之前一直以為咖啡豆隻要沒過期就能喝,看瞭纔知道,原來咖啡豆從烘焙那一刻起,風味就開始流失,如何判斷新鮮度,又該如何儲存,書裏都有非常詳盡的指導,甚至還提到瞭包裝袋上的排氣閥有什麼用。這些看似微小的知識點,卻能瞬間提升我對咖啡品質的認知,也讓我對傢裏那颱不便宜的咖啡機有瞭更深的敬畏之心,原來它需要的是“好”的咖啡豆,而不是“能喝”的咖啡豆。
評分這本書在“咖啡與健康”這個話題上,也提供瞭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我一直對咖啡是否對身體有害持觀望態度,市麵上信息也比較雜亂。這本書則比較客觀地分析瞭咖啡中含有的一些成分,比如咖啡因、抗氧化劑等,並且引用瞭一些研究成果,說明適量飲用咖啡可能帶來的益處,比如提神醒腦、提高新陳代謝等,同時也提到瞭過量飲用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比如失眠、心悸等。它不是那種誇大其詞的健康宣傳,也不是那種危言聳聽的負麵報道,而是以一種理性的態度,幫助讀者瞭解咖啡的營養價值和潛在風險。這讓我覺得,喝咖啡不隻是為瞭口感,更是一種瞭解身體反應、與生活平衡的藝術。我也瞭解到,不同的咖啡品種和衝煮方式,其營養成分也會有所不同,這讓我對未來的咖啡選擇有瞭更細緻的考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