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

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鸿鹏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隶书
  • 何绍基
  • 无相颂
  • 写经
  • 传统文化
  • 艺术
  • 字帖
  • 佛教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乐乐趣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文物
ISBN:9787501036691
商品编码:12848946555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
  • 作者:吴鸿鹏
  • 定价:26
  • 出版社:文物
  • ISBN号:978750103669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3-01-0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68

《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十一)》 《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十一)》是一部精选何绍基隶书写经的集册,聚焦于其对佛教经典《无相颂》的独特演绎。何绍基,作为晚清碑学大家,其隶书造诣深厚,雄浑古朴,又不失灵动飘逸,尤其在写经领域,更能体现其深厚的功底与虔诚的信仰。本集选取了何绍基创作的《无相颂》写经作品,旨在呈现其隶书在书写佛经时的艺术魅力,以及他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表达。 一、 艺术价值:笔墨间的禅意流转 何绍基的隶书,一扫前人拘谨之气,以拙朴雄浑为基调,又不失秀逸挺拔。其用笔,起收顿挫有力,藏露有法,笔画粗壮而内敛,如盘龙卧石,沉稳大气。结体上,他吸取汉碑之长,又融入个人审美,字形或宽博方正,或略显疏朗,皆显生动。在书写《无相颂》这样的佛教经典时,何绍基的隶书更显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无相颂》本身即是阐释佛法精髓,直指空性之理的经典。“无相”二字,恰是佛教禅宗思想的核心,意指一切现象皆无固定不变的实体,皆是因缘和合而生,终归消散。何绍基以其沉静内敛的隶书,将这种深邃的哲理付诸笔端。他的笔触,仿佛不再是单纯的墨迹,而是将他本人对“无相”的体悟,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生命的洞察,都凝聚在了每一个字、每一划之中。 观其隶书,时而如古松盘桓,遒劲有力,展现出对经文深意的坚定信念;时而又如清泉流淌,舒展流畅,体现出对佛法空灵境界的向往。其点画的起伏,结构的开合,都在不动声色中传递着禅机的微妙。细品之下,仿佛能感受到笔锋下流淌的不是墨,而是智慧与禅意,字里行间充盈着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空灵之气。 二、 历史意义:碑学大家与佛教文化的交融 何绍基不仅是清代书坛的巨擘,更是碑学兴盛时期重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对金石碑版的搜集、研究和临摹,极大地丰富了后人的书法视野。其隶书,正是从对汉碑的深刻理解中脱颖而出,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面貌。 将他的隶书应用于写经,则是将高深的碑学理论与古老的佛教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写经,历来是中国文人雅士修身养性、表达信仰的重要方式。何绍基以其精湛的隶书技艺,为《无相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并非仅仅是机械地抄录经文,而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让《无相颂》的思想内容与书法艺术达到高度的统一,使之成为一件具有双重价值的艺术品。 本集所辑录的《无相颂》写经,不仅展示了何绍基在隶书创作上的高超技巧,也反映了他对佛教经典的态度。这些写经作品,是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史价值。它们为后人研究何绍基的书法艺术、碑学发展以及晚清时期的佛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 《无相颂》选录的意涵 《无相颂》是中国佛教禅宗中的重要经典,强调一切相皆是虚幻,万法皆空,但又非断灭空,而是“即相即空”、“不即不离”的辩证思想。何绍基选择以隶书书写此经,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用意。隶书作为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书体,其沉稳厚重,易于辨识,适合于抄写经文。而何绍基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之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本集所收录的《无相颂》写经,每一幅都凝聚了何绍基的心血。从字里行间的笔力走向,到整体章法的布局安排,都显露出他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功力。他笔下的“无”字,或许显得格外空灵;笔下的“相”字,或许又蕴含着万象的变幻。这种视觉上的呈现,与《无相颂》的思想内涵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对话。 四、 鉴赏建议 《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十一)》并非一本简单的字帖,而是一部承载着艺术、文化与信仰的集册。鉴赏此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细致观察笔墨技巧: 注意何绍基在运笔、用墨上的变化,感受其笔画的力度、弹性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 体悟结体之妙: 欣赏其字形的结构,大小、宽窄、疏密之间的关系,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 领略章法之美: 整体观照,体会篇章的布局是否得当,是否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整体氛围。 结合经文理解: 尝试阅读《无相颂》的经文内容,将文字的意涵与何绍基的书法表现相结合,体会其艺术创作的深层含义。 对比与辨析: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其与其他名家写经作品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何绍基隶书的独特之处。 结语 《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十一)》以其精美的隶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碑学大家何绍基对佛教经典《无相颂》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演绎。它不仅是一部展现书法艺术魅力的集册,更是晚清时期碑学与佛教文化融合的生动例证,对于书法爱好者、佛教文化研究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原本只是在书店随意浏览,被它古朴典雅的外观所吸引。《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这个书名,带着一种神秘感,让我想要一探究竟。打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何绍基那独具风格的隶书。我一直对隶书情有独钟,因为它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审美。而何绍基的隶书,更是将这种韵味发挥到了极致。他的笔画粗壮有力,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却又不失灵动。每一个字都仿佛充满了生命力,跃然纸上。特别是“无相颂”这几个字,在何绍基的笔下,更显得意味深长,既有隶书的厚重感,又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我虽然不是书法专业人士,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功力和独特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法集,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汉字的另一种美,一种穿越时空的美。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这本书,静静地欣赏,让自己的心绪也随之宁静下来。

评分

一本偶然翻到的书法集,装帧朴素,却内涵深厚。书名《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初看之下,有些许敬畏,又带着好奇。我并非专精书法之人,但对汉字之美素来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古朴典雅的书卷气,纸张略带泛黄,触感温润,仿佛能嗅到旧时光的味道。何绍基的隶书,以其雄浑磅礴的气势,又兼具一丝沉静内敛的韵味,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一个字都仿佛经历了千锤百炼,笔画之间筋骨毕现,结构疏密有致,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力量。尤其是“无相颂”这几个字,在隶书的笔法下,更显得意味深长,少了些许张扬,多了几分禅意。我并非逐字逐句地去揣摩其意,更多的是沉浸在这种视觉的盛宴中,感受汉字在纸上跳跃、舒展、碰撞的美感。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或许门槛稍高,但对于热爱书法、对传统文化有所追求的读者,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宝藏挖掘。我时常会在午后,泡上一壶清茶,静静地翻阅,让思绪随着墨迹的起伏而流淌,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体验。初拿到《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它的名字就带着一种禅意和书卷气。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何绍基苍劲有力的隶书。他的字,不是那种工整却缺乏个性的“印刷体”,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的艺术品。笔画的起承转合,字形的疏密安排,都显得恰到好处,既有隶书固有的庄重,又带着一种洒脱飘逸的气息。尤其“无相颂”这几个字,在何绍基的笔下,仿佛有了灵魂,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空灵之美,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思考“无相”的真谛。我并非是书法专业的读者,无法深入剖析其笔法结构,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法集,不如说是一次与古人的精神对话,让我沉浸在汉字之美中,体验一种穿越时空的静谧与超然。

评分

这是一本能让人静下心来的书,不是那种快节奏的读物,而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初拿到《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时,它的名字就勾起了我的兴趣,特别是“写经选”这三个字,总让人联想到虔诚、庄重和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翻开来,果不其然,何绍基的隶书,不是那种刻板的公式化,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感。他的线条粗犷有力,却又不失细腻之处,转折处的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让每个字都显得饱满而富有张力。特别是“无相颂”这几个字,在隶书的框架下,更显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仿佛透过字形,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我并非是书法大家,对笔法、结构之类专业术语知之甚少,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功力和精妙之处。每个字都像是经过了精心的构思和打磨,每一个点、每一划都充满了智慧。这本书,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得以窥见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无相”这个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精神和哲思的载体。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沉甸甸的质感,无论是书的重量,还是字里行间的“分量”,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书名《何绍基隶书集无相颂(写经选11)》,虽然初听有些拗口,但越是琢磨,越是觉得其中的意味深长。何绍基的隶书,在我看来,是一种刚柔并济的完美结合。他的用笔,时而如刀劈斧砍般凌厉,时而又如流水般自然舒展,力量感与美感并存,绝非简单的刻板模仿。特别是“无相颂”这几个字,在隶书的笔势下,更增添了几分超然的神韵,仿佛能够洗涤人的心灵,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片刻的宁静。我并非书法大家,对其中的技法细节无法一一评述,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布局,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情感的寄托。它不仅仅是一本欣赏的书,更是一本可以“读”的书,让你在字的形态中,品味出作者的情怀和对“无相”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