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医学书【3本】李可医论专辑--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学术经验

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医学书【3本】李可医论专辑--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学术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其新 编,孙其新 译
图书标签:
  • 中医
  • 医学
  • 急危重症
  • 疑难病
  • 李可
  • 中医经验
  • 临床医学
  • 正版图书
  • 健康养生
  • 医学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曙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ISBN:9787509165041
商品编码:13087798776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具体描述

本链接包含以下 3 本书籍:

9787537718332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25
9787506747776 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 29.8
9787506778572 李可学术思想临证实践 38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定价:25元

作者:李可 著

出版社:山西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37718332

页码:407

版次:1版34次

装帧:平装

开本:32

 

内容:

李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病人生死存亡这际,他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得失与,像孙思遥、邈所称道的苍生大医那样“一心赴救”,并常以数百克附子,挽救病人于无何之乡!使剧毒之品变成了救命仙丹。无怪乎广东一位老中医赞李可为中医的脊梁。
李师不仅不识绝,医术清湛,而且医德高尚。他治病从不率富贵贫贱,皆一视同仁。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以悲天悯人之心,救治穷苦百娃。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不能按医嘱服药时,他常常是深夜守候在侧,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方才离去。他常自谦地说自己不是中医科班出身,一生涉入颇杂。

目录:

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

肺心病急性感染
风心病合并冠心病
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戴阳危证)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医案二则
中风七则
一、中风闭症(脑溢血)
二、中风脱症
三、中风偏瘫(脑血栓形成)
四、卒中前兆
五、面瘫误治坏病
六、顽麻怪症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结核性胸膜炎重症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
真热假寒、大实有赢状
三消重症
虚寒型糖尿病
糖尿病火不生土
重症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胆囊炎
——兼探无苔舌主病之机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同病异治
——兼探仲景运用毒剧中药乌头附子的经验
小儿重危急症医案
一、高热惊风危症
二、无热惊风成痿
三、小儿大脑发育不全症
四、小儿暴发型脑炎
五、疹毒内陷
六、小儿痄腮,过用苦寒冰结
七、小儿暴喘
八、小儿半声咳嗽
九、婴儿黄疸
十、婴儿幽门梗阻
十一、丁奚疳重症
十二、小儿遗尿二则
十三、小儿湿疹二则
十四、小儿舞蹈病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李可学术思想临证实践
作者:   张宗祥 编著 著作 著
市场价:   38元
ISBN号:   9787506778572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6-05-01   版次:1   页数:225
  印刷时间:2016-05-01   印次:1   字数:192千字

  目录
李可法度
缘起篇
跟师篇
肺癌术后案
肝癌
贲门癌
胰腺尾癌
恶性滑膜肌瘤
子宫腺肌瘤
多发性硬化病
静脉曲张
疑难病一例
牛皮癣治疗一例


关于排药反应的思考
实践篇
疑似肝癌晚期肺转移
肺癌晚期
胃癌晚期扩散——中土大败
食管—贲门癌
食管癌
宫颈癌肠转移
宫颈癌术后
癌淋巴转移
腹膜癌胸膜转移
盆腔癌
淋巴癌
多发性骨髓瘤兼尿毒症
脑部血管瘤术后
先天不足三例
崩漏
宫外孕术后
不孕二例
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经前期综合征
不寐
老年阴痒
月经淋漓
股骨头坏死

高龄腿痛
类风湿
强直性脊柱炎四例
关节积液
肺结核二例
鼻炎二例
外感高热
表邪内陷(心肌炎)
高血压
痰湿内阻之高血压
心脏病五例
糖尿病
双腿无力
胃病三例
胃溃疡二例
梅核气
狐惑病
乌蛇荣皮汤一例
太田痣
面部疹郁
湿疹
青春痘
虚劳重症
遗精三例
睾丸炎
阴囊潮湿
口吐清水
奔豚证二例
火土双亏
太阴虚寒
土弱不生金
脾胃虚寒
后记

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

作  者:齐玉茹 著作 著 定  价:29.8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页  数:23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6747776 《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未学做医,先学做人,德性无方,则医技是可以学好的。走上医圣张仲景所创立的古中医大道并不难,难的是勇于实践。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许多惊心动魄的经历,重大我们都一一闯过,青年一代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实践我们的经验。  古中医学的认识论——气一元论

 

古中医学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古中医学天人一体整体观的渊源

 

古中医学天人一体的整体辨证施治原理与方法

 

五运六气与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

 

彭子益六气圆运动略解

 

恩师李可谈古中医

 

恩师李可破格救心汤讲记

 

恩师李可伤寒心悟

 

恩师李可对经方剂量问题的思考

 

恩师李可讲附子

 

恩师李可讲细辛

 

恩师李可谈小青龙汤及其应用

 

治病必求两本

 

从两本论治儿病

 

高血压、糖尿病调两本

 

慢支、哮喘、风湿、类风湿性过敏等疾病补两本

 

生死关头急救两本

 

难证、痼疾求之于本

 

从“两本”看有碍身心健康的社会现象

 

......

内容简介

《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即有理论,又有实践,全面记录了作者在跟随李可先生学习的过程中的所学、所想、所见、所闻。尤其是李可先生的讲记,深刻、精彩、难得。李可自为《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作序并定书名。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及肿块。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头无压痛,鼻腔通气良好,副鼻窦无压痛。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颜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口唇无发绀,口腔无特殊气味。舌苔正常,伸舌无偏斜,口腔黏膜无溃疡,牙龈无出血,无龋齿。颈软、双侧对称,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饱满,左侧甲状腺可触及一结节。
    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侧胸壁可见手术瘢痕,双肺呼吸音粗,散在干鸣音,双下肺可闻及湿哕音。双肺语颤和语音传导正常,无胸膜摩擦感,胸壁和肋骨无压痛,胸骨无叩痛,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哕音和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

........
【3本】李可医论专辑:现代视角解读李可老中医的急危重症与疑难病经验 概述 李可老中医,当代中医大家,一生致力于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精湛的临床技艺和独到的治疗思路,挽救了无数生命,成为一代中医的楷模。本套《李可医论专辑》精选收录了李可老中医关于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治疗的经典论述,涵盖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方药运用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现代化的视角,深入挖掘和传承李可老中医宝贵的临床智慧,为广大中医师生提供一份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参考资料。 核心内容 一、 理论升华与学术传承: 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并非固步自封于传统中医理论,而是积极拥抱现代医学的进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模式。本专辑深入剖析李老如何在中西医理论的交融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他如何看待现代医学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又如何在理解西医病理生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进行精准有效的治疗。这部分内容将引导读者理解,真正的学术传承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基于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扶正固本”思想的现代阐释: “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但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领域,其内涵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本专辑将详细阐述李可老中医在“扶正固本”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分析其如何通过调动人体自身潜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挽救生命、转危为安。这包括对“正气”的理解,如何根据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候,灵活运用补益药物,以及如何与祛邪药物协同作用,达到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的目的。 对“气血津液”理论的独特见解: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李可老中医对气血津液理论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急危重症中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影响,构成了其治疗体系的重要基石。本专辑将深入探讨李老在临床中如何通过对气血津液亏虚、阻滞、紊乱的准确判断,运用独到的方药,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在休克、出血、水肿等危重病症中,如何通过益气、养血、生津、化液等方法,迅速稳定病情。 辨证论治的深化与发展: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时,如何做到精准辨证,则是一大挑战。李可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尤其是在病位、病性、病机等方面的深刻洞察。本专辑将重点解读李老在疑难病辨证中的“细微之处见真章”,以及在急危重症辨证中的“抓住主次,切中要害”。他如何通过对症状的细致分析,结合病史、舌苔、脉象等多方面信息,迅速锁定病机,制定出最恰当的治疗方案。 二、 临床经验的精粹展现: 急危重症的辨治策略: 本专辑将详细列举李可老中医在治疗各种急危重症方面的宝贵经验。这包括但不限于: 休克、心衰、呼吸衰竭等心肺系统疾病: 李老如何运用温阳、活血、开窍、通络等方法,迅速改善循环和呼吸功能,转危为安。对不同类型休克的辨治思路,以及对复杂性心力衰竭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是重点。 出血性疾病(如消化道出血、咯血、鼻衄等): 李老如何在止血的同时,兼顾益气固脱、养血生血,避免“寒止血伤阳,热止血滞络”的弊端。 中毒、感染性休克: 李老如何运用解毒、清热、扶正等方法,迅速清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 急性肾衰竭、重症肝炎等: 李老如何通过健脾、利湿、活血、解毒等方法,保护肝肾功能,促进康复。 其他如高热、抽搐、昏迷等危重症候: 李老是如何运用熄风、开窍、涤痰、降逆等方法,挽救患者生命。 疑难杂症的攻克之道: 对于一些西医难以确诊或治疗的疑难杂症,李可老中医往往能够运用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找到突破口。本专辑将收录李老在治疗各类疑难杂症中的经典案例和经验总结,例如: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李老如何从“风湿痹证”入手,结合辨证,运用驱风、散寒、除湿、活血、补益等方法,取得显著疗效。 慢性疲劳综合征、不明原因发热: 李老如何通过健脾益气、滋阴补肾、疏肝解郁等方法,调理机体功能,改善症状。 肿瘤的辅助治疗: 李老如何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注重扶正固本,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如消化系统顽疾、神经系统疑难病等。 方药运用与配伍的艺术: 方药是中医治疗的直接手段。李可老中医在方药运用上,具有独到之处。本专辑将深入剖析李老常用的经典方剂,以及他如何根据病情变化,对经典方进行加减化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李老对于一些“小方大用”、“偏方验方”的运用,以及他对药物配伍的精妙考虑,例如: 温阳化气、开窍复苏的方药组合: 如参附汤、生脉饮等在危重症中的应用,以及其加减变化。 活血化瘀、通经走络的方药: 如何在祛邪的同时,保护正气。 调理脾胃、益气养血的方药: 许多疑难杂症的根源在于脾胃,李老如何通过健脾益气,实现整体调理。 对矿物类、虫类药的独到应用: 如附子、干姜、雄黄、蜈蚣等药物在特定病症中的妙用。 对“病药”理论的理解与实践: 如何根据病邪的性质,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药物。 三、 治学态度与人生智慧: 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李可老中医一生钻研中医,孜孜不倦。本专辑将通过他对医学文献的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总结,展现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他如何从古人经典中汲取智慧,又如何通过不断实践,去验证和发展理论。 医者仁心与人文关怀: 医术高明,更需医德高尚。李可老中医始终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怀揣仁心仁术。本专辑将通过部分医案的呈现,展现李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他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医学的同时,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创新,是每一个中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适用人群 本套《李可医论专辑》适合以下人群阅读: 中医师、中药师: 学习和借鉴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升辨证论治和临床用药水平。 中医学专业学生: 深入了解当代中医名家的学术成就,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对中医养生保健感兴趣的读者: 了解中医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方面的独特疗效,以及中医的博大精深。 医学研究人员: 深入研究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理论支持。 价值意义 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医学遗产。本套《李可医论专辑》的出版,不仅是对李可老中医学术成就的一次系统梳理和集中呈现,更是对中医宝贵临床智慧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现代化的解读视角,本专辑将有助于将李可老中医的经验惠及更多医者和患者,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医智慧。本书将成为广大中医同仁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以及深入学习和研究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套书的整体感觉是,它是一套非常扎实的学术著作,但又不像纯粹的学术论文那样枯燥乏味。李可老中医的文字风格,即使是描述复杂的医学理论,也显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我虽然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我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让我对中医治疗的“道”和“术”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有那么多病人会选择中医,而且很多时候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这套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来探讨这个问题。我尤其被书中对于“急危重症”的论述所吸引,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医学的难点和重点,能够从中学习到大师的经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评分

收到这套《李可医论专辑》,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期待。我长期关注着中医的发展,并且对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成就深感钦佩。这三本书的组合,无疑是最全面、最系统的李老中医医论精华。我初步翻阅了一下,发现书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临床案例,更重要的是,它深入阐述了李老中医在急危重症疑难病治疗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创新理论。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扶正祛邪”的论述,这似乎是李老中医治疗复杂疾病的核心思想。我一直认为,中医的魅力在于其宏观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妙,而李老中医正是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极致的典范。我希望通过阅读这套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的精髓,学习到大师的临床智慧,并从中获得启发,应用于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中。

评分

刚收到这套李可老中医的医论专辑,迫不及待地翻开来,虽然里面具体的病例和处方我还没深入研究,但光是这三本书厚实的装帧和纸张的质感,就让人感觉分量十足。我平时对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的急危重症治疗方面一直非常感兴趣,总觉得这里面蕴藏着很多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奇迹”。李可老中医的名号我早就听过,知道他是中医界的泰斗,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这次能一次性入手这三本医论专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医智慧宝库的大门。书里的排版也很清晰,条理分明,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较快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我特别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中药方剂来应对复杂的疾病。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权威,并且充满了中医文化的底蕴。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突破临床瓶颈的经典著作,而李可老中医的医论专辑,正是这样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书中对于急危重症的论述,充满了实践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我注意到,李老中医在治疗过程中,非常注重“脾肾”的重要性,并且善于运用一些经典的方剂进行化裁,以达到“起沉疴”的效果。这与我日常的临床思维有着很大的启发。我尤其期待能够从书中学习到李老中医辨证论治的“眼力”,以及如何通过精妙的组方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是医学文献,更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几本书的到来,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求能够真正启发思维、拓宽视野的医学读物。李可老中医的医论专辑,正好满足了我的这种渴望。我注意到,这套书不仅仅是简单的病案堆砌,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李老中医深厚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我初步浏览了一下,发现书中对于许多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李老中医都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体系。这种体系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对中医经典理论深刻理解和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之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辨证施治”的论述感到兴趣,深知中医的精髓就在于“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而这背后就需要一套系统性的辨证思维。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医论,我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并从中汲取宝贵的临床智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