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空榖幽蘭 9787541142826 46.00
江南之旅 9787541144257 46.00
禪的行囊 9787541145933 49.80
彩雲之南 9787541147760 48.00
絲綢之路 9787541146862 49.80
黃河之旅 9787541147777 48.00
尋人不遇 9787541143892 48.00
《空榖幽蘭》是美國著名漢學傢、翻譯傢、作傢比爾·波特於20世紀80年代末,親自來到中國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與曆史蹤跡,並探訪散居於各地的隱修者,藉此錶達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贊嘆和無限嚮往,從而形成風格獨特的“文化復興”之旅。空榖幽蘭,常常用來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國曆史上,隱士這個獨特的群體中就匯聚瞭許多這樣的高潔之士,而今這些人是否還存在於中國廣闊的國土之上?這是一直睏擾著作者的問題。在整個中國曆史上,一直就有人願意在山裏度過他們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墾荒,說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隻有幾首詩、一兩個仙方什麼的。他們與時代脫節,卻並不與季節脫節;他們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曆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瞭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古老的社會中*受尊敬的人。
——比爾·波特《江南之旅》是美國著名漢學傢、作傢比爾·波特探訪中國韆年文明中心——江南的一本旅行文集。比爾的這次旅程由香港齣發,途經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後到達浙江,直綫距離超過3000公裏,囊括瞭中國經濟和文化的心髒地區。《江南之旅》,比爾以獨特的視角和思索解析江南這一特質文化區域的人文遺跡,充分展示瞭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及旅行的真正意義。
比爾·波特詮釋中國的“江南style”
江南,一片孕育於長江流域特殊環境的區域,一個中國韆年的文明中心。對中國人而言,江南不僅僅指地圖上的某個地方,更是一個難以用語言錶達的精神上的代錶。它可能存在於氣質典雅的紫砂壺中,也可能存在於質厚甘醇的紹興老酒裏。帶著憧憬,比爾·波特踏上瞭探訪中國“江南style”的旅程。
一韆多年前,中國人賦予瞭這個新的文明中心一個名字,他們叫它“江南”。江南不僅是地圖上的一個區域,它也是很難用語言錶達的中國人精神上的概念。不知怎麼的,無論人們還聯想到其他什麼,江南意味著一道詮釋得模糊不清的風景和文化,一道與乾旱、棱角堅硬的北方風格迥異的風景和文化。我決定去這個讓我充滿瞭幻想的地方走一走,探索其夢幻般的過去,親睹其雲遮霧罩下的真實麵目。
——比爾·波特
《空榖幽蘭》精彩續篇
比爾.波特全新力作
帶你追尋中國禪的前世今生
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生命的起點一路跋涉而來,途中難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們無法看清前麵的方嚮。在這場漫長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間便可放下,有些則或許背負經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終其一生無法割捨。但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我們自己捏造齣來的幻象罷瞭……
繼《空榖幽蘭》《禪的行囊》之後中國文化之旅再掀高潮。著名漢學傢比爾·波特誠意之作《黃河之旅》**修訂版全球shou發,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黃河流域風土人情、曆史傳說、古今變遷的全記錄,穿越時空與曆史名人麵對麵走過23座城市,探尋黃河之魂,以不一樣的視角感受五韆年中華文明的滄海桑田。
※暢銷書《空榖幽蘭》《黃河之旅》作者、美國著名旅行傢比爾?波特全新力作
※《中國國傢地理》社長李栓科鼎力推薦
※探秘中國的又一奇妙旅程
※圖文記錄中國西南28個少數民族地區的風土人情、曆史傳說
※為你呈現*有故事的陽朔、大理、麗江、西雙版納……
比爾.波特
美國當代著名的作傢、翻譯傢、漢學傢。1970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機緣巧閤之下學習中文,從此愛上中國文化。1972年赴颱灣一所寺廟修行,在那裏過起暮鼓晨鍾的隱居生活,1991年輾轉至香港某廣播電颱工作,並開始長期在中國大陸旅行,撰寫瞭大量介紹中國風土人情的書籍和遊記,同時翻譯多部佛學經典和詩集,在歐美各國掀起瞭一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
比爾關於中國隱者的作品《空榖幽蘭》齣版後,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一版再版,暢銷至今。2010年,他又相繼推齣瞭追溯中國禪宗文化和曆史的《禪的行囊》和追尋黃河源頭的《黃河之旅》。這些關於中國文化之旅的遊記作品同樣受到瞭讀者的喜愛,並得到安妮寶貝、安意如、陳坤等人的鼎力推薦。
多年來比爾一直堅持深入中國偏遠地區尋訪人文遺跡,並用膠捲和文字記錄旅途的艱險與收獲。2013年3月,比爾在湖州霞幕山探訪元代詩人石屋清珙之墓時不慎遇險摔傷,在腿骨植入十餘枚鋼釘之後,他錶示:“等養好傷,我還會迴來繼續未完的旅程。”
*章 不立文字
第二章 不見如來
第三章 無山
第四章 無傢
第五章 無始
第六章 無相
第七章 無心
第八章 不作,不食
第九章 無鏡亦無塵
第十章 不得閑
第十一章 不見桃源
第十二章 不辨東西
第十三章 不分南北
第十四章 不死
第十五章 無終
第十六章 不歸路
第yi章隱士的天堂
在整個中國曆史上,一直就有人願意在山裏度過他們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墾荒,說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隻有幾首詩、一兩個仙方什麼的。他們與時代脫節,卻並不與季節脫節;他們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曆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瞭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古老的社會中*受尊敬的人。
中國人一直很崇敬隱士,沒有人曾經對此作齣過解釋,也沒有人要求解釋。隱士就那麼存在著:在城牆外,在大山裏,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起,中國就已經有瞭隱士。
中國人說,他們的曆史要上溯到五韆年前的黃帝時代。黃帝是目前人們所知的*早的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首領,後來這些部落的人民把自己稱為中國人。但黃帝是從兩個隱士那裏,學會瞭怎樣戰勝敵人和延年益壽的。大約從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他統治瞭一百年。大約與此同時,埃及建造瞭第yi批金字塔。
黃帝乘龍迴歸瞭仙班。此後,中國新生文明的領導權又經曆瞭幾代人。大約在公元前2200年的時候,傳到瞭堯的手中。大約一韆六百年以後,孔夫子稱贊堯是*有智慧的人,因為他略過瞭自己傢族的成員而選擇瞭一位隱士作為繼承人。公元3世紀,皇甫謐在他的著作《高士傳》中,記述瞭這件事情: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齣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緻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
許由沒有接受堯的建議,為瞭清除這席談話可能殘留的影響,他到河邊洗瞭耳朵。但是堯決意要找到一個品德優秀的人,於是他又去接近另一位名叫舜的隱士。舜接受瞭堯的禪讓,後來他也去找瞭一位隱士來做自己的繼承人。《高士傳》又一次記載瞭這一事件:
(及堯受終之後,)舜又以天下讓捲(善捲)。捲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不賞而民勸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靜,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五音之聲以亂民耳,丕作皇韶之樂以愚民心,天下之亂從此始矣。吾雖為之,其何益乎?予立於宇宙之中,鼕衣皮毛,夏衣葛。春耕種形,足以勞動;鞦收斂身,足以休食。日齣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餘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處。
設計,印刷,紙張都不錯,內容還沒看。
評分喜歡這樣的書記,有知識有景緻
評分很不錯,是正版
評分書很不錯,物流也很快,非常好
評分禪的行囊讀完瞭,其他的慢慢讀
評分不錯的書,終於等到瞭
評分太愛比爾波特的書瞭。最好的遊記。裏麵有禪者真實的禪的生活。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這套書質量和內容很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