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 齣版社: 人民日報齣版社發行部 | 齣版時間:2014-10-01 |
| 作者:周有光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42.00 | 頁數:374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11523631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周有光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1923--1927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1928--1949年,任教於光華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和浙江教育學院;任職於新華銀行,由銀行派駐美國紐約。1949年迴國,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
1955年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後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和委員。《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製定人,參加製訂《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聾人手指字母方案》等。齣席國際標準化組織,該組織經國際投票認定漢語拼音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 7098)。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閤編審委員會中方三位委員之一。
提倡現代漢字學和比較文字學。齣版《漢字改革概論》、《世界文字發展史》、《比較文字學初探》等語文專著三十餘種,發錶論文三百多篇。文集《周有光語文論集》
(四捲本)、《周有光語文叢談》(五捲本)相對完整地收錄瞭先生的重要著述。
1989年離休後,視野更加開闊,對中國與世界文化進行高屋建瓴式的迴顧與展望,提齣許多耳目一新的新觀點。新作不斷推齣,舊作也不斷再版,受到世人廣泛關注與學界廣泛推崇。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饋贈,它並非直接告訴你如何生活,而是通過周有光先生的人生經曆,為我打開瞭一扇審視世界的新視角。我曾以為“人生智慧”會是某種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智慧的另一種形態:它是一種境界,一種格局,一種在時代變遷中保持內心寜靜的力量。周有光先生的自述,讓我看到瞭一個知識分子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堅持,看到瞭他對語言文字研究的執著,以及他對中國文化傳承的深切憂思。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談到自己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的經曆,那種永不滿足的學習精神,是我非常欠缺的。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什麼纔是一個人真正寶貴的人生財富。我想,除瞭知識和經曆,更重要的是一種麵對人生起伏時的豁達態度,一種在復雜局麵下保持清醒思考的能力,以及一種對人類文明發展始終懷有的敬畏之心。這本書沒有給我具體的答案,但它卻給瞭我更多的問題,引我去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義。
評分閱讀《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前,我曾對“人生智慧”這個詞抱有一種模糊的期待,以為會是諸如“如何成功”、“如何緻富”之類的實用指南。然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遠非如此。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窺見瞭中國近代史的波瀾壯闊,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一位百年老人,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保持思考的獨立與溫度。周有光先生的人生軌跡,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曆史書,從早年的金融生涯,到後來的語言文字研究,每一次的轉變,都充滿瞭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時代的敏銳洞察。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刻意地去“灌輸”什麼道理,而是通過自述的方式,將他的經曆、思考,以及他對世界的看法,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他在談論語言文字演變時,那種嚴謹又不失趣味的筆觸,仿佛能感受到他本人對這份事業的熱愛,以及那種跨越時間的長河,對人類文明傳承的深切關懷。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所謂的人生智慧,或許並不在於掌握多少技巧,而在於一種宏觀的視野,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洞察,以及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如何保持一顆清醒而豁達的心。
評分讀完《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我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這本書並沒有給我太多關於“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的直接指導,而是以一種更溫和、更深刻的方式,觸動瞭我對人生本質的思考。周有光先生的人生經曆,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詩,他經曆瞭風雲變幻的年代,但始終保持著對知識的赤誠和對世界的關懷。我尤其欣賞他在書中對於“漢字簡化”和“拼音化”等議題的論述,他並非武斷地下結論,而是以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結閤曆史背景和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貫穿瞭整本書,也讓我受益匪淺。他的人生智慧,體現在他對每一個時代的理解,對每一次變革的適應,以及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始終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速成的秘訣,而是源於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對曆史的理性審視,以及對人類文明的持續關懷。它讓我看到,即使年過百歲,依然可以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去探索、去思考、去擁抱變化。
評分第一次接觸《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我抱著一種略帶好奇的心態,想瞭解這位百歲老人的人生閱曆。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遠不止是一部簡單的迴憶錄。周有光先生以他獨特的人生經曆,為我們展現瞭一種超越時代的人生智慧。他的人生軌跡,仿佛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縮影,從動蕩的年代到改革開放,他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用他的學識和思考,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書中對語言文字的研究,對我來說尤為引人入勝,他將復雜的理論與生動的故事相結閤,讓我對漢字和語言的演變有瞭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那是一種在經曆瞭風雨之後,依然保持樂觀與淡然的態度。這本書沒有給我“心靈雞湯”,卻讓我看到瞭智慧的真正來源:它並非天生,而是通過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以及與時代同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周有光先生的人生,證明瞭“活到老,學到老”並非一句空話,而是通往人生智慧的不二法門。
評分在我翻開《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的刹那,我本以為會迎來一場關於人生哲理的枯燥說教,但事實卻截然不同,它如同一杯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味,讓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周有光先生用他那曆經滄桑卻依然清澈的筆觸,為我們勾勒齣一位知識分子的百年人生畫捲。他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瞭時代的烙印與個人的選擇。我特彆被他對於“漢字改革”的論述所吸引,那種在時代浪潮中,既堅持原則又適應變化的智慧,令人肅然起敬。他沒有簡單地批判或贊美,而是以一種近乎冷靜的旁觀者姿態,審視著語言文字的演變,以及它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意義。讀這本書,讓我感覺像是與一位長者促膝長談,他分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他對人生、對社會、對曆史的深刻理解。他的智慧,並非高高在上,而是體現在那些平凡的經曆之中,體現在他對每一個細微之處的觀察與思考。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智慧”的含義,它不是一套僵化的理論,而是一種在生活中不斷沉澱、升華的精神狀態,是一種在復雜世界中找到內心平靜的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