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帧:纸板
作 者: Julie Merberg,Suzanne Bober
页 数: 22页
开 本: 14*13.8*1.5CM/册
语 言: 英文
出版社:chronicle books
商家编码:978081184757510
小宝宝艺术启蒙介绍名画这套书再适合不过了,开本开本特别适合孩子自己翻阅,文字也很简练押韵。大师名作系列纸板书纸板书包含德加、莫奈、马蒂斯、梵高、雷诺尔卡、萨特卢、卢梭、瑟拉毕、加索经典代表作。
10册目录
1.Dreaming with rousseau 纸板书
2.quiet time with cassatt 纸板书
3.on an island with qauguin 纸板书
4.painting with picasso 纸板书
5.sharing with renoir 纸板书
6.sunday with seurat 纸板书
7.Dancing with Degas 纸板书
8.A Picnic with Monet 纸板书
9.A Magical Day with Matisse 纸板书
让孩子亲密接触大师的灵魂!
这个套装包含了梵高、莫奈、马蒂、斯德加四位艺术大师的作品,每一页都有优美富余韵律的英文短句对作品进行了描述,每一本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子阅读的过程,也是共同欣赏美的过程。
充满韵律的英文,英文启蒙的必备读物
韵文类的绘本是孩子英文启蒙绕不开的类型。这套绘本难得之处就是用充满韵律的英文短句从孩子的视角描述了这些大师的作品。
孩子的枕边书,随手可得的晚安绘本这套书的宝贵之处在于它用纸板书来展示名画,让一岁以下的宝宝也有了欣赏大师艺术佳作的机会 。此外还有三个推荐理由:
1. 别出心裁的押韵文字,给艺术绘本共读增加了乐趣
2. 每本书以一个伟大艺术家(分别是梵高、莫奈、德加、马蒂斯)的作品为主题,每一页展示一幅画,再用优美而押韵的文字把整本书的画作融会贯通,讲成一个故事。
3. 每一本画册的末篇都是一副能让宝宝产生睡眠联想的名作,同时配上晚安含义的优美短句,也很适合作为宝宝的睡前读本。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特别是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艺术的厚重。我一直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充满好奇,想知道他们是如何捕捉光影和色彩的瞬间。翻开第一页,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艺术门外汉也能快速进入状态,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派说教,而是像一位和蔼的老师在娓娓道来。比如,书中对莫奈的《日出·印象》的解读,不仅仅是停留在“这是印象派的开端”这种定义上,而是细致地分析了画家当时的心境、光线的变化,以及颜料是如何在画布上“跳跃”的。作者似乎很有心得,能将复杂的绘画技法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我特别喜欢它对色彩理论的探讨,它不只是简单罗列冷暖色,而是结合每一位大师的代表作,展示了他们是如何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审美体验。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的厚度和印刷的色彩还原度都很高,即便是看那些细节丰富的画作,也能感受到原作的笔触感。
评分我特别注重工具书的实用性,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欣赏画册,更像是一本高质量的艺术入门教材。书中对绘画技法的解析,比如德加对光影在不同材质上反射效果的处理,或者莫奈通过笔触的松散来模拟空气流动,这些细节的拆解,非常有助于提升非专业读者的观察力。我试着拿起画笔模仿书中的某些笔触和用色方式,虽然效果天差地别,但整个过程中,我对手中颜料的理解和控制力确实有所增强。此外,书后的索引和术语解释部分也做得非常贴心,遇到不熟悉的艺术史名词可以随时查阅,省去了我频繁上网搜索的麻烦。整体来看,它非常适合想要系统性了解西方近现代绘画发展脉络,同时又追求高品质阅读体验的读者,可以说是一本兼顾了“面子”和“里子”的佳作。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研究艺术家的“创作历程”,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把这些艺术巨匠塑造成神坛上遥不可及的人物,而是非常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挣扎、探索和突破。比如,书中对梵高的描述,那种近乎偏执的对色彩的追求,以及他在阿尔勒时期那种狂热的创作状态,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文字中充满了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揣摩,读完后会让人对他产生一种深切的共鸣。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画派之间“对话”的描绘。例如,德加如何从传统的古典主义向捕捉动态瞬间的现代艺术转型,他如何通过对芭蕾舞者线条的观察,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美感表达。这种对比和承接的叙事结构,让整个艺术史的脉络清晰起来,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条有机的河流。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大面积的留白让视觉得以休息,同时也能更好地聚焦于那些高质量的画作插图上,阅读体验极佳。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沉浸感”。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时空穿梭的氛围,仿佛能亲身站在画家的画架前,感受他们创作时的呼吸和心跳。对于每一位大师,作者都像是在挖掘宝藏一样,从他们早期的作品一直梳理到巅峰时期的风格确立,这种全景式的梳理让人对艺术家的成长轨迹有了更立体和完整的认知。例如,在谈到梵高时,文字中流淌出的那种对生命力和痛苦的深刻理解,让我几度停下来反复阅读那几段描述。它引导读者去关注那些被忽略的背景信息——当时的社会思潮、科学发现对艺术的影响等等,这些拓展性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对画作的理解层次。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人读完后不仅感觉知识量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对美和创造力的向往,非常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有点担心这种“合集”类的图书会显得内容零碎、缺乏深度,但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成功地找到了平衡点:既要保证知识的广度,覆盖到不同大师的精髓,又要保证分析的深度,不流于表面。对于马蒂斯,这本书深入解析了他如何从早期的“野兽派”转向后期更纯粹的色彩与装饰性,特别是对线条和形状的简化,简直是一场视觉的革命。书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解马蒂斯晚年如何运用剪纸艺术进行创作,这种跨越媒介的探索精神,对我这个正在尝试多种表达形式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剂强心针。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不再只是“看”画,而是开始“思考”画背后的结构和意图。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艺术鉴赏系统。内容组织逻辑严密,章节过渡自然,让人一口气读完都不觉得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