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 國學的天空(修訂版) | ||
| 作者: | 傅佩榮 | 開本: | 16開 |
| : | 39.8 | 頁數: | 340 |
| 現價: | 見頂部 | 齣版時間 | 2014-06-01 |
| ISBN號: | 9787807618720 | 印刷時間: | 2014-06-01 |
| 齣版社: | 嶽麓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前言
部 孔子的真誠
章 立誌於學
1. 孔子之學
2. 珍惜時間
3. 用心專注
4. 把握時機
5. 不厭不倦
6. 老師幫不上忙
7. 學生不爭氣
8. 學生啓發老師
第二章 立誌行仁
1. 立誌行仁
2. 行仁與為善
3. 六位仁者
4. 立誌求道
5. 一以貫之
第三章 自我修養
1. 化解我執
2. 欣賞曾點之誌
3. 睏惑來自何處
4. “剋己復禮”新解
5. 心存敬畏
6. 少說少妙
第四章 孝敬父母
1. 孝齣於天性
2. 敬愛父母
3. 委婉溝通
4. 孝與健康
5. 法理與人情
6. 孝與守禮
7. 三年之喪
第五章 結交良友
1. 真誠相待
2. 誌趣相投
3. 信義兼顧
4. 益者三友
5. 損者三友
6. 孔子交友
第六章 社會責任
1. 淑世精神
2. 社會責任
3. 孔子想移民
4. 名正言順
5. 上行下效
6. 一言興邦
第七章 理解孔子
1. 誰瞭解孔子
2. 誰歧視女性
3. 誰在收肉乾
4. 為何挑剔食物
5. 誰的耳朵順瞭
6. 誰說孔子不幽默
7. 孔子知不知“死”
8. 孔子有無信仰
第二部 孟子的嚮善
章 人性嚮善
1. 人性嚮善
2. 善是什麼
3. 心之四端
4. 人禽之辯
5. 三種快樂
第二章 人格之美
1. 修養六境
2. 浩然之氣
3. 三種勇敢
4. 四種聖人
第三章 人我之間
1. 勇於自省
2. 做人處世
3. 五種不孝
4. 易子而教
5. 以德論交
6. 守經達權
第四章 仁政理想
1. 一曝十寒
2. 緣木求魚
3. 與民共享
4. 見牛未見羊
5. 不可忽視環境
6. 事半功倍
第五章 自我
1. 豪傑之士
2. 效法堯舜
3. 與古人為友
4. 有為者亦若是
5. 天降大任
6. 孟子之樂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章 老子的道
1. 儒道之彆
2. 《老子》章
3. 道是什麼
4. 道與自然
5. 道生萬物
6. 悟道之法
7. 自足於道
第二章 聖人之道
1. 自我反省
2. 被褐懷玉
3. 不為物役
4. 內在覺悟
5. 處下居後
6. 為而不爭
第三章 治國之道
1. 四種統治
2. 若烹小鮮
3. 小國寡民
4. 反戰思想
5. 民不畏死
第四章 立身之道
1. 化解執著
2. 自己做主
3. 消除煩惱
4. 以德報怨
5. 和光同塵
6. 老子三寶
第五章 閱世之道
1. 相對價值
2. 禍福相生
3. 慎始慎終
4. 功成身退
5. 上善若水
6. 天地不仁
第四部 莊子的逍遙
章 轉化生命
1. 未始有物
2. 大鵬展翅
3. 太倉稊米
4. 螳螂捕蟬
5. 鼓盆而歌
第二章 修煉方法
1. 渾沌之死
2. 心如死灰
3. 忘適之適
4. 天人閤一
5. 不死不生
第三章 審美情操
1. 黏禪老人
2. 庖丁解牛
3. 桓公讀書
4. 誰是美女
5. 自以為美
第四章 處世態度
1. 孝的六種境界
2. 算命不如修養
3. 材與不材之間
4. 從容的風度
5. 虛己以遊世
6. 外化而內不化
第五章 與道相通
1. 魚快樂嗎
2. 彼此相忘
3. 朝三暮四
4. 每下愈況
5. 莊周夢蝶
精彩導讀孔子說:“學習時要像趕不上什麼一樣,趕上瞭還擔心會失去啊。”在孔子看來,學習好像趕火車一樣,很怕趕不上,趕上瞭還怕會失去。火車趕上之後,就不用擔心瞭,自然可以抵達目的地。但學習不同,學習怕考試的時候忘記,念瞭半天,睡一覺起來要................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其“係統性”和“可操作性”。我嘗試過很多國學入門的書籍,大多是零散的介紹,看完之後依然不知道如何深入。但這本書不同,它為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從道傢的“道”與“德”,到儒傢的“仁”與“禮”,再到兩者之間的聯係和區彆,邏輯清晰,層層遞進。更難得的是,書中的許多觀點並非高高在上,而是能夠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指南。比如,在談到儒傢的“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時,書中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培養個人品德的具體方法,讓我覺得國學智慧是可以落地,是可以指導我們日常生活的。
評分書到手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設計感吸引瞭。封麵設計簡潔大氣,燙金的字體在深邃的背景色上熠熠生輝,一看就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快餐式”讀物。拆開塑封,撲麵而來的是紙張特有的清香,翻開扉頁,印刷質量也是相當不錯,字跡清晰,排版疏朗,閱讀體驗上就已經贏瞭一大半。我一直對國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苦於入門無門,網上零散的資料和碎片化的知識總是讓我感到迷茫,不知道從何下手。朋友推薦這本書時,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卻是如此令人驚喜的開端。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上來就拋齣大量的術語和概念,而是循序漸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最基礎的層麵開始講解,讓我這個國學“小白”也能輕鬆理解,並且深深地被吸引進去。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所講的內容,並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曆和人生感悟聯係起來。傅佩榮先生的語言非常有力量,他提齣的觀點往往能夠直擊人心,引發我深刻的自我反思。很多時候,讀著讀著,會突然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一些睏惑,在書中的某個角落得到瞭解答,或者說,至少有瞭新的看待問題角度。這種“頓悟”的時刻,是閱讀一本好書最美妙的體驗,也讓我更加渴望深入探索國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可以說,這是一本能夠陪伴我成長的書。初讀時,我被其中的智慧所吸引,感到豁然開朗;再讀時,又會有新的體會和領悟。每一次翻開,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關於“順應自然”的哲學,或者關於“內省”的實踐,都讓我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更加平和地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這不僅僅是一本“國學入門”的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在我迷茫時指引方嚮,在我睏頓時給予啓迪。對於任何想要瞭解國學、想要提升自我的人來說,這本書都絕對是值得入手,並且值得反復閱讀的寶藏。
評分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做到瞭“化繁為簡,融會貫通”。傅佩榮先生的講解功力深厚,能夠將道傢和儒傢這樣龐大而又深奧的哲學體係,拆解成一個個易於理解的邏輯節點,再用精妙的語言將它們串聯起來。他不是生硬地羅列理論,而是結閤瞭很多曆史故事、生活案例,甚至是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睏惑,來闡釋道傢和儒傢的思想精髓。比如,他講到“無為而治”時,不是簡單地解釋字麵意思,而是通過一些古代的君王如何治理國傢,或者現代企業管理的一些例子,來展現“無為”背後蘊含的智慧。這種講解方式,讓我感覺國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古代智慧,而是能夠指導我們當下生活的實踐哲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