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 小学

中公教育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 小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教师资格证
  • 国家教师资格证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真题
  • 历年真题
  • 标准预测试卷
  • 小学
  • 中公教育
  • 2018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公教育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10120
商品编码:15040323461
品牌:中公教育

具体描述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卷(一)~(五)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五)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卷(六)~(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参考答案及解析(六)~(十)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小学》中公图书秉承“依据大纲内容”和“紧扣真题考点”两个标准,致力于准确把握考试命题趋势,及时更新考试真题情况,给考生提供精准的备考资料。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大纲与近几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收录了教师资格统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近六次考试的真题,并精心编写了十套标准预测试卷,推出了《2018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小学》。本套试卷真题解析部分新增“考点点拨”模块,详细讲解真题考点,旨在帮助考生深入、系统理解相关知识,掌握考试的重难点及答题策略。真题的每道题目都配有二维码,扫瞄书内二维码,听中公讲师讲题,更快掌握核心考点,提高备考效率。十套预测试卷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考点分布均模拟真题,紧扣考情,以帮助考生快速把握考试趋势,零距离体验考场。本试卷所有试题和答案都经过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并配有详细的解题思路,以帮助考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答题技巧。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小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包含2017下半年、2017上半年、2016下半年、2016上半年、2015下半年、2015上半年的真题,共6套。真题可以帮助考生洞悉考试的考查特点和命题趋势,巩固相关知识要点,并达到触类旁通、以题为学的效果。第二部分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包含10套试卷。预测试卷的题型、题量与真题契合,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预测试卷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试脉络,零距离体验考场,提高实战应变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该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D.交往起源论
2.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A.教育者B.学习者
C.教育政策D.教育影响
3.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
A.研究者角色B.管理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D.授业解惑者角色
4.()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制定严格的班规B.了解和研究学生
C.选择并培养好班干部D.搞好班级评价
5.主张“泛智教育”理想,并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教育家是()。
A.洛克B.杜威
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
6.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调查法
C.教育观察法D.教育实验法
7.小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流鼻血,教师以下的处理方式不适当的是()。
A.保持镇静,安抚被出血吓到的儿童,并立即塞脱脂棉球止血
B.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
C.用热毛巾敷在鼻子上
D.抬高与流血鼻孔相反一侧的手臂
8.()是记忆的开端,也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
A.识记B.保持
C.再认D.回忆
9.老师当众高度赞誉某学生的助人行为,随后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这是一种()。
A.负强化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的()。
A.获得B.消退
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
11.教育学中常说的“跳一跳,摘个桃”,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存在()。
A.发展关键期B.生长高峰期
C.先行组织者D.zui近发展区
12.小王在出门时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症B.抑郁症
C.强迫症D.恐惧症
13.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
14.下列对于课程定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课程是学科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设计
15.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孙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D.虚拟直观
16.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老师手拿烧瓶给学生看,并用“魔术棒”敲几下,里面是空的。然后拿出熟的鹌鹑蛋放在瓶口,按不下去,把蛋拿下;接着点燃蜡纸条放入瓶中,迅速将蛋放在瓶口,于是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鹌鹑蛋被烧瓶“吞”进肚里。此时,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老师马上说:“蛋为什么会被烧瓶吞进肚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这种导入方法属于()。
A.悬念导入B.直接导入
C.故事导入D.复习导入
17.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这说明教学认识过程具有()。
A.领导性B.间接性
C.直接性D.简捷性
18.以学生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的练习法属于()。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B.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19.根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量力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20.李老师在学生晓敏的评价表上这样写道“该生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异”。李老师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 有用

评分

有的页面印刷的不是很清晰

评分

收到了,很不错!!!!

评分

哈哈哈,反正我是过了,题挺多的

评分

太赞了,这套教材非常的好用!物流也非常给力!

评分

没毛病,物流快,书便宜。

评分

特别好 希望看这套卷子可以一次考过

评分

不错~

评分

物流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