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書客

獵書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奇幻
  • 冒險
  • 異世界
  • 魔法
  • 戰鬥
  • 成長
  • 輕鬆
  • 幽默
  • 懸疑
  • 收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上海社科院
ISBN:9787552007602
商品編碼:1513833526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5-0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獵書客
  • 作者:(英)約翰·希爾·巴頓|譯者:楊理亞//張同林
  • 定價:59.8
  • 齣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號:9787552007602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5-02-01
  • 印刷時間:2015-02-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392
  • 字數:425韆字

編輯推薦語

《獵書客》是一部緬懷英國中世紀和18、19世紀那些醉心癡迷於圖書、一生孜孜不倦收藏的愛書傢們的傳記,也是一部以豐富翔實的史料介紹西歐各國如何印刷齣版和保護圖書文獻的文化傳承摘要。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作者約翰·希爾·巴頓以詼諧、幽默、寫實的手法,從描寫獵書傢因愛書而在收藏書籍時齣現的種種嗜好和怪異行為,以及他們為建立個人藏書而苦心經營的情景開始,依次介紹瞭那個時代圖書市場交易、大圖書館的創建、圖書俱樂部的形成和俱樂部的文獻齣版狀況,等等。作者時而帶領讀者徜徉在文化藝術王國的森林裏,時而又把讀者引入曆史法律文獻的峰巒疊嶂中,一路上引人入勝地指點迷津,詼諧**地披露所經之處的奇文珍書和偉人怪傑。 讀《獵書客》,稱得上是一次對西方文化的穿越之旅!

內容提要

《獵書客》齣版於私人藏書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人 類史上前所未有程度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
     這是一部冠*於世的近代藏書文化先驅著作,內 容涉及西方政治、經濟、法律、宗教、哲學、曆史、 文學、藝術和圖書齣版等多個領域,實為一部社會科 學百科全書式著作。
     約翰·希爾·巴頓用詼諧生動的語言敘述藏書傢 事跡,與圖書史、印刷史和齣版史等文化史的情景互 為錶裏,悄然之間,勾勒齣一道清晰的西方文化傳承 軌跡,並悠然描繪齣一連串流淌著時代文明氣息的人 文景觀。
    

作者簡介

約翰·希爾·巴頓(JohnHillBurton,1809—1881年),齣生於蘇格蘭阿伯丁市(Aberdeen)。早年就讀於阿伯丁大學,後到愛丁堡進修法律。 他曾在愛丁堡開辦一傢律師事務所,經常嚮《愛丁堡論壇》、Blackwood等雜誌投稿。1839年齣版瞭《蘇格蘭法概要》,並因此躋身作傢的行列。1843年與人共同編輯《本瑟姆選集》。1846年齣版瞭《大衛·休謨傳》,這部著作確立瞭巴頓在英國文壇上的地位和榮譽。1849年,他受愛丁堡的錢伯斯齣版社的委托編寫《政治經濟學入門——實際應用手冊》,並於同年齣版。史學著作《蘇格蘭曆史》(7捲)於1870年完成,是巴頓的主要代錶作。對於蘇格蘭曆史研究來說,這是一部**保持國史級地位的著作。 早年,他曾短期擔任過《蘇格蘭人》雜誌的編輯,1854年45歲時被任命為監獄理事會秘書。巴頓從自己給Blackwood投稿的大量文章中,選編瞭兩冊文集,其中之一就是1860年齣版的《獵書客》,即這本譯作的原文。如果我們把文明定義為它提供生活便利,把文化定義為分泌大眾安心立命的養分,那麼巴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通過《獵書客》和他1849年撰寫的經濟著作,為英國文明和文化發展脈絡歸納整理齣一部摘要。此外,他在1864年還齣版瞭《蘇格蘭人·齣國》,該書共有兩捲。1877年,他齣任監獄理事會特彆委員以及蘇格蘭皇傢史官。1880年,他的*後一部著作《安妮女王統治時期的曆史》齣版發行。1881年,巴頓因患急性支氣管炎在愛丁堡逝世,享年72歲。

目錄

譯者的話
**篇 獵書傢的宿命
**章·引言
第二章·獵書大師的麵影
第三章·懷古情趣
第四章·獵書傢的分類及其類型
第五章·舊書店的熟客和拍賣場的獵人
第二篇 獵書傢的作用
第六章·個人嗜好
第七章·泛讀傢或文藝界的吉普賽
第八章·收藏傢和學者
第九章·拾穗和收獲的時候
第十章·冒牌收藏傢
第十一章·圖書館的豐功偉績
第十二章·保存圖書
第十三章·圖書管理員們
第十四章·圖書文獻目錄
第三篇 圖書俱樂部
第十五章·圖書俱樂部的概況
第十六章·圖書俱樂部的組織結構
第十七章·羅剋斯伯拉俱樂部
第十八章·幾位圖書俱樂部會員的素描
第四篇 圖書俱樂部齣版的圖書
第十九章·各種相關事業的開展
第二十章·約翰·斯波爾丁
第二十一章·羅伯特·伍德勞
第二十二章·英國北部基督教初期的聖人們
第二十三章·刻石的傳承


《古籍秘聞錄》 一捲沉寂韆年的墨痕,一樁橫跨百年的迷局,探尋被時間掩埋的真相。 《古籍秘聞錄》並非一部講述尋書人傳奇的故事,它是一部關於古代文獻的深度考察與考據,聚焦於那些因曆史塵埃、權力更迭或偶然遺失而幾乎從世間消亡的珍貴典籍。本書以嚴謹的史學筆法和如同偵探般細緻入微的求證精神,解構瞭數個流傳於學術界半個世紀的未解之謎。 第一章:失落的《河圖洛書》殘捲與方士遺跡 本書開篇,便將讀者帶迴戰國末期,一個關於宇宙運行法則與帝王權術的傳說——《河圖洛書》。我們並未追逐任何虛構的尋寶者,而是專注於追溯現存史料中關於這兩部奇書的最早記載,並將其與同時期方士集團的活動軌跡進行交叉比對。 我們詳盡分析瞭齣土的秦漢簡牘中關於天文、曆法、五行哲學的零星記載,嘗試重建《洛書》在早期官方文獻中的理論基石。重點在於對“圖”與“書”的文本結構進行分離式研究,揭示它們在不同曆史階段如何被儒傢、道傢乃至方技之士進行“挪用”與“改寫”。書中細緻描摹瞭漢代學者在整理宮廷藏書時,如何將這些神秘文本邊緣化,以及這些邊緣化記載如何在魏晉玄學復興中被重新激活的學術脈絡。 第二章:唐代抄本中的“禁毀”痕跡 本書的第二部分,轉嚮唐代藏書製度的崩潰與重建。我們聚焦於一個核心問題:唐朝政府對異端思想的管控,是如何通過官方修史與對私傢藏書的清查,從物理上和觀念上“抹去”特定著作的。 選取瞭《隋書·經籍誌》中記載明確,但在宋代以後卻完全銷聲匿跡的十餘部重要典籍作為研究樣本。我們通過分析敦煌和吐魯番齣土的大量殘捲殘頁,比對唐六典中關於“秘書省”的職能變遷,推演齣這些書籍可能在何種政治高壓下被係統性銷毀或轉移。書中引用瞭大量尚未被完全整理的寺院藏經目錄數據,試圖在這些間接文獻中尋找被禁毀文本的“迴聲”——那些與其觀點相近或名字相似的作品。這部分內容,是對古代圖書“物理死亡”過程的冷峻記錄。 第三章:宋元版刻的“地域性偏見”與文獻流嚮 宋代活字印刷術的普及,並未帶來文獻的全麵解放,反而催生瞭地域性的文化壁壘。《古籍秘聞錄》第三章探討瞭宋元時期雕版印刷對學術傳播的影響,特彆是南方(如福建、浙江)與北方(如山西、河北)刻書群體的差異。 我們詳細比對瞭現存宋版《史記集解》與元代地方誌中對特定地方史料的記載頻率,發現許多地方性史料在雕刻成書後,僅在小範圍內流傳,極易因戰亂或地方士族的衰落而徹底絕版。書中呈現瞭對一座明代中葉江西望族傢譜的細緻考證,該傢譜中附錄瞭一篇關於宋代江西詩人群體的論述,該論述中引用的三篇詩文,在其他任何公開發行的選本中均未曾齣現。我們推測,這三篇詩文很可能隨著該傢族的沒落,從官方視野中徹底消失。本書試圖揭示,在印刷史上,版刻的地域性往往決定瞭一部文獻的“生死”。 第四章:清代考據學的“盲點”與民間抄本的價值 清代中葉,乾嘉學派將古籍考據推嚮巔峰。然而,本書指齣,即便是乾嘉大儒,也存在其時代局限性下的“盲點”。他們過度依賴於官方正史、科舉文獻以及流傳有序的官刻本,往往輕視或忽略瞭民間流傳的抄本、醫案、以及戲麯底本中蘊含的珍貴信息。 我們選取瞭清代中後期關於江南水利工程的民間手稿作為案例。這些手稿記錄瞭大量朝廷檔案中從未齣現的關於漕運改道的細節,這些細節對於理解康乾盛世背後的經濟壓力至關重要。本書通過對這些“非主流”文獻的梳理,展示瞭它們如何在主流學術視野之外,默默地保存瞭曆史的另一麵。我們探討瞭抄本的易損性,以及它們在特定曆史時期(如太平天國運動)遭受的毀滅性打擊,這種打擊往往比官方禁書的銷毀更為徹底,因為它們缺乏官方的“存檔”記錄。 結語:文獻的“呼吸”與曆史的延展 《古籍秘聞錄》的目的,並非重現那些失落的書名,而是重構齣古代文獻從産生、流傳、被重視、被忽視到最終可能消亡的全過程。它是一部關於“檔案學”的曆史,關於權力如何塑造知識的形態,以及知識如何在夾縫中頑強生存的深沉思索。全書語言沉穩,數據翔實,為嚴肅的史學研究者和對中國古代文獻史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瞭全新的研究視角與深度閱讀體驗。它所呈現的,是文獻世界中永恒的“缺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獵書客》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古樸的書捲和潛藏在暗影中的人物輪廓,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書籍、秘密和冒險的古老故事。迫不及待地翻開,我立刻被作者營造的氛圍所吸引。那種紙張特有的淡淡墨香,以及字裏行間流淌齣的古韻,讓人感覺自己仿佛穿越瞭時空,置身於一個被知識和智慧所包圍的世界。故事的開篇並不直接拋齣驚心動魄的事件,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徐徐展開一個神秘的“獵書”世界。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書”值得如此“獵取”?又是什麼樣的人,甘願成為一名“獵書客”?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也頗具匠心,每個角色都似乎有著自己的過往和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的言談舉止,細微的神情,都透露著一種深邃的內涵。我開始猜測,這些角色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羈絆?他們是敵人還是盟友?他們追尋的書籍,又承載著怎樣的命運?這種懸念的設置,讓我對後續的劇情充滿瞭期待,恨不得一口氣讀完,探尋這個故事的終極答案。

評分

不得不說,《獵書客》在構建世界觀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似乎對古籍、曆史以及各種知識體係有著深厚的瞭解,並將其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之中。我讀到很多關於古老文明、失傳技藝、甚至是一些哲學思想的描述,這些內容並非生硬地堆砌,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情節中,讓整個故事充滿瞭文化底蘊和學術氣息。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一個冒險故事,更像是在進行一次知識的探索之旅。每一次“獵書”,都像是在打開一扇通往未知領域的大門,讓我窺見曆史深處的奧秘。我對作者是如何將如此龐雜的信息組織起來,並將其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感到非常好奇。這種將知識與故事完美結閤的能力,著實令人贊嘆。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個書中世界裏,還有多少未知的知識等待我去發現,又有哪些曆史的真相等待被揭露。

評分

讀《獵書客》的過程,就像在解開一個層層包裹的謎團。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情節推進上的節奏感,不會讓你覺得過於倉促,也不會讓你覺得拖遝。很多時候,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或者一句不經意的對話,在後麵的劇情中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精妙的伏筆設置,讓我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可能指嚮真相的綫索。我沉浸在主角的視角中,與他一同經曆那些在字裏行間穿梭的驚心動魄,一同感受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遺忘的智慧。每一次的“獵書”過程,都不僅僅是文字的搜尋,更像是一次對過往的探索,對曆史真相的挖掘。我開始思考,知識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那些古老書籍中蘊含的秘密,又會對現在産生怎樣的影響?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獵書”定義為一種功利的行為,而是賦予瞭它更深層次的意義,它關乎傳承,關乎守護,甚至關乎一個時代的命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主角最終能否完成他的使命,又將為此付齣怎樣的代價。

評分

《獵書客》最讓我著迷的一點,是它在宏大的敘事背景下,對人性的細膩刻畫。即使在這樣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和冒險元素的故事裏,人物的情感糾葛和內心掙紮依然真實而動人。我可以看到,那些為瞭追尋書籍而奔波的“獵書客”們,他們並非是冷血無情的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普通人。他們在麵對誘惑時會猶豫,在遭遇挫摺時會痛苦,在獲得勝利時會喜悅。作者通過對他們內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現瞭人性的復雜和多麵。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選擇”的探討,在很多關鍵時刻,主角和配角們都需要做齣艱難的抉擇,而這些選擇往往會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軌跡,甚至改變整個故事的走嚮。我開始反思,如果我身處同樣的環境,又會做齣怎樣的選擇?這種代入感,讓閱讀體驗更加深刻。我非常期待看到,在接下來的劇情中,這些人物的命運將如何交織,他們又會在彼此的影響下發生怎樣的改變。

評分

《獵書客》的語言風格獨樹一幟,既有古典文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小說的流暢與生動。文字之間充滿瞭畫麵感,仿佛能讓我看到那些古老的書捲在指尖翻飛,聽到那些低語在耳邊迴蕩。作者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每一個詞語都恰到好處,每一個句子都充滿瞭張力。我特彆喜歡那些充滿哲思的段落,它們並非空洞的說教,而是蘊含在人物的對話和行動中,引人深思。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傾注瞭大量的心血和智慧。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種對文字、對知識、對曆史的緻敬。我享受著這種在文字海洋中暢遊的感覺,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品味一杯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味道。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還能繼續領略到作者更加精彩的文字錶達和更深刻的思想內涵。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