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
定价:28.0元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舒昌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108052773
字数:256000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增订版,以德国费舍尔出版社1997年**版《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底本,在对两个版本(三联版及广西师大版)修订的基础上,补译了作者的两篇历史特写——《西塞罗》和《威尔逊的梦想和失败》。自1939年以来,德国费舍尔出版社一直是斯蒂芬·茨威格作品的出版人。
一 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内容提要
涌动着、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新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迄今为止的新版本,将历史时刻特写从原来的12个增加到14个,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西塞罗和“一战”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目录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1881年11月28日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1919至1934年生活在萨尔茨堡,之后流亡英国,1941年移居巴西,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尽。
文摘
思西索的船扯满风帆,从伊斯帕尼奥拉岛向美洲大陆驶去,海岛的轮廓已沉没在蓝色的地平线下。这是一次平静的航行,起初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只不过有一条特别雄壮有力的大狼狗――名种狼狗贝塞里科的狗崽、自己也很有名的莱昂西科――在甲板上跑来跑去,到处闻闻这,闻闻那。谁都不知道这条大狼狗是谁的,它是怎么跑上船的。后来,它在开船前一天运上船的一个装食物的特大木箱前面停下不走了,这就更引起人们的注意。忽然,简直匪夷所思,木箱的箱盖自动打开,从里面爬出一个约莫三十五岁的人来,佩剑执盾,头戴铁盔,全副武装,犹如卡斯蒂利亚的圣徒圣地亚哥。此人就是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他就以这样的方式对他那令人惊讶的大胆和机智做次试验。此人出生在赫雷斯?德?洛斯?卡巴雷洛斯的一个贵族家庭,曾以普通士兵的身份随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远航到这个新世界,他们的船只在多次迷航之后终于在伊斯帕尼奥拉岛靠岸。总督想使努涅斯?德?巴尔博亚成为一个顶呱呱的殖民者,但是白费力气,没过几个月,他就抛弃分给他的土地,破产,无法向他的债权人交代。然而,当其他负债的人们握紧拳头在岸上冲着使他们无法逃上恩西索的大船的小船干瞪眼的时候,努涅斯?德?巴尔博亚躲在一个空的大木箱里,在起碇前的混乱中让他的手下人把这个空食物箱搬上船,大胆地绕过迭戈?哥伦布的封锁线而没有被人识破诡计。直至他知道船已远离海岸,绝不会为他一人再掉转头去,这个偷渡客才公开露面。现在他就在船上。恩西索“学士”是个法学家,像大多数法学家那样,他对罗曼蒂克不感兴趣。作为有治安权的长官,作为新殖民地的警察总监,他不能容忍白吃饭和身份可疑的人。因此,学士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宣布他不想把他带走,经过下一个岛屿时,不管岛上有没有人住,都要把他留在海滩上。不过后来事情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就在这艘船驶往金卡斯蒂利亚途中,他们遇见一条载满了人的船,这真是一个奇迹,因为当时只有几十条船航行在这尚不为人知的海域。率领他们的人名叫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在这之后不久,此人的名字便传遍世界。他的乘客来自恩西索的殖民地圣塞巴斯蒂安,起初人们还以为他们是擅离职守的造反者。但是他们的报告使恩西索大为震惊:圣塞巴斯蒂安已经不存在了,他们是这块前殖民地的后一批人,司令官奥赫达已乘船逃走,剩下的人只有两条双桅小帆船,不得不等到死得只剩下七十人了才动身离开,否则两条小船装不下他们。两条双桅小帆船中又有一条失事,皮萨罗率领的这三十四人就是金卡斯塔利亚后的幸存者。现在去哪里好呢恩西索手下的人听了皮萨罗的叙述后,已没有多大兴趣再回去领教荒凉的移民区可怕的沼泽气候和土著人的毒箭,返回伊斯帕尼奥拉似乎是他们的选择。就在这危急关头,巴尔博亚突然站了出来。他声称他在随罗德里戈?德?巴斯蒂达斯航海时对中美洲海岸都有所了解,还记得当年经过一个叫做达连的地方,在一条含有金子的河流的河岸旁,那里居住着待人友善的土著人。他说,应该去那里建立新定居点,而不是返回倒霉的伊斯帕尼奥拉。所有的人全都表示赞成巴尔博亚的主意。他们根据他的建议,向巴拿马地峡的达连驶去,在那里照例先对土著人进行血腥屠杀。由于在掠夺来的财物中也有黄金,这伙亡命徒便决定在这里定居,他们怀着虔诚感激之心把这座新城称为圣玛丽亚的达连。
……
序言
序言
没有一个艺术家在他一生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始终处于不停的艺术创作之中;所有那些具特色、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笔往往只产生在难得而又短暂的灵感勃发的时刻。历史——我们把它赞颂为一切时代的诗人和演员——亦是如此,它不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尽管歌德曾怀著敬意把历史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但在这作坊里发生的,却是许多数不胜数无关紧要和习以为常的事。在这里也象在艺术和在生话中到处遇到的情况一样,那些难忘的非常时刻并不多见.这个作坊通常只是作为编年史家,冷漠而又持之以恒地把一件一件的事实当作一个又一个的环节连成一条长达数千年的链条,因为所有那些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都需要有酝酿的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个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一时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
不过,诚如在艺术上一旦有一个天才产生就会流芳百世一样,这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几十年和几百年的历史进程。就象避雷针的集中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那些数不胜数的事件也都住住挤在这短的时问内发作。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种充满戏剧性和与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中都是难得有的;这种时刻住住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是时间的。我想在这里从极其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回顾这种群星闪耀的某些时刻——我之所以这样称呼这种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但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因为在那些非常时刻历史本身己表现得十分全完,无需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
斯蒂芬·茨威格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太平洋的发现
一五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太平洋是谁发现的?毫无疑向,初认识到这一浩瀚大洋的,首先是太平洋沿岸的劳动人民。据历史地理学家们考证,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古代中国人远航日本时,就已认识到大平洋的辽阔水域。公元四、五世纪,从印度半岛移民来的玻里尼西亚人就在太平洋中部的许多岛屿间航行。同样,栖息在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也早已认识到这一大洋,只不过他们既没有文字记载也缺乏科学认识。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十六世纪是大探险时代。自此以后,人类对于自己生存的世界逐渐有一个完善的地理图像。一五一九至一五二二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作环绕地球的航行。一五二0年十月二十一日,麦哲伦船队驶进今天称为麦哲伦海峡的水路,到十一月二十八日,他们绕过岬角,看到一片静悄悄的、水天一色的大洋,于是将它命名为“大平洋”。但是,麦哲伦还不算是发现太平洋的人。在欧洲人的探险史上,认为首先发现太平洋的是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一五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巴尔沃亚在巴拿马地峡的高山之巅望见太平洋南部的水域。不过,他当时把它称为“南海”,并认为渡过这大海便是印度本土,而全然不知它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大洋。这种错误的地理观念一直到麦哲伦船队周航世界以后才得到纠正。
—译者
我向来对那种堆砌史料、枯燥乏味的学术性历史著作敬而远之,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迷人的方式,将我拉进了历史的深邃海洋。它不是那种让你读了就想睡觉的书,而是像一出出精彩的戏剧,让你欲罢不能。书中描绘的那些历史场景,那些充满智慧与魄力的决策,那些有时甚至带着一丝悲剧色彩的命运,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摹,他不仅仅在写他们的成就,更在探究他们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他们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蜕变。这种深入骨髓的刻画,让书中那些原本可能只是名字的角色,变得鲜活、真实,仿佛就站在你面前,与你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往往是由一个个关键人物的非凡举动所驱动的,他们的勇气、智慧,甚至是他们偶尔的失误,都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一环。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和感悟。
评分坦白说,最初入手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总觉得“历史特写”这类书籍,要么就是流水账般的叙述,要么就是充斥着过于学究气的分析,很难做到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然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独特的叙事角度。作者并没有选择宏大的、全景式的历史描绘,而是聚焦于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瞬间,通过对几个关键人物的深入剖析,来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以点带面”的手法,反而更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一篇特写都像是一部微型传记,又像是悬疑小说的开端,引人一步步探索事件的真相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握,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往往是揭示人物性格和推动事件发展的关键。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和历史人物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无奈。这本书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和遥远的符号,而是充满了温度和人情味的故事。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点燃”我阅读热情的书,很多时候,历史类的书籍虽然知识性很强,但总觉得缺少点“灵魂”。直到我读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我才找到了那种感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闪耀的“群星”——那些拥有非凡勇气、智慧和决断力的人物。书中的每一篇特写都像是一颗精心打磨的钻石,折射出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光芒。作者在处理这些人物和事件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背景娓娓道来,又能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上入木三分,让你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些伟大的时刻,甚至能感受到人物当时的呼吸和心跳。我特别喜欢这种“聚焦式”的写作手法,它避免了泛泛而谈,而是通过对一个个关键人物及其命运的深入挖掘,来呈现历史的宏大叙事。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历史,它不再是沉闷的教科书,而是充满戏剧性和启示性的生动故事。
评分这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我真的是从书架上随手拿下的,当时也只是被那个名字吸引了。我平时看书涉猎很杂,历史类的也零零散散看过一些,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本书呢,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仅仅是在讲历史事件,更是在讲那些真正推动历史进程的“人”。我尤其喜欢里面对一些关键人物的刻画,不是那种枯燥的生平介绍,而是把他们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去展现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抉择。就好像作者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然后把这些鲜活的人物呈现在你眼前。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如果是我处在那个位置,我会怎么做?这种代入感很强。而且,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有力量,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甚至可以说引人入胜。很多时候,我会一口气读完一篇特写,然后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阴影。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对于像《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这样的历史题材读物,我通常会带着一丝审慎的态度去阅读,生怕落入陈词滥调或者过于宏大的叙事陷阱。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彻底征服了我。它不是那种面面俱到、试图涵盖一切的历史大部头,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解说员,精准地捕捉了历史长河中那些最动人心魄的“瞬间”,并围绕这些瞬间,生动地勾勒出关键人物的形象与命运。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背景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故事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地吸引进去。每一篇特写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充满悬念,引人入胜,而最终的揭晓,又往往带着令人震撼的力量。最打动我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人物的“人性”一面,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困惑、他们的坚持,以及他们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搏斗。这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充满了生命力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