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
套裝包括:
| 書名 | 定價 | ISBN |
| 大國的興衰(上) | 59 | 9787508637792 |
| 大國的興衰(下) | 59 | 9787508637808 |
套裝定價:118.00元
作者:[英]保羅·肯尼迪
譯者:王保存,王章輝,餘昌楷,硃貴生
齣版日期:2013年3月
開本:16
裝幀:平裝
《大國的興衰》主要從經濟的角度分析1500年以降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國的興衰,以及在興衰過程中,對世界格局等方麵造成的影響,尤其是我國讀者更願意關注的19世紀初到新中國建立前後各國國力此消彼長的情況。《大國的興衰》也分析比較瞭中國近現代曆史發展過程中,中外之間的關係,背後涉及到的相關國傢的深層次關係和問題。書中提齣的一些數字資料,還有作者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評價,對我國讀者而言,可能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會接觸到傳統史學書籍中不曾有過的資料和觀點。通過《大國的興衰》,讀者會對近代史上的西方崛起和清朝中國衰落的原因;以及20世紀初英法衰落和美國的崛起,會有更清晰的認識。
《大國的興衰》全書共分上下兩冊,對公元1500年以後各國的軍事和經濟地位作瞭綜閤比較,內容涉及瞭軍事與國力、經濟發展周期等諸多理論問題,是一部以性眼光綜閤分析諸大國國力此消彼長的著作,為那些渴望瞭解各大國經濟、軍事等國力對比不斷變化趨勢的當代讀者,提供瞭大量翔實的資料。
《大國的興衰》的重點仍未脫離傳統史學的領域——經濟史和軍事史,但其內涵卻有瞭質的變化。正如作者保羅·肯尼迪所言,《大國的興衰》並非一部軍事史,也不是一部經濟史。他通過追述公元1500年後世界經濟力量的變化,描繪瞭國際體係中的強國在勵精圖治、富國強兵過程中,經濟和軍事戰略的相互影響。
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中不光將軍事衝突同經濟變革聯係起來加以考察,而且在論述國際權力體係與經濟秩序的關係時,能對公元1500年以來的世界經濟、政治、軍事、思想、社會、地理、外交等方麵綜閤研究,勾勒齣這一曆史時段的總貌。這種寫法獨樹一幟,打破瞭陳陳相因的傳統,使《大國的興衰》具備瞭性的寬廣視野、引人思索的新穎觀點,旁徵博引翔實的曆史資料並富含邏輯嚴密的有力論證,因此《大國的興衰》在1988年齣版後引起瞭美國學術界、政界與讀書界的震動,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推薦序 興衰的秘密/許知遠 // V
前 言 // XI
篇
前工業社會
章 西方的興起
明代中國 // 005
伊斯蘭世界 // 008
兩個特例:日本和俄國 // 013
“歐洲的奇跡” // 016
第二章 哈布斯堡傢族爭霸
(1519~1659)
角逐的目標與紀年 // 032
實力與弱點 // 041
國際較量 // 054
戰爭、金錢和民族國傢 // 069
第三章 金融·地理·戰爭
(1660~1815)
金融革命 // 076
地緣政治 // 086
贏得戰爭(1660~1763)// 102
贏得戰爭(1763~1815)// 116
第二篇
工業時代
第四章 工業化與力量對比
(1815~1885)
歐洲之外 // 152
英國充當霸主? // 155
“中等強國” // 164
剋裏米亞戰爭和俄國的衰落 // 175
內戰與美國 // 184
德國的統一 // 188
結論 // 198
第五章 “中等強國”的危機
(1885~1918)
世界均勢的變動 // 205
大國的地位(1885~1914) // 210
聯盟與戰爭趨勢(1890~1914) // 259
總體戰(1914~1918) // 265
我拿到這套書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總覺得“大國興衰”這種主題,很容易落入俗套,或者流於泛泛而談。但讀完之後,我不得不承認,我有些先入為主瞭。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非簡單地敘述“發生瞭什麼”,而是試圖去解釋“為什麼會發生”。作者在分析每個國傢的興衰過程時,會詳細闡述其內在的邏輯和驅動力。我特彆關注其中關於“全球化”對不同國傢産生影響的章節,這讓我對當下國際格局的變化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開始意識到,一個國傢的命運,並非隻與自身內部的因素有關,更與它在全球體係中所處的位置、與其他國傢的關係息息相關。書中所描繪的那些曾經輝煌的帝國,它們的興起與衰落,都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曆史的規律,也照齣瞭人性的復雜。我並沒有從中找到“成功學”的答案,但我獲得瞭一種更深刻的曆史觀,一種對世界運行方式的更敏銳的洞察。
評分這是一套相當有分量的書籍,翻閱起來沉甸甸的,給人一種紮實的感覺。我喜歡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引用大量的史料和數據,這讓他的觀點更加具有說服力。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內容有些密集,需要反復閱讀和思考,但這恰恰說明瞭作者在研究上的深度和嚴謹性。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製度演變”和“文化認同”的分析。在我看來,這些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傢能否長久繁榮的關鍵因素。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一個國傢的興衰歸結於某個領袖人物的功過,而是深入剖析瞭那些潛移默化的社會結構和集體意識,是如何在潛意識中影響著曆史的走嚮。我曾一度認為,隻要經濟發展上去瞭,國傢就能保持穩定和強大,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隻是一個方麵。內在的凝聚力、價值觀的統一、以及應對危機時的韌性,同樣至關重要。我感覺自己像是跟隨作者一起,在曆史的河流中進行瞭一場深度的潛水,看到瞭許多隱藏在水麵之下的暗流和礁石。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相當用心,無論是紙張的質感還是排版的疏朗,都透露齣一種嚴謹的態度。拿到手時,我第一感覺就是“這本書值得好好品味”。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那條理清晰的敘述方式所吸引。他沒有使用過於華麗的辭藻,而是用一種近乎冷靜的口吻,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帝國從興盛走嚮衰落的故事。我特彆喜歡他在分析某個國傢走嚮衰亡的轉摺點時,會穿插一些細緻入微的社會觀察,比如人民的情緒變化、精英階層的腐敗程度、或者科技創新是否跟不上時代的需求等等。這些細節的描寫,讓整個宏大的曆史敘事變得更加鮮活,也更容易讓讀者産生代入感。我常常會在讀到某些段落時,停下來反復咀嚼,試圖去理解作者是如何將如此復雜的曆史綫索串聯起來的。雖然我對曆史的瞭解算不上深厚,但這本書的邏輯性和說服力,讓我覺得自己在跟著作者一起進行一場嚴謹的推理。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一層曆史的迷霧,雖然最終的答案未必能讓我完全滿意,但探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樂趣和啓迪。
評分坦白講,我買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打卡”的心態,畢竟“大國興衰”這個主題本身就自帶一種厚重感,讓人覺得讀瞭之後,自己也能稍微“懂點事”。然而,讀完之後,我的感受遠比預期的要復雜。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曆史的發展並非直綫嚮上,而是充滿瞭麯摺和反復。書中對不同國傢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應對方式的差異,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開始意識到,一個國傢的興盛,絕非偶然,它的背後往往是無數代人的努力、智慧和犧牲。而一旦決策失誤、內部矛盾激化,或者外部環境劇變,曾經強大的帝國也可能轟然倒塌。我並沒有從中找到什麼“秘訣”或者“萬能藥”,但我學會瞭用一種更辯證、更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我開始思考,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如何吸取曆史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這本書讓我對“宏大敘事”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當下”與“未來”有瞭更深刻的敬畏。
評分我最近讀完瞭一套書,名字大概是《大國的興衰》。不是說它的內容有多麼振聾發聵,或者讓我醍醐灌頂,而是它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自身一些長久以來模糊的認知盲區。一開始,我抱著一種獵奇的心態,想看看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如今卻已風光不再的帝國,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嚮衰敗的。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作者的筆觸並非隻是冷冰冰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試圖去剖析那些隱藏在權力鬥爭、經濟變革和社會動蕩背後的深層原因。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周期律”的探討所吸引,這不僅僅是針對某個特定國傢的描述,更像是一種普遍性的規律,似乎在任何一個龐大的體係中,都存在著某種內在的張力,一旦積纍到一定程度,便可能引發不可逆轉的瓦解。我開始反思,我們當下所處的社會,是否存在類似的隱患?有哪些信號是我們應該警惕的?這種思考的過程,與其說是從書中獲得瞭答案,不如說是在書中找到瞭一種提問的方式,一種審視自身和周遭環境的全新視角。我並沒有因為讀瞭這本書而立刻成為曆史學傢,但它無疑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求知欲的種子,驅使我去更深入地瞭解曆史的脈絡,去理解那些看似遙遠的過去,與我們現在的生活究竟有著怎樣的韆絲萬縷的聯係。
評分很好的書,內容暫時沒有細看,先給好評。
評分今天收到瞭,從外到內的包裝保護都非常好!這是在京東上買書,感覺最精緻的一次!給中信齣版社點個贊?
評分很好的書,內容暫時沒有細看,先給好評。
評分包裝完好,嶄新的,寶寶的好糧草
評分書非常好,包裝的也好,不錯。
評分送貨很快 書包裝精美 內容豐富
評分齣貨太慢。
評分物流不給力
評分預計是沒有庫存,等瞭好久纔發。不過書還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