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L9620 9787121319600 9787121254994
1章 消费金融风险 /001
1节 消费金融风险成因 /003
第二节 消费金融风险分类 /009
第二章 消费金融风险管理基础――信用循环 /017
1节 产品规划 /019
第二节 授信 /023
第三节 账户维护 /029
第四节 催收与核销 /033
第五节 管理信息报表(MIS) /039
第三章 MIS分类与架构 /043
1节 运营型MIS /045
第二节 管理型MIS /049
第三节 决策型MIS /053
第四节 分析架构 /057
第四章 MIS三大支柱 /061
1节 基础建设与发展――信息管理 /063
第二节 延伸应用与建议――分析研究 /069
第三节 实务整合与导入――项目管理 /075
第五章 常用指标与分析手法 /081
1节 常用指标 /083
第二节 分析手法及应用 /101
第三节 预测方法 /113
第六章 信用评分设置 /121
1节 信用评分卡简介 /123
第二节 评分卡设置与验证 /129
第七章 信用评分的应用 /147
1节 如何认识信用评分的应用 /149
第二节 信用评分在信贷管理生命周期的应用策略概述 /151
第三节 申请评分审批策略的开发 /159
第四节 信用评分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应用中的发展 /173
第八章 各类报表介绍 /175
1节 产品规划 /177
第二节 授信 /189
第三节 账户维护 /207
第四节 催收与转呆账 /219
第九章 分析与解读 /231
1节 分析目的与重点 /233
第二节 数字解读 /239
第三节 衍生性分析及推论 /247
读完这两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爆炸、技术迭代飞快的时代,很多关于风险管理的理论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但这本书,尤其是关于风控大数据应用的章节,让我看到了“活”的风险管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是告诉你“怎么做”,而且是用真实世界的案例来佐证。比如,书中分析了不同行业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电商、P2P、小贷公司等,这些都是我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的场景。它没有回避大数据风控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例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监管合规等,并且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思路。这让我意识到,风控并非一味地收紧审批,而是如何在利用大数据优势的同时,确保公平、合规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关于消费信贷评分模型的讲解,也让我看到了金融科技的魅力。如何利用大数据洞察用户行为,构建更精准的信用画像,从而为更多有合理信贷需求的人提供便利,同时又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才是技术应用的真正价值所在。
评分我一直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充满好奇,尤其是消费信贷的飞速发展,简直是爆炸式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其中隐藏的巨大风险。这套书恰好满足了我对消费信贷评分建模与应用的深度探索需求。它不仅讲解了评分模型的基本原理,还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和用户画像来构建定制化的评分体系。书中对于特征工程、模型选择(比如逻辑回归、决策树、集成学习等)的讲解,都非常到位,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建议,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动手实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模型上线后的监控、评估和迭代优化机制,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都鲜有涉及。从模型的设计到落地,再到持续的优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实践指导。这本书让我明白,消费信贷的评分建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管理消费信贷风险,为我未来的投资和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包邮”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理解,当然,这里的“包邮”更多的是一种比喻,象征着信息传递的便捷和知识的普惠。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不对称性一直是风险产生的根源之一。而这本书,则像一座桥梁,将复杂的风控理论和前沿的实践经验,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传递给了读者。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大数据在风控中的角色定位,它不是简单地将大数据视为一种工具,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决策依据。从宏观的行业趋势分析,到微观的个体信用评估,大数据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书中关于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评估,而是多维度、动态化的模型,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这对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消费信贷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评分我本身就从事金融行业,对于信贷风险管理和互联网金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实践经验。这两本书的组合,可以说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干货”礼包。在风控大数据应用的方面,书中深入剖析了大数据技术如何赋能信贷风控的全流程,从贷前审批、贷中监控到贷后催收,都有详细的案例和方法论。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反欺诈的章节,因为在实践中,欺诈风险始终是金融机构需要重点防范的。书中介绍的利用大数据识别异常行为模式的方法,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而在消费信贷评分建模与应用方面,书中对模型构建的细节讲解非常到位,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算法、如何进行特征工程、如何评估模型效果等等。这让我对如何在复杂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中,构建稳定、精准的信用评分模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的内容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实践可行的操作指南,帮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我之前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风控,特别是看到身边的朋友因为信贷问题吃了不少苦头,心里就更着急了。这两本书合在一起,简直把我一直在找寻的答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风控这个词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书中关于大数据如何应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部分,让我对“数据说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技术,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从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到模型建立,逻辑清晰,可操作性极强。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概率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介绍,虽然我不是技术专家,但书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复杂概念,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get到精髓。而且,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的痛点和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如何应对数据孤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难题。这本书让我对大数据在风控领域的潜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