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2
老子其猶龍乎?老子原著五千言,幾乎一字即具一觀念;它空靈的內涵,對人類思想哲學的影響已超乎時間和地域隔閡。
南懷瑾先生以經史合參、以經解經的方式,深入淺出,刻劃道家隱士思想在歷史中影響時世、偉大燦爛的一面;更發揮其流傳千年之道德內蘊。
《老子他說》上集收錄南師講解《道德經》共廿六講,於1987年出版以來,讀者無不殷切催問下集。在輾轉廿二年之後,散佚之文稿及相關資料終於塵埃落定,得以整理付梓;因內容包括全部下篇及部上篇,故特定名為《老子他說續集》。
總括《老子他說》上集及續集各一冊,合為老子《道德經》一書的全部講記。
老子他說(續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老子他說(續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评分留着装典书架呀~
评分原来看过了第一卷,没想到还能在京东买到原版的续集,真是太感谢京东了,快递小哥服务态度真是不错,心满意足!
评分有人解释《老子》第一章首句的第二个“道”字,便是一般所谓“常言道”的意思,也就是说话的意思。其实,这是不大合理的。因为把说话或话说用“道”字来代表,那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如客家话、粤语中便保留着。至于唐宋间的著作,在语录中经常出现有:“道来!道来!”“速道!速道!”等句子。明人小说上,更多“某某道”或“某人说道”等用语。如果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时隔几千年,口语完全与后世不同。那个时候表示说话的用字,都用“曰”字。如“子曰”、“孟子曰”等等,如此,《老子》原文“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是否可作“说”字解释,诸位应可触类旁通,不待细说了讲到这里,顺便也把古书上的“天”字提一提。古书上的“天”字,大约也概括了五类内涵:(一)天文学上物理世界的天体之天,如《周易》乾卦卦辞“天行健”的“天”。(二)具有宗教色彩,信仰上的主宰之天,如《左传》所说的“吴天不吊”。(三)理性上的天,如《诗经》小节的“苍天苍天”。(四)心理性情上的天,如《泰誓》和《孟子》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五)形而上的天,如《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
评分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例 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 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 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 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 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 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评分(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评分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例 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 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 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 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 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 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评分老子讲了这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是完 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对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 不过,能有一项的美德,也就可以树立典范而垂千古了。我们来不及细数历史的古 今人物,但从平常熟悉的偶忆中,顺便来说,由周大王的居分阝,到周文王的以百 里兴;老子自己的一生,始终以周守藏史的卑职自处;吴太伯的让国避地;张子房 的自求封于“留”等等,都是效法“居善地”的道理。其余也有不少的圣君名臣, 宽厚优容,做到“心善渊”的榜样。诸葛亮的三顾出山,终至于“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可以说是“与善仁,言善信”的楷模。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政, 君臣上下,大体都有“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精神。只是人类历史的事迹大 多,一时也讲说不完,姑且到此为止。此外,在东汉史上,有一段水的有名故事, 那便是尚书仆射郑崇对汉哀帝质问“门庭如市”的对话。郑崇当时理直气壮地对答 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因此而成为千古的名言,常被直道以事人主的大臣 们所引用。那真是水的妙语。但可惜郑崇的“臣心如水”,结果也难免死在昏君哀 帝的手里,水也应为他呜咽兴悲了!
评分但在《老子》本章讲修水观的水道,除了特别提出它与物无争,谦下自处之外, 又一再强调地说,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作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 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 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言善信’; 立身处世作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作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 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 状况而安详澄止,“动善时”;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 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
老子他說(續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