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名畫中的魔性之女

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名畫中的魔性之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平松洋 著,梅應琪 译
图书标签:
  • 文艺复兴
  • 巴黎学派
  • 艺术史
  • 女性形象
  • 魔性女性
  • 绘画
  • 文化研究
  • 西方艺术
  • 艺术理论
  • 图像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863318132
商品编码:16077600
包装:平裝
开本:25开
出版时间:2015-08-26
页数:128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她們「魔性」,有人為之傾倒,
有人則是避之唯恐不及。
那些傳說中的「魔女」、「禍水」,
你又可曾駐足欣賞過她們的「美」?

帶你一見那些只在故事中聽過的美貌,
讓人不禁定睛欣賞的妖魅。

誘惑男性、招致毀滅的120位「蛇蝎美人」!
暗藏危機的甜蜜誘惑,即將揭開序幕……。


自古以來,在藝術中都會描繪美麗的女性。
可是,她們並非全都是清純的少女、聖女、或是高潔的淑女。
還有以妖豔的魅力誘惑男性,將其導向毀滅的女性。

她們是被稱為Femme Fatale的「蛇蠍美人」,
本書將介紹,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在傑出的名畫中所出現的──魔性之女──。

小心別著了魔,無法自拔……。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平松洋
1962年生於岡山。作家,美術評論家。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擔綱展覽的企劃、營運及籌備,同時筆耕不輟。

著有中文著作:《從名畫讀懂莎士比亞經典劇作》(台灣東販出版),以及日文著作:《名画 絶世の美女》、《名画 絶世の美女 ヌード》、《名画の読み方 怖い絵の謎を解く》、《星の王子さまの言葉》(以上由日本新人物往來社出版);《ヒーローの修辞学 ウルトラマン?仮面ライダー?ガンダム》(日本青弓社出版)、《ドラキュラ100年の幻想》(日本東京書籍出版)等等。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1 希臘神話的妖女

BEAUTY 01潘朵拉
INTERMISSION 蛇蠍美人潘朵拉的圖像學
BEAUTY 02邪惡之頭
INTERMISSION 容貌改變的梅杜莎
BEAUTY 03 伊底帕斯與斯芬克斯
INTERMISSION 斯芬克斯的誘惑
BEAUTY 04 帕里斯與海倫之愛
BEAUTY 05 喀耳刻下毒
INTERMISSION 女巫喀耳刻的獻身
BEAUTY 06 奧德修斯與賽蓮
INTERMISSION 妖鳥賽蓮的變化
BEAUTY 07 奥德修斯與潘尼羅佩
BEAUTY 08 水精靈,或是海勒斯與甯芙
INTERMISSION 魅惑的甯芙
BEAUTY 09 美狄亞

CHAPTER 2基督宗教的魔性美女

BEAUTY 10 莉莉絲
BEAUTY 11 貴婦人莉莉絲
BEAUTY 12 受誘惑的夏娃
INTERMISSION 夏娃的誘惑
BEAUTY 13 拿著洗者若翰首級的莎樂美
INTERMISSION 莎樂美與人頭
BEAUTY 14 在黑落德王前跳舞的莎樂美
INTERMISSION 莎樂美的「出現」
BEAUTY 15 我親了你的嘴唇喔,若翰
INTERMISSION 比亞茲萊之後的莎樂美
BEAUTY 16 友弟德
BEAUTY 17 友弟德II
INTERMISSION 恍惚與鮮血的友弟德
BEAUTY 18 若瑟與普提法爾之妻
BEAUTY 19 三松與德里拉

CHAPTER 3 傳說與故事中的妖婦

BEAUTY 20 克麗奧佩脫拉與凱撒
BEAUTY 21 扮成克麗奧佩脫拉的凱蒂?費雪
INTERMISSION 被描繪的克麗奧佩脫拉
BEAUTY 22 麥瑟莉娜
BEAUTY 23 薇薇安
BEAUTY 24 妖精女王
BEAUTY 25 無情的美女
INTERMISSION 「拉彌亞」與「無情的美女」
BEAUTY 26 唐懷瑟與維納斯
INTERMISSION 魔性的維納斯
BEAUTY 27 伊索德
INTERMISSION 伊索德的真實身份
BEAUTY 28 愛蓮?泰瑞的馬克白夫人扮相 
BEAUTY 29 艾蜜莉?安柏的卡門扮相
BEAUTY 30 女子與人偶
BEAUTY 31 曼儂
BEAUTY 32 沙崙波
BEAUTY 33 罪

CHAPTER 4 蛇蠍美人的肖像

BEAUTY 34 薩賓娜?波貝亞
BEAUTY 35 芙蘿拉(相傳為盧克雷齊亞?波吉亞)
BEAUTY 36 蘿拉?蒙特斯
BEAUTY 37 莎拉?伯恩哈特
BEAUTY 38 雷卡米耶夫人的肖像
BEAUTY 39 頭戴草帽的漢米爾頓夫人
BEAUTY 40 普洛塞皮娜
INTERMISSION 前拉斐爾派的尤物

POSTSCRIPT

《古今中外艺术史中的女性形象变迁:从神话传说到现当代思潮》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跨越数千年、横贯东西方艺术史的宏大叙事,旨在深入剖析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中所承载的复杂内涵、象征意义及其演变轨迹。我们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流派或某个特定的“魔性”概念,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细致的视觉文化史图谱,展示女性作为缪斯、圣徒、反叛者、劳动者乃至抽象概念的载体,如何被艺术家捕捉、建构和再现。 本书将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史前壁画与古代文明的泥塑、石刻开始,探寻早期社会对女性身体、生育力和神性的原始崇拜与想象。我们会考察古埃及的王后形象如何融合了神权与世俗权力,古希腊罗马时期对理想化女性身体(如维纳斯雕塑)的哲学探讨,以及这些古典母题如何被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所改造,转变为圣母玛利亚的纯洁与教会的教义象征。 第一部分:神性与禁忌——古典遗产与中世纪的约束(约400字)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梳理古典艺术中女性形象的双重性:一方面是荷马史诗与神话中那些充满力量与诱惑的女神与女妖,如雅典娜的智慧与赫拉的嫉妒;另一方面则是罗马帝国衰落后,基督教美学对感官的压抑与对精神升华的推崇。我们将分析中世纪手抄本插画、拜占庭圣像画以及哥特式大教堂雕塑中,女性形象如何被“圣化”和“符号化”。例如,圣母的形象如何成为至高无上的谦卑与母爱的典范,而夏娃的堕落则成为原罪的永恒警示。我们会考察这些固定范式如何制约了艺术创作中对个体女性生命力的展现,并探究在民间艺术和少数异端思潮中,那些被压抑的、更具世俗魅力的女性形象是如何暗中流动的。 第二部分:文艺复兴的觉醒与巴洛克的戏剧性(约400字) 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女性形象开始从神坛走入世俗,重新获得了个体的面貌与复杂的情感。文艺复兴时期,我们重点探讨薄伽丘和但丁文学作品对贵族女性精神世界的描摹如何影响了绘画。我们将详细分析达芬奇、拉斐尔笔下那些既拥有世俗美感又蕴含哲学深度的肖像画,研究“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多种解读路径,而非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魔性”解读。 巴洛克时期,艺术转向了强烈的动感、情感的爆发与光影的对比。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张力。我们会深入研究卡拉瓦乔笔下受难的圣徒与被诱惑的女性,以及鲁本斯画作中对生命力与丰腴之美的极致赞颂。重点将放在女性如何被塑造成政治宣传、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工具,展现其在宏大叙事中的激情与牺牲。 第三部分:启蒙与革命——身份的构建与科学的凝视(约400字) 18世纪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与秩序,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形象也面临新的审视。一方面,洛可可艺术为贵族阶层提供了对享乐主义的视觉出口,女性形象变得轻盈、优雅,但同时也带有某种空虚感。另一方面,大卫等新古典主义画家则试图重塑女性的公民美德,将她们置于共和理想的道德模范之中。 进入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剧变。女性不再仅仅是贵族的装饰品,她们进入工厂、成为中产家庭的“天使”,或是被视为“堕落”的城市边缘人。浪漫主义对情感的推崇,使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悲剧女性(如奥菲利亚)成为反复出现的主题。我们将分析这一时期,摄影术的出现如何开始记录下“真实”的女性面貌,并与传统绘画的理想化形象形成张力。 第四部分:现代性的解构与多元身份的探索(约300字) 20世纪初,艺术的焦点彻底转向内在世界和形式的革新。印象派对光影瞬间的捕捉,不再关注叙事,而是关注体验;后印象派和象征主义则开始挖掘潜意识中的女性形象,如克里姆特作品中对生命与死亡的缠绕主题。 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前卫艺术对传统审美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女性身体不再是和谐统一的,而是被分解、重构,用以探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异化与主体性危机。本书将深入探讨毕加索如何使用女性形象进行形式实验,以及超现实主义画家如何利用梦境的逻辑,表现女性作为潜意识深处复杂力量的载体。最后,我们将触及二战后及当代艺术对“女性”这一身份建构的批判性反思,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艺术家如何夺回对自身形象的阐释权,使女性形象从被观看的对象,转变为主动的叙事者。 结语 本书试图提供一个连续的、跨越疆域的视角,观察女性形象如何从神话走向现实,从被塑造走向自我定义。它关注的是艺术史长河中,女性形象的“形变”而非“定性”,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单一的符号解读,理解艺术如何反映并塑造了人类社会对“女性”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想象。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名畫中的魔性之女》,實在是太誘人了!我一直對藝術史上的女性形象情有獨鍾,總覺得她們的故事遠比教科書上寫的要豐富和複雜得多。「魔性之女」這個詞,更是點燃了我探求的興趣。我腦海中浮現出許多名畫,比如波提切利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及後來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家筆下的女性。我猜測,作者會以一種非常顛覆傳統的方式來解讀這些女性。她們可能不再是男性視角下的被動符號,而是擁有自主意識、情感豐富,甚至具有一定反叛精神的獨立個體。我期待書中能深入剖析這些女性在不同歷史時期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她們的個人際遇,以及她們是如何在藝術家的筆下,展現出那種既迷人又帶點難以捉摸的「魔性」特質。我想,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會像是一場深入人心的藝術之旅,讓讀者能夠重新認識這些曾經被定義,卻又充滿無限可能的女性形象。

评分

看到《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名畫中的魔性之女》這個書名,我立馬被吸引了。我一直對文藝復興時期那種對人性的探索和對美的追求著迷,而「巴黎學派」則代表著更為現代和前衛的藝術思潮。書名中的「魔性之女」更是讓我好奇,這是一種怎樣的女性魅力?我想,作者一定會以一種非傳統的視角,去解讀那些流傳千古的名畫。她們或許不是人們印象中溫柔賢淑的形象,而是擁有獨立思想、複雜情感,甚至帶點反叛精神的女性。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這些女性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下,她們的生存狀態、內心世界,以及她們是如何通過藝術家的畫筆,展現出那種獨特的、令人難以忘懷的「魔性」。這本書,或許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窗,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欣賞藝術,去理解那些曾經被定格在畫布上的女性。

评分

《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名畫中的魔性之女》這本書的書名,光是聽就讓人心生好奇。我一直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充滿了嚮往,尤其是那些描繪女性的畫作,總覺得她們身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書名中的「魔性之女」,更是激起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慾望。我想,作者一定會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去解讀這些藝術史上的經典女性形象。也許,她們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聖女,而是擁有著複雜情感、獨立思想,甚至帶點叛逆精神的真實女性。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這些女性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地位、她們的內心世界,以及她們如何通過藝術家的畫筆,展現出那種既吸引人又帶點神秘的「魔性」。我猜測,作者可能會藉由分析畫作中的細節,比如眼神、姿態、服飾,來揭示這些女性角色的多層次情感和象徵意義。這樣的研究方式,應該會比單純的藝術史介紹更加引人入勝,也更能觸動讀者的共鳴。我想,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與歷史上的那些「魔性之女」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她們的生命力與獨特魅力。

评分

《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名畫中的魔性之女》——這個書名瞬間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對藝術史上那些描繪女性的畫作情有獨鍾,但有時候,傳統的解讀方式總覺得有些平淡。書名中的「魔性之女」,顯然預示著這本書將會帶給我耳目一新的體驗。我猜測,作者會跳脫出傳統的框架,去發掘那些畫作中女性角色所蘊含的、更深層次、更複雜的魅力。她們可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完美女神,而是擁有獨立意志、豐富情感,甚至帶有一絲神秘和叛逆的真實女性。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分析這些女性在不同藝術時期,如何被藝術家捕捉和呈現,她們眼神中的故事,姿態中的情感,以及服飾所象徵的意義。這本書,或許會讓我重新審視那些熟悉的名畫,發現其中隱藏著的、關於女性力量和獨立精神的動人篇章,是一次關於藝術與女性主義視角的深刻探索。

评分

《從文藝復興到巴黎學派: 名畫中的魔性之女》——光是這個書名,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期待。我對藝術史,尤其是關於女性藝術家和女性題材的畫作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書名中的「魔性之女」,讓我聯想到許多在畫作中展現出強烈個人特質、不拘泥於傳統審美的女性形象。我猜測,作者將會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去挖掘這些名畫背後的故事。她們可能不再是單純的繆斯或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而是擁有複雜情感、獨立思想,甚至帶有一絲叛逆精神的真實女性。我想,作者會通過細緻的畫作分析,揭示這些女性的內心世界,以及她們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地位和文化意義。或許,書中會探討女性藝術家如何打破性別的限制,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以及她們如何通過畫筆,挑戰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這本書,應該會是一次深入探究藝術史上那些不被傳統定義的女性魅力的絕佳機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