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医学心悟
原价:19.00元
作者:(清)程国彭 撰,田代华 整理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
ISBN:9787117076128
字数:203000
页码:2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产品尺寸及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医学心悟》为清代名医程国彭撰著。程国彭,字钟龄,天都(今安徽歙县)人。自幼学医,博采众长,医名大振,后积3O年临床经验著成此书。本书共分5卷,末附1卷。书中明确提出辨证八纲、施治八法理论,并对伤寒及内、外、妇、五官疾病作了系统论述。其论全面中肯,语言简明平易,治法切于实用,故自清代以来,成为初学中医者的必读之书。
本书初刊于清雍正十年(1732),此后代有刊刻,版本甚多。本次整理,乃以雍正十年程树滋堂原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可供中医各科医生参阅。
目录
首卷
医中百误歌
保生四要
治阴虚无上妙方
人参果
医有彻始彻终之理
內伤外感致病十九字
火字解
脉法金针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医门八法
论汗法
论和法
论下法
论消法
论吐法
论清法
论温法
论补法
伤寒纲领
伤寒主治四字论
经腑论
阴证有三说
论疫
六气相杂须辨论
论中风
中风寒热辨
中风不语辨
中风类中辨证法
杂证主治四字论
入门辨证诀
色
鼻
唇口
苴
目
舌
身
胸
腹
小腹
第二卷
伤寒门
伤寒类伤寒辨
伤寒六经见证法
……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附录
方剂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捧起这本《医学心悟》,最先触动我的,是它那份朴实无华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术语,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沉静的力量。作者在书中描绘的,是真实而鲜活的临床画面,他笔下的医者,并非高高在上的神明,而是与病患同喜同悲、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从中看到了医者对生命最真挚的敬畏,对患者最深切的关怀。书中的“辨证论治”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几个字,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仿佛能听到作者在描述病案时,那种专注而又略带思考的语调。他对于“治未病”的强调,也让我对中医的预防保健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生命质量的智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和,对生命的看法也变得更加豁达,仿佛内心深处有一股暖流缓缓流淌,治愈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病痛,更是心灵的疲惫。
评分《医学心悟》这本书,可以说是给了我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触动。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所蕴含的智慧,却像甘露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作者的文字,朴实而隽永,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煽情,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我从中看到了中医的包容性与灵活性,它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的艺术。他对“证”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几个症状的组合,而是对病人整体状态的把握,这种整体观,让我对“治病救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更像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去感悟。它让我明白,中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疗效,更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生命哲学和人文关怀。
评分与之前阅读过的许多中医书籍相比,《医学心悟》给予我的感受最为独特。它不像一本纯粹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经典名方,而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展现了中医“理、法、方、药”之间的微妙联系和动态变化。他对于“形神合一”的探讨,让我对人体这一复杂而精妙的整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反思了在日常诊疗中,是否过于侧重于物质层面的治疗,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疏导。书中的一些观点,甚至让我对一些固有的认知产生了冲击,促使我去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从中获得的,更多是一种对中医精神的感悟,一种对医者仁心的体悟,一种对生命奥秘的探寻。这种学习体验,是无法用具体的知识点来衡量的,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升华。
评分第一次翻开《医学心悟》,我便被它那份深邃的哲思所吸引。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在讲授医术,更是在传递一种医学哲学。他对于“阴阳平衡”的理解,并非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融贯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将人体内外的变化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悟”的强调,认为中医的精髓在于“悟”,在于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达到对疾病本质的洞察。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仿佛是作者用心血凝结而成,他不仅仅记录了病人的病情,更记录了自己诊疗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那些迷茫、那些顿悟、那些喜悦,都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医学大家,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不懈的探索精神。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中医理解的大门。
评分这本《医学心悟》着实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循规蹈矩、只罗列方药的教材,它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他对疾病的深刻理解。书中的论述,不拘泥于死板的条文,而是从更宏观、更辩证的角度去解读病机,去探寻治病的根本。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情志致病”的阐述,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下,这一点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书里没有生硬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临床案例,将抽象的医学道理具象化,让我能感同身受,仿佛亲身经历了病患的痛苦与康复。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细细揣摩作者字里行间的深意,那些看似平常的描述,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它没有给我“学到了多少多少知识”的直接感受,反而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中医更深邃、更灵活的一面,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仅仅记住“是什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比任何填鸭式的灌输都来得更加持久和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