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团购: 【限量团购特价,低至58折】清宫医案研究(上下卷) ¥234.00 9.00折 210.6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
| 今日团购: 【低至65折 先到先得】实用内科学(第13版)(上下册 ¥248.00 9.00折 223.2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
基本信息(337)
书名:素问
原价:19.00元
作者:穆俊霞,王平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6746786
字数: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现存《素问》共计二十四卷,八十一篇。其中,第一卷,重点论述养生方面的内容;第二卷,重点论述阴阳五行学说;第三卷,重点论述藏象方面内容;第四卷,重点论述治法;第五卷与第六卷,重点论述诊法;第七卷,重点论述病机;第八卷,重点论述针道与病机;第九卷至第十三卷,重点论述疾病;第十四卷至第十八卷,重点论述腧穴和针道;第十九卷至第二十二卷,重点论述运气学说;第二十三卷与第二十四卷,重点论述病机、治则与医德。总之,《素问》一书详细地论述了有关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方面的医学内容。关于其成书年代和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并自秦汉以来代有补充,汇编成书的时间大约在西汉中后期。所以该书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众多医学家的论著几经修纂而成。它汇集了秦汉以前中医学的伟大成就,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药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医理论的渊薮。
《素问》是学习研究中医的重要文献,是中医工作者必读的古籍之一,此次整理出版,对于该书的普及及流传有重要意义。
目录
卷第一
上古天真论篇卷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卷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卷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卷第四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卷第五
阴阴离合论篇卷第六
阴阳别论篇卷第七
卷第三
灵兰秘典论篇卷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卷第九
五脏生成篇卷第十
五脏别论篇卷第十一
卷第四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二
卷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受,那便是“厚重而不失灵动”。它继承了《素问》原著的博大精深,但在现代编辑手法的加持下,使得这部古代的医学宝典变得触手可及。特别是那些针对当代常见病理的对照性分析,有效地说明了经典理论在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疾病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这打破了我过去认为“古法”可能难以应对现代复杂病情的刻板印象。它展示了中医体系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层次和理解,仿佛每一次都有新的“悟道”时刻。这本书绝对不只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值得珍藏、时常温习的临床伙伴,它陪伴我一同成长,不断深化我对生命科学的认知。
评分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辑团队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整理和翻译,更像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再构建。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历代医家对《素问》不同篇章的注解进行梳理和比较的做法。不同的流派对同一段文字的侧重点不同,这本书将这些观点汇集一处,并进行适度的点评和归纳,这对于我们这些想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它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去辩证地看待古人的论述。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意识到经典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我们带着批判性思维去传承和发展的活的知识体系。它成功地架起了连接古代经典与现代临床实践的桥梁,让历史的沉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近乎诗意的力量感。虽然是医学典籍的解读本,但它并没有完全采用那种干巴巴的学术腔调,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叙事节奏。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那些精炼的句子所触动,它们仿佛带着千年前的体温,直抵人心。例如,书中对“持正以待邪”的论述,文字的张力感十足,让人在感受中医养生智慧的同时,也被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所感染。这本读本的好处在于,它不仅教授了“术”,更传递了“道”。对于那些希望在中医领域寻求心灵慰藉和人生哲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让人体会到,真正的医学,是建立在对生命深刻理解和尊重之上的艺术。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非常用心,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纸张的选择偏向于柔和的米白色,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常需要盯着书本钻研晦涩文字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版式布局,正文与注释采用了清晰的区域划分,使得在快速查阅原文和深入理解解读之间可以流畅切换,而不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复杂脏腑经络图示的部分,插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解剖和功能关系非常有帮助。很多医学古籍的再版,往往忽略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优化,体现了对读者群体的深切关怀。它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这使得我能够更持久地沉浸在古人的智慧之中,效率自然也大大提高。
评分这本《临床经典读本:素问》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对话。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既能保留经典原貌,又能用现代视角进行深入解读的入门读物。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把《素问》的原文堆砌起来,而是通过精心的编排和详实的注释,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古代医理,转化为清晰可感的临床思维路径。比如,书中对“阴阳五行”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具体应用,讲解得尤为透彻,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能直接联系到辨证论治的具体步骤。特别是那些案例分析部分,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医馆,亲身感受名家如何通过细致的问诊和把脉,洞察病机,施以良方。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远超我过去阅读其他中医基础书籍的感受。它让我明白了,中医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哲学底蕴,更在于其灵活变通的临床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