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天下无谋之谋世制胜系列(贰)--观人经--古代观人 识人 用人之智慧宝鉴 | 作者 | (三国)刘邵 |
| 定价 | 32.00元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 ISBN | 9787546134116 | 出版日期 | 2013-0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22Kg |
| 内容简介 | |
|
| 作者简介 | |
| 刘邵 |
| 目录 | |
|
卷一 勾践隐忍雪国耻·003/范大夫功成身退·007/ @识人是成功的基础, 用人是成功的关键。 卷二 曹相国为政清简·013/季扎睿智评诸侯·017/ @得人才者得天下, 失人才者失天下。 卷三 晁错峻急失先机·023/晋智伯骄狂失国·028/ @借用不同性格的牵制, 坐收渔利之奇效。 卷四 张柬之正气复唐·035/燕王失察酿大乱·040/ @信任目光坚定之人, 防范目光闪烁之人。 卷五 商鞅酷法殃自身·045/韩信拜将指迷津·048/沈庆之畏祸误 @见微而知清浊, 是智者。 卷六 桓温谋篡损英名·061/》,j伯温以德报怨·064/ @识则满目俊才, 不识则遍地糟糠。 卷七 李世民慧眼识李靖·069/陆贾舌辩收南越·072/ @上才可以言识人, 以言服人, 以言用人。 卷八 陆贽识患于未然·079/太宗睿智罢献瑞·082/ @不识人者 “人治”, 识人者 “治人”。 卷九 张辽明察定军心·087/》,J裕韬晦除桓玄·090/ @能审时者谓之明, 能韬晦者谓之智。 卷十 诸葛亮智识刺客·097/王之涣酒楼赛诗·100/ @高的才能是统御人才, 事必躬亲, 则难以做大。 卷十一 董晋宽柔稳危局·105/安禄山逢迎玄宗·107/ @能者深藏, 浅者外露。 卷十二 赵括自夸遭灭顶·113/裴度功高不自居·117/ @智者常常是沉默者: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卷十三 李药师见微知著·123/魏先生识人论事·126/ @功高不居, 不仅是美德, 更是保身的必要手段。 卷十四 韦诜慧眼选佳婿·133/尉迟恭忠勇救主·137/霍光辅政扶大 @骨骼挺拔、 气质清爽的人, 将取得美善的名声。 卷十五 赵赞阴狡充忠直·153/江充设计害太子·156/ @察奸辨佞, 是为政用人之要务。 卷十六 祢衡裸衣骂曹相·163/似是而非说贤士·166/张居正功高遭 @一味揭人隐私而不徇私情的人, 貌似公正, 当疑当察。 卷十七 黄香忠孝尽人伦·177/李勐爱敬兼顾·179/ @观察一个人的爱敬, 可以判断他的前程。 卷十八 刘毅褊狭酿苦果·185/常遇春勇建奇功·189/甘宁择主酬壮 @自我炫耀之人, 是难堪大任之人。 卷十九 杨修逞才丢性命·197/冯、邓谦让以避祸·202/fL融犯上遭 @夸耀自己的才能, 不如夸耀别人的才能。 卷二十 范滂忠直酬壮志·217/马援仁义成大业·220/ @观察那些偏才的短处, 可以发现他们的长处。 卷二十一 房丞相才疏误国·227/郭嘉深谋取乌桓·230/殷仲堪才不堪 @不要被表面的聪明所迷惑, 智慧不能替代行家。 卷二十二 王莽伪善篡汉室·245/羲之临池称书圣·249/ @操纵利害转化, 可获得大的利益。 卷二十三 来敏弈棋试费柿·255/刘玄德险失凤雏·257/ @用人的高境界在征服人心, 谓之 “谋圣”。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古代的智慧真的博大精深,而且穿越时空,依然闪耀着光芒。我一直觉得,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精彩的时代,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谋略故事。这本书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为我打开了通往那个时代智慧之门。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用人”的论述。作者不仅仅教我们如何去识别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更重要的是,他指导我们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将不同类型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从而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这不仅仅是权谋,更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知人善任”的精髓,以及如何避免“以小失大”的用人陷阱,都让我茅塞顿开。我感觉自己以前在工作中,对于团队成员的分配,可能存在一些误区,这本书的出现,恰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打算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去运用书中的一些原则,相信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评分我本身就对古代的权谋和策略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书的装帧设计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古籍的感觉。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就被作者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见解所折服。书中所举的例子,都是三国时期那些耳熟能详的事件和人物,但作者却能从中提炼出极其深刻的观人识人智慧。比如,书中对“察言观色”的阐述,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言语背后的逻辑、情绪和动机。我尤其佩服作者在分析人物心理方面的功力,能够将复杂的人性剖析得如此透彻,让我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之高。书中的内容,绝非是一些空洞的理论,而是充满了实践指导意义。我感觉自己读这本书,就像是获得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在现场教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这本书我还会反复阅读,相信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评分最近一直被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困扰,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和判断上似乎有些力不从心。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里面蕴含着古代的智慧,也许能给我一些启发。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它独特的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的封面设计古朴而典雅,内容更是直击人心。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观人”这个概念的解读,它不仅仅是观察一个人的外表,更是深入其内心,去探究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根本原因。作者用了很多三国时期的真实案例,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我读起来感觉非常生动。我最受触动的部分,是关于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否“忠诚”和“可靠”。在现代社会,这种品质变得尤为珍贵,而书中的智慧,却依然能够给我们提供深刻的启示。我感觉自己读了这本书,仿佛多了一双“慧眼”,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我还在继续阅读,每天都在汲取新的养分,感觉自己在认知和判断力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了,一直想找来看看,最近终于如愿以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古韵,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排版,一看就是用心之作。我翻了几页,就被作者那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深深吸引。虽然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但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古代那些智慧的谋略和识人的技巧娓娓道来,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亲眼目睹那些名臣将相的运筹帷幄。书中的案例都取材于三国时期,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性格、行为、以及如何被他人洞察,都变得生动而形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以貌识人”的章节,虽然我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作者却从古代的视角,解析了为何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外貌往往能透露出一个人不少信息,这让我对古人的智慧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心观”的重要性,即要透过表象,深入探究一个人的内心。这对我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人际交往,都有很大的启发。我还在慢慢品读,每读一页,都感觉自己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评分入手这本书,纯粹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智慧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蕴含着无穷的宝藏。而这本《观人经》,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洒脱,有一种古人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与自信。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识人”的深入剖析,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方法,而是从更深层次,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他举了很多三国时期的例子,比如曹操如何识破刘备的伪装,或者诸葛亮如何看穿司马懿的计谋。这些故事,我虽然在其他地方也读过,但在《观人经》里,却有了全新的解读,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在为我们揭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这本书让我明白,识人不仅仅是看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理解他背后的动机、情感以及他所处的环境。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洞察,需要极高的智慧和耐心。我现在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读一点,感觉自己的“识人”能力在悄悄地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