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书画集 中国书画名家全集 徐渭书法绘画作品集 水墨画 写意画 花卉画作品集

徐渭书画集 中国书画名家全集 徐渭书法绘画作品集 水墨画 写意画 花卉画作品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徐渭
  • 书画
  • 中国书画
  • 书法
  • 绘画
  • 水墨画
  • 写意画
  • 花卉画
  • 艺术
  • 名家作品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可爱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9787805265377
商品编码:18500348622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5-01-31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人、鹅鼻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孤、性绝警敏,九岁能文。性通脱无忌。工书法,学米芾,行草纵逸飞动。中年始学绘画,涉笔潇洒,天趣抒发,特长花鸟,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旺畅。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代表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格调。清代郑板桥极崇拜他,自称“青藤走狗”。现代黄宾虹诗赞曰“青藤、白阳才不羁,缋事兼通文与诗,取神遗貌并千古,五百年下私淑之。”说明其对后世影响甚大。


徐渭画集上卷目录
梅竹图 003
杂花图 004
花果图 018
瓶花图 037
竹枝水仙图 041
三清图 043
雪竹图 045
三友图 047
葡萄图 049
梅花蕉叶图 053
墨葡萄图 055
水墨花卉图 058
竹石图 075
花鸟图 079
芭蕉梅花图 083
花卉图 087
杂花图 088
雪蕉梅竹图 113
榴实图 115
竹石图 119
徐渭画集下卷目录
佛手图 219
墨葡萄图 221
菊竹图 223
黄甲图 225
山水人物图 (之一~之八)  228
鱼蟹图 244
墨花九段 246
花卉人物图 (之一~之四)  269
墨花图 (之一~之八)  277
蔬果图 294
泼墨十二段 (之一~之十二)  308
拟鸢图 332
花卉人物图 (之一~之四)  341
四时花卉图 349
水仙  351
石榴  353
螃蟹  354
葡萄  356
玉兰  358
菊花  360
芭蕉  363
秋海棠 365
花鸟图 366
行书卷 384
行书《女芙倌十咏》诗卷 394
草书自书诗 396
草书千字文 424


画坛鬼才,笔墨丹青:徐渭艺术世界深度探索 徐渭,这位被誉为“明代第一”,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画坛鬼才”之称的艺术家,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生命张力,跨越时代,至今仍能触动人心。本书籍并非简单的作品汇编,而是旨在深入剖析徐渭艺术精神的内核,探究其艺术创作的独特视角与深远影响。 一、 时代洪流下的孤傲灵魂——徐渭的人生际遇与艺术萌芽 徐渭的人生,是一曲跌宕起伏的壮丽诗篇,也是理解他艺术创作的钥匙。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早年聪慧过人,少年得志,却因科举不顺、官场失意,加上一系列的人生悲剧——妻子早逝、被诬入狱、精神压抑等,使得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磨难。然而,正是这些苦难,锻造了他刚毅不屈的性格,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灵感。 在本书中,我们将追溯徐渭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到中年后的潦倒困顿,再到晚年的孤独守望。我们会详细分析他的人生经历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审美和创作取向。例如,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自由精神的渴望,都化作了他笔下奔放的线条和淋漓的色彩。他的书法,如“狂草”般恣意汪洋,仿佛是他内心压抑情感的宣泄;他的绘画,则以“写意”为核心,将山水花鸟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独特的个性。 我们将深入研究徐渭的早期教育背景,分析他所处的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思潮,特别是“心学”等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了解他如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既吸收传统,又敢于突破,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本书将不仅仅是讲述徐渭的故事,更是试图理解这位艺术家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着自己孤傲的灵魂,并将其转化为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二、 笔墨之间,胸中丘壑——徐渭书法艺术的独创性与精神内涵 徐渭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冲破了传统书法的法度束缚,将个人情感与笔墨技巧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狂草”风格。他的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他精神世界的直接呈现。 本书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徐渭的书法艺术: 狂放不羁的笔势: 我们将详细分析徐渭书法作品中那如同“龙蛇盘绕”、“力拔千钧”的笔势。解析其运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以及线条的粗细、方圆、枯湿变化。我们将探究这些看似“失控”的笔触背后,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和内在节奏。 意境的营造: 徐渭的书法,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突破,更是对意境的全新追求。他将绘画的构图、章法融入书法,使得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构成了一个个充满张力与动态的艺术空间。我们将分析他如何通过字形、墨色、布局,营造出一种雄浑、苍劲、纵横捭阖的艺术意境。 情感的抒发: 对徐渭而言,书法是其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他的书法作品,往往充满了激情、愤怒、忧伤、孤寂等复杂的情感。我们将通过对其代表性书作的品析,如《句章草书》、《杂咏诗》等,来解读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信息,理解他为何能在笔墨间挥洒自如地表达内心的悲喜。 师承与创新: 虽然徐渭书法风格独特,但并非无源之水。我们将梳理其师承渊源,分析他对晋唐以来行草书法的继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重点探讨他如何打破陈规,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哲学思考融入书法创作,从而开创了“狂草”的新境界,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与绘画的互通: 徐渭的书法与绘画并非割裂,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本书将探讨书法笔法在绘画中的运用,以及绘画的意境如何影响其书法创作,揭示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 泼墨写意,天趣盎然——徐渭绘画艺术的独创性与生命张力 徐渭被誉为“写意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以其极具个性的笔墨技巧和充沛的生命力,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程式化,以奔放的笔墨和鲜活的造型,赋予了花鸟山水全新的生命。 本书将聚焦徐渭绘画艺术的独特之处: “泼墨”技法: 徐渭的“泼墨”技法,是其绘画艺术的标志性特征。他大胆运用浓墨、淡墨、枯墨、湿墨的交替与晕染,创造出浑厚、淋漓、富有层次感的墨韵。我们将详细解析“泼墨”的运用技巧,分析其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表现物象的体积感、质感和生命力。 写意精神的极致: 徐渭的绘画,是“写意”精神的极致体现。他摒弃繁复的写实技巧,而是以简练的笔墨,捕捉物象的“神”而非“形”。我们将在本书中重点分析他如何以寥寥数笔,勾勒出花鸟的生动姿态、山石的雄奇气势,以及人物的传神表情。 花鸟画的革新: 徐渭在花鸟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笔下的葡萄,如同串串饱满欲滴的浆果,充满诱惑;他的兰花,疏朗高洁,展现了文人高士的品格;他的水仙,亭亭玉立,带着清雅的脱俗之气。本书将深入品鉴他的代表性花鸟作品,分析其构图布局、色彩运用,以及笔墨技法如何赋予这些花卉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山水画的雄浑气魄: 徐渭的山水画,同样不拘泥于传统。他以粗犷的笔墨,描绘出雄奇险峻的山峦,以及烟波浩渺的江河。我们将探究其山水画如何体现其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以及他对自然壮美的独特感受。 “野逸”之气: 徐渭的作品,普遍带有“野逸”之气。这种“野逸”,并非粗鄙,而是源于其对自然生命的直接感悟,以及对传统文人画雅致格调的超越。我们将分析这种“野逸”之气如何在他的笔墨间自然流淌,使其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与书法一样,徐渭的绘画也是他情感的宣泄。他将自己的愤懑、孤独、悲怆,以及对生命的热爱,都融入到了笔墨之中。本书将试图解读他的画作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信息,理解其“以画代语”的艺术表达方式。 四、 跨界融合,影响深远——徐渭艺术的时代意义与后世传承 徐渭作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其艺术成就并非仅仅体现在其作品本身,更在于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所开创的艺术道路,为后来的文人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书的第四部分,将着重探讨徐渭艺术的时代意义与后世传承: “明朝第一”的地位: 我们将回顾徐渭在明代画坛的地位,分析他为何能超越同时代众多艺术家,成为“明朝第一”。探讨其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如何成为后世画家学习的典范。 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 徐渭的写意画风,对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将重点分析陈淳、徐枋、八大山人、石涛等后代艺术家,如何在徐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法与绘画的互鉴: 徐渭将书法笔意融入绘画,以及将绘画意境融入书法,这种跨界的融合,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我们将探讨这种融合如何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缶翁”的致敬: 晚清金石派大师吴昌硕,对徐渭推崇备至,并将其艺术风格融入自己的创作,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缶翁”风格。我们将分析吴昌硕如何从徐渭身上汲取艺术养分,并将其发扬光大。 现代视野下的徐渭: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徐渭的艺术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他的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情与关注,都能给今天的艺术家带来启发。 结语: 本书籍并非简单地罗列徐渭的作品,而是希望通过对他的艺术创作、人生经历、哲学思考以及时代影响的深度挖掘,带领读者走进这位“画坛鬼才”的心灵世界。我们将通过严谨的学术考证和深入的艺术品鉴,展现徐渭艺术的独特魅力,理解他为何能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永恒的经典。本书将力求以客观、深入、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为您呈现一个立体、鲜活、不朽的徐渭艺术世界,让读者在领略其笔墨丹青之美的同时,更能感悟其艺术背后的不凡精神。

用户评价

评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收录的作品非常全面,涵盖了徐渭书法和绘画的多个时期和不同题材。无论是磅礴大气的行草,还是细腻写意的花鸟,亦或是充满个人风格的山水,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这让我能够系统地了解徐渭的艺术发展脉络,从早期较为规整的风格,到晚年恣意汪洋的创作,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这种集大成的编纂方式,对于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评分

这本书在细节上的处理也十分到位。例如,对于一些作品,书中会配有高清的细节放大图,让我能够仔细欣赏徐渭笔下墨韵的变化、线条的力度以及色彩的运用。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感受到编者对徐渭艺术的敬畏和对读者的负责。在欣赏那些细微之处时,我仿佛能看到徐渭运笔时指尖的颤动,感受他对每一个笔画的用心。

评分

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带有题跋的作品。徐渭的题跋,常常是他艺术创作的延伸,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才情和哲学思考。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题跋,就能为整幅画增添无限的意境。他会在题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是对作品的解读,甚至是对人生的感悟。这些文字,就像是给作品注入了灵魂,让我更加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

评分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徐渭的“真”。他的画,不矫揉造作,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他的字,不拘泥于法度,充满了奔放的情感。这种“真”打动了我,也让我看到了艺术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一直觉得,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应该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引起共鸣。而徐渭的作品,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思考,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和完美的时代,我们是否丢失了那份最原始的“真”?

评分

当我翻到绘画部分,更是被深深吸引。那些水墨花卉,真是“墨分五彩”的绝佳体现。他画的葡萄,硕果累累,晶莹剔透,仿佛真的能闻到果实的香甜;他画的兰花,高洁脱俗,不蔓不枝,充满了君子之风;他画的竹子,更是苍劲挺拔,翠色欲流,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我尤其喜欢他笔下的“写意”之处,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物象的灵魂,意境悠远,引人遐思。这不像是一些刻板的描摹,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作者的主观情感。读着这些画,我仿佛置身于江南烟雨之中,感受着自然的灵动和徐渭内心的波澜。

评分

这本《徐渭书画集》真是令人惊艳!我一直对徐渭这位明代巨匠充满好奇,总觉得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浓墨重彩、恣意汪洋的书法作品。他的行草,如狂风骤雨,又似龙蛇游走,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仿佛能听见他当年在大观园中挥洒笔墨时的激昂心声。尤其是那些看似随意却暗藏玄机的点画,每一个转折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我特别欣赏他在笔法上的变化,时而雄浑奔放,时而细腻精巧,展现了他不拘泥于成法的创造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色彩还原度也很高。每一幅作品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细节之处也能够清晰地看到。我喜欢这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风格,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翻阅时,我能感受到纸张的温度,以及对徐渭艺术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心灵世界。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徐渭书画集》是我近期读到的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它不仅让我欣赏到了徐渭精彩绝伦的书画作品,更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我强烈建议所有对中国传统书画感兴趣的朋友,都来好好品味一番这本书。它会让你重新认识徐渭,也会让你对艺术产生新的感悟。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也很有逻辑性,虽然没有明确的分章,但作品的呈现顺序很自然,让我能够随着翻页,逐渐深入地进入徐渭的艺术世界。从书法到绘画,从花卉到人物(如果包含的话),每一种题材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体验,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被徐渭的艺术深深折服。

评分

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徐渭创作背景的一些解读。虽然书中更多的是作品本身,但通过对画作风格的分析,我能感受到他晚年生活的孤寂和艺术上的追求。那些狂放不羁的笔触,那些充满力量的线条,似乎都在诉说着他坎坷的一生。我常常在想,如果他生活在一个更为平和的时代,他的艺术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这本书让我对这位“笔端生花,墨里藏禅”的艺术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技法,更是他精神世界的展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