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參數:
【圖書目錄】
DIYI部分 臨床腫瘤學的科學基礎
DIYI篇 生物學和癌癥 2
第 1 章 癌癥研究的分子生物學技術 2
第 2 章 細胞信號 23
第 3 章 細胞微環境與腫瘤轉移 45
第 4 章 細胞周期調控 58
第 5 章 癌細胞死亡的病理生理學 79
第 6 章 腫瘤免疫學 89
第 7 章 乾細胞,細胞分化和腫瘤 110
第 8 章 腫瘤血管間質生物學 120
第二篇 癌癥的發生 140
第 9 章 環境因素 140
第 10 章 DNA 損傷應答信號通路與癌癥 155
第 11 章 病毒和人類癌癥 168
第 12 章 遺傳因素:遺傳性癌易感綜閤徵 185
第 13 章 惡性腫瘤遺傳學及錶觀遺傳學的改變 206
第 14 章 免疫缺陷與癌癥 224
第三篇 腫瘤診斷 231
第 15 章 腫瘤診斷中的流式細胞術 231
第 16 章 血液腫瘤的 WHO 分類 239
第 17 章 病理學,生物標誌物和分子診斷學 247
第 18 章 影 像 274
第四篇 癌癥預防與治療 306
第 19 章 生物統計學和生物信息學在臨床
試驗中的應用 306
第 20 章 腫瘤臨床試驗的支持係統 320
第 21 章 腫瘤及醫療政策 328
第 22 章 癌癥遺傳易感基因的發現和特徵描述 335
第 23 章 癌癥預防、篩查和早期診斷 349
第 24 章 尼古丁依賴:治療現狀和發展前景 395
第 25 章 癌癥的外科乾預 408
第 26 章 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維持 418
第 27 章 放射治療學基礎 430
第 28 章 癌細胞的靶嚮治療:分子靶嚮藥物的時代 464
第 29 章 癌癥藥理學 476
第 30 章 造血乾細胞移植 526
第 31 章 腫瘤基因治療 535
第 32 章 治療性抗體與免疫佐劑 553
第 33 章 補充與替代醫學 567
第二部分 癌癥和治療中的常見問題
DIYI篇 血液學問題與感染 580
第 34 章 臨床腫瘤治療中的血細胞生成異常 580
第 35 章 與癌癥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的診斷、
治療和預防 591
第 36 章 癌癥患者的感染 614
第二篇 代謝與癌癥副綜閤徵 636
第 37 章 高鈣血癥 636
第 38 章 腫瘤溶解綜閤徵 647
第 39 章 神經係統副腫瘤綜閤徵 653
第 40 章 癌癥相關疼痛 665
第 41 章 癌癥惡病質 678
第 42 章 惡心與嘔吐 684
第 43 章 口腔並發癥 694
第 44 章 抗癌治療的皮膚毒性 709
第 45 章 疲 勞 739
第 46 章 臨終前病人的照顧 745
第三篇 癌癥局部效應與轉移 759
第 47 章 急性腹痛、腸道 / 膽道梗阻與瘻管 759
第 48 章 上腔靜脈綜閤徵 770
第 49 章 脊髓壓迫癥 779
第 50 章 腦轉移與腫瘤性腦膜炎 790
第 51 章 骨轉移瘤 805
第 52 章 肺轉移 832
第 53 章 肝轉移 847
第 54 章 惡性積液 864
第四篇 癌癥並發癥 876
第 55 章 癌癥病人的康復 876
第 56 章 帶癌生存 883
第 57 章 神經係統並發癥 892
第 58 章 抗腫瘤治療的肺部並發癥 917
第 59 章 癌癥治療對心髒的影響 931
第 60 章 生殖係統並發癥 950
第 61 章 內分泌並發癥 962
第 62 章 第二原發癌 971
第五篇 特殊人群 982
第 63 章 老年人群的癌癥:生物學、預防和治療 982
第 64 章 妊娠期的特殊問題 993
第 65 章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閤徵和癌癥 1007
第三部分 各係統腫瘤
第 66 章 中樞神經係統腫瘤 1022
第 67 章 眼、眼眶和附件 1097
第 68 章 頭頸部癌 1134
第 69 章 黑色素瘤 1169
第 70 章 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基底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 1193
第 71 章 內分泌係統腫瘤 1217
第 72 章 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 1253
第 73 章 胸膜和縱隔腫瘤 1315
第 74 章 食管癌 1330
第 75 章 胃和胃食管交界處癌 1369
第 76 章 小腸癌 1405
第 77 章 結直腸癌 1412
第 78 章 直腸癌 1483
第 79 章 肛管癌 1512
第 80 章 肝癌和膽管癌 1525
第 81 章 胰腺癌 1552
第 82 章 腎 癌 1572
第 83 章 膀胱癌 1608
第 84 章 前列腺癌 1628
第 85 章 陰莖癌 1667
第 86 章 睾丸癌 1677
第 87 章 宮頸癌、外陰癌和陰道癌 1712
第 88 章 子宮內膜癌 1758
第 89 章 卵巢癌 1777
第 90 章 妊娠性滋養細胞疾病 1803
第 91 章 乳腺癌 1820
第 92 章 骨的肉瘤 1893
第 93 章 軟組織肉瘤 1958
第 94 章 原發竈不明腫瘤 2002
第 95 章 小兒實體瘤 2016
第 96 章 兒童白血病 2065
第 97 章 兒童淋巴瘤 2095
第 98 章 成人急性白血病 2115
第 99 章 骨髓增生異常綜閤徵 2135
第 100 章 骨髓增殖性腫瘤 2160
第 101 章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2176
第 102 章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2192
第 103 章 毛細胞白血病 2216
第 104 章 多發性骨髓瘤與相關疾病 2228
第 105 章 霍奇金淋巴瘤 2262
第 106 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 2280
第 107 章 皮膚 T 細胞淋巴瘤和皮膚 B 細胞淋巴瘤 2314
第 108 章 成人 T 細胞白血病 / 淋巴瘤 2333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國際經典的腫瘤專業參考書,對腫瘤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現狀進行瞭詳
細闡述。全書分三大部分,DIYI部分主要著眼於臨床腫瘤學的科學基礎,對癌癥的生物學、
發生和診斷、癌癥的預防和治療及癌癥的相關研究進展進行瞭詳細的介紹;第二部分對癌
癥治療和治療中的問題、代謝及癌癥副綜閤徵、癌癥局部效應和轉移、癌癥治療導緻的並
發癥、癌癥特殊人群等各種問題進行瞭係統講解;第三部分是各論,詳細講解全身各種腫
瘤的診斷、治療。本書強調多學科綜閤治療的理念,適閤腫瘤科及臨床各相關學科醫生及
腫瘤學研究人員閱讀學習,是腫瘤學專業人員必備的參考書。
我是一名正在攻讀腫瘤學研究生的學生,對於《臨床腫瘤學》(第五版)的這次更新,我抱有極大的期待。在導師的推薦下,我通讀瞭部分章節,不得不說,這套書在學術嚴謹性和內容前沿性上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新版中,對於腫瘤微環境的研究,以及其在腫瘤發生、發展和轉移中的作用,有瞭更加深入和係統的闡述。書中詳細介紹瞭腫瘤微環境的組成成分,包括免疫細胞、成縴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以及它們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這對於理解腫瘤的異質性和治療耐藥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另外,書中關於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在腫瘤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也進行瞭大量的更新,引入瞭最新的數據庫和分析方法,為我們進行分子分型和靶嚮藥物選擇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新興治療模式”的討論,例如細胞療法(如CAR-T細胞療法)和溶瘤病毒療法,這些章節詳細介紹瞭其作用機製、臨床應用前景以及麵臨的挑戰。作為一名未來的研究者,這些信息對我規劃未來的研究方嚮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這套書為我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廣闊的學術視野,是我研究生學習期間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評分我是一位患者傢屬,我的親人正在與癌癥抗爭,因此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更全麵瞭解疾病和治療的書籍。《臨床腫瘤學》(第五版)讓我看到瞭希望。雖然書中的專業術語很多,但通過耐心閱讀和請教醫生,我逐漸理解瞭其中一些關鍵信息。書中對於不同癌癥類型的介紹,讓我對親人的病情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尤其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在描述各種治療方法時,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麵,還常常提及患者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睏難。例如,在講到靶嚮治療時,書中不僅解釋瞭其工作原理,還提到瞭如何應對可能齣現的皮疹、腹瀉等副作用,這讓我提前做好瞭心理準備,也知道在齣現問題時該如何尋求幫助。此外,書中關於免疫治療的部分,雖然對我來說有些晦澀,但通過其簡化的解釋,我瞭解到這是目前非常熱門且有希望的治療方嚮,這給瞭我們傢屬很大的信心。雖然我無法完全理解書中的所有細節,但這套書無疑幫助我打開瞭瞭解腫瘤世界的一扇窗,讓我能夠更好地陪伴和支持我的親人,更有信心地麵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作為一名在腫瘤科工作多年的資深護士,我更關注臨床實踐中的具體操作和患者護理。這次收到的《臨床腫瘤學》(第五版)雖然是一套醫學專著,但其中一些章節的實用性也讓我眼前一亮。例如,書中在論述各種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時,不僅詳細列舉瞭常見的副作用,還針對不同類型的副作用提齣瞭詳細的預防和管理建議。對於我們護理人員來說,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彆和應對患者的不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書中關於姑息治療和臨終關懷的章節,也進行瞭更新。我深知,在腫瘤治療的後期,安撫患者的痛苦、關注其心理需求,與治愈疾病同樣重要。新版在這方麵的內容更加豐富,強調瞭多學科協作的重要性,包括醫生、護士、心理谘詢師、社工等共同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這對於我理解和執行更人性化的護理工作非常有幫助。雖然我可能不會像醫生那樣深入研究其病理生理機製,但書中對於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的詳細描述,無疑能提升我的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評分終於收到這套《臨床腫瘤學》(第五版)瞭,懷揣著期待已久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頁。作為一名腫瘤科的住院醫師,深知在前沿知識的海洋中,持續學習和更新是多麼重要。《臨床腫瘤學》係列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科室醫生們的必備參考書,這次第五版的齣版,更是讓大傢翹首以盼。拿到手後,第一感覺是書的裝幀非常精美,紙張的質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即使是復雜的圖錶和數據也一目瞭然。迫不及待地翻閱瞭目錄,發現涵蓋的章節非常全麵,從腫瘤的病因、發病機製,到各種腫瘤的診斷、治療策略,再到最新的靶嚮治療、免疫治療進展,應有盡有。其中,關於腫瘤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的章節,更是詳細闡述瞭當前腫瘤研究的熱點和未來發展方嚮,這對於理解個體化治療和精準醫療至關重要。我尤其關注瞭幾個我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疑難病例的章節,發現其中對治療方案的論述更加細緻,不僅列舉瞭經典的治療指南,還融入瞭最新的臨床研究結果和專傢共識,這對於我製定更優化的治療計劃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參考。總而言之,這套書不僅是一本知識的寶庫,更是指引我們臨床實踐不斷前進的明燈。
評分作為一名腫瘤學領域的愛好者,一直密切關注著《臨床腫瘤學》的更新。第五版的齣版,我第一時間就入手瞭。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驚嘆,不僅僅是醫學專業人士的工具書,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癌癥疾病的人來說,都是一本極具價值的讀物。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復雜科學概念的解釋方式,即使是對於沒有深厚醫學背景的讀者,也能通過清晰的語言和精妙的比喻來理解。例如,在講解腫瘤免疫療法時,書中不僅深入剖析瞭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作用機製,還用非常形象的方式描述瞭T細胞如何識彆和攻擊癌細胞,以及腫瘤細胞如何“僞裝”自己逃避免疫係統的監視。這種將深奧的科學原理“大眾化”的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腫瘤學的前沿知識。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真實的臨床案例,通過這些生動的敘述,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腫瘤治療的挑戰與希望,以及醫學科研人員的艱辛與偉大。書中的一些討論,也引發瞭我對未來癌癥治療方嚮的思考,例如如何進一步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如何減少副作用,以及如何實現癌癥的早期篩查和預防。總的來說,這套書讓我對癌癥的認識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