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古漢語字典(第三版)
定價:98.00元
售價:96.0元,便宜2.0元,摺扣97
作者:上海辭書齣版社語文辭書編纂中心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326488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古漢語字典(第三版)》是經典大型綜閤性辭書《辭海》的衍生産品之一。本版嚴格遵循國傢新語言文字規範標準,收錄古代漢語、經典古籍中常見常用的單字約17000個,字頭按音序排列,字頭後依據《通用規範漢字錶》附列對應的繁體字、異體字。釋義按字義的發展順序依次排列,一般用普通話書麵語解釋,酌用淺近文言,輔以經典古籍書證幫助理解。字典收錄《新舊字形對照舉例》《萬年公元乾支年月日時互算錶》《中國曆史年代簡錶》《漢語拼音方案》等實用工具,滿足讀者閱讀古籍時的參考需要。書前有漢語拼音音節索引,書後有筆畫索引,方便讀者查檢。
本字典從開始編纂到*終成型,一直得到《辭海》語詞部分學者團隊的悉心指導和專業支持。初版數十年來,發行近百萬冊,得到瞭社會各界的如潮好評。本版修訂全麵貫徹國傢語言文字規範,內容豐富,功能齊備,實用性強,能充分滿足廣大中等文化程度及以上讀者的需要。
凡例…………………………… ………………1-2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1-6
正文…………………………………………1-1056
附錄
新舊字形對照舉例……………………… 1057
萬年公元乾支年月日時互算錶………… 1057
中國曆史年代簡錶……………………… 1060
漢語拼音方案…………………………… 1062
筆畫索引………………………………………1065
當我拿起這本辭書時,第一個感覺是它的編排設計簡直是匠心獨運,兼顧瞭實用性和美觀性。很多專業的工具書為瞭追求內容詳實,往往犧牲瞭排版上的舒適度,讀久瞭眼睛非常容易疲勞,但上海辭書齣版社這次的編輯功力可見一斑。尤其讓我驚喜的是它對“簡繁字”的處理方式。我們知道,閱讀明清乃至更早的文獻,繁體字是繞不開的坎,但新一代的讀者可能對某些繁體字形不太熟悉。這本書巧妙地將簡繁對照放在一起,核心釋義用的是規範的現代印刷體(或標準的簡化字),但同時清晰地標注齣對應的繁體形式,這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同時又保證瞭對原貌的尊重。這種平衡做得非常到位,既滿足瞭老一輩讀者的習慣,也為初學者鋪平瞭道路。我發現,當我查閱一個生僻詞匯時,它不僅告訴我這個詞的意思,還順帶展示瞭它的不同寫法,這無形中拓寬瞭我對漢字演變曆史的認知,讓學習過程變得立體而有趣,而不是枯燥的詞匯記憶。
評分這本《古漢語字典(第三版)》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尤其對於我們這些沉浸在古籍閱讀中的人來說,簡直是必備神器。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就被那種嚴謹的學術氣息所吸引。首先,它在“審音精當”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很多老舊的字典在某些生僻字的讀音上往往語焉不詳,或者采用瞭已經不再通行的標注法,但這本書的注音係統非常規範,完全符閤現代音韻學的研究成果,即使是麵對那些在宋代和明代文獻中反復齣現的音變現象,它也能給齣清晰、準確的解釋。這對於我們進行文本校勘和深入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至關重要。舉個例子,過去我讀一些唐詩時,常常對某些詞語的韻腳感到睏惑,但對照瞭這本書後,很多睏擾我的地方瞬間迎刃而解,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隻有真正鑽研古文的人纔能體會。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先生,在你迷茫時為你指點迷津,讓你的閱讀體驗從“猜謎”升級為“洞察”。可以說,沒有它,很多精妙的文字遊戲和曆史的語境都會被我們錯失。
評分作為一本“工具書”,它在細節處理上的考究,體現瞭齣版社的專業水準。我注意到,這本書對於一些具有強烈文化負載力的詞匯的處理非常審慎和到位。它沒有簡單粗暴地套用現代詞義去解釋古代概念,而是深入挖掘瞭詞語在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文化內涵。比如,像“禮”、“義”、“仁”這類儒傢核心概念,它給齣的解釋絕不是幾個簡單的同義詞可以替代的,而是結閤瞭先秦、漢代主流思想的脈絡進行闡釋。這對於我們理解古代哲學思想的流變至關重要。更難得的是,它似乎還收錄瞭一些在傳統大型詞典中常常被遺漏的,但齣現在地方誌或特定專業領域文獻中的詞匯。這讓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麵嚮廣大愛好者的字典,更是一本能夠經受住專業學者檢驗的、涵蓋麵相當廣博的參考書。這種對學術尊嚴的維護,使得它在眾多同類産品中脫穎而齣,成為我案頭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針”。
評分這本書在“釋義簡明”這一點上的處理,簡直是給時間緊迫的現代研究者們送上瞭一份大禮。我們都知道,有些老舊的字典為瞭追求“包羅萬象”,一個詞條下麵往往羅列瞭十幾條解釋,引用瞭大量的古代語錄,雖然學術價值高,但在快速檢索時效率極低。然而,這本第三版明顯吸取瞭教訓,它在保持準確性的前提下,力求將核心義項用最凝練、最符閤現代漢語理解習慣的語言錶達齣來。我特彆欣賞它對“一詞多義”現象的梳理邏輯,它通常會把最常用、最核心的解釋放在最前麵,然後纔是那些在特定語境下纔齣現的引申義。這種結構上的清晰度,大大提升瞭工作效率。比如,我最近在梳理魏晉南北朝的官方文書,裏麵有很多特定官職的稱謂,過去查閱彆的詞典,往往要花很長時間分辨哪個解釋纔是最符閤當時語境的,而這本字典的釋義邏輯非常清晰,能迅速幫我定位到最精確的含義,讓我能更快地迴到文本分析本身,而不是陷在詞典裏齣不來。
評分這本《古漢語字典》的厚重感和版本迭代帶來的更新,讓我對它充滿瞭信賴感。每次齣版社推齣新版,都意味著對既有知識體係的校訂、增補和優化,尤其是在當代考古發現不斷豐富我們對上古漢語認知的今天,舊版的一些定論可能需要修正。第三版的齣現,就意味著它吸收瞭最新的研究成果,對一些存疑的讀音或解釋進行瞭更科學的修正。我對比瞭一下我珍藏的早期版本,新版的收詞量和對一些疑難詞匯的考證深度都有顯著提升,這體現瞭一種對知識精益求精的態度。閱讀古籍,最怕的就是信息滯後,用過時的知識去解讀古人留下的文字,很容易産生偏差。這本新版字典給瞭我一個強大的後盾,讓我有信心去挑戰那些更具挑戰性的、存世量較少的珍本古籍,因為它所提供的知識框架是與時俱進的、可靠的。我完全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解讀文本的深層含義上,而不用擔心工具書本身存在知識斷層的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