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真原医-21世纪身心整体健康医学 |
| 作者: | 杨定一 |
| 定价: | 35.0 |
| 出版社: | 湖南科技 |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 ISBN: | 978753577845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只要你活着,就会面对健康问题。很多时候,只有人们的身心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想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人们寻找到的原因可能就会那么一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全面有效的,这才有了寻找专家。专家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专家能在他擅长的方面系统性的看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真原医》这本书的可读性在于,作者用他的大视野让你看到影响健康的方方面面,很多因素是你平时根本不会注意到的,比如补充微量元素的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又比如每餐好吃50%以上的高膳食纤维食物,实际上很多人平时几乎不吃蔬菜;还有大多数人认为吃肉比较有力气,可是许多运动纪录保持者都热爱蔬食,均衡才是关键;又比如心中充满感恩、关怀、慈悲时,心脏会出现协调的频率,使心血管功能良好,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处理疾病或健康问题时,一定要以人的整体为考量,将身心灵视为整体对象。健康不能只靠吃药或某种营养素来维持,病人本身必须主动积极,才能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包括改善生活状态、适度运动,摄取正确的营养,改变心念等,才能将疾病连根拔起。 |
| 目录 | |
| 序 自序 1.重返平衡的原始 21世纪医学是健康的关键 从分子矫正医学到真原医 中西医合璧的整体疗法 2.环境与健康 完整的全光谱 空气三宝:臭氧、负离子、芬多精 微量元素与全面有机耕种 荣耀大地 3.活食材与健康饮食 活食物与活性酶 蔬果中的植化素 蔬菜汁好处多 蛋白质来源 素食与荤食 健康饮食有诀窍 4.饮食科学新概念 理想的饮食指南金字塔 大自然的恩赐——调理素 5.消化系统与健康 消化系统是健康的关键 结肠影响整体健康 姿势与肠道健康 6.运动与呼吸 修身并修心的运动 深层的呼吸方式 7.身心灵的全面诊治 了解疾病的根源 的疗愈 细胞健康的观念 身心清净 好转反应 体内净化 8.身心和谐与静坐 压力与疾病的研究调查 心脑相依 同步性与合一性 静坐的科学 静坐与健康 静坐在生活中 静坐的方法 真正的静坐是真实体悟 9.从心出发 一切归心 关注法则 寻找圣心 10.如何改变习惯 如何改变习惯 用行为改变行为 11.身心共舞 不再恐惧 回到慈悲 记得快乐 意识转换 12.教育中的感恩种子 全人教育 感恩心向下扎根 后记 |
| 编辑 | |
| 隆重1:原版,诸多名人竞相,作者多年用本书中的方法给岳父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做身心护理,效果甚佳2012年台湾博客来年度华文十大作家TOP1,金石堂年度风云作家&十大影响力好书TOP1,诚品年度书榜TOP1。隆重2:科学家30年研究实践结晶如何让身心更健康?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康奈尔医学院生化、医学双博士杨定一给出了更全面深入科学的解答。本书是他写给大众的本健康图书,涵盖30年来对身心健康问题一线调查研究与实践。隆重3:知行合一,虔诚感恩慈悲,充满大爱身为杰出医学研究者与医师,杨定一提出的身心整体健康医学,既是古代也是现代,既属常识也属专业,既是神学也是科学。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从饮食、运动、呼吸等方面主动调整,并提醒自己,常存感恩、忏悔、希望与回馈的念头,因为心念决定了你的健康! |
| 媒体评论 | |
| 真诚 李嗣涔 台湾大学前校长 王瑞华 台塑集团副总裁 李焯芬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 潘宗光 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 |
| 摘要 | |
| 03活食材与健康饮食 活食物与活性酶 蔬果中的植化素 蔬菜汁好处多 蛋白质来源 素食与荤食 健康饮食有诀窍 活食物与活性酶 有疗愈力的活食物 活的食物是健康、有疗愈力的工具。那什么才是活食物呢?就是充满活性酶的食品。 可惜现在看到的食品大多不是活食物了。人类是会在进食前改变食物组成、死其中酶和营养素的生物。人类会用煎、煮、炒、炸等各种烹调方式让食材失去应有的生命力,而这些烹饪方式都会使食材内含的天然酶丧失。 人体具有惊人的适应力,即使每天吃得极差,还是能存活下来,但活着不代表健康。20世纪推动生机饮食和蔬菜汁养生不遗余力的诺曼?沃克(Norman Walker)博士在50多岁时得了重病,但发现蔬菜汁的好处并身体力行生食后,健康地活到119岁高龄。他发现这些失去生命力的熟食虽然能使人维持生命,却会造成健康、能量和活力不断减低。 酶是古人的智慧 几乎所有传统社会都将富含酶的生机饮食视为经典美食,除了蔬菜类,还包括新鲜的乳制品、生鱼、生肉、内脏等生鲜动物制品。 这些传统食物都包含一定程度的发酵食品,因为发酵制作过程,使酶含量大为增加。举例来说,因纽特人的菜单就有大量的生鱼,而且还要先放一阵子让其中的酶预先发酵。因纽特人认为这样的饮食习惯是他们拥有傲人健康及精力的秘诀。 经培养发酵的乳制品例如奶酪,也是所有尚未工业化民族的常见菜肴。大量食用熟肉的民族,通常会食用大量的发酵蔬菜,例如泡菜、腌萝卜、黄瓜和甜菜。亚洲常吃的大豆发酵制品,例如纳豆和味噌,不加热食用,是食物酶的来源。 由于发酵食品含丰富酶,即使经过加热也比其他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同样的,肉类在烹调前若先经过熟化或浸泡在卤汁中预先发酵,也能够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 谷类、豆类、坚果种子都富含酶和其他营养素,同时也含有酶剂。除非先将剂的活性抵消掉,否则这些剂对消化系统造成的压力比熟食还大。将种子培育成芽菜、泡菜发酵的制作,都是古人削弱剂的聪明作法,这么一来可以使谷类、坚果和种子中的养分更容易被吸收。 神奇的活性酶 何谓酶呢?酶是复杂的蛋白质,参与催化生物体内的每一个生化反应。人体需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才能维持酶的活性,使其发挥到大效用。 目前人体内发现到的酶多达5000种以上。我们的每次呼吸、意念、行动,都需要酶的参与。若没有酶参与,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激素都无法执行功能。酶不只是种触媒,还参与了生理和更微细层面的能量代谢。因此,我可以把酶想象成是生命和无生命之间的一座桥梁,将简单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生命的表现。 酶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参与代谢的酶、消化酶、生机食物中的酶。参与代谢的酶让身体能正常运作,消化酶与生机食物中的酶都是帮助加强人体消化作用的酶。 食物酶仅存于生食中,也就是未经烹调或未以48摄氏度以上加热处理的食物。举例来说,牛奶中90%以上的酶在现代的消毒程序中损失。酶研究先驱豪厄尔博士(Edward Howell)认为,若将酶加热到48摄氏度,不到半小时,所有的酶都会失效;若将温度提高到54摄氏度,只要几秒就能摧毁所有酶。很地,47摄氏度正好也是人体可以忍受的高温度,超过了就会被烫伤。这个内在机制恰好能够帮助我们分辨食物是否仍然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引人注目,那种深邃的蓝色调和简洁的字体搭配,给人的感觉既有现代感又不失沉稳,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知识的厚重。我拿起它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纸张的质感非常好,翻阅起来手感舒适,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和查阅的专业书籍来说太重要了。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号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个人对这种注重细节的出版质量非常赞赏,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上投入了极大的心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从这本书的外在表现就能预感到,作者在内容上也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打磨的。
评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个体化”的强调,这一点处理得非常到位,充分体现了对生命复杂性的尊重。作者反复提醒读者,每一个人的基因背景、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不存在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公式。书中提供的指导方针,更多是一种原则性的指引和工具箱式的建议,而不是僵硬的教条。它鼓励读者去倾听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调理方式,这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快餐式”健康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鼓励自我探索的精神,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引导我去成为自己健康的真正掌控者。
评分这本书在实践层面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它没有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而是提供了非常接地气的操作指南。书中提及的那些生活调整建议,无论是饮食上的微调,还是日常作息的优化,都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容易融入到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去实践,而不是要求读者做出彻底的颠覆性改变。而且,作者在阐述每一种方法时,都会附带清晰的科学原理依据,让你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有效”。这种知行合一的写作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读者对所学知识的信任度和执行力。我现在看待日常的小病痛或不适时,思路也变得更加全面和从容了。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逻辑架构堪称精妙,它没有将“身”与“心”割裂开来,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相互关联的系统模型。阅读过程中,我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将看似毫不相关的生理指标、情绪波动与环境因素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网络。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多运动”或“要保持快乐”,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何运动能影响情绪,以及情绪又如何反作用于身体的微循环和免疫系统。这种宏观到微观、由内而外的剖析,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健康”这个概念的认知边界。以往我总觉得健康是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但读完后我才明白,那是一种基于整体和谐的稳定状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报告,也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玄学说辞,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跟你娓娓道来他毕生的心得体会。作者在阐述复杂的生命现象时,总能找到最贴切的比喻,让那些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生动起来,仿佛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清晰的动态图景。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没有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深度。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默默回味刚才读到的那句话,然后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种引导读者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的阅读体验,在现今的健康类书籍中是相当罕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