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 作 者: | 宁德发 |
| 定价: | 68.00 |
| ISBN号: | 9787122309655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8-1-1 |
| 印刷日期: | 2018-1-1 |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大中专院校汽车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汽车新技术培训参考教材,同时也可供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详细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原理,系统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各系统的维修方法和操作技巧; ——选取了混合动力汽车典型车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丰田普锐斯、本田思域、宝马X6、奥迪Q5、别克君越等; ——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故障检修实例,内容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 ——配有大量图片加以说明,易看、易懂,方便初学者快速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维修技术; ——本书可作汽车维修工人的学习读物,也可作各职业鉴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院校的培训教材。 |
| 内容介绍 |
|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检测·维修》系统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原理、检测、维修,主要内容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基础知识、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本田思域混合动力汽车、宝马X6混合动力汽车、奥迪Q5混合动力汽车、别克君越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故障维修案例。 本书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配有大量的图片加以说明,易看、易懂,方便初学者快速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知识。本书可作大中专院校汽车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汽车新技术培训参考教材,同时还可供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 作者介绍 |
| 宁德发,交通技师学院副教授,曾在汽车修理厂担任副厂长职位,并在日本中央自动车株式会社进行汽车技术研修,有着丰富的汽车维修实操和教学培训经验,编写有多本汽车维修著作。 |
| 目录 |
| 第1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知识/ 1 1.1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1 1.1.1 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与特点/ 1 1.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状况/ 3 1.1.3 混合动力汽车的类型/ 6 1.1.4 动力融合技术/ 8 1.1.5 控制系统/ 9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过程/ 11 1.2.1 混合动力工作模式/ 11 1.2.2 混合动力模式的工作过程/ 11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维修安全/ 16 第2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 19 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 19 2.1.1 汽油发动机/ 19 2.1.2 柴油发动机/ 22 2.1.3 混合动力汽车对发动机的要求/ 23 2.2 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机/ 24 2.2.1 直流电动机/ 26 2.2.2 交流电动机/ 27 2.2.3 永磁电动机/ 27 2.2.4 开关磁阻电动机/ 33 2.2.5 电动机控制系统/ 36 2.3 混合动力汽车的蓄电池/ 43 2.3.1 蓄电池的性能要求/ 43 2.3.2 铅酸蓄电池/ 45 2.3.3 镍-镉电池/ 47 2.3.4 镍-氢电池/ 48 2.3.5 锂离子电池/ 50 2.3.6 蓄电池管理系统/ 54 第3章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 58 3.1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的工作原理/ 58 3.1.1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组成/ 58 3.1.2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工作状态/ 64 3.1.3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65 3.2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73 3.2.1 丰田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 73 3.2.2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检查/ 75 3.2.3 丰田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故障判断/ 80 3.2.4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拆装/ 85 3.3 丰田普锐斯发动机控制系统/ 90 3.3.1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电路/ 90 3.3.2 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 91 3.3.3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检查/ 92 3.3.4 故障诊断/ 95 3.4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电池系统/ 99 3.4.1 控制功能概述/ 99 3.4.2 电池系统的检修/ 100 3.4.3 蓄电池自检系统/ 102 3.5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变速驱动桥/ 107 3.5.1 丰田普锐斯变速驱动桥及换挡控制系统/ 107 3.5.2 丰田普锐斯变速驱动桥的检查/ 114 3.5.3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变速驱动桥总成更换/ 117 第4章 本田思域混合动力汽车/ 123 4.1 本田思域混合动力系统原理/ 123 4.1.1 思域混合动力系统的组成/ 123 4.1.2 思域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125 4.1.3 思域混合动力IMA 控制系统/ 128 4.1.4 思域混合动力车型制动系统/ 128 4.1.5 思域混合动力IMA 系统维修注意事项/ 128 4.2 本田思域混合动力一般故障处理信息/ 130 4.3 本田思域混合动力电动部分/ 134 4.3.1 混合动力的工作模式/ 134 4.3.2 系统组成与电路控制/ 136 4.3.3 混合动力电动部分的主要部件/ 139 4.3.4 部件的拆卸/ 142 4.4 本田思域混合动力发动机部分/ 144 4.5 本田思域混合动力制动系统/ 147 4.5.1 制动系统的原理/ 147 4.5.2 主要部件和功能/ 147 4.5.3 再生制动/ 151 4.5.4 故障诊断/ 153 4.6 本田思域变速驱动桥系统/ 154 4.6.1 概述/ 154 4.6.2 启动离合器/ 155 4.6.3 检测颤振/ 155 4.6.4 检查变速驱动桥油液/ 156 4.6.5 挡位自动控制/ 157 第5章 宝马X6 混合动力汽车/ 158 5.1 宝马X6 混合动力概述/ 158 5.2 宝马X6 混合动力发动机/ 160 5.3 宝马X6 混合动力主动变速器/ 161 5.3.1 总体组成/ 161 5.3.2 分布式功能/ 164 5.3.3 自适应变速器控制系统/ 165 5.3.4 主动变速器的状态/ 165 5.4 宝马X6 混合动力制动系统/ 168 5.4.1 系统结构/ 168 5.4.2 系统组件/ 170 5.4.3 系统功能/ 174 5.5 宝马X6 混合动力电动转向系统/ 177 5.5.1 系统组成/ 177 5.5.2 系统功能/ 178 5.5.3 系统组件/ 180 5.6 宝马X6 混合动力供电系统/ 181 5.7 宝马X6 高电压蓄电池单元/ 185 5.7.1 概述/ 185 5.7.2 功能/ 190 5.7.3 维修及其注意事项/ 193 5.8 宝马X6 供电电子装置/ 196 5.8.1 APM / 197 5.8.2 配电盒/ 201 第6章 奥迪Q5 混合动力汽车/ 203 6.1 奥迪Q5 混合动力系统原理/ 203 6.2 奥迪Q5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 206 6.3 奥迪Q5 混合动力转向和制动系统/ 208 6.4 奥迪Q5 混合动力电气系统/ 209 6.5 奥迪Q5 混合动力电动机/ 213 6.6 奥迪Q5 混合动力汽车空调/ 214 6.7 奥迪Q5 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系统/ 215 6.8 奥迪Q5 混合动力显示和操纵单元/ 220 6.9 混合动力检测适配接头、术语/ 223 第7章 别克君越混合动力汽车/ 226 7.1 别克君越混合动力系统概述/ 226 7.2 别克君越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228 7.2.1 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结构原理/ 228 7.2.2 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部件更换/ 231 7.3 别克君越混合动力能量存储系统/ 236 7.3.1 混合动力能量存储系统结构原理/ 236 7.3.2 混合动力能量存储系统维修/ 237 7.4 别克君越混合动力冷却系统/ 248 7.4.1 混合动力冷却系统结构原理/ 248 7.4.2 混合动力冷却系统维修/ 251 第8章 混合动力汽车故障维修案例/ 253 8.1 丰田普锐斯法起步/ 253 8.2 丰田普锐斯发动机法启动/ 254 8.3 丰田普锐斯发动机不能正常熄火/ 258 8.4 丰田普锐斯驱动电动机变频器电压过低/ 260 8.5 丰田普锐斯驱动电动机法运转/ 263 8.6 丰田普锐斯凸轮轴位置执行器电路故障/ 266 8.7 丰田普锐斯质量式或体积式空气流量计电路故障/ 269 8.8 丰田普锐斯系统电压故障/ 273 8.9 宝马X6 混合动力车法行驶/ 274 参考文献/ 276 |
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核心部件的讲解,比如电机、电池组、发动机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原理。作者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这些复杂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例如,在讲解能量回收系统时,作者将其比作一个“智能充电宝”,在车辆减速时自动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这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大量的分解图和工作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和能量流动的方向。这对于理解“混动”这个概念至关重要,因为它不像纯燃油车或纯电动车那样单一,而是两种动力源的有机结合。我对书中的某些章节尤为感兴趣,比如关于不同类型混合动力系统(如串联、并联、混联)的详细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让我对市场上的不同混动车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技术分析,又不失活泼的语言风格。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时,经常会插入一些生活中的类比,让原本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讲解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模式时,作者将其比作一支乐队的指挥,不同的乐器(动力源)需要默契配合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使是对汽车技术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而且,书中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反复的强调和梳理,使得重点更加突出,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向你传授知识,让你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的专业和热情。
评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汽车维修的书籍,但很多都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实操性,或者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不仅涵盖了当下最主流的混合动力技术,还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在检测和维修部分,提供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方法。例如,书中提到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故障预测和诊断的技术,这让我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未来方向。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常见误区解析”部分,它纠正了一些我们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避免了不必要的维修成本和安全隐患。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价格本身,它更是一种对汽车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掌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科技感,深邃的蓝色背景配上流线型的汽车剪影,仿佛在诉说着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被家里的混动车频繁出现的小毛病困扰,传统维修店的技术人员似乎对此类车型了解不多,收费也高得离谱,让我很是头疼。我平时对汽车技术也算有点兴趣,但涉及到混动这块,就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寻相关的书籍,希望能够自己动手解决一些小问题,至少能对维修人员的说法有个基本的判断。在众多选择中,这本书的标题深深地吸引了我——“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原理 检测 维修 混合动力汽车维修资料大全书籍 新能源电动汽车故障检测”。这个标题非常详尽,几乎涵盖了我想了解的所有方面,从基础的结构和原理,到实际的检测和维修,甚至还冠以“维修资料大全”的名号,这让我觉得它非常有价值,不像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书籍。
评分我尤其赞赏本书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故障检测”这一部分的详细阐述。这部分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混合动力汽车,也包含了许多纯电动汽车的通用检测方法和故障分析。例如,书中对于电动车充电系统的故障排查,包括充电桩、充电线缆、车载充电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相互影响,都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对于电动车最核心的电池组,书中也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电池(如三元锂、磷酸铁锂)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常见故障模式和检测手段。这一点对于我这样计划未来可能会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人来说,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合实际,让我能够将书中的知识与实际用车场景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汽车的运行和潜在问题。
评分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具备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维修部分,它提供了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实操步骤,从最基本的检查工具的选择,到更换某些易损件的操作,都讲解得非常细致。例如,在讲解如何检查电池组健康状况时,书中不仅列出了需要用到的专业检测设备,还详细描述了如何连接设备、读取数据以及如何根据数据判断电池的剩余寿命和性能衰减情况。对于一些常见的故障,比如充电接口问题、电动机异响、甚至是一些传感器故障,书里都提供了清晰的排查思路和维修方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很多细节,比如不同品牌混动车的一些细微差异,以及在维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宝贵信息。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部分在于其详尽的故障检测和维修指南。书中列举了大量常见的混合动力汽车故障现象,并且针对每一种现象,都提供了详细的排查步骤和解决方案。比如,当车辆出现动力输出不稳、加速迟滞或者仪表盘出现警告灯时,书中会给出具体的检查点,包括电池电压、电机运行状态、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读取数据等。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即该故障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想要深入理解维修原理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操作规程,这对于处理高压电力的混合动力汽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书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在进行任何维修操作前需要遵循的步骤,这让我倍感安心。
评分从整体上看,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合理。首先从宏观的结构和原理入手,让读者对混动汽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部件和系统;最后则聚焦于实际的检测和维修。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方式,使得知识点能够有效地被消化和吸收。书中的索引和目录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便于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不仅提供了“怎么修”,还对“为什么这么修”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这对于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无疑是我在学习混动汽车知识道路上的一位重要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维修资料大全”这个副标题名副其实。它就像一本随车携带的“技术手册”,里面包含了我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情况。不仅仅是针对新车的检测和维修,对于一些随着车辆使用时间增长而出现的“老化”问题,比如电池衰减、能量回收效率下降等,书中也给出了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维护建议。更让我觉得有用的是,书里还涉及到了不同年份、不同型号混动车的一些通用性问题和特定问题。虽然我不可能记住所有内容,但知道它就在那里,当我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翻阅查找,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日常驾驶和保养来延长混动汽车寿命的建议,这对于车主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汽车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车主,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所驾驶的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其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而且很多时候,传统的汽修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都跟不上。这本《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原理 检测 维修》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电路图和机械结构,也力求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故障”的解释,这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讨论电池组过热问题时,书中会详细分析其原因,是散热系统的问题,还是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故障,亦或是外部环境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检测和处理方法。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