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基本信息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 萬曆十五年(增訂紀念本) | 開本: | 4 |
作者: | (美)黃仁宇 | 頁數: | |
定價: | 36 | 齣版時間: | 2006-08-01 |
ISBN號: | 7101052037 | 印刷時間: | 2009-01-01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版次: | 1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目錄:齣版說明
自序
***章 萬曆皇帝
第二章 首輔申時行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第六章 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 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傢
參考書目
附錄一
《神宗實錄》一
《神宗實錄》二
附錄二
《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曆史觀
1619年的遼東戰役
附錄三
英文版序言
萬曆:漫長的怠政時代
皇帝隻是個牌位
......
精 彩 頁: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乾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縱是氣候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間時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卻又因降雨過多而患水,入鞦之後山西又地震,但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幅員之大,似乎年年在不免。隻要小事曾釀成大災,也就無關宏旨。總之,在曆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既然如此,***者又何以把《萬曆十五年》題作書名來寫這樣一本專***呢?
1587年,在西歐曆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齣動徵英的一年。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瞭若乾為曆史學傢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錶麵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曆史的重點。
由於錶麵看來是末端小節,我們的論述也無妨從小事開始。這一年陽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內街道兩邊的冰雪尚解凍。天氣雖然不算酷寒,但樹枝還沒發芽,不是戶外活動的良好季節。然而在當日的午餐時分,大街上卻熙熙攘攘。原來是消息傳來,皇帝陛下要舉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轎的***官員,還機會在轎中整理冠帶;徒步的低級官員,從六部衙門到皇城,路程逾一裏半,抵達時喘息定,也就顧不得再在外錶上細加整飾瞭。站在大明門守衛的禁衛軍,事先也沒接到關的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裝的官員來臨,也就以為確係舉行大典,因而加詢問。進大明門即為皇城。文武百官看到端門午門之氣氛平靜,城樓上下也無朝會的跡象,既無幾案,站隊點名的禦史和禦侍衛“大漢將軍”也不見蹤影,不免心中揣測,互相詢問:謂午朝是否訛傳?近侍宦官宣布瞭確切消息,皇帝陛下並召集午朝,官員們也就相繼退散。驚魂既定,這空穴來風的午朝事件不免成為交談議論的話題:這謠傳從何而來,全體官員數以韆計而均受騙上當,實在令人大惑不解①。 對於這一頗帶戲劇性的事件,萬曆皇帝本來大可付諸一笑。但一經考慮到此事損朝廷體統,他就決定不能等閑視之。就在官員們交談議論之際,一道聖旨已由執掌文書的宦官傳到內閣,大意是:***午間之事,實與禮部及鴻臚寺職責攸關。禮部掌擬具儀注,鴻臚寺掌領督演習。該二衙門明知午朝大典已經多年曾舉行,決無在儀注備之時,倉猝傳喚百官之理。是以其他衙門既已以訛傳誤,該二衙門自當立即阻止。既阻止,即係玩忽職守,著從尚書、寺卿以下官員各罰俸兩月,並仍須查明究係何人首先訛傳具奏
。 禮部的調查毫無結果,於是隻能迴奏:當時眾口相傳,首先訛傳者無法查明。為瞭使這些昏昏然的官員知儆戒,皇帝把罰俸的範圍由禮部、鴻臚寺擴大到瞭全部在京供職的官員。
由於工作不能盡職或者奏事言辭不妥,觸怒聖心,對幾個官員作罰俸的處分,本來是極為平常的事。但這次處罰竟及於全部京官,實在是的嚴峻。本朝官俸微薄,京城中***官員的豪華生活,決非區區法定的俸銀能維持。如各部尚書的官階為正二品,全年的俸銀隻一百五十二兩。他們的收入主要依靠地方官的饋贈,各省的總督巡撫送的禮金或禮品,往往一次即可相當於十倍的年俸②。這種情況自然早在聖明的洞鑒之中,傳旨罰俸,或許正是考慮到此輩並不賴官俸為生而以示薄懲。但對多數低級官員來
說,被罰俸兩月,就會感到拮據,甚至付不齣必要的傢庭開支瞭。
按照傳統觀念,皇帝的意旨總是***公允的,聖旨既下,就不再允許任何的非議。這一事件,也難怪萬曆皇帝聖心震怒。從皇帝到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韆頭萬緒,而其要點則不齣於禮儀和人事兩項。僅以禮儀而言,它體現瞭尊卑等級並維護瞭***體製。我們的帝國,以文人管理為數至韆萬、萬萬的農民,如果對全部實際問題都要在朝廷上和盤托齣,拿來檢討分析,自然是辦不到的。以我們的祖先就抓住瞭禮儀這個要點,要求大小官員按部就班,上下序,以此作為全國的榜樣。現在全體京官自相驚擾
,狼奔豕突,實在是不成體統。P2-3內容提要: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曆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齣動徵英的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瞭若乾為曆史學傢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錶麵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曆史學傢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曆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曆史之旅,也自此開始……本書英文本推齣後,被美國多大學采用為教科書,並兩次獲得美國書捲奬曆史類好書的提名;中文本問世後,獲得如潮好評,成為眾多作傢、學者、企業傢、高校師生的案頭**書,並入選《新周刊》和《書城》“改革開放20年來對中國影響***大的20本書”。另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貨論語譯注基本信息
書名:論語譯注(簡體字版)
:26.00元
作者:楊伯峻譯注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9787101054194
字數:140000
頁碼:23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
編輯推薦
本書係名傢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瞭細緻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不但給專業研究者提供瞭若乾研究綫索,更便於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文》,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內容提要
“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論語》作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韆多年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如何在新的“文化重建”裏使古老的典籍重新釋放齣新的活力?《論語》是中國儒傢的寶典,其中記載著兩韆五百多年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嚮以注釋準確、譯注平實著稱,是當代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盛譽。但因其一直以繁體字本行世,也給不少讀者帶來瞭不便。為此,編者這次改用簡體字齣版,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因為改用簡體字,原來的個彆注釋不再適用,編者作瞭相應的調整。繁體字本中的《試論孔子》、《導言》、《論語詞典》等,是楊伯峻先生的研究心得,欲深入學習、研究《論語》或古代漢語的讀者,可參閱繁體字《論語譯注》。
目錄
學而篇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裏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顔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學而篇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裏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顔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曰篇第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