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章 中蜂的概述
节 我国中蜂地方品种/ 1
一、北方中蜂/ 1
二、华南中蜂/ 3
三、华中中蜂/ 4
四、云贵高原中蜂/ 6
五、长白山中蜂/ 8
六、海南中蜂/ 10
七、阿坝中蜂/ 11
八、滇南中蜂/ 13
九、西藏中蜂/ 15
第二节 中蜂的发展优势/ 17
一、养蜂条件优越. 蜜粉源
植物丰富/ 17
二、养蜂历史悠久. 饲养技
术成熟/ 17
三、人们的保健需求不断
增加/ 18
四、蜜蜂授粉逐渐受到
重视/ 19
五、蜂农老龄化严重. 更适
合从事中蜂饲养/ 19
20 第二章 中蜂的生物学特性
节 蜂群的群体/ 20
一、蜂王/ 20
二、工蜂/ 23
三、雄蜂/ 24
四、蜂巢/ 25
第二节 中蜂的习性/ 27
一、善于利用零星蜜源/ 27
二、飞行迅速. 善于躲避
胡蜂/ 28
三、对白垩病和螨害的抗
性强/ 28
四、抗美洲幼虫腐臭病/ 29
五、不采胶/ 29
六、造巢脾迅速/ 29
Ⅵ
七、抗寒/ 30
八、分蜂性强/ 30
九、扇风头朝外/ 31
十、护巢脾的能力差/ 31
十一、易逃群/ 32
十二、盗性强/ 32
十三、蜂群失蜂王后易出现
工蜂产卵现象/ 33
十四、中蜂好咬旧巢脾. 喜
新巢脾/ 33
十五、认巢能力差. 易
错投/ 34
十六、清巢力弱. 抗巢虫能
力差/ 34
十七、抗囊状幼虫病能
力差/ 35
36 第三章 饲养中蜂的设备和工具
节 蜂箱/ 36
一、各种活框蜂箱的技术
参数/ 36
二、蜂箱的基本要求/ 37
三、蜂箱的基本结构/ 37
第二节 养蜂管理用具/ 41
一、埋线器/ 41
二、起刮刀/ 41
三、面网/ 42
四、割蜜刀/ 42
五、蜂刷/ 42
六、摇蜜机/ 43
七、巢础/ 43
44 第四章 中蜂的传统饲养方法
节 不同传统蜂箱饲养
方法/ 44
一、卧式蜂桶饲养方法/ 44
二、竖立式蜂桶饲养
方法/ 48
三、方格式蜂桶饲养
方法/ 50
第二节 野生中蜂的诱捕和分蜂
团的收捕/ 51
一、野生中蜂的诱捕/ 51
二、分蜂团的收捕/ 54
56 第五章 中蜂的过箱技术
节 中蜂过箱的适时期及
过箱前的准备工作/ 56
一、中蜂过箱的适
时期/ 56
Ⅶ
二、过箱前的准备工作/ 57
第二节 过箱的方法/ 58
一、驱蜂离脾/ 58
二、割脾、绑脾/ 59
三、还脾/ 61
四、抖蜂入箱/ 61
五、催蜂上脾/ 62
第三节 中蜂过箱后的管理/ 62
一、防盗蜂/ 62
二、补饲/ 63
三、及时检查. 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 63
四、拆绑脾线/ 64
65 第六章 中蜂活框饲养的基本操作技术
节 中蜂饲养场地的选择与
蜂箱的排列/ 65
一、较好的蜜粉源/ 65
二、场地条件/ 66
三、蜂箱的排列/ 66
第二节 蜂群的检查/ 68
一、箱外观察/ 68
二、开箱检查/ 72
第三节 蜂群的饲喂/ 78
一、饲喂糖水/ 78
二、饲喂花粉/ 80
三、喂水和喂盐/ 80
第四节 巢脾的修造与保存/ 81
一、造脾的适时期/ 81
二、造脾前的准备/ 82
三、造脾的方式和方法/ 83
四、巢础框的放入位置/ 85
五、加础造脾的注意
事项/ 86
六、巢脾的保存方法/ 88
第五节 盗蜂的预防与处理/ 89
一、如何预防盗蜂的
发生/ 89
二、盗蜂的识别/ 91
三、发生盗蜂时的处理/ 92
第六节 飞逃的预防与处理/ 93
一、引起中蜂飞逃的
原因/ 93
二、蜂群飞逃时的处理/ 95
三、蜂群飞逃的预防/ 97
第七节 维持适当的蜂脾
关系/ 100
一、繁殖期的蜂脾关系/ 100
二、流蜜期的蜂脾关系/ 101
第八节 蜂群的合并/ 102
一、蜂群合并的障碍/ 102
二、蜂群合并的方法/ 102
三、蜂群合并的原则/ 103
第九节 工蜂产卵的处理/ 103
第十节 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
技术/ 104
一、育王的时间/ 105
二、育王的条件/ 105
三、育王前的准备工作/ 105
四、人工育王的具体操作
方法/ 107
Ⅷ
第十一节 蜂群的人工分蜂/ 109
一、均等分群法/ 109
二、非均等分群法/ 110
三、一群分出多群法/ 111
第十二节 蜂王或王台的
诱入/ 111
一、蜂王的诱入/ 111
二、王台的诱入/ 112
三、注意事项/ 112
四、被围蜂王的解救
技术/ 113
第十三节 转地放蜂的管理/ 113
一、转地前的准备/ 113
二、转地途中的管理/ 114
三、转入新场地后蜂群的
管理/ 114
115 第七章 中蜂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节 春季繁殖期的饲养管理
技术/ 115
一、早春繁殖的时间/ 115
二、春季繁殖的条件/ 115
三、春季繁殖蜂群的管理
要点/ 116
第二节 流蜜期的饲养管理
技术/ 121
一、流蜜期前的管理/ 121
二、流蜜期的管理/ 123
三、流蜜后期的饲养管理
技术/ 124
第三节 越夏期的饲养管理
技术/ 125
一、越夏前的准备工作/ 125
二、越夏期的管理要点/ 125
第四节 秋季的饲养管理
技术/ 127
一、抓生产/ 128
二、育王、换王/ 128
三、培育好适龄越冬蜂/ 128
四、调整蜂巢/ 129
五、冻蜂停产/ 129
六、喂足越冬饲料/ 129
第五节 越冬期的饲养管理
技术/ 130
一、越冬前的准备/ 130
二、越冬保温工作/ 131
三、越冬管理/ 132
133 第八章 中蜂主要病敌害的防治
节 中蜂囊状幼虫病/ 133
一、病原及症状/ 133
二、预防/ 135
三、治疗/ 136
第二节 欧洲幼虫腐臭病/ 137
一、病原及症状/ 137
Ⅸ
二、预防/ 138
三、治疗/ 138
第三节 巢虫/ 138
一、症状/ 139
二、防治/ 139
第四节 胡蜂/ 141
一、危害/ 141
二、防除方法/ 141
第五节 农药中毒/ 143
一、症状/ 143
二、预防措施/ 144
三、中毒解救措施/ 144
第六节 植物中毒/ 145
一、症状/ 145
二、防止有毒蜜粉源对人和
蜂的危害/ 145
147 附录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148 参考文献
| 猜你喜欢 | ||||||||||||||||||||||||||||||||||||||||||
| ||||||||||||||||||||||||||||||||||||||||||
我曾经尝试过自己摸索养蜂,但很多时候都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在面对蜂群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更是束手无策。这本书的“大全”二字,让我看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养蜂知识体系。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蜂群的繁殖与分蜂管理”的章节。我了解到,合理的繁殖和分蜂管理,是扩大蜂群规模、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是一个技术活。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不同繁殖方式的优劣,例如自然分蜂、人工分蜂、移虫育王等,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更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控制”分蜂的技巧,避免蜂群过度分蜂造成损失,同时又能有效地增加蜂群数量。我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蜂群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繁殖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掌握这些关键技术,让我能够自信地进行蜂群的繁殖和管理,让我的蜂场规模不断壮大,产量稳步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涵盖了“高效”、“关键技术”、“大全”等词语,这让我这个在养蜂这条路上摸索了几年,但总感觉原地踏步的养蜂人,看到了希望。我曾经尝试过一些所谓的“高产”技术,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些操作反而对蜂群造成了负面影响。我渴望能够学习到真正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能够切实地提高我的养蜂效益。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蜜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我深知,优质充足的蜜源是高产的基础,但我所在的地区蜜源相对分散,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蜜源,甚至开发新的蜜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题。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蜜源植物的详细介绍,包括它们的开花时间、产蜜能力,以及如何在蜂场周围种植或引种这些蜜源植物的建议。我更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蜂场规划与布局”的指导,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如何合理地布置蜂箱,以及如何根据蜜源情况进行蜂群的迁徙,以最大化地获取蜂蜜产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系统地掌握蜜源管理的技巧,让我的蜂场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蜜源宝地”。
评分我一直对中蜂的“野性”和“智慧”深感着迷,但同时,我也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蜂养殖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知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蜂群行为学与解读”的章节。我深知,观察是养蜂的基础,而理解蜜蜂的行为,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蜂群的健康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蜜蜂在不同情况下的肢体语言,例如它们如何通过舞蹈传递信息,如何表达对食物的需求,以及如何反映蜂群内部的健康状况。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像“读懂”自己的家人一样,去“读懂”我的蜜蜂,能够从它们细微的动作和声音中,捕捉到它们的需求和信号,从而做出最恰当的管理决策。我还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蜂产品深加工”的知识。除了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蜂产品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科学地采集和加工这些产品,以提高我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蜂产品选择。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实用”二字。我尝试过一些理论性很强的养蜂书籍,虽然学到了一些知识,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我需要的是能够直接指导我进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的部分。我了解到,病虫害是影响中蜂养殖效益的最大威胁之一,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损失。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中蜂常见的病虫害种类,例如巢虫、螨虫、病毒病等,并提供清晰的图文对照,帮助我准确地识别它们。我更期待书中能提供多种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病虫害的特点,给出最适宜、最有效的防治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养蜂过程中的“指南针”,在我遇到病虫害的困扰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保护我的蜂群,保证蜂蜜的品质。
评分我是一名养蜂新手,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养蜂的视频,但总感觉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我全面学习养蜂知识的平台。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蜂箱的结构与维护”的内容。我了解到,蜂箱是蜜蜂的家,一个良好、适宜的蜂箱对蜂群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不同类型蜂箱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中华蜂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蜂箱。我更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蜂箱制作、维护和改造的实用技巧,例如如何处理蜂箱的保温、通风、防潮问题,以及如何对蜂箱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蜂群有一个舒适、卫生的生存环境。我还需要学习如何去“读懂”蜂箱里的情况,例如如何通过观察蜂脾来判断蜂群的强弱,如何识别蜂脾上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迹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下坚实的养蜂基础,让我能够自信地进行蜂箱的管理和维护,为我的蜜蜂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家”。
评分我被这本书所传达出的“中蜂高效养殖”的理念深深吸引。我曾经养过几箱中蜂,但总感觉产量上不去,而且蜂群的管理也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科学、高效的养殖方案,让我能够真正地掌握中蜂养殖的奥秘。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蜂群的生命周期与营养需求”的章节。我了解到,蜜蜂的生命周期非常复杂,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蜜蜂从幼虫到成蜂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以及它们在不同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我更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如何根据蜂群的生命周期和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饲喂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饲料,确定投喂的时间、剂量和方式。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满足我的蜜蜂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蜂群的健康水平和产蜜能力,让我的中蜂养殖真正实现“高效”。
评分作为一个对养蜂有着濃厚興趣,但又缺乏專業指導的都市人群,这本书的出现,宛如一股清泉。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家居环境或者阳台上,也能成功地养殖中蜂。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蜂群的选择与引进”的章节。我了解到,初学者选择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蜂群至关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养殖过程。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如何鉴别优质蜂群的建议,例如如何观察蜂群的活跃度,如何检查蜂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蜂箱和蜂王。我还需要学习如何将引进的蜂群安全地安置到我的养殖环境中,包括蜂箱的准备、蜂群的转移以及初期的适应性管理。我更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小型化养殖”的技巧,例如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科学合理地布置蜂箱,如何进行日常的观察和管理,以及如何避免对邻里造成干扰。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相信,即使是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也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蜂箱。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接触中华蜂养殖的初学者,之前有过一些养殖其他蜜蜂品种的经验,但听说中华蜂在管理上有一些独特的讲究。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一本“通关秘籍”,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中华蜂养殖的精髓。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蜂群培养与管理”的部分。我了解到中华蜂的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都比较强,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培育出强壮的蜂群,这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中华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蜂箱类型、蜂群组成,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繁殖管理,例如如何培育和选育优质蜂王,如何组织蜂群进行有效分蜂,如何调整蜂群的子脾和蜜脾的比例等等。我还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冬季管理”的章节,因为我了解到中蜂的越冬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才能为中蜂提供一个适宜越冬的环境,如何进行合理的饲料补充和蜂箱保温,这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操作。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例如具体的越冬箱改造方法,越冬饲料的配制原则,以及越冬期间的观察要点,让我能够信心满满地迎接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带领我的中华蜂走向丰收。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这本书,主要是被它“高效”二字所吸引。我之前养蜂,总觉得产量不高,而且蜂群的健康状况也时好时坏,投入的精力不少,但回报总是不尽如人意。我非常想知道,如何才能让我的中蜂产出更多的蜂蜜,并且让蜂群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书中关于“提高产量”的章节,我一定会反复研读。我特别关注“饲料的补充与管理”,因为我了解到,优质的蜜源是产量高低的关键,但如何在非蜜源期或者蜜源不足的时期,科学有效地补充饲料,以维持蜂群的健康和产蜜能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具体的饲料配方,以及投喂的时间、剂量和方式,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蜂群状况给出个性化的建议。此外,我也非常期待书中关于“蜂病防治”的内容。虽然我希望蜂群健康,但难免会遇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扰,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早期识别各种蜂病,以及如何采用最经济、最环保、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我不想因为病虫害而损失我的劳动成果,更不想因为使用了不当的药物而影响蜂蜜的品质。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蜂病防治体系,让我能够有备无患,守护我的蜜蜂。
评分这本封面设计朴实无华,但透着一股专业与踏实的劲儿,让我这个对中蜂养殖完全是“小白”的入门者,顿时觉得有了靠山。我之前尝试过几种网上的免费资料,虽然零散,但总感觉不得要领,很多时候看到蜂群出现问题,就束手无策。这本书的出现,仿佛点亮了我心中的一盏灯。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蜂群“分蜂”的处理章节,因为我了解到这是新手最容易犯错,也最容易导致蜂群损失的环节。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如何准确判断分蜂的征兆,以及在分蜂前、分蜂时、分蜂后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如何留存母群、如何组建新群、如何防止分蜂热的过度爆发等等。我还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例如不同季节、不同蜂场环境下,分蜂迹象的细微差别,以及应对这些不同情况的策略。毕竟,理论知识再丰富,也需要结合实际操作才能融会贯通。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观察、去判断、去行动,让我不再因为恐惧分蜂而错失养殖的良机,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利用这一自然规律,扩大我的蜂群规模。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蜂箱的改进建议,毕竟传统的蜂箱在通风、保温、观察等方面可能还有提升的空间,能够让蜜蜂更舒适,也让我更方便地进行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