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章 中蜂的概述
節 我國中蜂地方品種/ 1
一、北方中蜂/ 1
二、華南中蜂/ 3
三、華中中蜂/ 4
四、雲貴高原中蜂/ 6
五、長白山中蜂/ 8
六、海南中蜂/ 10
七、阿壩中蜂/ 11
八、滇南中蜂/ 13
九、西藏中蜂/ 15
第二節 中蜂的發展優勢/ 17
一、養蜂條件優越. 蜜粉源
植物豐富/ 17
二、養蜂曆史悠久. 飼養技
術成熟/ 17
三、人們的保健需求不斷
增加/ 18
四、蜜蜂授粉逐漸受到
重視/ 19
五、蜂農老齡化嚴重. 更適
閤從事中蜂飼養/ 19
20 第二章 中蜂的生物學特性
節 蜂群的群體/ 20
一、蜂王/ 20
二、工蜂/ 23
三、雄蜂/ 24
四、蜂巢/ 25
第二節 中蜂的習性/ 27
一、善於利用零星蜜源/ 27
二、飛行迅速. 善於躲避
鬍蜂/ 28
三、對白堊病和蟎害的抗
性強/ 28
四、抗美洲幼蟲腐臭病/ 29
五、不采膠/ 29
六、造巢脾迅速/ 29
Ⅵ
七、抗寒/ 30
八、分蜂性強/ 30
九、扇風頭朝外/ 31
十、護巢脾的能力差/ 31
十一、易逃群/ 32
十二、盜性強/ 32
十三、蜂群失蜂王後易齣現
工蜂産卵現象/ 33
十四、中蜂好咬舊巢脾. 喜
新巢脾/ 33
十五、認巢能力差. 易
錯投/ 34
十六、清巢力弱. 抗巢蟲能
力差/ 34
十七、抗囊狀幼蟲病能
力差/ 35
36 第三章 飼養中蜂的設備和工具
節 蜂箱/ 36
一、各種活框蜂箱的技術
參數/ 36
二、蜂箱的基本要求/ 37
三、蜂箱的基本結構/ 37
第二節 養蜂管理用具/ 41
一、埋綫器/ 41
二、起颳刀/ 41
三、麵網/ 42
四、割蜜刀/ 42
五、蜂刷/ 42
六、搖蜜機/ 43
七、巢礎/ 43
44 第四章 中蜂的傳統飼養方法
節 不同傳統蜂箱飼養
方法/ 44
一、臥式蜂桶飼養方法/ 44
二、竪立式蜂桶飼養
方法/ 48
三、方格式蜂桶飼養
方法/ 50
第二節 野生中蜂的誘捕和分蜂
團的收捕/ 51
一、野生中蜂的誘捕/ 51
二、分蜂團的收捕/ 54
56 第五章 中蜂的過箱技術
節 中蜂過箱的適時期及
過箱前的準備工作/ 56
一、中蜂過箱的適
時期/ 56
Ⅶ
二、過箱前的準備工作/ 57
第二節 過箱的方法/ 58
一、驅蜂離脾/ 58
二、割脾、綁脾/ 59
三、還脾/ 61
四、抖蜂入箱/ 61
五、催蜂上脾/ 62
第三節 中蜂過箱後的管理/ 62
一、防盜蜂/ 62
二、補飼/ 63
三、及時檢查. 發現問題及
時處理/ 63
四、拆綁脾綫/ 64
65 第六章 中蜂活框飼養的基本操作技術
節 中蜂飼養場地的選擇與
蜂箱的排列/ 65
一、較好的蜜粉源/ 65
二、場地條件/ 66
三、蜂箱的排列/ 66
第二節 蜂群的檢查/ 68
一、箱外觀察/ 68
二、開箱檢查/ 72
第三節 蜂群的飼喂/ 78
一、飼喂糖水/ 78
二、飼喂花粉/ 80
三、喂水和喂鹽/ 80
第四節 巢脾的修造與保存/ 81
一、造脾的適時期/ 81
二、造脾前的準備/ 82
三、造脾的方式和方法/ 83
四、巢礎框的放入位置/ 85
五、加礎造脾的注意
事項/ 86
六、巢脾的保存方法/ 88
第五節 盜蜂的預防與處理/ 89
一、如何預防盜蜂的
發生/ 89
二、盜蜂的識彆/ 91
三、發生盜蜂時的處理/ 92
第六節 飛逃的預防與處理/ 93
一、引起中蜂飛逃的
原因/ 93
二、蜂群飛逃時的處理/ 95
三、蜂群飛逃的預防/ 97
第七節 維持適當的蜂脾
關係/ 100
一、繁殖期的蜂脾關係/ 100
二、流蜜期的蜂脾關係/ 101
第八節 蜂群的閤並/ 102
一、蜂群閤並的障礙/ 102
二、蜂群閤並的方法/ 102
三、蜂群閤並的原則/ 103
第九節 工蜂産卵的處理/ 103
第十節 中蜂人工育王與換王
技術/ 104
一、育王的時間/ 105
二、育王的條件/ 105
三、育王前的準備工作/ 105
四、人工育王的具體操作
方法/ 107
Ⅷ
第十一節 蜂群的人工分蜂/ 109
一、均等分群法/ 109
二、非均等分群法/ 110
三、一群分齣多群法/ 111
第十二節 蜂王或王颱的
誘入/ 111
一、蜂王的誘入/ 111
二、王颱的誘入/ 112
三、注意事項/ 112
四、被圍蜂王的解救
技術/ 113
第十三節 轉地放蜂的管理/ 113
一、轉地前的準備/ 113
二、轉地途中的管理/ 114
三、轉入新場地後蜂群的
管理/ 114
115 第七章 中蜂不同時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節 春季繁殖期的飼養管理
技術/ 115
一、早春繁殖的時間/ 115
二、春季繁殖的條件/ 115
三、春季繁殖蜂群的管理
要點/ 116
第二節 流蜜期的飼養管理
技術/ 121
一、流蜜期前的管理/ 121
二、流蜜期的管理/ 123
三、流蜜後期的飼養管理
技術/ 124
第三節 越夏期的飼養管理
技術/ 125
一、越夏前的準備工作/ 125
二、越夏期的管理要點/ 125
第四節 鞦季的飼養管理
技術/ 127
一、抓生産/ 128
二、育王、換王/ 128
三、培育好適齡越鼕蜂/ 128
四、調整蜂巢/ 129
五、凍蜂停産/ 129
六、喂足越鼕飼料/ 129
第五節 越鼕期的飼養管理
技術/ 130
一、越鼕前的準備/ 130
二、越鼕保溫工作/ 131
三、越鼕管理/ 132
133 第八章 中蜂主要病敵害的防治
節 中蜂囊狀幼蟲病/ 133
一、病原及癥狀/ 133
二、預防/ 135
三、治療/ 136
第二節 歐洲幼蟲腐臭病/ 137
一、病原及癥狀/ 137
Ⅸ
二、預防/ 138
三、治療/ 138
第三節 巢蟲/ 138
一、癥狀/ 139
二、防治/ 139
第四節 鬍蜂/ 141
一、危害/ 141
二、防除方法/ 141
第五節 農藥中毒/ 143
一、癥狀/ 143
二、預防措施/ 144
三、中毒解救措施/ 144
第六節 植物中毒/ 145
一、癥狀/ 145
二、防止有毒蜜粉源對人和
蜂的危害/ 145
147 附錄 常見計量單位名稱與符號對照錶
148 參考文獻
| 猜你喜歡 | ||||||||||||||||||||||||||||||||||||||||||
| ||||||||||||||||||||||||||||||||||||||||||
說實話,我入手這本書,主要是被它“高效”二字所吸引。我之前養蜂,總覺得産量不高,而且蜂群的健康狀況也時好時壞,投入的精力不少,但迴報總是不盡如人意。我非常想知道,如何纔能讓我的中蜂産齣更多的蜂蜜,並且讓蜂群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書中關於“提高産量”的章節,我一定會反復研讀。我特彆關注“飼料的補充與管理”,因為我瞭解到,優質的蜜源是産量高低的關鍵,但如何在非蜜源期或者蜜源不足的時期,科學有效地補充飼料,以維持蜂群的健康和産蜜能力,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希望書中能提供具體的飼料配方,以及投喂的時間、劑量和方式,並且能夠根據不同季節、不同蜂群狀況給齣個性化的建議。此外,我也非常期待書中關於“蜂病防治”的內容。雖然我希望蜂群健康,但難免會遇到一些病蟲害的侵擾,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早期識彆各種蜂病,以及如何采用最經濟、最環保、最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我不想因為病蟲害而損失我的勞動成果,更不想因為使用瞭不當的藥物而影響蜂蜜的品質。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蜂病防治體係,讓我能夠有備無患,守護我的蜜蜂。
評分我一直對中蜂的“野性”和“智慧”深感著迷,但同時,我也深知,要成為一名閤格的中蜂養殖者,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更需要科學的方法和係統的知識。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提供瞭這樣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蜂群行為學與解讀”的章節。我深知,觀察是養蜂的基礎,而理解蜜蜂的行為,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判斷蜂群的健康狀況,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甚至能夠提前發現並解決潛在的問題。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蜜蜂在不同情況下的肢體語言,例如它們如何通過舞蹈傳遞信息,如何錶達對食物的需求,以及如何反映蜂群內部的健康狀況。我希望通過學習,能夠像“讀懂”自己的傢人一樣,去“讀懂”我的蜜蜂,能夠從它們細微的動作和聲音中,捕捉到它們的需求和信號,從而做齣最恰當的管理決策。我還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蜂産品深加工”的知識。除瞭蜂蜜,蜂膠、蜂王漿等蜂産品同樣具有很高的價值,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科學地采集和加工這些産品,以提高我的經濟效益,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蜂産品選擇。
評分我曾經嘗試過自己摸索養蜂,但很多時候都感覺力不從心,尤其是在麵對蜂群齣現異常情況的時候,更是束手無策。這本書的“大全”二字,讓我看到瞭一個全麵、係統的養蜂知識體係。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蜂群的繁殖與分蜂管理”的章節。我瞭解到,閤理的繁殖和分蜂管理,是擴大蜂群規模、提高産量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是一個技術活。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不同繁殖方式的優劣,例如自然分蜂、人工分蜂、移蟲育王等,並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我更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控製”分蜂的技巧,避免蜂群過度分蜂造成損失,同時又能有效地增加蜂群數量。我還需要學習如何根據蜂群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繁殖技術,以達到最佳的養殖效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掌握這些關鍵技術,讓我能夠自信地進行蜂群的繁殖和管理,讓我的蜂場規模不斷壯大,産量穩步提升。
評分我是一名剛剛接觸中華蜂養殖的初學者,之前有過一些養殖其他蜜蜂品種的經驗,但聽說中華蜂在管理上有一些獨特的講究。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一本“通關秘籍”,能夠幫助我快速掌握中華蜂養殖的精髓。我最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蜂群培養與管理”的部分。我瞭解到中華蜂的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都比較強,但如何纔能更好地發揮它們的優勢,培育齣強壯的蜂群,這需要一套科學的方法。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如何根據中華蜂的特性,選擇閤適的蜂箱類型、蜂群組成,以及如何進行科學的繁殖管理,例如如何培育和選育優質蜂王,如何組織蜂群進行有效分蜂,如何調整蜂群的子脾和蜜脾的比例等等。我還特彆想瞭解書中關於“鼕季管理”的章節,因為我瞭解到中蜂的越鼕是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之一,如何纔能為中蜂提供一個適宜越鼕的環境,如何進行閤理的飼料補充和蜂箱保溫,這都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細緻的操作。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指導,例如具體的越鼕箱改造方法,越鼕飼料的配製原則,以及越鼕期間的觀察要點,讓我能夠信心滿滿地迎接下一個春天的到來,帶領我的中華蜂走嚮豐收。
評分我被這本書所傳達齣的“中蜂高效養殖”的理念深深吸引。我曾經養過幾箱中蜂,但總感覺産量上不去,而且蜂群的管理也比較隨意,缺乏係統性。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科學、高效的養殖方案,讓我能夠真正地掌握中蜂養殖的奧秘。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蜂群的生命周期與營養需求”的章節。我瞭解到,蜜蜂的生命周期非常復雜,不同階段對營養的需求也不同。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蜜蜂從幼蟲到成蜂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以及它們在不同階段所需的營養物質,例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我更希望書中能提供關於如何根據蜂群的生命周期和營養需求,製定科學的飼喂方案,包括選擇閤適的飼料,確定投喂的時間、劑量和方式。我希望通過學習,能夠更好地滿足我的蜜蜂的營養需求,從而提高蜂群的健康水平和産蜜能力,讓我的中蜂養殖真正實現“高效”。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涵蓋瞭“高效”、“關鍵技術”、“大全”等詞語,這讓我這個在養蜂這條路上摸索瞭幾年,但總感覺原地踏步的養蜂人,看到瞭希望。我曾經嘗試過一些所謂的“高産”技術,但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有些操作反而對蜂群造成瞭負麵影響。我渴望能夠學習到真正科學、實用、可操作性強的技術,能夠切實地提高我的養蜂效益。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蜜源開發與利用”的內容。我深知,優質充足的蜜源是高産的基礎,但我所在的地區蜜源相對分散,如何纔能有效地利用現有的蜜源,甚至開發新的蜜源,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難題。我希望書中能提供關於蜜源植物的詳細介紹,包括它們的開花時間、産蜜能力,以及如何在蜂場周圍種植或引種這些蜜源植物的建議。我更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蜂場規劃與布局”的指導,例如如何選擇閤適的養殖地點,如何閤理地布置蜂箱,以及如何根據蜜源情況進行蜂群的遷徙,以最大化地獲取蜂蜜産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係統地掌握蜜源管理的技巧,讓我的蜂場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蜜源寶地”。
評分作為一個對養蜂有著濃厚興趣,但又缺乏專業指導的都市人群,這本書的齣現,宛如一股清泉。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在傢居環境或者陽颱上,也能成功地養殖中蜂。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蜂群的選擇與引進”的章節。我瞭解到,初學者選擇一個健康、有活力的蜂群至關重要,這會直接影響到後續的養殖過程。我希望書中能提供關於如何鑒彆優質蜂群的建議,例如如何觀察蜂群的活躍度,如何檢查蜂群的健康狀況,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蜂箱和蜂王。我還需要學習如何將引進的蜂群安全地安置到我的養殖環境中,包括蜂箱的準備、蜂群的轉移以及初期的適應性管理。我更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小型化養殖”的技巧,例如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科學閤理地布置蜂箱,如何進行日常的觀察和管理,以及如何避免對鄰裏造成乾擾。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相信,即使是在都市的鋼筋水泥叢林中,也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蜂箱。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實用”二字。我嘗試過一些理論性很強的養蜂書籍,雖然學到瞭一些知識,但真正應用到實踐中,卻遇到瞭很多睏難。我需要的是能夠直接指導我進行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病蟲害的識彆與防治”的部分。我瞭解到,病蟲害是影響中蜂養殖效益的最大威脅之一,一旦處理不當,可能會導緻嚴重的損失。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中蜂常見的病蟲害種類,例如巢蟲、蟎蟲、病毒病等,並提供清晰的圖文對照,幫助我準確地識彆它們。我更期待書中能提供多種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病蟲害的特點,給齣最適宜、最有效的防治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養蜂過程中的“指南針”,在我遇到病蟲害的睏擾時,能夠提供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讓我能夠保護我的蜂群,保證蜂蜜的品質。
評分我是一名養蜂新手,之前在網上看過一些養蜂的視頻,但總感覺碎片化,缺乏係統性。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終於找到瞭一個可以讓我全麵學習養蜂知識的平颱。我最看重的是書中關於“蜂箱的結構與維護”的內容。我瞭解到,蜂箱是蜜蜂的傢,一個良好、適宜的蜂箱對蜂群的健康和發展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不同類型蜂箱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根據中華蜂的特點選擇最閤適的蜂箱。我更希望書中能提供關於蜂箱製作、維護和改造的實用技巧,例如如何處理蜂箱的保溫、通風、防潮問題,以及如何對蜂箱進行清潔消毒,確保蜂群有一個舒適、衛生的生存環境。我還需要學習如何去“讀懂”蜂箱裏的情況,例如如何通過觀察蜂脾來判斷蜂群的強弱,如何識彆蜂脾上可能齣現的病蟲害跡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打下堅實的養蜂基礎,讓我能夠自信地進行蜂箱的管理和維護,為我的蜜蜂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傢”。
評分這本封麵設計樸實無華,但透著一股專業與踏實的勁兒,讓我這個對中蜂養殖完全是“小白”的入門者,頓時覺得有瞭靠山。我之前嘗試過幾種網上的免費資料,雖然零散,但總感覺不得要領,很多時候看到蜂群齣現問題,就束手無策。這本書的齣現,仿佛點亮瞭我心中的一盞燈。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關於蜂群“分蜂”的處理章節,因為我瞭解到這是新手最容易犯錯,也最容易導緻蜂群損失的環節。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如何準確判斷分蜂的徵兆,以及在分蜂前、分蜂時、分蜂後的具體操作步驟,包括如何留存母群、如何組建新群、如何防止分蜂熱的過度爆發等等。我還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圖文並茂的案例分析,例如不同季節、不同蜂場環境下,分蜂跡象的細微差彆,以及應對這些不同情況的策略。畢竟,理論知識再豐富,也需要結閤實際操作纔能融會貫通。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觀察、去判斷、去行動,讓我不再因為恐懼分蜂而錯失養殖的良機,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利用這一自然規律,擴大我的蜂群規模。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蜂箱的改進建議,畢竟傳統的蜂箱在通風、保溫、觀察等方麵可能還有提升的空間,能夠讓蜜蜂更舒適,也讓我更方便地進行管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