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随着物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物与物连接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低功耗、长距离、低成本、大容量连接方式的终端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物联网通信方式已无法满足这一类型终端的需求。物联网通信层的短板已成为阻碍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应运而生。从2015年至今,低功耗广域网络从默默无闻成为物联网*热门的领域之一。目前产业界的大部分企业都和低功耗广域网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书从市场的角度诠释了低功耗广域网络近年来发展的历程,并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分析了低功耗广域网络不同主流技术在商用中的各种状况,包括各种技术的演进状况、商用发展历程、生态竞争格局、主要供给方和需求方所发挥的作用。本书并未涉及技术性的内容,更多的是产业、市场方面的内容,可供从业者、投资人或对物联网感兴趣的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赵小飞:物联网智库CEO。从事物联网行业媒体、市场研究工作。长期关注物联网市场化进展,尤其是近两年来对低功耗广域网络的持续关注,已撰写并公开发布该领域市场观察文章近百篇。
目 录
第一章 横空出世:从图卢兹小镇上一家创业公司说起 / 1
1.1 明星创业公司—法国Sigfox超记录融资光环和业务模式
吸引全球目光 / 2
1.1.1 超规模融资和重量级投资机构 / 2
1.1.2 全球物联网网络运营商的野心 / 4
1.2 Sigfox的启示—物联网需要专用的网络为人们所认可 / 5
1.2.1 虚拟运营商专家的建议 / 7
1.2.2 众说纷纭 / 8
1.3 补齐网络短板—物联网终端对功耗和距离的需求 / 9
1.3.1 物联网网络层仍有重大短板 / 10
1.3.2 在矩阵中发现短板 / 11
1.3.3 低功耗广域网络补齐短板 / 13
1.3.4 低功耗广域网络的特点 / 14
1.4 开启新的应用—大量行业、海量终端接入带来的效应 / 16
1.4.1 战场上武器的类比 / 16
1.4.2 广阔的应用场景 / 18
第二章 庞大家族: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发展历史和阵营 / 21
2.1 三十年沉浮—低功耗广域网络早期的雏形和概况 / 22
2.1.1 安防应用网络AlarmNet / 22
2.1.2 数据服务网络ARDIS / 23
2.2 历史的青睐—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潜在力量 / 25
2.3 今日的家族—十多个技术方向形成两大阵营 / 27
2.3.1 明显的两大阵营 / 27
2.3.2 无线电频谱也是阵地 / 28
2.4 初探各类技术的来龙去脉 / 32
2.4.1 授权频谱阵营技术 / 32
2.4.2 非授权频谱阵营技术 / 35
2.5 为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47
2.5.1 需求扩展:更多的应用场景 / 47
2.5.2 供给扩展:低廉的网络部署成本 / 48
第三章 商用演进:高度标准化和产业生态推动的力量 / 50
3.1 规模效应和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少量技术标准的市场 / 51
3.1.1 无线通信商用中的规模效应 / 51
3.1.2 公共频谱资源的“公地悲剧” / 52
3.2 高度标准化和产业参与者是决定因素 / 55
3.2.1 他山之石—WiFi商用中高度标准化作用 / 55
3.2.2 产业生态的力量 / 57
3.3 不得不说的标准化组织 / 59
3.3.1 3GPP / 59
3.3.2 LoRa联盟 / 61
第四章 跑马圈地:各类主流技术抢占先机 / 66
4.1 多样化的运营商参与跑马圈地 / 67
4.1.1 多样化物联网运营商矩阵 / 67
4.1.2 三类典型的物联网运营商 / 69
4.2 商用现状—各类技术已圈到的“地盘” / 72
4.2.1 授权频谱技术NB-IoT/eMTC的“地盘” / 72
4.2.2 草根LoRa“逆袭”,“地盘”遍及全球 / 91
4.2.3 行业明星Sigfox在全球开疆扩土 / 106
4.2.4 Ingenu公司的全球RPMA网络之梦 / 109
4.3 跑马圈地的逻辑—物联网应用的生命周期保障黏性 / 111
4.3.1 时间窗口的先机 / 112
4.3.2 用户黏性保障物联网市场的一席之地 / 113
第五章 产业生态:产业经济视角下低功耗广域网络市场格局 / 115
5.1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经典框架 / 116
5.1.1 产业链研究框架 / 116
5.1.2 产业组织理论框架 / 117
5.2 不同于传统通信业的产业链 / 118
5.2.1 传统通信行业的产业生态 / 119
5.2.2 多样化和碎片化催生的新的产业生态 / 120
5.3 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下的低功耗广域网络 / 123
5.3.1 低功耗广域网络所处的市场结构 / 124
5.3.2 市场结构下低功耗广域网络企业的行为 / 130
5.3.3 低功耗广域网络绩效:互补和替代 / 134
5.4 产业生态的力量:“猛虎”还是“蚁群” / 139
5.4.1 新产业环境,一体化、整合化需求提高 / 139
5.4.2 新环境下的生态优势 / 140
5.4.3 企业优势全景图下的低功耗广域网络产业 / 142
第六章 赋能力量:产业生态中的“供给侧”群体 / 145
6.1 切莫拔苗助长,目前仅是供给方拉动阶段 / 146
6.1.1 利好不断就代表全面繁荣吗 / 146
6.1.2 供给和需求力量博弈的三个阶段 / 149
6.2 供给侧的主要力量 / 152
6.2.1 低功耗广域网络芯片供应商 / 152
6.2.2 低功耗广域网络模组供应商 / 157
6.2.3 共享化的商业模式—TTN和CLAA / 158
6.3 几个典型的供给方代表 / 160
6.3.1 逆袭的事实标准推动者:Semtech / 161
6.3.2 另一个法国物联网新星Actility / 170
第七章 需求广泛: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应用逐渐开启 / 174
7.1 不仅仅是抄表停车,大量示范应用已经开启 / 175
7.1.1 机遇:数十种应用已孵化和落地 / 175
7.1.2 挑战:长尾需求的市场 / 178
7.2 探索用户的需求 / 182
7.2.1 关注用户需求模型 / 183
7.2.2 需求方视角下的成本因素转变 / 186
7.3 人人成为“运营商”:需求方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 188
7.3.1 产品“运营商”的价值 / 189
7.3.2 补齐产品“运营商”所需技术短板,提供最合适的支撑技术 / 191
7.3.3 个人也能成为“运营商” / 192
7.4 生活中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典型应用 / 193
7.4.1 共享单车智能锁中的秘密 / 193
7.4.2 “跑步鸡”准确计步的保障 / 198
7.4.3 用物联网抓老鼠:基于LoRa的捕鼠夹 / 200
第八章 未来展望 / 203
8.1 先行试水,探索红利 / 204
8.1.1 物联网发展的试金石 / 204
8.1.2 低功耗广域网络未来的“红利” / 208
8.2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表明态度最重要 / 213
8.2.1 莫将数字当成“圣旨”和任务,而是对产业发展的态度 / 214
8.2.2 更多关注企业的市场化行为 / 216
8.2.3 理性看待“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 217
8.3 搜索引擎指数:强劲增长的低功耗广域网络 / 218
8.3.1 搜索引擎中的NB-IoT和物联网 / 219
8.3.2 搜索指数峰值与NB-IoT重大事件 / 221
8.3.3 物联网中的主角,未来趋势仍是上升 / 222
8.3.4 一些推测:包括LoRa在内的整体产业发展看涨 / 225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2016—2017 年物联网产业中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尤其是2016年6月NB-IoT核心协议冻结后掀起的新一轮物联网产业热。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纷纷开始对NB-IoT给予高度关注并制订了相关产品开发计划,资本圈更是密集挖掘物联网概念股和优质的物联网项目。一时间,只要是以NB-IoT为主题的各类技术、产业或投资的论坛,一定是人气爆满。
NB-IoT带动的不仅是自身产业生态阵营的快速发展,也让LoRa、Sigfox、RPMA等其他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获得了绝佳的市场机会。尤其是LoRa以及以此为基础制定的LoRaWAN规范。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内外从业者对LoRa并不陌生,而且有大量基于LoRa的物联网应用项目已经落地。
2009年起,物联网经历过几轮起伏,包括对RFID等传感层技术的炒作、对智能硬件的追捧,但是整个技术的成熟度、需求环境、成本收益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物联网的落地,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2017年07月01日开 本:16开纸 张:轻型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21320705丛书名:思科系列丛书
所属分类:
图书>计算机/网络>网络与数据通信>通信
快速直达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 录
前 言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执教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经验总结,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较全面地介绍了广域网的精要技术和实践技能。本选题是《路由与交换技术精要与实践》(2017年)的姊妹篇,共同构成了CCNA RS6.0的完整教学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广域网相关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根据改版更新后的思科网络技术CCNA RS版本及CCNA认证考试要求,合理安排教学与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理念,把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全书共8章,第1章主要介绍广域网链路封装技术HDLC和PPP的基本操作技能;第2章介绍帧中继FR的概念和基本配置;第3章主要介绍网络访问控制技术ACL及相关配置;第4章介绍DHC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配置;第5章介绍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AT的特点、类型及配置;第6章详细介绍广域网安全主流技术VPN的工作原理和配置;第7章介绍网络管理、网络监管的技术与配置;第8章介绍下一代网络技术IPv6协议的特点和过渡技术及配置技能。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感兴趣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自学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蒋建峰,高级工程师/讲师,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毕业,曾参加过多个国家863项目,致力于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曾供职与杭州华三通信有限公司(H3C),主要负责研发网络设备,现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网络专业教师,思科认证CCNA/CCNP专业讲师。
目 录
目 录
第1章 广域网技术 1
1.1 广域网WAN概述 2
1.2 HDLC简介 3
1.2.1 HDLC协议 3
1.2.2 HDLC帧格式 3
1.3 PPP简介 4
1.3.1 PPP协议 4
1.3.2 PPP帧格式 5
1.3.3 PPP认证 6
1.3.4 MLP 7
1.4 实训一:HDLC基本配置 7
1.5 实训二:PPP封装与认证配置 9
1.5.1 PAP单向认证 9
1.5.2 CHAP单向认证 11
1.5.3 PAP&CHAP双向认证 13
1.6 实训三:MLP配置 17
第2章 帧中继 20
2.1 帧中继简介 21
2.1.1 帧中继术语 21
2.1.2 帧中继帧格式 22
2.1.3 帧中继映射 23
2.1.4 帧中继子接口 24
2.2 实训一:配置帧中继交换机 25
2.3 实训二:帧中继子接口配置 29
2.3.1 点对点子接口 29
2.3.2 多点子接口 32
第3章 访问控制列表ACL 37
3.1 ACL简介 38
3.1.1 ACL的用途 38
3.1.2 ACL类型 38
3.1.3 ACL工作原理 39
3.2 实训一:标准ACL配置 40
3.3 实训二:扩展ACL配置 43
3.4 实训三:命名ACL配置 47
3.5 实训四:基于MAC地址的ACL配置 54
3.6 实训五:基于时间的ACL配置 55
第4章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58
4.1 DHCP简介 59
4.1.1 DHCP的特点 59
4.1.2 DHCP的工作原理 59
4.1.3 DHCP消息格式 62
4.2 实训一:DHCP服务器配置 63
4.3 实训二:DHCP中继配置 72
4.4 实训三:DHCP Snooping配置 74
第5章 网络地址转换NAT 81
5.1 NAT简介 82
5.1.1 NAT的特点 82
5.1.2 NAT的类型 83
5.1.3 NAT工作原理 84
5.2 实训一:静态NAT配置 86
5.3 实训二:动态NAT配置 90
5.4 实训三:NAT过载配置 93
5.5 实训四:内部服务器端口映射 95
第6章 虚拟专网VPN 98
..
本书从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窄带物联网(Nanow Band of Things,NB-IoT)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现网应用的成熟案例。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人员、网络规划设计工程师、网络优化工程师、系统运营管理人员,移动互联网分析工程师、大数据研发人员、客户感知分析人员、咨询公司行业分析师以及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师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